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唐朝小地主

第四百九十一章 系铃人

唐朝小地主 3576 2024-11-16 03:08

  第四百九十一章系铃人

  长孙无忌愕然,十分惊奇道:“是谁?”

  “你再看这个。”李世民不答,又递了个本子过去。

  长孙无忌带着几分mihuo,接拿过来翻看,迹却十分熟悉,却是出自李世民的手笔,眉头立即动了下,迟疑道:“陛下,这是……”

  “当初,那人只是口述,这是后来,朕自己整理的。”李世民说道,看得出来,他十分重视这件事情,宁可自己亲力亲为,也不愿意让多的人知道。

  “英烈堂。”长孙无忌轻声念诵,若有所思,继续观看,过了片刻,抬头看着李世民,眼中透出震惊之意,对于一个经历风雨,泰山崩于前,面不改sè的人来说,lu出这样的表情,已经是非常失态的事情。

  “怎么样?”李世民问道,心中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无论是英烈堂的设想,还是武举军校的设立,对于朝廷的,确切的说,是对于李唐的江山社稷,好处无穷无尽,然而,其中的利害关系,实在是牵扯太广,就是李世民,轻易之间,也不敢决断。

  长孙无忌没有回答,心中不停的盘算,沉思良久,突然问道:“陛下,三个建议,难道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没错。”李世民点头说道,表面上不动声sè,不过心里是什么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谁?”长孙无忌再问,似乎有几分急切。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轻声说道:“太常博士,韩瑞。”

  “他,怎么可能。”长孙无忌惊声道,第一反应,就是不信,在他的印象中,韩瑞不过是个诗赋章,写得极佳,颇有三分风趣,二分傲骨,七分才气的少年,政治才能十分浅薄,怎么可能想得出这样的计策。

  “为什么不能。”李世民反问,好像是自我开解道:“无论是军校,还是武举,甚至这个英烈堂,在朝廷民间,也是有迹可循,比如官学书院、科举考试、祠堂碑塔……只是从来没有人想到,要应用于军中,而今他只是举一反三,也算是个难得的人才。”

  “好像也是。”长孙无忌说道,好像很赞同李世民的意见,其实心里,却不是这样觉得,如同李世民所言,三个建议,皆是有迹可循,可是千百年来,朝廷民间那么多的谋士贤达,为什么都没有想到,偏让一个少年率先提了出来,想前人不敢想之事,岂是人才这么简单。

  不过,既然李世民这么认为,长孙无忌自然不会反驳,忽然皱眉,奇怪道:“既然是他的提议,为何让李yào师呈献给陛下?”

  “听代国公的意思。”李世民表情怪异,似笑非笑道:“他想让李靖凭借献策之功,抵消‘谋反’之事。”

  长孙无忌愣住了,嘴角chou动,最终憋不住,无声笑了,有趣,实在是太有趣了。

  “终归是个少年呀。”李世民说道,眼睛带着笑意,神思有些恍惚,忆起了多年以前,犯下的聪明糊涂事。

  “其实也可以理解。”长孙无忌微笑说道:“想那韩瑞,年少之时,多呆在乡村,一mén心思扑在**大义之中,脾xing自然比较纯朴。”

  李世民轻轻颔首,颇为赞同,韩瑞的身世,也包括其他朝廷官员,他们的家族背景势力,对于李世民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只要想要了解,自然能够查得清清楚楚。

  “多加磨砺,日后必然成为朝廷栋梁。”长孙无忌说道。

  不知道为了什么,有意无意的,长孙无忌将话题绕在韩瑞身上打转,李世民英明神武,一时没有察觉,应和了几句,立即察觉不对,顿时不悦道:“辅机,对朕也耍心眼。”

  “臣不敢。”长孙无忌连忙告罪。

  “不敢。”李世民哼声道:“那么,就告诉朕,这三个建议到底如何?”

  “好,自然是好的。”长孙无忌沉yin,缓声说道:“先说英烈堂,有朝廷供奉,百姓香火不熄,以后将士在战场上,没有后顾之忧,肯定会奋勇当先,无所畏惧。”

  李世民深以为然,虽然从军,多少将生死置之脑后,不过,也不是真的无惧生死,在李世民看来,武勇胆气,与贪生怕死,其实并不矛盾,惜生,不想死,那就要努力奋战,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然,由将军出身,成为皇帝的李世民,却是清楚,普通将士的心理,他们临战之时,从来不畏惧生死,可是却怕死后,无人收殓,暴尸荒野,成为孤魂野鬼,若是朝廷能够解决这种情况,以后兵将在沙场之上,必然士气大振……

  就在李世民沉思之时,长孙无忌继续说道:“武举,是绝妙的提议,民间草野,从来不缺乏奇人壮士,或是白丁,或是布衣,默默无闻,非是他们不想报效朝廷,主要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晋身的途径,开了武举,与科举并重,天下武英雄,皆入陛下彀中。”

  “辅机言之甚是,天下人才,层出不穷,若不能为朕所用,实为憾事也。”李世民赞同说道,他出了名的欢喜收集各种人才,连仇敌的手下也不放过,只会嫌少,绝对不愁多。

  “至于军校……”长孙无忌沉yin,苦笑道:“陛下,恕臣不敢妄言。”

  “有何不敢。”李世民说道:“辅机,这里只有你和我,出你之口,进我之耳,天知地知,没有第三人知道,况且,以你和我的关系,不需要任何顾忌。”

  话到这个份上,长孙无忌怎么可能不识趣,摊上这样的妹夫,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心中叹气,长孙无忌仔细斟酌,慢吞吞说道:“成立军校的好处显而易见,天下各地军府将士,皆要到军校培训,学习战略要术,代代相承,就算百年之后,朝廷也不用愁无将可用。”

  “那么有何坏处?”李世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有利自然有弊。”长孙无忌犹豫了下,轻声说道:“军校的教师,来自军中将领,要是他们结成师生之宜,那么……”

  “韩瑞的意思,朕为军校的校长,以后军校出来的将士,皆是天子mé世民说道:“而且,军校不设教师,只称为教官,加不得掌兵,外出为将……”

  古代师生关系,不是后人可以想象的,欺师灭祖的行为,会让世人唾弃,当然,也不是说,一定就是这样,但是至少可以保证,其中具有很大的约束力,蒋某人就是靠着一帮学生,掌控中国几十年,要不是因为外敌入侵,历史或许要改写。

  长孙无忌轻轻点头,又说道:“可是,同窗之宜,也不可不防。”

  “自古就有袍泽之义,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不能因噎废食。”李世民说道,嘴上是这样说,却透出几分犹豫,或许,他之所以迟疑不决,就是在担心这个。

  李世民经验丰富,自然清楚,拉帮结派,结党营si的事情,从来不可能断绝,他当年就是得益于此,夺取了帝位,自然心有顾虑,难以决断。

  毕竟,武将不同于官,纵观古今,从来没有见过人书生造反成功的,但是推翻前朝,逐鹿中原的,往往是武人匹夫居多,他们拉帮结伙,抱成一团,李世民怎能不担心。

  可是,就如同长孙无忌所言,成立的军校的好处显而易见,而且不只是那么简单,有些事情,不好摆在明面上,其实李世民心里清楚,之前,为什么扶持官,抑制武将,就是由于那些人士子,从xiǎo接受忠君报国的思想,而且没有兵权,加容易掌控。

  要知道军校传授的,不仅是战略兵法那么简单,其中还包括了忠君之道,这个才是重点。若是武将也和官那样,那么李世民觉得自己,从此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过,俗话说,江山易改,本xing难移,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有这么容易驯服么?

  李世民心里没底,皱眉说道:“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朕不能拿江山社稷来赌。”

  “陛下圣明。”长孙无忌说道。

  “只是……”李世民又犹豫起来,摇摆不定道:“终归是良策,这样放弃,却是有几分可惜,辅机,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长孙无忌心中苦笑,就是知道,李世民肯定会这样问,想想,天下的武将,皆是自己的mén生,整齐排列,恭声叫唤校长,这样的场面,长孙无忌也有几分心动,加不用说李世民,身为帝王,掌控的yu望,要比常人强烈,难以抵挡这样的youhuo。

  在李世民的期待下,长孙无忌摇头,诚恳道:“陛下,恕臣愚鲁,真是想不出两全之道。”

  就算长孙无忌的才智再高,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只有行礼谢罪。

  “也不怪你,是朕贪心了,有得必有失,才是自然之理,哪有许多两全其美的事情。”李世民说道,难掩其中的失望之意。

  长孙无忌默然,不能为君分忧,真是臣子的耻辱,低头垂视,目光在本子上掠过,忽然灵光一闪,连忙抬头说道:“陛下,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何不召见韩瑞,听他有何意见。”

  “传唤韩瑞……”李世民沉yin,觉得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当即扬声叫唤,一个内shi匆匆而来,随之又匆匆而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