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间觥筹交错,大家聊过去,聊未来,聊得热火朝天。
小月真心感到自己和他们不是一个圈子,没有多少共同关心的话题。她虽然感觉到这些同学们都在照顾她的情绪,有话没话的,都要和她聊上几句。都是同龄人,小月也只是比他们小两岁。但是不同的生活环境带来的差别,小月明显感觉到了。
小月心里很感谢小刚,这个憨憨壮壮的男孩,心思很细,一直在小月身边,充当着“护花使者”,总是无话找话的,怕冷落小月。可越是这样,小月心里越是堵得慌。
吃完饭,大家聚到“卡拉OK”,说说笑笑,唱唱跳跳。小月知趣的避在角落,大家各自点好了歌,拿着话筒,尽情展现着歌喉。
唱了一会,小刚拿过麦克风,递到小月面前:“罗小姐,请问你点首什么歌?”
小月有些不好意思:“不会。”
小刚一本正经的说:“大家安静,下面罗小姐给大家献上一首‘不会’。”
这是首什么歌,怎么没有听说?大家看到小月端坐在沙发上丝毫没有起身唱歌的意思,这才恍然大悟,满堂哄笑。
小月意识到了自己和他们,只是生命中偶然的一次交汇,反倒是放开了许多,她大方的说:“要不,我给大家唱首‘渴望’吧!我不会唱歌,大家不要笑话我。”
小月觉得这首歌倒是很适合自己此时的心境,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个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听得多了,小月也能哼上两句。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
小月的音准还是差些,但是音色还不错,最关键情感表达很丰富。刚听就得很一般,慢慢就唱到心里去了,大厅里都静静地听着他们都非常熟悉的旋律,可是,听着听着,小天就感到小月在唱着自己的际遇、自己的情感。小月唱的是热泪盈眶,小天听的也是热泪盈眶。
廖了一过来了。
好长时间廖老师就没有到芙蓉楼,这次来,带来了两本书,一本是《安济地方志考》一本是《罗德藻诗文集校勘》
小月为庆祝廖老师的著作的出版发行,在芙蓉楼举行了家宴。
廖老师端起酒杯:“小月,我要感谢你。不是你在红石镇中学把我早年收集的资料弄回来,我的《安济地方志考》就没有这么顺利完稿。这本《罗德藻诗文集校勘》就更是你的功劳。柳湾收购的那批书,几乎就是这本书的雏形。”
“廖老师,我可不敢贪功。我还得感谢您,”小月拿起《罗德藻试问校勘》“这本书,可是为我太爷爷做的无上功德,我罗小月作为罗家后人要代表罗家感谢您!”
张远秀凑过来,一脸的羡慕,说道:“廖老师,您出版了两本书,一定赚了不少钱吧?”
廖老师拿起《安济地方志考》:“这本四百六。”接着拿起另外的一本:“这本一千二。”
“就这么一点钱呀。那您花了多长时间?”远秀接着问。
“第一本前后大约十一年,第二本二年半。”
“怎么花时间多的,给的钱少;花时间多的,反而给钱多呢?”
“这本是学术著作,读的人少。这本是文学著作,读的人多些。”
“那写这样的书多划不来,不如都写这样的书呢!”
廖老师扭过头,不想再跟张远秀说话,本来兴冲冲的来,几句话就搞得兴致全无。
张远秀还想说些什么,小月看着廖老师脸色不对,连忙把她拉过去。好在方老先生跟廖老师搭上了话,两个人在古建筑中找到了共同的话题,你一杯我一杯,一边喝酒,一边聊天。慢慢的,两个人都喝的有些多。廖老师回家时踉踉跄跄的,小月不放心,一直搀扶着送回宿舍,小月才放心回来。
廖老师的邻居毛老师过来了。
“小月,早就听说你把芙蓉楼盘下来了,原来以为破破烂烂的,没想到一整下来,这么漂亮!”
小月指着正在忙碌的方师傅爷孙两个说:“这都是老师傅、小师傅他们的功劳。毛老师,今天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瞧瞧,看到这幢楼,倒是把正事给搞忘了。廖老师病了,在住院呢。”
张远秀正要出门,从他们身边经过,捡了个耳朵,忍不住说道:“非亲非故的,他病了,跟我们说什么!”
“表姐,别这样说,廖老师是我的恩人呢!”
毛老师尴尬的笑笑:“也是,廖老师身边没一个亲人,他有个侄女,看了一眼就走了。我想平时都是小月在照顾廖老师,所以过来说说。”
张远秀还不依不饶:“这跟我们说的上吗?亲侄女都不管,我们是他什么人!”
毛老师讪讪地说:“我是学校工会主席,要不这样,小月,你知道廖老师脾气有些古怪,跟别人搞不好,倒是和你对路数。你照顾一下,我们学校给你们补助。”
“毛老师,不用,照顾廖老师是应该的。他对我那么好,现在他有难处,应该是我们帮帮他的。”
小月买了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来到医院病房,屋角的床铺,一个花白的脑袋正朝着里面的墙壁。小月小声地叫到:“廖老师,廖老师。”
“你走,你走!你不就惦记着我的几个钱吗,我要是给了你,我死了,我臭了,我浑身长蛆虫,你也不会望我一眼的!”廖老师拿着脏兮兮的手绢擦着浑浊的眼泪。
小月怔怔的站在那儿,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邻近的病床上的大爷说:“姑娘,这个廖老师怕是认错人了。他以为是他的侄女呢。刚刚他的侄女来过,问他要过钱呢。”
小月这才放了心:“廖老师,是我,是小月,罗小月!”
“啊,是小月呀。对不起,我失态了!”廖老师侧身要坐起来,小月赶紧将廖老师扶起来。
“家门不幸呀!小月,我不是给你说说,我就没个人说。你知道,年轻的时候我倒霉,没有成家。我的兄弟有一儿一女,说是把女儿过继给我,给我养老送终。有了这个由头,我兄弟三天两头找我要钱,做房子,要钱;过年了,要钱;生病了,还是要钱。这不,我的侄儿要接媳妇,给了两千块钱,还不知足,天天叫我的侄女廖晓娟找我要。我就是个银行,也要取空了!这哪是养女,这分明是催命鬼!”
这都是廖老师的家事,小月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安慰道:“廖老师,这事以后再说,现在养好病要紧,就不要想这些了。这些天我来照顾您,好吗?”
廖老师老泪纵横:“小月,辛苦你了。只有你,不惦记我的几个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