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序然在细细的考虑着杨尚书的来信,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就有一种习惯性的思维:那就是考虑这到底是皇上的旨意?还是杨尚书的意思?
还有一点,那就是如果是皇上旨意的话,为什么不直接给他来旨意,而是借杨尚书之口来给自己传话?
从信中的意思来看,杨尚书有好多都是推测所得的,按照这个意思来说的话,杨尚书更多的是给他一种当前形势的分析,以便李序然知道一些内幕。
但是,在两江境内全部开展民间自护队,同时,要对这么多的官员进行严密的调查,还有操练这么多的兵马,这些事情太过重要,即便李序然是两江的总督,但如果要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还是要请示一下朝廷,确切的说是皇上。
这时,他想起了自己在太仓县做县令时候的情景,那就是先去摸清情况,找到症结所在的重点,然后在结合各方面的因素,来做新的决定,这样做出的决定才是真正能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决定。
李序然心里很清楚,自己现在是两江的总督,而不再是南江省一省的巡抚,所以,他必须要理性的认识到:现在对于他来说,南江省北江省是一样的,而且,他现在的衙门就设在北江省,同时,和小沙国接壤的也是北江,问题最多最复杂的也是北江省。
其实,对于李序然来说,这些他都能接受,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要了解清楚北江省的情况。
因为,对于他来说,在南江省为官多年,自然知道南江的情况,甚至可以说是很清楚,而对北江的情况则大多的是通过别人给他说的或者翻了些书本了解到的。这显然不够。
同时,李序然在考虑着另外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等北江省的情况了解清楚后,他要向皇上上一道折子,说明一下这里的情况,同时要阐明自己的治理地方之道,也就是他的施政计划,看看皇上的反应和批复,那样的话就知道。杨尚书说的那些情况,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当然,在他给皇上的施政计划的折子里,他要将杨尚书给他说的那几点建议,以及自己本身就计划好的方案,想办法都体现出来,那样的话,如果皇上同意的话,那他就可以放手大干了。而且改革的计划就更顺利的执行了,起码在官员里面,尤其是较高的官员里面,因为。皇上的话是不能质疑和迟疑的。
想到这里,李序然觉得这件事应该马上就去做,不能再耽误了,否则再有什么变故的话。到时,就又不了了之了。
于是,他打算召集一驰和尘远。还有杜唐和安刚他们,当然还有梦盈,这些人一直都是跟随李序然的。现在李序然到了总督府,他们自然也就来了。
一驰现在是总督衙门的文官,尘远依旧协助管着兵马,但这次他们俩个也都升了官,都是正三品的官员。
由于李序然现在是总督,其辖下有了自己所属部队的编制——督标,而尘远现在就负责几个营的兵马,而一驰则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职务,但两江好多文书和告示以及从中协调等都要靠他,实际上还是有些权力的。
李序然对于新皇上的这样安排很欣慰,他心里在想,皇上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方面是为了安抚李序然,也可能是然李序然能更好的统领两江的事务。
而,另一方面,李序然在想,前段时间,康王准备刺杀太子时,一驰和尘远出了不少力,当时太子就在南江省,这些他都是看在眼里的。同时,当年,太子跟随先帝来南江收拾王天远时,李序然正是按察使,那个时候,或许太子就知道一驰和尘远了吧。
同时,皇上已经在南江省和北江省设了两名提督,提督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当然,还要受总督的节制。
这样一来,两江的兵力就得到了强有力的补充,而李序然的权力也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现在,李序然的属下,三品以上的就有:两个省的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还有提督。
当一驰梦盈他们到齐后,李序然向他们几个说了自己计划,同时命一驰去准备具体的细节,他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尽可能对北江省的各个府都去一趟,而且还要专门去看看和了解一下北江和小沙国接壤的边界地带。
而尘远还要和一驰商量一下,李序然要对自己辖下的差役进行类似于太仓县那样的操练训练,以及一些官兵的奖惩制度。
同时,北江的山匪情况异常严重,之前的巡抚对这一块几乎没有管,所以,这段时间,李序然命尘远对这个情况也要摸清楚。
而杜唐和安刚则继续跟着李序然,他们要将李序然在北江路上遇到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同时要对看到的一些事情给李序然提供意见和参考,要为下一步的计划奠定基础。
而梦盈也对李序然的这个举动表示赞同,因为北江的情况太过复杂,不做一次深入的了解是很难真正找出核心问题的,同时也是无法向皇上交代的。
于是,李序然就吩咐他们按照这个安排初步进行。
第二天的时候,李序然就和杜唐安刚他们动身了,徐明想带十三骑一同前往,以便能保护李序然的安危,但是被李序然拒绝了。
因为,他认为这里毕竟是北江省,他是总督,不会有人把他怎么样的,再说了,十三骑的人本来就不是执行一般任务的,他这次只是去实地勘察,更多的是想了解这里的情况,还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呢。
就这样,除了杜唐和安刚,李序然只带了二十个随从,他们从总督府出发,开始了北江省的探索之路。
只是,李序然不知道。一驰和尘远可不这样认为,他们商量过了,他们调了二百官兵,穿着便装,在李序然后面跟着,他们现在不怕北江的人,而是怕从小沙国混到北江省的奸细来刺杀李序然,要知道,如果真的要打仗的话,一个两江总督被刺。要比损失几百甚至几千兵马都可怕。因为,那样的话,老百姓的心里防线就被攻破了。
李序然打算先是从南边的一个府开始走,慢慢的向北靠拢,最后再去和小沙国接壤面积最多的那个府——同州府。
刚开始的时候,李序然觉得还是可以的,和南江的情况差不多,这里的知府也是个干事的人,知道李序然来后。他热情的接待,同时,也能很流利的回答李序然所提问的问题,一些数据也都能张口说出。这一点让李序然很欣慰。
但是,当他们慢慢的向北走去时,问题也就慢慢的暴露出来了。
首先的问题就是当地的官员不重视民生,好多田地被荒芜了。这里的百姓大部分都开始养马或养羊,由于这些动物都吃草,所以耕地就慢慢变为草地了。而,老百姓又将养好的马匹或者羊卖给朝廷,换取银子以作生计。
尽管朝廷每年都会收一些马匹,以作补充后备。而且,李序然打听到,北江省不少人和小沙国的人在边境一带偷偷的贩卖一些东西,有马匹、羊、丝绸布匹还有茶叶、盐等。
尽管这样,李序然看到这里的百姓一点都不富裕,而且看上去懒洋洋的,看上去没有一点朝气。
同时,这里的官员都不太重视发展特色,像有的地方盛产丝绸或者鱼类,但李序然看到,在当地都很不具有规模,大部分是老百姓自发形成的小作坊,好多资源都白白浪费掉了。
还有一个问题让李序然很头疼,那就是他发现这里的好多官员都很慵懒,除了极个别的那几个,其他的知府或知县,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人数、田地、甚至税赋等具体是多少?
李序然心里想着:“北江啊北江,当年的辉煌都去哪了?现在成了什么样子了?这怎么能达到皇上的预期呢?”。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北江现在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和前任巡抚有很大关系,作为原先北江最大的官,巡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且,在官场,还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官员都想安插自己的人,这一点,李序然也不例外,当然,起码是要自己相信的人,同时也要有起码的人品和能力。
那么,现在北江的巡抚走了,这样一个昏官,不知道提拔了多少手下,多少像他那样的昏官,这将给李序然留下一个比荒地更难收拾的烂摊子。
北江的巡抚是康王的心腹,没想到康王就这样的眼光,还好他没有当了太子,不然的话,不知道有多少昏官飞黄腾达了。
就这样,李序然已经在路上走了二十来天了,这段时间,除了晚上很少的休息外,大部分的时间就花在路上或者在和官员及百姓们的交谈了。
现在他的脑子里有了一幅幅的画面,一组组数据,一个更加丰满的、形象的北江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大哥,前面就是同州府了,这是我们最后一站了,也是最复杂和最麻烦的一个地方了,这个府的大部分范围都和小沙国接壤,这里的情况非常复杂。而且,听说这个知府也是原先巡抚的心腹,好像从康王府里走出去的,大哥,你要小心点啊”,杜唐说道。
什么?怎么能把这样重要的一个位置交给这样一个官员呢?
这时,李序然看到不远处停着一队人马,看见他们过来了,那边立刻有一个人骑马过来,到了李序然面前,立刻下马参拜他。
“下官同州府知府魏国忠参见制台大人”,那个人毕恭毕敬的跪在地上对李序然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