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奋斗在盛唐

第247章:无暇一美玉

奋斗在盛唐 牛凳 4425 2024-11-16 00:57

  这封信是孟神爽与来俊臣的最近的一封往来书信,也是俩人最后的一封往来书信。

  信中内容简直是石破天惊!

  原来孟神爽偷盗贡品,并非是简简单单的想要嫁祸陷害崔耕,而是出自来俊臣之本意。陷害崔耕倒是其次,而偷盗方丈镜的真正目的是来俊臣胆大包天,居然想要将这块世间罕有的方丈镜贡品据为己有,供自己享用。

  白纸黑字,又是来俊臣的亲笔手迹,岂能作假?

  来俊臣仗着武则天宠信,简直膨胀到作死的地步了,居然连武则天钦点的贡品都敢截留!

  ……

  ……

  “借一步说话,打个商量?”

  崔耕认识韦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过从没见他对自己说话这般客气过。

  尾随韦凑来到一个僻静所在,崔耕低声道:“韦参军,你不会是想让本县将这封信销毁吧?”

  “当然不会,这事瞒不了人。”

  韦凑沉吟了片刻,字斟句酌道:“某家的意思是,这案子算二郎你的,与刺史衙门无关。”

  崔耕笑道:“韦参军,孟神爽此案是你我一起查办的,动静这么大,已然闹得沸沸扬扬。就算我愿意一人扛起来,别人也不信啊!”

  事关张潜的前程,韦凑一反常态,大费口舌地耐心解释起来:“那不一样。韦某是奉刺史大人之命来对付孟神爽,你崔县令是要来对付来俊臣,这不挨着。再说了,张刺史没有和来中丞死斗的意思。”

  崔耕苦笑道:“韦参军这话没劲儿了啊,你当我愿意和来俊臣死斗啊?是他非要我的命啊!”

  崔耕很清楚张潜和来俊臣之争,算不得不死不休,大体上还在官场的潜规则允许范围内。

  当日是孟神爽动了张潜的小妾,张潜自然那要他的命;后来来俊臣护犊子,要保孟神爽的命。不管孟神爽是死是活,这是俩大佬之间的斗法,固然有个输赢高低,算不得撕破了脸皮。

  就像是两国相争,将士们杀了个尸山血海,皇帝就算被对方抓了,不仅不会千刀万剐,还能当个安乐公啥的。

  但张潜若真的拿眼下韦凑手中这封信,借以弹劾来俊臣,那双方可就真撕破脸了,成不死不休之局。

  韦凑知道,无论是魏州张家的家族利益,还是张潜本人的政治利益,都不愿意树下以来俊臣为代表的酷吏集团这个强敌。

  但崔耕则是不同。

  他既是前狄系成员,狄仁杰就是被来俊臣搞下台被罢相的。

  如今又是根正苗红的上官系成员,上官婉儿可是“反来联盟”的旗杆下人物,与来俊臣早已势成水火。

  所以,唯有崔耕才适合背下这口锅,来扮演递交这封书信到长安的角色。

  思前想后,崔耕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终从韦凑手中接过这封信,点头道:“好吧,就依韦参军所言。这事儿就我来干吧!”

  商谈毕,二人又一起回到了房间。

  一番调度之下,关于来俊臣罪证的那口木箱子由崔耕带回了江都县衙。

  ……

  翌日,崔耕又从张潜处借了一队精锐府兵,将那口装满书信的大箱子,完完整整的运到了长安城。

  十数日后,又走陆运又走水运的,这些书信送抵了长安的上官婉儿之手。

  上官婉儿一见之下,心花怒放。

  当夜,她就将那口箱子送到宫中,交到了武则天手中。

  武则天看罢罪证之后,其他的往来书信倒是好说,无非是来俊臣和孟神爽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的一堆破事儿。

  这里面有武则天知道的,也有她不知道的,但即便是她不知道的,也在她的默许范围之内。

  但来俊臣给孟神爽的最后一封信,让她凤颜大怒!

  信中来俊臣亲笔所写,下令孟神爽:将偷盗的贡品方丈镜,运到长安城,送给自己。

  武则天怒极冷笑,大骂来俊臣:“恃宠而骄,泼天狗胆,连朕钦点的贡品你都敢截留享用,天底下还有什么是你来俊臣不敢干的?”

  连一旁被吓得寒蝉若惊的上官婉儿都暗暗讥讽来俊臣,这事儿干得真是大失酷吏第一人的水准。

  不过上官婉儿太清楚来俊臣为什么敢如此狗胆包天作死了,这里面是有原因的,无非就八个字:恃宠而骄,膨胀至极

  她知道来俊臣今年刚办了几个大案子。

  首先是皇嗣李旦差点被他拉下马,虽然最后李旦侥幸脱身,但他的两个妃子刘氏和窦氏都被杀了。

  接着是东官尚书(工部尚书)苏干,因为与来俊臣有仇,被他诬陷谋反,抄家灭族。

  最后,来俊臣奏请杀诸道流人,也就是之前被流放岭南的朝中大臣和大唐宗室什么的。武则天一声令下,又是几千颗脑袋落地。

  三个案子一出,连武则天最倚仗的亲侄儿,武三思和武承嗣都吓得肝儿颤,纷纷偃旗息鼓,反来联盟暂时先避避风头。上官婉儿自然也是避其锋芒。

  一时间,来俊臣志得意满,自觉隐隐有天下第二人的趋势,做事自然越来越是毫无顾忌。

  膨胀到了极限之余,自然连武则天钦点的贡品,都敢去染指。

  ……

  物极必反,爬得越高,摔得越脆。

  当上官婉儿接收到崔耕送抵长安的这些来俊臣罪证之后,反来联盟顿时声势大涨。

  偷盗贡品,铁证如山,陛下,你就是再护着来俊臣,也得给我们一个交代吧?

  再加上来俊臣得罪了不少仇家,顿时雪片一样的奏章,飞入了大内。

  最后,武则天一咬牙一狠心,将来俊臣……贬官了。

  正如崔耕在扬州猜测的一般无二,来俊臣就是武则天豢养的一条猎狗,一条用来干脏手臭事的猎狗,根本不想杀他。

  而是在铁证如山的条件下,在众臣的弹劾之下,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来俊臣的性命。

  而是贬官至同州参军,秩九品。

  在长安城权势赫赫的来俊臣,在一道贬黜圣旨下,简单收拾收拾家里的东西,去了同州。

  虽然最后没能杀了来俊臣,但这个人只要离开了长安城,就如同挪走了压在众人胸口上的一块大石头。

  无论是李唐的遗老遗少,还是武家兄弟和上官婉儿的反来联盟,还是其他朝堂朋党,都是一件值得弹冠相庆之事。

  兴许是来俊臣的名声太臭了,以至于他贬黜离开长安那一日,不年不节的长安城内,竟然爆竹声声,茶楼酒肆乃至青楼妓馆,家家爆满。

  坊间百姓一议论,来俊臣到底是怎么倒台的啊?

  好事者和知道朝堂秘辛的世家子弟,最后都提及“崔耕崔二郎,千里送铁证。来狗被贬黜,他当第一功!”

  自从上次文名动长安后,远在淮南道扬州府江都县衙的崔耕,名头再次响彻长安城。

  这次硬生生地斗倒了来俊臣,崔耕因祸得福,可算是真正入了各位朝中大佬朋党的法眼,由好事者已经将他视为大唐官场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长安事了,传至扬州,又是十数天。

  上官婉儿再次派刘老四前来,送了一封信,承诺给崔耕一个“上上”评价的事儿,今年政绩考核的优评,包在她身上。

  为了这么点不急之务派刘老四专门走一遭,可见如今的上官婉儿,对崔耕俨然真正开始看中了。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来俊臣倒台的喜庆中时,崔耕还算清醒。

  正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他更是亦然。

  表面上看起来,他这个江都县令,如今真是风头一时无两。

  但是他自己心里明白,这事儿没完!

  他清清楚楚地记得大梦之中,史上的来俊臣今年不会倒台,而是明年,也就是长寿三年,来俊臣被人抓住了小辫子,贬为同州参军。

  跟眼下来俊臣的下场倒是吻合。

  但是那又如何?

  还是那句话,来俊臣简在帝心,是武则天的一条猎狗,敲打完就该重新拉回来继续替武则天咬人了。历史上,这厮两三个月就升一级,没到一年,就又牛逼轰轰地重新回到了长安城。

  只要来俊臣再次回到了权力中枢,这条武则天亲自豢养的猎狗,恐怕就会对自己展开惨烈的报复。到时候,真能指望武承嗣武三思兄弟,还有上官婉儿帮自己抵挡住来俊臣的猛烈撕咬?

  ……

  当然,这段时日他兴致高不起来的原因,除了是对一年后来俊臣卷土重来的忧患之外,还有便是崔秀芳。

  貌似这妮子自从上次如意楼救自己一命,分别过后,她就从未来找过自己。

  期间自己屡屡派人去送信,托词有事要她赶紧过来一叙,小妮子都是轻“呸”一声,不屑一顾。

  这一日,崔耕决定主动去仁寿坊找崔秀芳,心里头还有几个疑团没解开呢,比如为什么沉船那日为什么会不告而别,为什么明明在扬州却不来相见,为什么对自己的态度变得那么冷淡,拒人于千里之外。

  当他准备换下官服动身去仁寿坊时,宋根海咧着嘴跑了进来,嚷嚷道:“大人,那啥,您那个老相好来啦。”

  “秀芳?”崔耕先是一喜,然后有些不悦道:“别尼玛老相好老相好的叫,粗俗!你得称人家崔小娘子。”

  “是,是,是,崔小娘子。”宋根海道:“嘿嘿,大人啊,崔小娘子今儿个打扮得真是怪,哈哈哈,俺差点都没认出她来。”

  崔耕惊哦一声,等崔秀芳进来,差点把眼珠子掉在了地上。

  往常的崔秀芳,要么女扮男装,要么不施粉黛一袭素裙。可今天她不但穿了一身红裙,脸上还很是不专业的施了些脂粉,怎么看怎么感觉怪怪的。

  “秀芳,你这是……”

  崔秀芳俏脸微红,低下头去,小心翼翼地道:“怎么?不好看?”

  打死崔耕也不能说实话啊,连身附和道:“好看!好看!秀芳怎么打扮都好看。”

  崔秀芳从怀里掏出一个锦盒来,问道:“我好看,还是它好看?”

  崔耕打开一看,却是一方美玉,上面用古篆字刻了一个“崔”。

  崔耕虽然对玉石不怎么精通,但一搭眼就明白,这块玉石比自己之前见过的所有玉石都强得多。

  包括张家送给自己作为信物的那块美玉,也比不过眼前崔秀芳这块。

  “美玉再美,也不及秀芳你的万一!”

  崔耕小小奉承了一句,不过这块美玉的确是崔耕鲜有见过的,不由说道,“不过这块玉佩,也应是无价之宝啊。”

  “这还差不多。”崔秀芳忽然幽幽一叹,道:“其实这是奴家的祖传之宝,至今,传了十几代人了。”

  原来是祖传宝物。

  忽地,崔耕又听崔秀芳难得的糯声唤了一句:“二郎……”

  “这,你这是咋了?”崔秀芳突然这么温柔,崔耕真的很不适应。

  “奴家今日就将这块无价之宝赠你。往后,就让它来替奴家,日夜陪在二郎你身边,可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