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明天是第一单豆腐大订单,陆妍早早便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天没亮,陆妍便醒了,想感即将到手的钱,兴奋得再也睡不着。
和往常一推推开门,看到一个巨大的黑影在屋檐下,吓了一跳。
“别怕,是我。”
不知道是因为刚睡醒还是别的原因,陆妍觉得此刻杨拙的声音特别有磁性,让陆妍又开始走神了。
一个人身处异世,而且一来便碰到如此穷苦人家,刁难的奶奶,被赶出来,为了生计奔走……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陪着自己,即便是做买卖的合伙人,让陆妍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感叹完,生活还得继续。两人熟练地配合着磨起豆浆来。
因为有了四叔及时送来的方形木板,一次可以做十六板,一板约5斤。
点卤后,嫰豆腐一般一刻钟左右便可成形,成形后再过一刻钟便可将布抽出,豆腐仍留在木框里。这样既提高效率,又方便送货。
用来做香干的老豆腐,则要压半个时辰左右,在卤水里煮上一刻钟,泡一个时辰。
算了一下时间,可能送到坝上镇就有十二点了。保险起见,陆妍吩咐扬拙先送嫰豆腐,并让母亲今日早点送完猪大肠和大骨汤,回来后一起送香干。
为了不耽误时间,陆妍将香干和卤水一起装进桶里,这样在路上的时间刚好一个时辰,由于是别的镇且路途远,母亲一同去有个照应。
走到半路,就碰到了匆匆折身回来的杨拙,二话不说,接过担子便往前走。
快到酒楼前,将香干从卤水里拿出来装好,卤水是商业机密,可不能让人学了去。陆妍可不敢怀疑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想到前世挡都挡不住的山寨文化,实在是不得防。
香干送到全福酒楼时,比预计的还早半个时辰。
从王大厨口中得知,客人对麻婆豆腐及芹菜炒香干的反响尤其好,豆腐鱼头汤则是老人和孩子的最爱。
昨天好多熟客来打听,听说今天可以吃到,一大早就来店里喝茶了,我们酒楼只做正菜,这个点还没到饭点,也没啥小食给客人消遣。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陆妍便佯装不在意地问道:
“平时来喝茶的客人多吗?一般都是上午还是下午。”
“上午和下午都有,有二十来个,都是老头,闲着没事边喝茶边聊些见闻。”
“我有一个赚钱的主意,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不瞒你说,我虽是厨子,但我妹妹的公公是个不管事的,整天就知道伺弄他那些花呀草的,那些喝茶的都以他为首,妹夫又是个书呆子,更指望不上了。买卖的事我可以做主。”
王大厨一点都不敢小瞧这个小姑娘,客人中有一位在京城任过职,虽然官阶不高,但却也见多识广,居然也不知道豆腐居然是黄豆做成的。
”我可以给你供应一些小吃,不撑肚子,又能消磨时光。”
“倒是个好主意,可吃了小食,会不会正餐就不吃了。”
“你可以规定时间,比如早上八点到十点是早茶时间,茶的品种可以多样话,茶要收费,小吃可以份量少花样多,这样边吃边消化,也不会影响正餐。下午可以规定三点到四点之间。”
陆妍又详细讲了要注意的细节。
“倒是个好主意,可眼下我们酒楼的厨子已经很紧张,要招一个专门做小食的不容错过易。”
“我可以供应,保证品种新颖,味道一流。”
王大厨一拍脑袋: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妙!真是妙!”
陆妍有些小小的惭愧,这都是抄袭前世的做法,可不敢领功。
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改变,经商量,待豆腐供应一个月后,再启动。
王大厨也是个人精,豆腐的热潮才刚兴起,待慢慢冷却一些后,再出新意,定能兴起另一番热闹景像。
想不到又多了一种赚钱的渠道,陆妍在回程路上,讲着前世一些经典的笑话以及脑筋急转弯,弄得其他两人笑了一路。
回家刚歇下不久,便看到牙行的张大能过来了,回复可以按陆妍说的价格卖。即水田二两一亩,旱地600文一亩,合计十四两四百文。
陆妍回屋拿够银两,并另用提前缝好的小布袋装一些铜板。共拿了三个,两个各二十文,一个一两银子。
陆妍可不傻,牙行是两边拿钱的,中间的学问多着呢。要不是有陆大夫的面子,肯定是原价出卖。
知道对方忙,也不说客气的话,便跟着去县衙办手续。
陆妍递给张大能一两银子,这是办地契--包括磨坊的地契(里正只办了村里的手续,县衙这一块没办全),另塞给了对方三个小布包。告知装铜板的是打点用的。
张大能掂了掂,不由对陆妍刮目相看。感觉自己不是在同一个小丫头打交道,而是和一个见多识广的处世圆滑的成年人打交道。
说实话,就她住的那个地方,也看出之前的家境必定很差,估计走了什么好运,拿到一笔大的钱财吧。这么想着,也就收得心安理得了。
有钱好办事!这个铁的规则在哪个时代都行得通。不过半个时辰,交钱,画押,盖印,地契便到手了。看着上面自己的名字,陆妍真是有种恍若梦中的错觉。
自己真的办到了!通过自己的双手,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心里也踏实下来。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陆妍给自己加了把劲,坚定地朝家的方向走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