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搅局者

43 欲做司徒染铜臭 为求青眼赠茶香

三国之搅局者 三湖老周 5912 2024-11-19 01:04

  这些天,王衡很烦恼,他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应该是增进他和蔡琰之间的感情的一次踏青之旅,回来之后蔡琰反而对他冷淡了许多,他到蔡邕那里去拿书稿,蔡琰都尽量回避与他见面。

  从来没有追求过女孩子的菜鸟百思不得其解,他又不想去请教别人,只好自己生闷气,不过倒是让他把气都撒在了刀和弓上,让他的武学进境快了不少。

  王衡有王衡的烦恼,许多人同样有自己的烦恼,三月,凉州的韩遂杀了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独揽叛军大权,声势愈大,援兵十数万进逼陇西,陇西太守李相如叛,与韩遂联手反汉。

  太尉张温,率领董卓、孙坚等悍将精兵十余万,不但没能平定凉州之乱,反而让乱势愈演愈烈,汉帝刘宏怒,免去了张温的太尉之职。

  新任太尉是谁呢?他便是司徒崔烈,提起这个崔烈,也有一段故事。

  崔烈当上司徒,是前年也就是中平二年的事,当时刘宏将司徒、司空、太尉等三公之职明码标价一千万钱,时任廷尉的崔烈看中了司徒之位,可是又想要便宜一些,便走了刘宏的傅母,也就是刘宏幼时的保姆程夫人的门路,只用了五百万钱便当上了司徒。

  崔烈拜司徒的那天,刘宏在百官宴会上对人说:“这个司徒我卖便宜了,本来应该卖一千万钱的。”

  程夫人道:“崔公乃冀州名士,起初不肯买官,是我撮合,才让他买了这个官,陛下反而不知道我的好心吗?”

  刘宏与程夫人的话很多人都听见了,一时传为笑谈,崔烈的声望也大幅衰退。

  崔烈对自己买官也是心中有愧,有一次他问自己的儿子崔钧,也就是后来孔明四友之一的崔州平,外面人都是怎么议论他的。

  崔钧也是个直性子,直言不讳的说外面人都说崔烈身上有铜臭味。

  崔钧的这句话也便是“铜臭”一词的来历了。

  崔烈大怒,举起手杖要打崔钧,崔钧便跑,崔烈骂他不孝,说父亲打他不应该跑,可是崔钧说舜的父亲打他的时候,打得轻就挨着,打得重了就跑,这并不是不孝。

  崔烈这才惭愧而止。

  崔烈这样一个买官之人,如今又堂而皇之的当上了太尉,真是一种讽刺啊。

  再说一句,张温的太尉之职,同样也是花钱买的。

  王叡听说了这些三公的职位更迭,反应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大了,可是他的情绪免不了还是有些失落,尤其是凉州之乱令他十分忧虑。

  凉州如今集中了朝廷十万大军,每月耗费钱粮无数,如果久久不能平乱,对朝廷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迟早要把大汉给拖垮的。

  刘宏如今倒是很高兴的,他卖官鬻爵的生意非常好,可谓日进斗金,尤其是关内侯的买卖,称得上一本万利,不需要花费什么成本,只是一个名字,就能换回五百万钱,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

  刘宏因此对给他出了这个主意的张让越来越宠信,他没有想过,他这样做是在把大汉推向深渊,他的钱库里每多一钱,他祖宗留下的基业就被败了一分。

  正是从刘宏开始卖关内侯起,不知道多少有识之士对大汉朝开始丧失了信心,不知道多少野心家开始觊觎神器,也许他们的野心如今还藏在深心里,连他们自己都还不知道,可是野心的种子一旦发芽,就再也遏制不住了。

  连皇帝自己都不把朝廷的名爵当回事了,别人为什么还要敬畏你呢?

  大汉朝在三月也不是全然没有好消息,三月,河南尹何苗,也就是大将军何进的弟弟,率领军队平定了荥阳民的叛乱。

  荥阳离雒阳太近了,简直就是肘腋之间,因此朝廷是不可能看着这里大乱而不管的,朝廷几乎是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派何苗率领军队平乱,而且派的都是精锐,也不吝惜钱粮了,何苗也没让刘宏失望,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荥阳之乱。

  平定了荥阳之乱后,何苗的风格跟王叡与羊续可不一样,他对荥阳乱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他认为这样的屠杀就能震慑黔首百姓,让他们不敢再次作乱。

  **********

  王衡这几天除了习文练武之外,大多数时间都泡在了玻璃作坊里,谁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几天之后,王衡又去了汉寿书院,他给郑玄和蔡邕各送去了一些茶叶。

  这是王衡趁现在山上的茶叶正嫩,让人采下来之后他亲自炒制出来的,他开始掌握不好火候,连着炒糊了好几次,这才终于成功,他又将炒茶之术传授给了家中的仆人,让他们照着样子炒制。

  这样炒制出来的,就是后世的绿茶了。

  武陵这一带的山上盛产茶叶,茶叶品质还相当不错,王衡自己冲了一杯喝了,比起他后世常喝的绿茶味道还要好一些,那一股清香味沁人心脾,而且,这还是完全没有污染的茶叶啊。

  时人虽也饮茶,不过他们的饮法与后世不同,他们摘下茶叶不炒,也不是用开水冲,而是用来煮,煮时还加上各种香料,王叡就喜欢喝这东西,王衡试着喝过一次,可是喝了一口便“卟”的一声全吐了,这东西他实在消受不了。

  去年他就准备弄点绿茶,可是春茶正嫩的时候,他们去南阳打仗去了,打仗的路上想要炒茶显然不现实,于是只能在今年来炒了。

  喝到了自己炒的绿茶,王衡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还是这东西喝起来舒坦啊!

  王衡于是便拿了两个木盒子,装了两盒茶叶,来了汉寿书院。

  “此乃何物?”郑玄疑惑的看着木盒里的茶叶。

  王衡答道:“此乃绿茶。”

  “绿茶?便是茶叶?为何如此模样?”郑玄更疑惑了。

  王衡便详细的将绿茶的制备工艺告诉了郑玄,然后拿出两个玻璃茶杯,各放了一撮茶叶进去,提起炉子上刚刚冒泡的水壶,稍等片刻,将水壶高高提起,稍稍倾斜,一道水柱便倾注到了茶杯里,他手一收,水壶放平,茶杯里刚好是八分满。

  他如法炮制,另外一个茶杯里的茶叶也开始在水中翻滚了。

  这水是他让人从栖凤山上打来的泉水,这泉水水质非常好,用来冲茶,再好不过了。

  那些茶叶一根根浮了起来,如枪杆般竖立在水中,不一会儿,叶片舒展开来,又如一杆杆绿色的旗帜一般飘浮着,而水的颜色也很快变得碧绿如玉。

  做完这一切,又等了片刻,让茶水稍凉,王衡端起一杯茶,恭恭敬敬的递给郑玄道:“老师请喝茶!”

  郑玄一直疑惑的看着王衡的动作,以他的认知,根本不知道王衡在做什么,见王衡端茶过来,他问道:“此汤可饮?”

  王衡坚定的点了点头。

  郑玄这才接过茶杯,王衡道:“请老师慢饮,莫要烫到了。”

  郑玄点点头,无师自通的吹了吹,既让表面的茶水变凉,又把表面飘浮的茶叶吹开,这才小心翼翼的啜饮了一口。

  王衡也端起自己的那杯茶,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享受的神情。

  可是对面的郑玄脸色可远远不是享受了,他的脸色很精彩,一口茶喝进嘴里,他的眉头马上皱了起来,显然想要吐出来,可是他的修养又不允许他做出如此失礼的事情,于是他努力将那口茶水饮了下去。

  将茶水饮下之后,郑玄怒道:“好你个王叔平,竟敢戏弄起为师来了!”

  王衡当然看得出郑玄只是佯怒,他也佯装不胜惶恐的样子道:“老师,学生如何敢戏弄老师呢?”

  郑玄正准备再说什么,脸色却又一变:“咦,苦倒是苦,此时却又有回甘之味,还有一股清香之气。”

  王衡这才道:“正是,如此饮茶方是正道,学生决计不敢戏弄老师。”

  郑玄点了点头,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然后闭起眼睛回味起来,良久之后,他睁开眼睛对王衡道:“此法你从何处学得?”

  王衡道:“学生是从一卷古籍上看到过炒茶冲泡之法,于是试了一试,未曾想真成功了。书中说冲泡之法要比煮茶之法更加清雅。”

  郑玄又问道:“哪本古籍?何时所作?”

  王衡没想到郑玄会问得这么仔细,他硬着头皮回答道:“乃是学生年幼时在家中书房看过的,书名已不记得,似乎是先秦之著作。”

  郑玄奇道:“茶之一物,亦称荼,乃前汉时从蜀中传到中原的,之前并无书籍记载啊!难道先秦之时便有人饮茶了?”

  王衡道:“也许偶然有人以此法饮茶,却并不为人所知,亦未可知。”

  郑玄点头道:“想来便是如此了。”

  说到这里,郑玄把脸一板道:“你的记性越来越差了,连看的哪本书都不记得了,比起蔡琰那小姑娘可差远了。这还怎么学得好功课?”

  王衡只得唯唯诺诺,不敢反驳,事实上,他对蔡琰的记忆力也是只有一个服字。

  郑玄见王衡表现得很老实,他又端起茶杯喝了几口,这才满意的把王衡送给他的那盒茶收下了:“那这盒茶为师便勉为其难的收下了,总算是你的一片孝心。不过你要记得,以后每月都给我送一盒来。”

  王衡心中暗暗好笑,老师看来已经喜欢上了这绿茶的味道了,那自己这段时间要多炒点茶叶了。

  王衡点头答应了,郑玄又道:“那一盒是送给伯喈先生的吧?”

  王衡点头道:“正是。”

  郑玄神秘的笑道:“是不是看中了蔡琰那小姑娘了?”

  王衡的脸刷的一下红了。

  郑玄见了王衡的窘样,哈哈大笑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知好色而慕少艾,人之常情也,勿须难堪,圣人不是也说过,食色性也?你与蔡家小娘正是天生一对,必定能够如愿的!”

  有了郑玄这句话,王衡的心里一下子有了底,他向郑玄深施一礼道:“多谢老师了!”

  郑玄道:“去吧!伯喈先生应该也知道这件事了,他是很满意你的!”

  王衡大喜,又向郑玄施了一礼,然后便拿起另外一个木盒,便匆匆往蔡邕的住处而去了。

  郑玄叹了一口气道:“可惜我没有一个女儿啊!”

  王衡来到蔡邕家,蔡邕与蔡琰正在默写书籍,蔡邕看到王衡来了,欣喜的道:“叔平来了,是来拿书稿的吧?琰儿,把我们写好的书稿拿给叔平。”

  蔡琰起身拿来了两本书稿,脸色还是很冷淡。

  王衡接过书稿,放入怀中,对蔡邕道:“蔡世伯,今天我给你带来了一样东西。”

  蔡邕问道:“什么东西?”

  王衡拿出那盒茶叶,又拿起水壶烧了半壶水,然后冲泡了两杯绿茶,给蔡邕和蔡琰各端了一杯。

  王衡心中惴惴,看着蔡邕,实际上,他眼神的余光一直注意着蔡琰。

  蔡邕啜饮了一口茶水,不动声色,蔡琰也喝了一口,片刻之后,她蹙起了眉头。

  王衡虽然知道自己炒的绿茶品质确实不错,可是心里还是不自觉的咯噔一下。

  幸好,过了一会儿,蔡邕和蔡琰又开始喝了第二口,而且看神色,对这绿茶是越来越接受了。

  其实这也不奇怪,中原士族,如今喝茶的不少,虽然喝的是煮茶,不是这样炒制后冲泡的,而且茶中还放了香料,可是对茶本身的味道还是比较能够接受的。

  王衡这次让人采的茶又都是最嫩的那一批雨前茶,炒制的火候又恰到好处,因此茶的苦涩少了很多,而更多的是清香。

  王衡如释重负。

  蔡邕温言问道:“叔平,你说这是茶叶?你从何处学得此法的?”

  王衡不禁大汗,怎么这些老夫子都那么喜欢寻根究底?难道是他们做学问留下的后遗症?

  腹诽归腹诽,蔡邕的问题还是要回答的,王衡当然是把对郑玄的那套说辞又说了一遍。

  蔡琰在旁边瞪大了眼,她虽然这些天有意冷淡了王衡,可是对王衡还是很佩服的,他的脑袋瓜里怎么就有这么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呢?

  王衡问蔡邕道:“蔡世伯,你看这绿茶若是销往北方,可有销路?”

  若是从前的蔡邕,可能会耻于谈论这个话题,不过他看王衡顺眼,而且知道王衡赚钱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因此并不排斥与王衡谈论这个。

  蔡邕略一沉吟道:“如今北方士族饮茶之风亦盛,此茶香味清雅,饮法简便,应该会有销路。”

  王衡大喜,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他的生财之道便又多了一条。

  蔡邕欣然接受了王衡带来的那盒茶叶,然后做了一个让蔡琰没有想到的举动,他以更衣如厕为由而出去了,只留下了她和王衡两人在堂中。

  蔡琰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她也想出去,可是那样做显然太失礼了,她不安的低下了头,用手指搓着衣角,不知道如何是好。

  王衡同样是头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现在的情况,他知道蔡邕是一片好心,可是蔡邕这样做,却让他尴尬无比。

  王衡拿起那两本书稿,口中赞道:“这字写得真好!”

  蔡琰看了过去,发现王衡的眼睛看的正是自己抄写的那一本,她谦道:“不如公子多矣!”

  王衡心中哀叹,上一次还叫我叔平兄长呢,今天就是公子了。

  说了这两句话,两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气氛重新陷入了尴尬之中。

  良久之后,王衡再也坐不住了,他总觉得蔡邕随时可能回来,他慌慌张张的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盒子,放到了蔡琰面前道:“送给你的。”

  说完王衡便逃也似的向门外疾步走去,走到门边方觉不妥,他又回头对蔡琰道:“蔡邕世伯若是回来了,便说我有事先走了,请世伯原宥。”

  王衡冲出了房门,走了没多远,便看见蔡邕正笑吟吟的看着他,王衡登时大窘,匆匆向蔡邕告别,便离开了。

  却说房里的蔡琰,红着脸打开了那个盒子,却见盒子里是一套玻璃首饰,步摇、簪子、指环、吊坠一应俱全,样式新颖,晶莹剔透,美仑美奂。

  这套玻璃首饰也许是大汉朝绝无仅有的一套了,这是王衡这几天让作坊里的师傅做出来之后,他亲自打磨光滑的。

  这套玻璃首饰让蔡琰爱不释手,她不禁将步摇和簪子戴在了头上,对着镜子看了起来,也许是想到了刚才王衡的窘样,蔡琰不由得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蔡琰没有想到,她的举动全都被已经来到门外的蔡邕看到了。

  蔡邕点了点头,会心的笑了,他轻轻转身,走向了郑玄的住处,今天是个好日子,他要去寻郑玄喝上几杯。

  那边厢,王衡的心到现在都是扑通扑通的跳得厉害,几乎要跳出胸膛,他不得不运起了真气,良久之后,才平复了自己的心跳。

  王衡摇头失笑,如果是在后世,他给女孩子送上这么一套玻璃首饰,一定会被骂神经病的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