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夜半短信

动物密码

夜半短信 吝石公 2357 2024-11-19 04:09

  谷天芳说 :“当动物的习惯与生活条件相适应时,就生存、成长、繁衍,而当习惯与生活环境不适应时,生存、成长和繁衍就会受到限制和威胁,有时甚至会遭受灭顶之灾。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动物的习惯不能随之改变,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而与此同时,总有因提前或及时改变了习惯死里逃生的幸存者。

  人类可以穿厚的衣服来维持体温;有些候鸟,例如:燕子、鸬鹚、海鸥、鹈鹕等,在冬天时会由北飞到南方避寒。有些动物倚靠皮毛和体内的脂肪保暖,例如:企鹅。变温动物,例如:青蛙和蛇,在冬天时体温下降,活动能力随之而减低。加上冬天食物短缺,所以这些动物在冬天就要藏在地洞里冬眠。

  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的牙齿、头骨和鸟类的喙(音悔)部的不同形态,适应不同食物的性质。

  我们来回顾一个大家熟知的著名实验——毛毛虫的实验,看看盲目跟随习惯的悲哀结局。法国的一个科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些毛毛虫有个跟随的习惯,就是总会跟随前面的毛毛虫,他就把毛毛虫刚在花盘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盘不远的地方放着毛毛虫喜欢吃的和玩的东西,但是毛毛虫一开始就只是跟随前面的爬,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爬,竟没有发现身边的美食.终于在几天过去后,因饥饿和劳累全死了。

  由于习惯,它们跟随的准确无误,一点也不偏离轨道。也由于习惯,它们跟随的一心一意,一点也不左顾右盼。还由于习惯,它们跟随的持之以恒,终不放弃,在体能即将全部消耗的最后一息,也不改变习惯。习惯给它们的奖赏是一条绝路——死亡。

  弱肉强食的大自然环境中,动物各有自己保存生命的习惯。长颈鹿利用逃避敌人的本能和敏捷的动作保护自己。枝形虫(像树枝)、叶形虫(像树叶)利用颜色或体形和四周环境很相似来保护自己。 有些蛾在翅膀上有类似双眼的花纹可以阻吓敌人。龟、蚬、螺和蜗牛有硬壳;穿山甲的身体有坚硬的鳞片;箭猪(刺蝟)和海胆身上有刺,它们利用身体的特殊构造去保护自已。牛会用角,马会用蹄,猩猩和猴子用牙,蜜蜂用尾部的刺去反击敌人以脱离危险。

  ‘哈蟆鱼’的头部有一个又细又长的杆状器官顶端上能发射淡蓝色的光,在海底黑暗的世界里像一盏小灯似的闪闪发亮。’哈蟆鱼’不爱运动,即使捕获食物也不挪动地方,而是张嘴等食物自己送上门来。它捕获食物的手段就是利用一些小动物好奇地向亮光围拢,其结果是还没等靠近’灯光’,就被张着的大嘴一口吞食下去。

  据科学家观察,超声波专家——蝙蝠的喉咙能发出很强的超声波,而它高高耸立的耳朵,又是一个接收超声波的仪器。当超声波在空中遇到空中飞行的小虫等,便被反射回来。它的耳朵听到回声,便可以准确判断是食物还是树木、高墙等障碍物及其准确位置,迅速准确地捕捉食物。

  ‘海中鹦鹉鱼’被渔人的诱饵钓住时,其同类们会立刻起来救助,甚至会咬断鱼索,帮助受难者脱险。

  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从而致使恐龙灭绝。当那些身躯硕大的恐龙赖以生存的湿热环境不复存在时,在寒冷干燥、有冷暖季节区分的气候环境下,大多数恐龙的绝迹便自然而然了。幸免于难的恐龙(大多体形较小)以及一些早在保罗纪就已经进化为原始鸟类、哺乳类的动物,遵循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经过7000万年不断演变,大多数物种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由冷血动物进化为耐寒的能调节体温的热血动物(鸟类、哺乳类及人类)。习惯上的某些优势,使他们幸免遇难。接着,习惯的改变(进化),又使他们得以延续。”

  卢晓洁说:“人在社会上生存,也是一样道理,只有与环境相适应了,才可以生存,在生存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蔺雨晨说:“好习惯的形成是很不容易的,习惯是长期重复的结果。

  生物的习惯是在长期的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变的。这个适应——不适应——适应的过程,使生物种群得以生存和进化,使生物个体得以生存和成长。

  人的习惯一部分是被动形成的,主要源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另一部分是主动构建的,这也是人和其它生物的主要区别。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判断哪些习惯对自己有利,哪些有害,进而改变不良习惯,构建良好习惯。构建良好习惯就是用新的模式代替旧的习惯,使新的模式成为相对稳定的行为。

  人的习惯,即大脑及行为器官的运动,制约人的生存过程。人的行为有百分之九十五或者更多的是执行习惯,只有一少部分是对习惯的突破。习惯具有稳定性,同时习惯的改变特别是优良习惯的构建也是一个艰难痛苦和长时间重复的过程。

  构建习惯的先决条件是要有目标,即构建什么样的习惯。构建习惯的方法是规范和训练。规范是将人的活动限制在指定的范围内。像村规民俗、道德、法律、纪律、规程,还有头悬梁、锥刺股、座右铭等等。训练包括被动接受的和主动进行的。被动接受的训练形成技能化的习惯,主动进行的训练形成人格化的习惯。

  技能化的习惯会使人机械,缺乏内心的认同与热情;人格化的习惯则可能是自然和谐的,因为已化为理念,内心会认同也会有热情。简言之,技能化习惯培育的是机器,而人格化习惯培育的是真正的人。

  对动物的训练就是让他成为机器。

  训练改变动物的习惯,让他们为人类服务,这种例子是随处可见的。

  担任演员的动物,常用它们的表演为人们送去快乐。

  担任摆渡任务的动物,如牛渡、马渡、象渡、羊渡、蟒蛇渡、海龟渡、鳄鱼渡等,用它们的劳动,为人们提供方便。

  潜水犬从事抢救和打捞活动,给人帮了大忙。”(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