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之浴血大兵

第五百二十六章 孔明之后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8479 2024-11-16 00:04

  抗战时期,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

  安县曲山镇青年王建堂与朋友分头串联了100个青年,向县ZF请命杀敌。就在他们开拔前,县ZF收到了王建堂的父亲王者成寄来的一面出征旗。

  当众人展开这面出征旗时,全都大吃一惊——与祝愿亲人平安远征相反,这面由一块宽大的白布制成的大旗,居中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

  出征旗的右上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

  左上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华夏“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为华夏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大溃退。

  战时,各路诸侯是空前团结的,撤退的时候,派系争夺的老.毛病,又显示了出来,各路诸侯为了争夺生命通道,不听指挥,照成混乱,使得伤亡数字不断攀升。

  在日军第10军登陆金山卫后,日本统帅部决定成立华华夏面军,由松井石根兼任司令官,以统一指挥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

  按照其原有计划,是“在上海打,在南京谈”,但无论松井石根还是柳川平助,作战区域都已大大超出上海及其近郊范围。

  柳川平助,毕业于陆大4期“军刀组”,与土肥原、香月清司、谷寿夫是陆大同一期。

  他最擅长的其实不是步兵,而是骑兵,由于一直指挥骑兵作战,所以对长途奔袭这一套特别来电。不过柳川的命不好,本来官当得好好的,却因为卷入帮派争夺而曾遭遇厄运。

  当年日本陆军内部有两大对立派别,一为皇道派,一为统制派,两派经常争得你死我活。柳川和松井都属于皇道派,或被认为是皇道派,结果统制派得势后,就双双得到了被中途扫地出门,编入预备役的下场。

  靠边站的日子不好过啊,柳川在以泪洗面的同时,天天幻想着有出头的一天。

  淞沪会战打响,前线高级将领稀缺,柳川被重召上阵,他一蹦老高,杀人立功的心情比松井都来得迫切。

  松井从太湖北岸进行正面追击,奔袭专家柳川就沿太湖南岸进行迂回绕击,华夏军队撤退时的极度混乱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第10军造成的。

  在太湖北岸,尚有“东方马其诺”可以据守,太湖南岸则几乎无险可守,只有不惜代价地派援兵进行堵击。

  11月11日,李卫东紧急调用百余辆卡车,将第二批广西桂军——第7军送至太湖南岸的吴兴战场。

  第7军有“钢军”之称,他们以伤亡一半的代价,顽强阻击作为第10军主力的熊本师团,并坚持到11月4日,才因伤亡过重而不得不撤出吴兴,转而以川军接替。

  如果说桂军第7军算一流选手,在李卫东走马换将之后,柳川也将熊本师团暂时撤下休整补充,以应付后面的更重要战事,替换上来的同样是二流选手——第18师团。

  第18师团是新编师团,若论战斗力和凶悍程度,远不及熊本师团,可说句实在话,川军跟桂军也不在一个档次——哪怕是川军中的佼佼者。

  与第18师团对阵的川军是唐式遵集团军。

  刘湘出川抗战的两大集团军,北上参加娘子关战役的是邓锡侯,东调救急的则为唐式遵。

  唐式遵是刘湘的嫡系,虽然所属人马也是单衣草鞋,但比之于邓锡侯部,不管武器装备还是实际战斗力,都要强上很多。

  随着李卫东颁下军令,郭勋祺、刘兆藜双双杀出。

  在川将之中,郭勋祺最为耀目,有川中第一名将之誉,成名之作为内战时期的土城战役。

  那还是长Z时期,MZ东自遵义会议后再次执掌军权,第一件事就是想在土城打一场漂亮仗,以重振久败之后的H军士气。但是这一仗没能旗开得胜,原因之一就是遇到了郭勋祺这个猛张飞。

  土城战役,ZYH军主力尽出,却仍被郭勋祺突破阵地,直*军委指挥部前沿。千钧一发之际,若不是我们的ZX把干部团都拿出来拼,指挥部几乎不保。

  是役,H军伤亡多达000之众,而郭勋祺作战之猛,也使人们彻底改变了川军战力低下的印象。

  在前往吴兴的路上,郭勋祺一直琢磨着怎样才能把出川以来的首仗给打好,他开始对陆续向南京转移的后撤部队感起了兴趣。

  当然,这个兴趣点是有聚焦的,焦点所在,就是其中的一个炮兵团。

  川军一门重炮都没有,想想看,要是咱手里也有大炮,该是怎样一种情形。

  一打听,炮团的团长是四川人,跟郭勋祺手下的一个旅参谋长不仅是同乡同族,还是黄埔的同期同学,两人关系铁得很。

  听说还有这么一层关系,郭勋祺赶紧拉炮团团长吃饭,并让这个旅参谋长在一旁猛敲边鼓,意思就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帮忙。

  但是人家听后直摇头:我这个炮团奉令退保南京,军令如山,如果因留下耽误了布防时间,那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眼见对方起身要走,郭勋祺又歪嘴又挤眼,刘兆藜带着他的一干旅长们及时冒了出来,这些人里面,有的还跟炮团营长是结拜兄弟。见面之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兄弟这就要有难了,你能见死不救,拍拍屁股扬长而去吗?

  炮团营长坐着不动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的团长。

  里应外合,内外夹攻,这么多人情扑上来,团长也招架不住了。

  川人最重乡情,一跺脚,也罢,就让营长留下吧。

  这里说的留下,可不是一直留下,那是要违反军纪的,只能留四天。至于为什么耽搁了四天,可以对上面解释为该营是后卫,反正只要炮团有人先到南京去报到就可以了。

  经过联袂围攻,终于有一个炮营可以留下来了,大家喜不自胜,可是接下来却差点吵起了架。

  那就是如何分蛋糕的问题。

  刘兆藜说,要不是我拿兄弟感情去争取,事情差点就黄了,所以这个炮营应该归我。

  刘兆藜一脸憧憬状,那样子,仿佛炮营的大炮已经在他的阵地上一字排开,咣咣地将日军炸飞了。

  然而在郭勋祺看来,这场戏,他才是总导演,刘兆藜充其量不过是他请来的一个“托”,怎么到头来,好事还全归了“托”。

  不行不行,你看看我的防守阵地,南面要防,东面要守,既要注意正面,又要留心湖上,能缺了炮兵吗,这个炮营还是归我比较妥当。

  争来争去,刘兆藜始终不肯相让,哪怕三七开也不行,最后双方按五五分才得以成交,也就是把炮营拆开来,一边配两个炮连。

  郭勋祺防守的阵地靠于太湖岸边,此地称为夹浦。

  那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浙江人很会做生意,愣是把当地改造成了一个度假村,以至于每户人家几乎都成了一个小型的饭店兼旅馆。

  在那么多漂亮的小洋楼中间,独有一间土屋,仍是泥墙青瓦,炊烟袅袅升起,一位老妪在门前搬凳闲坐。

  这样的土屋,随处可见。

  善良的人们本不奢望太多,只求可以宁静地生活下去即可,但战争无情地打断了这一切。

  夹浦之战异常激烈,第18师团的步兵主要汇集于这一路。

  在步兵推进的同时,日军大炮进行掩护,炮弹呼呼地从头顶掠过,但郭勋祺一再不让机枪和大炮开火,仅用手步枪御敌。

  最有力的武器,必须到最有把握、最有效的时候才能使用。在此之前,就得熬着。

  郭勋祺是名将,他的部队里也不乏牛人,比如一个连长,他的脑袋被鬼子的三八大盖给打中了,子弹从耳边进去,脸上穿出,这位兄弟竟然还能自己稳稳当当地走着,而且言语自若,跟常人无异。

  随着作战过程的不断推进,郭勋祺在估算距离。

  等第18师团到达守军阵地千米以内后,他下令轻重机枪齐射,以打乱其前锋阵脚。

  见日军队伍开始出现松动,郭勋祺才要求炮兵连开火,并按1500米的距离进行连续轰击。

  前后两个火力覆盖面一出,日军的攻击阵容陷入一片混乱。

  与此同时,太湖方向也出现了险情。

  除第18师团外,柳川又另外组织了一支由海军陆战队为基干的混合支队,驾着汽艇和小木船,准备从东面横渡太湖,以便对川军形成夹击之势。

  如果事先没有考虑,沿岸守卫部队本能的反应就是朝船上的人瞄准。郭勋祺说你们不要急着打,让他过来,靠近岸边再打,而且不要零零散散地打,得用排子枪。

  注意,不要打人,得打船!

  船目标大,比人好打,一旦洞穿,进水即沉。

  指挥当兵的打仗,就得这么细致,别光来口号那些虚的,这一点,也很能看出郭勋祺身上的名将本色。

  见无机可乘,第18师团只得在日暮时分悄悄撤退。

  郭勋祺认为他这一仗打得不错,可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另一位打得比他还要精彩。

  郭勋祺的难处是要两头兼顾,而刘兆藜的困难则是承压最重,他的阵地横守京杭大道,最适宜于第18师团的坦克快速部队行进。

  不过刘兆藜对此早已成竹在胸。

  四川蜀地,那是“五虎上将”发布榜单的地方,诸葛孔明运筹帷幄的场所,之前,川军钻在窝里面自己玩,大小仗少说打过四五百场,有点灵性的都能上路。

  刘兆藜是一个有灵性的人。论名气,他不及郭勋祺,但那是没给机会,给了机会一样能闪光。

  看《三国演义》,我们会发现,孔明用兵,最擅长两项,即诱敌伏击和夹路火攻,出山后的第一仗“火烧博望”便是二者的最佳结合体。

  在与郭勋祺争炮兵时,刘兆藜曾当众夸口,说他早在阵地前沿布置了陷阱,敌不来则罢,若是来了,必叫他陷入我天罗地网之中而不得逃生。

  刘兆藜不是吹牛,因为他确实找到了一处可与博望坡地形相像的地方。

  当天的情形宛如三国重现。

  一开始,两个回合不到,刘兆藜即佯装撤退。第18师团的快速部队本来以为要在阵地前鏖战一番,见此情景,连怀疑都不怀疑就蜂拥着上来了。

  为什么不疑,因为前面华夏军队的溃退见多了,打两枪就跑的亦不鲜见,属于正常现象,正常的你都怀疑,那不等于脑子进水了。

  如同当初曹军看到刘备一样,特种部队的指挥官也是大笑:川军要与吾对敌,正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

  日本“虎豹”们一路猛追,渐渐地就追到了窄狭处。

  在“火烧博望”这一节里,对博望坡的描述是“南道路狭,山川相*”,刘兆藜诱敌深入的这个地形与此类似,有三里路长,是一个呈波状起伏的狭隘地段。

  曹军对博望坡开始起疑,倒不是路狭,而是说此地树木丛杂,且两边都是芦苇,倘彼用火攻,可怎生了得。

  刘兆藜预设的伏击区域没有这么多的树木和芦苇,所以日军坦克就放心大胆地进去了。

  与“火烧博望”唯一不同的是,刘兆藜没有贸然采用火攻,他用的是炮攻,这点颇有时代特色。

  在刘兆藜身边,就是那位炮团的营长,后者一直在用望远镜进行观测。

  眼看数十辆坦克已经进入隘区,大喊一声:放!

  德造山炮齐轰,这一轮轰击方向是截尾,日军队尾的数辆坦克立刻被击中,并堵住了自家退路。

  随后大炮转移方向,再斩首。

  一头一尾下来,最后的程序才是击腹。

  除山炮外,川军自带的迫击炮、步机枪、手榴弹也一起朝隘区ZY倾斜,一时间,弹如雨点,震耳欲聋。

  日军被围在ZY的大多是坦克装甲车和山野炮,移动不灵,见两边皆被堵住,只能依傍路边的山岩死角进行躲避。

  可是这时刘兆藜却暴露出了一个漏洞,有一个倾斜的小道,竟然无兵扼守。

  百密却有一疏,这次第,正应了三国上的一句话: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

  日军特种部队遂向小道突破。

  行得二三里地,到一陡坡,上面铺满了谷草。

  假如这些谷草出现在隘区,鬼子们即使没看过《三国演义》,也一定会予以提防,可这是什么时候,这是夺路而逃的时候,谁还有那份闲心低头去看看地面上究竟铺了多少草。

  既然是“火攻博望”,但火一直都没出现过,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炮战之后要上演火攻。

  事实证明,刘兆藜没有漏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漏”,只是因为这段戏需要他“漏”,观众强烈要求看火攻,敬业的都必须返场加演。

  返场的这段戏,在《三国演义》里也很有名,叫做“火烧上方谷”。

  陡坡两旁,埋伏着川军的迫击炮和机关枪,此时忽然向谷草进行猛烈射击。

  你不射坦克,射谷草干什么,能射出火来?

  这可不是一般的谷草,事前都喷了煤油,一射之后,立刻燃起大火,顿时火势熊熊,烟雾弥空。

  炮攻加火攻,第18师团的特种部队损失惨重,仅坦克就被击毁1辆,山野炮4门被缴,4门被毁,仅少数坦克和炮车拼死冲过火海逃脱。

  刘兆藜凭此一战立下声名,外战业绩在川军众将中独占鳌头。

  一天下来,唐式遵神采飞扬,两员战将,郭勋祺持平,刘兆藜大胜,在刘湘那里交代得过去了。

  不爽的却是郭勋祺:怎么会让刘兆藜盖过风头呢?

  我不是持平,应该是打胜!

  他让各团报歼敌数字,准备写个报告给唐式遵,结果没有一个团报得上来,都是极其笼统的“敌伤亡惨重”。至于什么日军番号,敌将姓名,一概不知。

  日军作战,除非是完全地被你包围歼灭,所有死尸都是要拖回去的,伤兵更是不会留在战场之上,所以我们对他们的统计皆为“估计”、“大约”,很少能精确得起来。

  川人实在,大多不善作假,郭勋祺这边没法自圆其说,刘兆藜那边却早已是铁板钉钉:炸毁缴获的东西一目了然,死尸一目了然,甚至还俘虏了六个日军官兵。

  郭勋祺很生气,气死了。

  晚上连觉都睡不好,爬起来给各团团长一人挂一电话,告诉他们:活捉日本官兵,予以重赏。

  你们多少给我抓一个活的回来,老爷我自己掏钱赏你们。

  抓活鬼子,成了郭勋祺始终难解的心结。

  第二天吃完早饭,他又把手下一干团营长叫过来训话。

  你们昨天打的那叫什么仗,竟然没有俘虏,连日军番号和主将都不知道,这是打的混仗!

  团营长们都是一愣,表情十分困惑。

  这要求也太高了吧,谁不知道,鬼子很难俘虏,难道打退日军,守住阵地还不行?

  成天混在一起,郭勋祺对他这些部下心里在想些什么,自然也一清二楚,于是下了断论:打仗,光打退敌人是不能算数的。

  大家都傻呆呆地盯着他,那你说,怎么才能算数呢。

  郭勋祺大手一挥——俘虏敌人,夺得武器,算数!

  可是这个难度越来越大,对郭勋祺是这样,对刘兆藜也是如此。

  那一天仗之所以能打得那么漂亮,细究起来原因很多,包括第18师团是个新编师团,包括这个师团轻敌冒进,包括川军首战士气高昂,但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炮兵营的帮忙。

  大炮就是个活宝贝,谁都离不开。

  可让人不爽的是,那个炮兵营长却死活要撤走。

  白天立了功,但功劳都是人家的,自己只能做无名英雄,更重要的是,在亲眼目睹战斗的激烈状况之后,心里就打开了鼓。

  看起来,这可不是帮忙的问题啊,弄不好一个炮营都得栽里面,到时候如何向上面交代?

  忙,我帮了,兄弟之情,也算有了,明天我就得奉命开拔南京。

  郭、刘都是一愣,不是说好四天吗,难道再多留一天也不行?

  别说一天,半天都不行。尽管川军百般挽留,就差磕头作揖了,但炮营还是开走了。

  炮兵一走,仗就不那么好打了。

  如果说俘虏日军是理想,眼下郭勋祺却得面对现实,缺了炮兵,要是日军再用坦克来冲击,可如何是好?

  在这方面,哼哈二将都不约而同地使出了诸葛孔明的空城计,即把中间的公路让开,摆出一副请君入瓮的架势。

  二位的空城计都成功了,因为吃了昨天的亏以后,第18师团根本就不敢再走正面,而宁愿从两翼展开进攻。

  两翼也很难对付,但郭勋祺不管这些,他想的还是要抓鬼子。

  好消息来了,在打了两三个小时后,部队终于将两三百日军包围于夹沟之内。

  这真的是瓮中捉鳖,郭勋祺高兴得手舞足蹈。

  格老子,今天我非得亲自到沟里去捞两个日本兵出来,然后带回来仔细研究一下。

  此时炊事兵已经把饭端了上来,郭勋祺却乐得连饭也不想吃,带着两个卫士喜滋滋地就往夹沟赶去,那样子跟急着去网兜里收鱼的老渔夫差不多。

  一个人太兴奋,就难免大意。

  太湖边上,一直隐伏着海军陆战队的狙击手,看到兴冲冲跑出来的这几个人,立刻端起枪瞄准射击。

  三八大盖的优点之一,就是射击的准确率很高,但或许是郭勋祺一开心,动作幅度比较大,子弹只击中了郭勋祺的大腿,不过这也够他受的了。

  郭勋祺是由卫士背着回去的,而等到他转移到后方时,仍然没有听到抓获鬼子的消息,这真是一件憾事。

  第18师团在吴兴碰了壁后,开始将进攻重点转向另一方向——安徽广德。

  广德,有一座颇有些年代的古代城楼,城楼上嵌着三个字:鼓角楼。

  南宋,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将领登临此楼,指挥与金国女真作战,六战六捷,举国为之轰动,他的名字叫岳飞。

  此时,这里又出现了一个英雄人物。

  饶国华,四川资阳人,时为川军中将师长。

  11月7日,第18师团对饶国华镇守的广德发动全力猛攻。那几天气温骤降,尚穿着夏装的川军官兵冻得浑身哆嗦,只能靠嚼食随身携带的干辣椒来抵御寒冷,而广德前沿又为一片平原,基本无险可守,经三昼夜拼杀,饶国华师伤亡惨重。

  11月9日,饶国华担心自己守不住广德,遂连夜乘车到集团军总部谒见唐式遵,请求增加援兵。

  唐式遵却正在焦头烂额之中,认为各个点都要守,哪有多余的兵给你,不仅没派援兵,还冲饶国华发了顿火。

  回到军营,饶国华深感情况严重,广德已至危急存亡关头,他发出通令:人谁不死,死有重于泰山,我已做好报国准备,阵地在我在,阵地亡我亡。

  11月0日,饶国华亲自到前线督战,但当天战斗异常激烈,川军终于支撑不住了。

  眼前日军像潮水般涌来,而自己的部队却像潮水般在溃退,乃至到了不听从指挥的程度。

  饶国华长叹一声,他骑着自行车回到了广德城的后方师部。

  这位中将师长没有选择逃命,而是给刘湘、唐式遵各写了一封遗书。

  诸君还记否,出川时,我们曾共同表达过誓言,失地不复,誓不返川,胜则生,败必死。现在败了,广德即将失陷,但是我会记得当时的誓言,绝不会在敌人面前屈膝示弱,给华夏人丢脸!

  失败,并不都是耻辱的象征,只在于你失败之后如何抉择。

  饶国华带着卫兵赶到广德机场。

  这是华东两大机场之一,除了杭州笕桥机场,就是此处,华夏空军曾多次从这里出发,与日军进行空战并创造过辉煌。

  绝不能让它完好地落入日人之手。

  饶国华下令,将机场点火焚烧,予以彻底毁坏。

  做完这一切,饶国华来到了城门外。

  虽然日军已经迫近眼前,但他丝毫不感到害怕。人活世上,不过聚散而已,只是出川时的心愿未了,漫长的冬天却已将来临。

  背后就是鼓角楼,是素重气节为人师表的曾巩,是怒发冲冠仰头长啸的岳飞,对不起,我给你们蒙羞了。

  饶国华最后看了看这座即将陷入苦难的城池,他没有流泪。

  春天不会远了,黑夜也终究无法吞没黎明的曙光。

  他盘腿坐下,忽然朝日军即将进入的方向怒目而视,并奋力大呼:德国威廉二世曾那么强大,一战后仍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看着吧,将来一定会自食其果!

  随着一声枪响,将军随即倒下,手里握着自杀用的手枪。

  他实践了自己的誓言:城陷,将必同亡。(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