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重回永乐时代

第八章 第二帝国 第十一节 龙城西征 五

重回永乐时代 清宵好梦 4534 2024-11-18 15:44

  永乐二十二(144)年正月初七,阿鲁台又进犯大同、开平(今内蒙古多伦一带)。大同、开平守将先后奏报敌情。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群臣也劝永乐帝北征,其实倒不是大家真的想要皇上御驾亲征,而是知道永乐帝一定会亲征,所以干脆做个顺水人情,顺上意。众臣工的提议皇上自然是很高兴,于是永乐帝决定再次亲征蒙古。

  当月初九,征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及西宁(今青海西宁)、巩昌(今甘肃陇西)、洮(今甘肃临潭)、岷(今甘肃岷县)各卫的士兵,以三个月为期限会合于北京及宣府(今河北宣化)。

  三月初二,谕诸将亲征,命柳升、陈英领中军,张辅、朱勇领左掖,王通、徐亨领右掖,郑亨、孟瑛领左哨,薛禄、谭忠领右哨,陈懋、金忠领前锋。

  四月初四,车驾由京师出发。命皇太子监国,以大学士杨荣、金幼孜扈从,杨士奇等留京辅佐皇太子。二十五日,车驾到在隰宁,有探报言:阿鲁台去年秋天听说大军来到就远远逃走。到冬天,大雪积至丈余,牲畜大多死云,其部曲也四散离去。近来,听到朝廷又出兵,就逃到达兰纳穆尔河(今蒙古和林东北)。朱棣认为敌人一定离大军不远,命诸将速进。

  五月初五,车驾进驻开平,适逢大雨,士卒有后到而受湿寒的,永乐帝命诸将抚恤士卒。当时由于连年用兵,白骨遍野,也不知是大明朝士兵还是蒙古人的遗骸。十五日朱棣命柳升等率军士收拾道中遗骨,并亲自为文祭奠。

  王动还在北京城,他致仕的折子已经递了上去,作为理藩院的一把手请辞,太子可没那个胆子接这个折子,朱高炽把这个折子发还。

  太子这会最头疼的并不是王动这位要员请辞,而是东南民乱。

  五月,丽水(今浙江丽水)、政和(今福建松政之南)二县山民周叔光、王均亮聚众起事。巡按御史王复奏请朝廷派兵围剿。这可是大事,太子一点都不敢怠慢,八百里加急把这折子送到了永乐帝手上。永乐正在为找不到阿鲁台而郁闷,把这个折子交给了杨荣。

  杨荣以为这是愚民无知的表现,他们中有的是苦于有司无道,有的是衣食所迫,不得已才聚集于山谷,以求苟活。如果派兵云镇压,就会使其更加齐心奋战,应派使臣去招抚才好。

  永乐帝以为然,便采纳了杨荣的建议,决定招抚,而且还定下了人选。朱高炽这下才大叹一口气。

  六月初一,车驾到祥云屯。初三,到翠玉峰,命前锋陈懋、金忠探查敌情回奏。初十,车驾至金沙泺,陈懋等带回所得九匹马。十七日,到达天马峰,陈懋派人奏言:臣等已到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人踪迹,怀疑敌人逃走已经很长时间了。朱棣又派张辅、王通等分兵穷搜山谷,仍毫无发现,皆领兵返回。二十日,陈懋等也因粮尽而还。于是张辅奏言:望给臣等一月口粮,以率骑兵深入,必可擒获敌人。但是,杨荣、金幼孜劝成祖应班师回京,朱棣采其议。二十二日,商议分兵两路,永乐帝率骑兵东行,命郑亨等领步兵丁行,约定会合于开平。

  “舅父,皇上这次北征太医署那边派了三位太医伴驾的。”王动对郑和说道。

  “皇上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郑和说这话神气有些萎顿,他说的不象是朱棣,是感叹自己的身体也不如以前了。

  “舅父,前年皇上昏厥共计三回,最长一次三日,去岁皇上计有六次取消朝会,最长一次七日。今年最说只有两回罢朝,可有一回有十五日之久。”王动看郑和没有弄清楚自己意思,又补充一句。

  “静之!”郑和听了王动这话大吃一惊,瞪了王动一眼。

  本来作为臣子这么议论皇上的身体可是大不敬的,而且讲的又是这么蛊惑人心的事。

  “舅父,这些年甥婿在海外的事舅父也略知一二,这次初湘儿已经去了福建,京城里的宅子大多卖了,南直隶若不是舅父在,早就卖空了。父亲大人和两位舅爷或在夷洲或在广州,最迟到明年底,不是去夷洲便是去龙城。”

  “太子仁孝,静之你的意思?”郑和突然象是抓住了王动话里的意思,“此时请辞?”

  “实不相瞒,静之以为,皇上这次北征,怕是有去无回。”

  “大胆!”一听到这话,郑和还是接受不了。

  ???????????????

  “皇上对下西洋一事态度舅父自是知道,太子爷的想法,舅父也清楚,东宫想的与皇上可不是一个路子。”王动已经说了好几回了。

  早年王动就让郑和保持与东宫的关系,可郑和觉得没这个必要。加上东宫一直觉得下西洋所费颇巨,有些非议,这更让郑和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特别是永乐最喜欢时不时的敲打一下围在太子身边的人,这又让郑和离得太子更远了。

  其实太子和东宫的态度郑和清楚的很,但他认为,这不是他可以改变的。不只是他有这种看法,内宫储位出使西域番邦的中官们都有这种看法。

  “舅父,天赐在龙城一时也回不来,府上天赐的旧物方便的话,要不要送些过去。若是龙城太远,夷洲也是可以。夷洲那早就给舅父建了宅子,只等着舅父西下时去看看。”

  对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郑和王动始终拉不下脸来直说,依郑和的智商哪里不清楚王动的意思。而且王动敢肯定,这些年他在海外的发展别人不清楚,郑和一定知道不少。几次下西洋,郑和都私底下帮着王动收买锦衣卫,随行的各部官员每回靠岸没有必要都被圈禁在船上不得随意上岸,这些都是为了帮着王动保密。

  “舅父???。”王动又喊了一声。

  郑和发呆了,确切的说,他走神了。很多话不用王动多说,郑和早就想过。

  被俘被阉,郑和认命了。当他有机会下西洋时,郑和发现自己好象又回到了马和时代,又找回了儿时的梦想,又有了人生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郑和付出了很多很多,可近年来永乐帝对下西洋的态度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让郑和开始迷惑了起来。他开始怀疑下西洋于皇上于社稷与自己的意义。

  “夏大人等可是???。”

  “静之不必多言。”郑和打断了王动的话。夏大人指的是还在诏狱里的前户部尚书夏言吉,此人可真正是要把牢底坐穿的。永乐帝把他关在诏狱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他老人家倒好,进了诏狱之后天天青灯读史,永乐帝大为赞赏,赞赏是赞赏,可却一直没放了来。永乐的意思大家都清楚,夏言吉是要留给太子用的,留给下一任皇帝用的。本来夏言吉就是东宫任上入狱的,就是替太子受罚的。

  作为东宫首官,作为户部尚书,夏言吉近几年来一直对下西洋之事不大感冒,直谏被永乐留中之后,还鼓动太子出面要求裁减下西洋用规模用度。永乐若是驾崩,太子即位,夏言吉一定会复居高位,到时可以肯定的是下西洋一事必然受到制约。

  王动的劝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郑和能听进去多少,王动心里一点底都没有。郑和把永乐当作是明主,能让他这么多年来不遗余力的帮王动已经不大容易了。可要让他背叛永乐,背叛大明朝,可能郑和还是做不到。

  不出意外,永乐帝会在七月十八驾崩于榆木川,到时杨荣等会秘不发表,然后第一时间把这消息通知太子,直到太子即位,我们那两位对皇位盯了多年的汉王和赵王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错过了时机。

  不出意外,王动还知道,太子一即位,也就是我们的明仁宗,他马上就会把夏言吉从监狱里放出来,复以高位。这位夏大人八月马上就会上奏罢下西洋之事,而且还会得到了皇帝朱高炽的认同和批准。若不是朱高炽在位时间短,不然的话,郑和可能从此再也没有下西洋的机会。

  太子朱高炽看不起王动,即使现在王动已经洗去了自上的铜臭味,当上了高官。王动对朝庭的贡献除了钱之外还有就是军事,这两样都是太子不大喜欢的东西。对于王动开启民智这一说,太子身边的人有限的表示认同。

  如果说太子身边有谁真正的赏识王动的话,那是如今的太子妃。太子妃倒是从一开始故意的接近王动,到后来发现王动确实是个人材,当她一再鼓动太子接近王动时,王动已经进入了朱棣的视野并被重用,这下子,又使得王动和东宫不得不刻意保持距离。

  六月王动离开京师下南京,理由是陪着苏禄的使臣去南京看其病逝于大明朝的国王的墓和守墓的王子。整个大明朝,也就王动这个上理藩院的尚书有永乐帝的旨意,可以便宜行事,无特殊情况,只要报备即可。自外贸发展和外番使臣大量进贡之后,外事无小事的观念已经被永乐所认可,而多位外番国王喜欢游览大明朝的壮美河山,大明朝也需要有一定级别的官员陪同,这方面最有经验身份最合适的就是王动,毕竟王动还顶着一个苏门达剌国国王的身份发。

  七月王动又从南京回到了北京。他南下的目的其实一是送家人去福建,第二就是说动郑和,可他也知道,把握不大。

  路过山东的时候,王动还被汉王半路截住拉去喝了顿酒。真要造反离不开钱,汉王赵王对王动的拉拢并没有因为王动转卖了大量的生意而放松。事实上王动生意转卖,几位王爷包括东宫都得到了好处。现在的拉拢是看中了王动对大明朝第一财团,三湘财团的影响力,看中了王动对大明朝海外贸易的影响力。

  飞剪式的快船,通过王动的关系才能搞的到,这是最近才流传开的另一个小道消息。本来这种帆船的图纸王动已经送给了郑和,可自打迁都之后没几年,户部就有意无意的开始削减龙江船厂的预算,得了图纸之后没有钱,船还是造不出来。郑和别说造船,就连维护和修船的钱现在都紧巴巴的。

  “汉王还是很有钱的。”王动感叹。水师在北征蒙古时帮着运粮,在征讨安南时也显示出了战斗力,汉王居然能有眼光看到水师,看到大海船的重要性不只是在商业,真是有眼光,不愧是领兵打仗的将领出身的。

  王动在北京城里感叹并等待着大明朝变天时候,马来半岛已经变天了。

  擅船商的榜葛拉和一直盯防丁加奴满剌加的清迈军队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现,他们的邻居变脸了。由皮肤较黑的马来人变成了皮肤较白的唐人

  马来三国的军队有三分之一集中在暹罗边境,另有三分之一拱卫着他们的王城,另外的三分之一则分散在各地,分散在各地的军队其实还不控制在国王手上,而是控制在各地的酋长和部落首领们手上。陆柏的战略是水陆并进,一方面在陆地上迅速消灭或解除当地武装,直播三国王城,另一方面是由南洋海军直接把军队送到暹罗边境,在那里集中打垮马来三国的联军。

  暹罗与丁加奴的边境,那里结集着马来四国的军队,这里面有一支是柔佛国的军队,人数并不多两千人,可这两千人公认是马来四国联军里军事素质最高的军队,因为这支军队完全是龙城的教官们训练出来的。周边国家不大清楚的是,柔佛国的这支军队其实是龙城军队里乙级军团的标准,而且这支队伍在龙城的国防军里是有编制的,就是一个加强营。

  边境线上的马来军队共有一万五千人,他们对面的暹罗军队计有一万八千人。陆柏的军队过一过来的时候,一方面是悄悄的进村出声的不要,另一方面又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不只是骗过了马来三国的军队,还骗过了他们的邻居他们的敌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