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国师叶尘!
虽然叶尘师出儒家,但对于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这句话还是颇为赞同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儒生的那张嘴与武者手中的那柄剑都是不安定的因素。
反过来也是如此,若是能那些游手好闲的侠客与读书人安定下来之后,帝国自然便会安稳许多。
秦国有着强大的武力,游侠们翻不起多大的浪花,而现在有了科举制度,便能够让读书人收了作乱的心思。
如此一刚一柔,才能让国家更好的发展。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清楚的明白如今这个时代的基层人民所过得有多么的艰苦。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无论是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获得成功。
世卿世禄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的架构,但却彻底封死了下层人的上升空间。
平民永远只能是平民,贵族世代都会是贵族。
这样太不公平了。
虽然他不会幼稚到去提倡什么人人平等,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状还是可以做到的。
叶尘从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大善人,但既然拥有了一定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不能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提前了一千多年现世的科举制度,既是他为上千万的百姓所开辟出的一条道路,也算是对于这个世界的一些回馈。
当然,他也知道搞这样的事情肯定会引起不少贵族的反对,所以必须要嬴政亲自来操作。
说实话,如果换个别的帝王,对开科举之事或许会慎之又慎,毕竟一旦这样做了将会阻碍很多人的利益。
但嬴政却不一样,山东六国都被他给灭了,谁还敢跳出来叫嚣?
军权与政权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手中,将下面的人压得喘不过气,若是有人敢挑事,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至于叶尘自然也是不怕的,虽然他没有嬴政那么大的权力促成此事,但他本身的实力就是最好的保障,谁敢将伸爪子伸过来,直接剁下来就是了。
在这九州之内,只要不碰到极个别的几个人,他完全可以横着走。
嬴政在听到这番话之后,不禁点了点头,心中也真正的了解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轻笑着开口道:“先生此言大善,科举一出,则天下万民归心矣。”
而就在这时,站在一旁默默听着的李斯也同样的心中一惊,他没想到叶尘居然会产生如此大胆的想法,而且还当着皇帝的面直接说了出来。
若是一旦付诸实践,恐怕引起的波动不会亚于当年的商鞅变法。
随即上前一步,开口道:“陛下,科举之事还需三思啊!”
嬴政闻言,看向对方道:“爱卿有何异议?”
李斯拱手回道:“如今的官吏基本上都是从世家贵族之中选拔,若是科举一开,恐怕会令社稷动荡啊!”
他的话虽然没有完全挑明,但意思也相当明显了。
这种科举一旦出现便是打破世家对于官位的垄断,就像是要了他们的命根子一样,那些贵族们肯定会弄出乱子来。
听到这话,嬴政却是冷哼一声道:“科举乃利国立民之举,身为人臣自当遵从,若是谁敢从中作梗,大可以试试朕手中的剑还利不利!”
闻言,李斯也看出对方是铁了心要推行科举制度了,随即便也不再多说。
而嬴政则是饶有兴致的与叶尘继续谈论着,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随后便当场拍板将此事定了下来。
就在这时,叶尘开口道:“陛下,科举之时颇为繁杂,需要做出一个具体的规划,另外在考试之时还必须要有一位主考官,负责整场大考的秩序。”
听到这话,嬴政点了点头,随后道:“此言有理,那么这主考官应该由何人担任呢?”
这时李斯眼前一亮,他很清楚这次的科举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为了笼络人心,此次选拔出的人才定然会被委以重任,而主考官几乎掌握着所有的权利,如此一来,便可趁此机会挑选出附和心意的,并且将这些人收入麾下,成为自己的羽翼。
一念及此,便立即开口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主持大考!”
他身为大秦丞相,平日里负责处理各类朝廷大事,而且师从荀夫子,本身的才华与智谋也是当世顶尖。
按理来说,将科举交给自己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而听闻此言,嬴政却是微微挑眉,随后说道:“李卿家身为相邦,政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事情,卿一片赤城之心,朕心领了。”
李斯闻言,心中不由的一阵失落,皇帝说出这话显然就不想让他当这个主考官。
可是,除了自己之外,还有更加合适的人选吗?
而就在这时,嬴政的目光却放在了叶尘身上,开口道:“此事既然是叶先生提出的,想来还是由你亲自负责比较合适。”
听到这话,叶尘说道:“在下只是提一个建议罢了,科举之事牵涉太多,还是交给诸位大臣比较好。”
嬴政笑道:“科举非同一般之事,无先例可循。而先生作为开创者,自然对其最为了解。
更何况,你还是荀夫子的首徒,在读书人之中的威望颇高,绝对是最佳的人选。”
“科举繁杂,恐怕在下力有不逮。”
叶尘再次推脱道。
这时李斯也是开口道:“师兄的才华与智慧的确当世少有,不过却并非大秦官员,若是将此事交予他,恐怕会引来朝堂上的非议。”
嬴政闻言却是摆了摆手,说道:“谁说也先生不在我大秦体制之内?”
说着话,再次看向叶尘,轻笑道:“现在朕应当称先生为国师才对吧?”
“国师?!”
李斯心中一惊,还有些没太搞懂是怎么回事。
“不错,如今叶先生已经是我大秦国师了。”
嬴政微笑着说了一句。
作为帝国的最高掌权者,本身便与国运紧密相连。在叶尘借用大秦气运与东皇太一战斗之时,他就已经有了感应。
而这也就意味着,对方已经接下了国师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