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话很平淡,却犹如惊雷在李世民耳边炸响,令他浑身一震。
“父皇为何有此一说?”
李渊也不客气,将苏媚儿教授学子拼音一事细细说了出来。
微笑,或许是说着不同言语之人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但语言,肯定是促进不同民族之间融合的最稳妥的办法,没有之一。
唯一的缺陷,大抵就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已。
李渊说苏媚儿功不可没并非虚言,毕竟拼音是苏媚儿亲自在台湾推广开的,如今在台湾各个小学教导孩子们学习汉语的老师,可算是苏媚儿的弟子。
孔子门生三千,苏媚儿如今的门生早已不只三千了,在这个尊师重道的时代,凡是学习拼音的学子大抵都能称为苏媚儿的门生。
单单以苏媚儿推广拼音来说,她便可算是一代大儒了。
除去这些年相处下来的感情之外,这便是李渊和万贵妃渐渐对苏媚儿的态度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毕竟在这个时代,桃李满天下的人,不论他是什么人,都值得任何人敬重。
当然,听完李渊的解释,李世民对苏媚儿的感观也只是好了一些而已,毕竟李渊解释的很清楚,这所谓的拼音教导法乃出自自家儿子之手。
既然是出自自家儿子之手,那功绩自然算到自家儿子身上,毕竟自家儿子可以将拼音之法传授给任何人,苏媚儿只是运气好,攀上了自家儿子这颗大树。
“宽儿,为······二伯回长安之后会派遣一批博士到台北学这拼音之法,可行?”
作为皇帝,李世民理所当然的直接吩咐了,可他说到最后却下意识的改变了自己的语气,这种下意识连李世民自己亦尚未察觉到。
李宽和李渊自然察觉到了李世民现在的转变,祖孙二人不由得的勾起了嘴角,懂得尊重人的人,理当受人敬重。
李宽点点头,对于拼音之法能在大唐推广,他自然乐意见到。
不过,他此时的心里却有些别扭。
这种别扭来自于,他本想让李世民帮帮忙,却反而让李世民先开口让他帮忙了。
看来还是老话说的好,脸皮厚吃不够,脸皮薄吃不着,早知道就直接给李世民提了,说什么华国底子薄弱啊,直接开口说出自己的打算多好。
李宽决定脸皮厚一点,笑道:“二伯,侄儿亦有一个请求,望二伯能答应侄儿。”
李世民想都没想,便点了点头,心里笑开了花,这是儿子第一次求自己帮忙吧!
在这一刻,李世民感觉到了自己作为李宽父亲的那种感觉,那种儿子有困难,做父亲无条件支持的感觉。
“二伯,您也知晓华国刚建立,各方面的底子终究有些薄弱,其中亦华国的军队尤为严重,军中的将士多为寻常百姓提拔而来,懂得大规模作战的将士几乎没有,侄儿希望二伯能派遣些大唐将领到台湾,华国需要懂得学识的将领。”
听完,李世民沉默了,不仅要懂大规模作战的将军,还得懂学识,这样的将军,他李世民也缺啊,他还想有多少要多少呢!
发现李世民有些为难,李宽急忙开口道:“不用二伯派遣大唐的国公们······”
李世民双眼陡然睁大,还想要国公?这要求过分了。
没等李宽的话说完,李世民便打断道:“宽儿,大唐的将军之中懂得大规模作战者皆乃当朝国公啊!”
“那这样,侄儿降低一点要求,只要懂得学识的将领,不论官职,哪怕只是寻常小兵,只要他懂学识,加入军队有十年以上的时间,侄儿便要了,侄儿可以保证他们前来台北的待遇可比六部尚书,而且侄儿保证他们来台北之后不用参加华国的战争,十年之后送他们回大唐。”
“好,二伯答应你了。”
“君无戏言。”
“君无戏言。”李世民加重了语气。
李宽一脸的平静,看不出喜怒,心里却在仰天大笑。
李世民没注意到李宽言语之中的陷阱,但李渊注意到了,见孙儿竟然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突然的笑声,令李世民愣住了,“父皇,您因何而笑?”
“为父在笑你,我儿英明了得,竟然还是中了宽儿的陷阱啊!”
李世民一头雾水的问道:“父皇,儿臣何时中了宽儿陷阱了?”
“你啊!”李渊无语的看着李世民解释道:“你也不细想想,宽儿所提的要求,加入大军有十年时间的士卒,还是懂学识的士卒,如今又岂是寻常士卒,那至少也得是四品左右的游骑将军了吧,就像李毅那小子,这样的人才,二郎说送就送,二郎大方······哈哈。”
李世民傻了。
李宽不满了。
“祖父,您说什么呢?”李宽白了李渊一眼,佯怒道:“再者说了,孙儿不给二伯做出了保证,十年,只要十年孙儿定当送这些人回大唐。”
“你小子倒是打的好算盘,这些人来了台北,以你小子拉拢人心的手段,他们还愿意回大唐?反正祖父是不信他们会回大唐的。”李渊的呵呵一笑,那笑容仿佛是在告诉李宽,你小子在祖父面前耍心眼还差的远呢!
发现李世民回神,怅然一笑,李渊话锋一转,笑道:“二郎,用哲儿平日的话说,你今日亦没亏本,你们今日的商谈在为父看来,就好比商人之间谈买卖,你派人来台北学到了拼音之法,于大唐有大利,算是赚了一笔。
但你亦不能令宽儿亏本不是,你们二人之间亦算是互惠互利了,其实为父如今最想看到的便是如今这样的情况,大唐帮村华国,华国亦帮村大唐,如此方可令两国越来越强盛啊!
若是······唉,罢了,如今这样的情况,已令为父满意了,不该过多奢求了。”
听到李渊解释,李宽和李世民两人原本都挺高兴的,觉得李渊的话很在理,但听到李渊最后的感叹,两人的神色都发生了变化。
两人都不傻,李宽和李世民又岂会听不明白李渊的话中之意。
李宽苦笑不已,祖父想要自己回大唐的意愿就怎么一直放不下呢?
回大唐,他如今真是一点想法也没有了啊!
李世民目光深邃,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在感叹,自己的眼光确实比父皇差了一些。
他如今尚未有易储之心,却不妨碍他得为大唐找一条后路,而这条后路便是李宽,他早已在闽县之时便做下了决定,李渊的想法虽与他的想法有出入,但本质上却是一样的,将大唐托付给李宽,他放心。
有些冷场,李宽只好另起了一个话题。
“二伯此行来台北,大抵是为了火炮和吐蕃而来吧!”
李世民点点头:“不错。”
“吐蕃之事,侄儿便不与二伯多谈了,祖父他老人家与侄儿已经谈过多次了,具体的办法祖父亦了解,侄儿便与二伯谈谈火炮之事。”
李世民点点头,没说话,等着李宽的后续。
“火炮关乎甚大,想必二伯亦了解,虽说侄儿与二伯乃是一家人,但侄儿亦是华国之君,国与国之间向来只有利益,若侄儿言语之中有不当之处,望二伯能理解。”李宽端正了自己的坐姿,星眉上挑,一股不弱于李世民平日里上朝的气势陡然迸发。
李世民敛去笑容,亦变得严肃无比,两股帝王的威严在房中蔓延,仿佛有两条金龙在房中厮杀一般。
哪怕是李渊,此时亦感觉到了仿佛有人捏住了他的心脏,令他感觉到了有些压抑,浑身一震之后,才再次恢复了笑脸,看了眼儿子后又看了眼孙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见李渊和李世民丝毫不惧自己的气势,李宽心中暗暗感叹道,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令自己有了一种能凭气势压过两位帝王呢?
膨胀了啊······膨胀了。
不过,谈生意嘛,气势很重要,弱了气势只能让自己亏本了。
李宽依旧不怒自威的说道:“二伯,火炮的价格,侄儿已让安平告知您了,侄儿恐怕难以降价了。”
“两万贯和五千人的价格太高了,钱财还好说,但大唐如今亦需要人口,大唐难以再派遣二十五万人口到华国了。”
“那二伯能出什么价格?”
李世民一笑,他可是从安平口中得知了李宽的底线,装作大方道:“二伯亦知晓你研发火炮不容易,二伯能在钱财上补贴你一点,一门火炮一万五千贯,再加上一千奴隶,大唐要五十门火炮。”
“二伯,你这价格太低了,火炮经过十余年的研制才成功,其中的花费便有数百万贯,一万五千贯太低了。
再说人口,大唐若有了这五十门火炮在收服吐蕃时可以减少多少伤亡,待大唐收服吐蕃后,大唐又能增加多少人口呢,不可计数啊。
二伯,谈买卖不是您这样谈的,您这是让侄儿做亏本买卖啊,您吃了一锅肥肉,总得给人一口汤喝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