第六十七节 以树为家
要活连续两个通宵,终于回头修改完了前面的内容。让读者朋友们久等了!现在早已疲倦,很想上床休息了,可想着今天更新的数量还没完成呢,就强打精神为朋友奉上今天的第更!现奉上今天的第更,还说什么呢?你的投票、收藏就是我更新的动力!赶紧投票、收藏吧!
******************************我是华丽的分隔线*******************************
原来,细看之下,在那绿叶丛中,竟然一个挨着一个地“挂”满了“尸体”。从衣着上判断,那正是远征军的服装;从身材和不大清晰的面孔判断,就是先前被逼从悬崖上跳下来的独立团的战友们!
这些战友,是死是活?
潘黄河首先想到了团长秦冰。秦冰是最先跳下来的,他在哪里?紧跟着他跳下来的10多个弟兄又在哪里?
好在榕树的树冠巨大,枝繁叶茂,而攀爬又是潘黄河的特长,所以尽管脚下是足以致人死命的悬崖,他仍然小心翼翼地走进每一具“尸体”,去看个究竟。
最后,一共发现了18具“尸体”,经确认,发现有1人还活着。另外6人,由于伤势较重,或者在战斗中负伤,已经断气了。另外还有5人下落不明,不在这树冠之上,想必是没有被树冠接住,而从树枝的缝隙中掉到了悬崖之下,这么高的悬崖,掉下去已必死无疑。而且,在这树冠之中,并没有发现团长秦冰,想必已经掉下悬崖摔死了。
这1个战友,是大难不死的1个战友,是真正出生入死的兄弟。
这些活过来的战友,有的只是摔昏迷过去了,有的受了严重的内伤,腰椎痛得难受……好在攀援树枝正是潘黄河的强项,当天夜里,他将树枝上的藤蔓缠绕在枝叶之间,搭成软床,人睡在上面既舒服又安全,而且这是南方,气温较高,即使是晚上也不觉得寒冷。潘黄河自幼生活在农村,又去找寻了一种附着在树干上的青苔,捣碎了敷在战士们的伤口上。
1个战士,以树冠为家,俨然过起了舒适的生活。
可是,这种生活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吃饭就是个大问题。这个树冠之上,到哪里去弄吃的?有战士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现在靠树只有吃树了。这树上的东西可多着呢,不说别的,就是那些猴子,抓来杀了也能吃上一顿。可那些猴子比人还机灵,在树枝上跳跃腾挪得比人还快,别说杀,就是抓也抓不着。再说,即使能抓到那些猴子,潘黄河也舍不得杀呢,那些猴子可都机灵着呢。潘黄河在树上游走了一圈之后,才发现这树上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吃的东西也不缺少。他在树上来回攀爬了一阵回来之后,衣兜里揣满了鸟蛋,那些鸟蛋的个头比鸡蛋略小,潘黄河将这些鸟蛋分给负伤的战士们吃;除此之外,树干上还生长着一种蘑菇,采摘回来后虽然无法煮熟,但是饿极了的战士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胡乱地塞在嘴里就吃。就这样,战士们的吃喝拉撒睡觉都在这树上给解决了,真好比天堂一般。
经过鬼门关走上一遭,每个活着的战士,内心都充满了喜悦和激动。是啊,谁能想到这万丈悬崖之下竟然还能拣回一条命呢,就好比人生又活了一次。他们之间互相打听着姓甚名谁、家乡在哪里,更有两个四川通江籍的战士,也竟然意外地在此相遇,那激动劲儿可就别提了。
潘黄河说:
“以后我们1个,都是兄弟,真正生死相依的兄弟,活要活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
他的话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可是也有人不同意:
“俗话说,一样生百样死,每个人的命都不一样,尤其是咱这兵荒马乱的,先死后死又怎么能料到呢?昨天还在一个缸子里舀饭吃的兄弟,这会不也已经长眠不醒了吗?依我看那,我们应该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无论生死,为这个共同目标去奋斗。”
说这话的人叫郑成,来自广西的农村兵。
他的话顿时让战士们都陷入了沉思,是啊,这兵荒马乱的,死又何惧,只是应该像郑成说的那样,人应该有目标的活着。
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
有人说要打死鬼子,将鬼子赶出中国的地盘去;有的说要立功受赏,回家也好光宗耀祖……
潘黄河想了想说:
“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但我认为,我们的目标是如何活下去。活下去才是第一位的,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才是第二位的,性命都没有了,还说那么多干嘛?”
这话深得战士们的共鸣,是啊,只要留着一条命回老家就行了,其他还奢求什么呢?
大伙一直聊到深夜才睡去。连日的奔波,加上作战时的辛劳,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样一个远离敌人的地方,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战士们沉沉地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久,忽然一声惊恐万状的“啊——”地惨叫,打破了夜空的寂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