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南面的李献忠而言,北面的王思礼虽然也被吐蕃军伏击击败,但命运却是好多了。作为陇右节度副使兼临洮军的兵马使,王思礼被哥舒翰任命为北路骑兵团的主帅,率领八千陇右临洮军、五千五百河东天兵军和一万河西赤水军组成两万三千五百名的北路骑兵军团。在哥舒翰发动对石堡城的攻击前沿着湟水从安人军北上,以阻击吐蕃在西海北面可能增援石堡城的援军。
王思礼长期在陇右带兵与吐蕃作战,非常了解吐蕃军的实力,也非常清楚自己的任务,因此王思礼率大军到达指定位置海湖后便就地筑营,并不急于寻找吐蕃军决战。与此同时,王思礼派出大量游骑,对西海与湟水之间布满了斥候,以监控可能出现的吐蕃军。
让王思礼疑惑的是,他所期待中的吐蕃军一直都没有出现。王思礼知道吐蕃青海茹军主力一直在西海北面和西面活动,这一带水草丰美,适合吐蕃军游动。难道,吐蕃军主力早就南下到洪济城一线吗?王思礼在大帐内不禁陷入沉思。
正当王思礼困惑之时,一个李献忠被围前派出的求救使者解答了王思礼的问题。
“什么,南方面军遭到近十万吐蕃军的合围?”王思礼详细地和前来求救的信者落实了李献忠部被围后的情况后马上召集各军的领兵将领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军前会议。
“末将建议马上增援李献忠将军部,迟则李部恐怕有被全歼之可能。”来自河东的领兵将领天兵军副兵马使范其首先进言。
“照刚才信使所言,李将军部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战马,没了战马的轻骑兵连步兵都不如,而且李将军部已遭到十万全部青海吐蕃军的合围,现在距离李将军部被合围已快两天,再等我军赶到,恐怕李将军部已经……”来自河西的赤水军兵马使龚建没有说完要说的话,但在座的其他将军都明白了他的话。
“不管李将军守不守得住,末将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全力去救。我们*不是这么容易被击破的,纵使是丢了马的骑兵。”来自陇右的王思礼副将临洮军副兵马使庞龙在众人沉默时说了。
“庞将军说得对,无论任何情况,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我们的弟兄。但我们也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旦李将军部被敌军全歼或者击溃,而石堡城又没被大帅攻破,那我们将成为吐蕃人的下一个目标。”范其与朔方军团的好多军接触过,在突厥汗国未亡之前曾多次与朔方军合作,因此极力支持求援朔方军团。
“我看这样子。在海湖留两千兵马,以保障我们的后路,一旦海湖以西出现吐蕃军主力,我们就退回陇右。而且,进军时各军尽量的靠在一起,避免被吐蕃军各个击破,同时,广布游骑,以防吐蕃军伏击。”龚建知道刚才自己保守的话虽然没说不救友军,但已引了范其等将领的一些不满,但他知道现在的情况对北方面军而言很微妙,稍有不慎将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还是说清楚了自己的想法。
“这样前瞻后顾的我们很容易地失去战机!”范其马上就跳出来反对了。
“够了!”王思礼见有吵起来的意思,马上就叫停了。王思礼也是一个保守的人,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既然吐蕃主力已经集结到了黄河一线,那么自己在北方湟水一线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既然完成了任务,他就等大帅的消息就好了。再进一步,王思礼甚至有现在就把北方面军撤回陇右的想法。但是王思礼知道不能这么做,如果友军被困自己不去解围,无论李献忠部的下场如何,他都会被人诟病的。而且这一次是大帅请旨把朔方军团特意调过来帮助陇右攻击石堡城的,如果身为陇右节度副使的他不率军解救被围的朔方军,恐怕会给陇右和大帅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留两千临洮军由庞龙将军率领扼守海湖,多派游骑侦察海湖以西情况以保障我军后路。以临洮军一千骑为前锋,由王衡偏将率领;以临洮军五千骑为左翼,以天兵军五千五骑为右翼,以赤水军五千骑为中翼,马上向石堡城方向进军,视石堡城战况和李将军部战况再作打算。”王思礼最终采用了龚建比较保守的方案。
“是!将军。”众将齐声回答,然后分头行动了。
日月山山谷的两旁,吐蕃青海茹茹本拉囊尚拉郎早已率领本部的六万青海茹军埋伏在了山谷两旁的山丘上,而另个三万多骑兵早已在日月山以南守候,只待*一进入日月山伏击圈,便把*包围起来进行围杀。
偏将王衡之所以被王思礼任命为前锋,是因为王衡向来带兵中规中矩,比较稳健。当王衡率军来到日月山吐蕃伏击的山谷前时,王衡便把前锋军停住了。
王衡在等待后面主力军的同时,派出了斥候向两边山丘侦察而去。主力军并没有隔多远,过了大半个时辰,主力军便已赶到。
“末将怀疑此地会有吐蕃伏兵,已派斥候去侦察!但斥候已超过规定时间没返回,末将建议大军退后,待查明情况再进兵。”王衡刚跟王思礼汇报。
“派多一些斥候前往打探,全军做好作战准备。”王思礼命令道。
王思礼的话音刚落,日月山的前方便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而两旁的山丘上,随着一阵悠长的号角声,冒出了无数吐蕃军的身影,向山谷口的*杀了过来。
却是尚拉郎看见*并没进入山谷,而是派出了斥候上山丘侦察,就知道企图消灭*于山谷中的愿望落空了。近六万人埋伏于此,斥候一上来就能发现吐蕃军了,在派精锐伏击了*的斥候后,尚拉郎便命令埋伏在山谷后的骑兵穿过山谷向山谷前的*发起攻击。在*注意到骑兵的攻击后便命令全军突击,伏击战演变成了遭遇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