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三国之最强皇帝

第六十九章看我助攻

三国之最强皇帝 剑花如梦 3382 2024-11-16 03:08

  第六十九章看我助攻

  陈耽望着曹操,良久无语,最终,他长叹一声,道:“孟德,你说得虽然有理,可是我终究心中难平啊。”

  话说到这个地步,两人都是各怀心事,岔开话题,又随意的说了几句闲话后,曹操起身告辞。

  陈耽将曹操拟好的奏疏,又读了几遍,最终还是将手中的奏疏放到了一边,拿过一卷新的竹简来,自己动笔,开始重新写奏疏了。

  在奏疏里,陈耽痛陈了许戫、张济二人,阿附中官,不仅包庇其子弟宾客,反而陷害无辜者入罪的罪行,写到这里,陈耽停下笔,思虑良久,最终还是接着下笔,开始弹劾一班权阉放纵子弟宾客,在郡县里横行无忌,残害百姓,又指责刘宏宠幸奸佞,放纵中官,这才导致一般权阉横行不法,无人禁制。

  “我已经老啦,就算是‘愚’下去、忍下去,恐怕也看不到天下清平的那一天了。不如,拼了这把老骨头,来给年青的一辈做个铺垫吧。天子收到我这封措辞严厉的奏疏,两相比较之下,肯定会对孟德的奏疏,更加觉的顺眼吧?而且,有了我来吸引一班权阉的怨恨,孟德便会安然无恙了。”

  写完后,陈耽在自己的这封奏疏上署了名,然后拿过曹操所作的奏疏来,在最后面,署上了曹操的名字。之后,陈耽命家仆持书,分别投往公车署与尚书台。

  公车署是卫尉的下属机构,负责接待臣民上书言事,陈耽如今已经罢官,所以只能通过公车署向刘宏进谏。

  不过,奏疏最终还是要被送到尚书台,由尚书台转交给皇帝批阅。

  尚书令卢植这里,不仅仅有陈耽和曹操的奏疏,更有司徒袁隗,太常杨赐,侍御史王允等,皆就此事上疏天子。卢植草草的浏览了一遍,其中以曹操的措辞最为委婉,并且只注重于替无辜者申冤这一件事情;而袁隗和杨赐,则不免弹劾了许戫、张济几句,并且质疑了刘宏在年初以民间风评查举官员这一举措的合理性;至于王允,依旧是辞气激昂,大义凛然,但是终究还是勉强抑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虽然屡次提到许、张二人“阿附中官”,但是好歹没有把火力转移到中官的身上。

  只是,陈耽的这一封奏疏……言辞就未免太过激烈了。

  卢植有心将陈耽的奏疏压下,但是略一回想,他也大致上明白了陈耽的意思。曹操的这封奏疏,最初是替陈耽写的,然而此时却是以曹操的名字,呈递到尚书台的,而陈耽自己,却亲自写了另一封几乎是一心求死的奏疏,这其中的缘由,多想一想,也就不难猜到了。

  最终,卢植将王允的奏疏放在了最上面,接下来,是袁隗与杨赐的,然后是陈耽的,而曹操的奏疏,却被压在了最底下。

  为了避免这些奏疏被中官压下,卢植决定亲自将奏疏送往西园,求见天子。

  到了西园,卢植原本有些担心,刘宏会因为玩性正浓而推辞掉接见,结果没有多久,前去禀告的内侍便回来传他觐见。看到刘宏今天居然如此破天荒的迅速接见了外臣,卢植心里也非常的诧异,但是,等他到了猗兰殿之后,他登时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刘照此时也在猗兰殿中。

  自从前两天答允了曹操,在申冤一事上出手相助之后,刘照不仅让卢、王兄弟回去转告卢植、王允,让他们联系一些大臣一起上疏外,还格外的留了个心眼,准备在刘宏接到了这些奏疏后,亲自前去,左右周旋,或者暗中助攻,或者悄悄灭火,总之,小心为上,以备万全。

  内缉听厂发挥了它的作用,卢植前脚离开尚书台,消息后脚便传到了刘照那里。二话不说,刘照连衣服也没来得及换,就抢先去了西园,借口是向父皇亲自请教《羲皇篇》中的文字。

  《羲皇篇》是刘宏的得意之作,在汉赋的宏丽之中,又揉入了几分楚辞的浪漫想象。刘照读它,一则是对这卷后世已经散佚的作品的原貌非常的好奇,二则是熟悉下父皇的作品,以备日后拍马屁的不时之需。可巧,今天就刚好用到了。

  尚书台在南宫,卢植又是外臣,所以要去北宫的西园求见刘宏,无论是路程还是手续,都要颇费一些时间的。而刘照的芳林园就在北宫,他每日晨昏定省,出入西园早就成了惯例,因此一路畅通无阻,赶在卢植前面就见到了刘宏。

  听到自己的儿子要向自己请教《羲皇篇》,刘宏登时意兴大发,先向刘照解释了几处文字方面的“疑难”,接着正想要大谈诗赋的作法的时候,内侍前来禀报,说尚书令卢植求见。

  尚书令是皇帝的秘书长,份量自然不比其他的朝臣,刘宏虽然懒惰,但是也知道卢植素来持重,没有重要的事情,不会轻易前来求见的。何况卢植是自己儿子的老师,此时儿子就在旁边,自己也不能拂了他的面子。最主要的是,此刻虽然自己谈性正浓,不想被人打断,但毕竟不是花前月下,与美人同乐,没有半点接见外臣的心思的时候,因此,顺带召见下卢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卢植进了大殿,拜见过刘宏之后,将外郡有吏民入京上告申冤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将手中的奏疏举过头顶,道:“消息传出后,朝野震动,司徒袁隗等大臣,皆上疏进谏。兹事体大,臣不敢怠慢,故而特来将奏疏呈递给陛下,请陛下定夺。”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位中常侍立刻变了脸色。刘宏眉头微皱,知道又有烦心事找上门了。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先把几封奏疏一一翻看一遍。

  看完了王允的奏疏,刘宏无奈的笑道:“这个王子师,脾气还是那么的刚直。”

  再看过袁隗、杨赐的奏疏,刘宏点点头道:“袁、杨二卿,说话倒还公允,到底是老成持重之臣。”

  等看完陈耽的奏疏后,刘宏的脸色,立刻难看起来,他气冲冲的掷下奏疏,怒道:“这个陈耽,真以为我不敢杀他吗?”

  张让等人听到刘宏这般说,心中大喜,连忙跪下干嚎起来:“陛下,老奴等人一心侍奉陛下,只知道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外郡发生的事情,老奴如何会知晓!还望陛下明察,还老奴等人一个清白!”

  刘宏正欲发作,命人收捕陈耽,但是看到还有一份奏疏没看,便勉强抑制住怒气,将奏疏展开,细细阅读起来。

  看了这封奏疏,刘宏的脸色居然慢慢回转了起来,最后,一脸的怒意竟然化作了哀怜,他长叹一声,道:“这事儿下面的官员确实办得不好,白白冤屈了这么多人,唉,也真是无辜、可怜啊。”

  几位常侍听到刘宏的感叹,心道不妙,正想进几句谗言,却听刘宏道:“阿弁,这封奏疏,你猜猜是何人所作?”

  刘照道:“看父皇的神情,儿臣斗胆一猜,或许是儿臣的郎中令曹操所作。”

  刘宏讶然,道:“你是怎么推断出的?”

  刘照道:“几天前,曹卿曾经拿过一封奏疏来给儿臣看过,说得就是外郡官吏蒙冤之事。儿臣当时也深感其言辞恳切,感人肺腑。也正是因为这封奏疏,儿臣才动了多读一些辞赋的念头,因此命人找来父皇所作的《羲皇篇》来赏读,然后遇到了不少不解之处,这才专程来向父皇求教的。今日父皇对这封奏疏,如此的感慨,儿臣猜想,如果曹卿已经将奏疏呈递上来,那么应该就是父皇手中的这封了。”

  刘宏点点头,道:“不错,曹孟德这篇奏疏,写得确实感人。更难得他明是非,知事理,不故作姿态,以攻讦朝廷大臣邀取清名,难得啊,不愧是季兴公的后人。”

  略顿了一顿,刘宏又问道:“既然你已经听曹孟德说过此事,那依你之见,这事该如何处置?”

  正题来了!刘照清了清嗓子,肃容答道:“依儿臣之见,民间的流言,本就是泥沙具下,真假难辨,若是以此为依据来查举官员,似有不妥。许、张二公,听到有流言攻讦诸常侍的子弟宾客,出于持重谨慎的心理,将事情压下,乃是老成谋国之举,无可厚非。要怪就怪底下的一些官员,为了邀功,胡乱诬陷清白官员入罪,致使吏民蒙冤,大臣蒙羞,应当予以彻查、严惩。”

  刘宏听了,道:“看来是我当初太过轻率了。”

  爹啊,千错万错谁敢指认是你错了啊,刘照忙道:“父皇身在宫禁,心系黎民,天下万民,莫不感念父皇的恩德。昔日武帝设乐府,收集民间歌谣,正是想以此了解民间疾苦,父皇能多听到一点民间的风评,本是极好的,不过是下面有些酷吏乘机兴风作浪罢了。”

  刘宏听了,十分受用,旁边的张让等人,也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只有卢植,望着刘照,一脸复杂的神情,莫能言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