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赏花宴上对招
福宅里喜气洋洋,福宅外,隔壁的齐王府里,却是冷冷清清。
萧柏坐在凉亭里喝着闷酒,半个身子倚在栏杆处,一袭冷肃的白衣,如同融入这倒春寒的季节里。
木离站在花园里看向凉亭上的王爷,他心头有些难过。
王爷这一生,还没有对一个女子如此上过心,当年娶纪家女时,那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非王爷的本意。
外头都说王爷无情也专情,遂不知王爷内心真正的孤独。
木离叹了口气,眼神朝福宅的方向看去一眼。
谢姑娘也真是有性子,王爷她不愿意嫁,宁嫁泥腿子,这世上也只有她这样的人了吧,偏生被王爷掂记着。
无盐膏的谢东家定亲了,这个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纪府里,苗氏还很是惊讶,随后她拍手叫好,“若这也是手段的话,只能说她傻,这一步显然是走错了。”
“她还不知道,男人若宠着一个女人,可以任由她娇纵,唯不可污了名声,她定了亲,与齐王之间再无可能。”
苗氏今个儿心情大好,她立即着嬷嬷去将女儿叫来,她们要出门去,去城南齐王府。
纪恩茹得知谢宁定了亲,正是她的异姓兄长,她心情有些复杂,她是不是错怪她了,或许她一开始就对齐王没有意思?
去齐王府的路上,纪恩茹忍不住向苗氏说道:“娘,咱们不要再对付谢姑娘了,可好?怎么说她也曾治过我的伤,我真的很感激她的。”
苗氏一听到女儿这话,直叹气,“我的傻女儿,别人对你好一点儿你就感激的不行,这性子是要吃亏的。”
纪恩茹垂下头去。
苗氏看到女儿这模样,她忍了忍,说道:“行吧,听你的,不再对付她了,你安心等着嫁给齐王吧。”
这一下纪恩茹抬头看向母亲,“娘,你是说姐夫会同意婚事?”
上一次她私下里也表过态,可是姐夫对她并没有意思。
苗氏却是笑而不语,握着女儿的手,那模样想必是有把握了。
关于谢宁就这样悄悄地定了亲,洛阳城不少权贵也没有想到,毕竟以前还闹过齐王上门提过亲的事。
所以谢姑娘这是不选权贵选了真爱,怕是这世上最傻的人了。
城东的无盐膏铺子生意越来越差了,想来她定亲后,这些人也懒得再来结交了。
谢宁干脆将城东的铺子让给底下的女工来照看,她不再每天再去守着,这些还愿意找她美容护肤的夫人们,她可以直接上门去。
转眼到了谢宁家中两个孩子回阳县去的日子。
谢宁和唐氏再三交代了来富,一路上要好好照顾来锦和来安,还派了几名护卫一同跟着去了。
不管在哪儿读书,最后参加科举考试的还是得回原籍,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怎么样。
百家书院里的夫子都说孩子必定不成问题,就不知孩子们能不能考上。
开蒙有几年,这中间有小包子的提点,也有各位夫子的提点,两孩子也争气,一直都在很认真的读着书。
临走时,小包子给两孩子一叠卷子,那是小包子根据这几年的试卷想出来的,给两人回阳县的路上学习,一但将这试卷做完,想来两人考个童生不成问题。
至于能不能中秀才,那就难喽,还得看两人的造化,毕竟现在的院试,卷子里加了时政。
在洛阳不比小小的阳县,离着京城又近,不少时政都有了解,可是两孩子毕竟小,所以也不要要求太高。
今年去各地考场的学生不少,百家学院里就走了好些学生,等童生试过去,他们再次回来读书。
唐氏给孩子们什么都收拾好,来富驾着马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带着两孩子离开洛阳城的。
再回来得入夏了,好在阳县还有宅子可住,也有玉兰村村民和金海他们,有个照应也是好的。
……
洛阳城里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赏花节,说是有不少才子会去参加,还有不少姑娘们去相亲的。
谢宁和萧煜忙碌在庄子上,自是不会参加这种以赏花为名的相亲宴。
百家学院里有一部分学生去参加了,她家的几个孩子都跟了去。
做为魏大儒的弟子,小包子也自然是要去的。
还别说,举办的人正是纪夫人苗氏,她还请了齐王和闵大家前来观赏,比往年的赏花宴更要热闹几分,尤其齐王的出现,会引来不少贵女们前来。
在赏花节上,闵大家与齐王坐在一起,看着底下的才子们聚集一起正在对诗对句,闵大家便说道:“王爷,今个儿大好时光,不知道今年的才子魁首是谁?”
齐王朝底下的才子看去一眼,眼神停留在自家儿子小包子身上,心情大好,说道:“这个不难,你看底下的小包子。”
闵大家也看向小包子。
旁边的苗氏也立即看向小包子,随后叫来嬷嬷,小声吩咐道:“将人叫来吧,莫让他出尽了风头。”
嬷嬷领令退下了。
洛阳城的赏花节,本来是一场大型相亲宴,才子们聚集一起重点不在学识上,都想着能否遇上一位好姑娘。
此时的才子人群里,有人说洛阳城里来了一位大才子。
所有人好奇的相问,才知此人来自京城,叫陆江白,在京城出过一本诗赋,还曾被太子点评,名声响亮。
一听到洛阳城里来了这么一个人物,众位才子的目光从对面游玩赏花的少女们身上收回。
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那位传说中的陆才子终于来了。
陆江白穿着一身杭绸锦服,手中一把折扇,长相却是俊美,都说做官都要选好看的,这位不仅相貌出众,才气名声更显,将来必是前程无量。
有人却在此时小声说道:“既然他的才气如此出名,还得到过太子的点评,为何不曾入詹事府,成为太子的门客?”
有位才子听到这话,一时间不好说话了,对啊,如此好机会,跟着太子岂不是更有前程。
人群让开一条道,路的前方,正是与小包子站在一起的几位才子。
已经十二岁的小包子,长成了少年郎,继承了家族的遗传基因,十二岁就长得有十四五岁的少年那么高,一袭杭绸儒袍,贵气又雅致。
他与身边的几个朋友也跟着回身看去。
小包子的眼神对上陆江白的眼神,两了隔着好几步远,却似在隔空较量。
陆江白锋茫顿显,他从小包子身上收回目光,看向一旁的几人问道:“他是谁?”
这声音可没有压低,这是问给在场的人听的。
小包子的名声在洛阳城早传开了,他长相又出色,又是魏大儒的学生,洛阳人的读书郎没有谁不知道他的。
就算是京城来的,也未必不会知道,还要现场来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