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守住了洛阳城外各处险要关隘,阻止援军与守军汇合,寿春城四下没有这样的地理,但是他的兵马远比徐温充裕,他可以用他的营塞在寿春城四周人为地制造出座座不可逾越的堡垒。
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气势汹汹、不可世,结果在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虎牢关前败涂地,至今仍在外线,奉杨行密之命前来援救寿春的大将安仁义比窦建德机警,安仁义没有直接摆开阵势与田令孜和拱卫田令孜的吴忌,杨复恭所部来场大决战,让他战功成,但他可以想办法沿淮河迂回至寿春城的南门,田令孜采取的是围三缺的战术,所以南门的防守力量最为薄弱,这样就使得自己的两万大军可以顺利的进入寿春城。但是他接到杨行密的命令不是援助徐温,而是进城之后,伺机杀掉徐温,最后接手城防。
远在长安被监禁的张颢给杨行密来密报,徐温已有反意,杨行密痛定思痛,这才下了必杀令,安仁义反反复复的思量自己的计划,绝无破绽。
计划很顺利,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进了南门,徐温很恭敬的将安仁义请进了自己的府邸当,安仁义最后也确实下令动手了,但是他却是没能见到第二天的太阳,徐温父子不但没有死,反而杀了他。他到死的那刻才突然明白了,徐温并不是个易于之辈,他的手段远远过了自己,自己带着几百个人包围了大堂,他岂能没有丝毫的察觉?
徐温望寿春城下座座军营,双眉紧锁面色十分沉重。
员小将急急走到他的身边,这员小将本来生得十分俊朗,可是军衣在密林已经刮成了丝缕布片再加上多日不曾梳洗,蓬头垢面,若不是他腰间的佩剑仍在,看起来就像个叫花子。
“爹,今天他们已经攻上了寿春城头,咱们再不杀出去恐怕……寿春城就要不保了。城的数万军士早已接到节帅的命令,不肯听命于爹,现在也在四处搜捕我们,不过就凭那几个庸才,怎么守住寿春啊……”这叫花子就是徐璟了,他们虽然杀掉了安仁义,成功的逃脱了,但是安仁义死了,还有安仁义的副将,也是他的同胞兄弟,安仁平。安仁平得知家兄已死,迅的调集两万大军,控制住城防,,等到他真的把整个寿春城牢牢控制住以后,徐家父子早已逃之夭夭了,两人逃了也就逃了,丧家之犬尔,孤掌难鸣,他能翻起什么浪花来,但是最要命的是,随着徐温父子逃亡的还有徐温的五千亲军,这就很棘手了。
都说徐温背叛了杨大人,他会不会让这支潜伏在暗处的兵马打开城门,投降唐军呢?安仁平很担心,但是徐温却是没有这个心,他满目忧虑的道:“杨大人听信谗言,欲诛我等,我们在扬州的家人也已经遭了毒手,从此我等也勿用为他鞍马效劳,这也算仁至义尽了,不过千百年后,后人仍然会以为我徐温是个卖主求荣的无耻之徒,今夜,我就向天下人证明,我徐温,尚未投敌,是他杨行密瞎了狗眼。”
“爹,我们准备袭击田令孜的军大营吗?”
“不,不止田令孜,还有吴忌和杨复恭。”徐温缓缓的道。
“什么,爹,那我们就绝无生路可言了啊……”
徐温猛地瞪了他眼,“璟儿,杨行密可以这样看待我们,但我们不能让江淮百姓都用这种想法看待我们。”
徐璟忙道:“是。”
他沉默了下徐徐又道:“爹,士卒们已经在这高山上隐藏了十多天了,每日吃的是冷食、喝的是冷水,许多士兵已经生了病,再这样耗下去恐怕等不到田令孜破城,咱们……咱们就已丧失了三成战力。”
徐温当然明白丧失三成战斗力对支军队意味着甚么,那绝不是简单的可以分割计算的战力损耗,军之丧失三成战力在战场上足以使全军溃败了。它对士气、斗志的消磨给整个部队带来的牵绊羁靡,影响的战力至少达到七成。
徐温抬头看了看天还是没有说话。
徐璟又道:“守在城的都是群庸才,这十几天的仗打下来,虽仗地利,恐怕伤亡绝不会小,如果再耽搁下去就算咱们偷袭成功,那也将使寿春全城诸多百姓家破人亡,这么做还有什么意义……”
“混帐话!”徐温猛地喝止了儿子,沉声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忠义之所在舍生忘死,事事如此权衡,不如去做商贾!”
徐璟垂头不语,徐温吁了口气忽然道:“今夜将有大雾。
“嗯?”
徐温吩咐道:“所携的肉干、水酒今日不做限量让大家都吃个饱。命令全军做好准备,搬开半山的荆棘和掩藏之物,今晚咱们趁夜袭营!”
徐璟振奋起来腰杆儿挺抱拳应道:“末将遵令!”
他转身欲走,徐温忽然又道:“你的伤……怎么样了?”
“回父亲,区区皮外之伤,不碍事。”徐璟低低地应了声转身离开了。
徐温挺直了腰杆儿,就像柄解去了枪套的银枪,笔直地站在那儿,风拂动他胸前长髯,目缓缓泛起阵杀气。
风萧萧兮动松涛。
徐璟的话他不是不明白,他带兵多年身经百战如何估算不出在唐军雄师的猛烈攻击下,城的伤亡会是如何惨重,如何不晓得解了这次厄难未必就能让寿春城转危为安。
可是抵抗敌人的侵略是错误的吗?
有太多的东西精神、信念、责任、气节足以凌驾于生命之上。
正如徐温所言: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义之所在舍生忘死而已。把别人的牺牲当作白痴,把别人的信仰当作无聊,这些人才是真真正正的悲哀,如此悲天悯人者可以把民国汪某人赞做识大体、重大局的英雅了。
幸好我们的民族从来不乏英雄,气吞山河食人守城的睢阳张巡、赤心报国杀金贼的岳家军、城死战的扬州史可法……
忠孝节、义从不曾失传。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粟的操守、介子雅抱树而死的执着,自古而今从不曾从我们的脊梁抽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