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搔着头不解的道:小兵也给官
凌云耐心的给他们解释,这不算是官,只是属于兵阶,分别上下序列。比如只要是加入怀荒军,一入军中,那么便是一资守阙毅士。然后,只要他一年内无过错,在也没有立功的情况下,他第二年就能晋升为二资的毅士...
按凌云的计划,这十资兵级,是可以凭年限熬资历升上去的。一资到四资,各级晋升的年限是一年。五六七三资,每级晋升年限是两年,然后十三资,每级的晋升年限是三级。
魏征这个时候也过来凑热闹,他算了算,道,如果不立功也不犯大错的情况下,一个士兵入伍后十九年便能晋升到十资了,那十九年以后呢,难道要自动晋升为副队头
副队头是从九品官,这已经是正式的有品阶军官了,凌云摇头,这只是兵阶,当然不可能升到官阶。从兵到官,自然得依制度立功才能升赏。如果十九年还不能立功升为军官,那么他就可以退伍了。这也算是凌云给士兵们的一个福利了,一般情况下,不管是府兵还是朝廷的募兵,很多情况下只要招进去了,那就是终身制。而凌云的设想,是如果不能从兵升到官,那么你最多只需要当十九年兵就可以退伍了。十八岁当兵,十九年后退伍,那也才三十七岁而已。如果你能立功,成为军官。当然是最好的了。
而从怀荒军角度上看,虽然放走了一个还很年青的兵,可实际上一个当了十九年兵都没能混上军官的兵。退役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另一方面,有这个十资兵级,也是用以激励士兵,这十资兵级当然不是摆的好看的。他是要和薪水津贴甚至是职务挂勾的。
最低的一资,他的月俸是一千文,折麦折布钱五百文,外加米两石。春冬衣绢四匹。凌云道。
月俸一贯比原来降低了,这个米两石和折麦折布钱又是什么高甲有些糊涂了。
俸钱没有降低,而是把原来单纯给钱。改成了给钱粮,一贯是月俸,这折麦折布钱就是一资的士兵每月得五百钱用以抵折发麦和布的钱,由他们自己去买。这个米两石。则是一资士兵每月发的粮食。这个是在口粮之外的。士兵每日给米二升是他们的食用口粮,而这个月两石,是他们薪俸的其中一种,和官员的俸禄类似。官员的禄,就是发粮食了。凌云也把俸钱一部份换成粮食发下去,也是为了安士兵的心,毕竟粮食这东西不单纯是表面的价值,这是每日必须品。由军队直接下发,比他们自己去买要好。有稳定的粮食发。这更能安士兵的心。毕竟这个时候,粮食可不是随随便便都能买到的,特别是这里是怀荒塞外。
当然,这只是基本的俸钱,士兵平时营中吃的,穿的衣鞋,这些也都是要军中发放的。另外逢年过节,也要另外赏赐。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最低级的一资士兵,一年的养兵之费起码要五十贯左右。养兵要钱,而且很费钱。凌云的这个粮饷和军资挂勾,不是为了省养兵费用,而是为了弄出等级高低,以此来激励士兵们良好表现。有了高低,才有竞争。而且这种新的粮饷方式,其实是比原来单纯的只给钱要成本高的。但为了激励士兵,凌云也只能多掏钱了。
一资基本俸钱是一贯,十资的则已经是月俸五贯了,折麦折布钱还得两贯,另外十资的每月米则是六石,春冬的衣绢十匹。不过十资的士兵,已经算是高等士官了,一般至少也是伙长,在军中作用极大,因此俸钱高点也是正常。
这个兵级和职务怎么对称魏征问。
新入伍的兵是一资,副伍长五资,伍长六资,副伙长七资,伙长八资,傔旗九资执旗十资。正常情况下,当了五年的老兵,才是根本算不得正式职务的副伍长。当个伍长,都得要六资的。当伙长得八资,而要当旗手,得十资。这个要求是很高的,不过眼下怀荒军是一支新兵,各级低级兵头职位,肯定只能用些年资不够的。
当然,五资也不一定就要五年兵。
杀一敌,可升一资。作战杀敌立功,当然是可能晋升的。不过晋升也很严格,升二三四这三资,每资各一个首级就够了。而升五六七三资,则各要两个首级,升十三资,则各需要三个首级功。如果你有本事一次砍下十九个首级上次,那么你就能从一个一资的菜鸟新兵,直接晋升到十资老兵,当然也就有了担任旗头这样的精英战士的资格。
总之,凌云搞了一套严密的兵阶,并且和俸钱和职务一起挂勾。
这兵级可升可不可降呢魏征又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然,如果严重违犯军纪,士兵的兵阶可以降级,降级后,其本级阶龄要从降级之日起重新计算。但如果对所犯错误已经改正,并在作战和训练中作出显著成绩,其兵阶的晋升期限可以缩短。而且,士兵的兵阶不但可以降级,而且还可以取消和剥夺凌云毫不犹豫的道。可升不可降,这是不行的。有升有降,才能更好的刺激士兵。
新兵阶制和新俸钱制将一起下达施行,怀荒军完成编制后,就照这个制度施行。所有队头副队头虞侯教头以下的士兵,皆自一资算起,然后把上次石河与这次桃山之战的表现及功劳一起算进去,再按他们计算后的兵阶高低,给予他们伙伍等各级兵级。凌云也知道就算把这两战算进去,也没有足够的高资士兵来担任伙伍长等各级,按资级,从高到低授给他们职务。
就算这样,顶多能凑够旗头傔旗伙长副伙长这些兵头,低级的伍长副伍长,估计已经没有高资士兵了。
那就培养凌云敲打着桌面道,针对眼下的这种情况,我打算建立教导团。
教导队魏征对于凌云层出不穷冒出来的新词语都有些免疫了。
教导队虽然名为队,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最低层的伍伙长的轮训营,这实际上也是凌云直接按照后世军中的设置直接拿来的。这个教导队直属于军部,抽调一批优秀的军官充任教头,轮训伙长和伍长这些最基层的兵头们。轮训伙长为一到三个月,培养伍长则为四到六个月。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战术技术以及文化知识,让这些最底层的士兵经过培训后,具有较好的战术水平和军事技能以及组织指挥训练管理队伍的能力。说白了,就是要让他们从一个小兵,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小兵头,知道如何带领一支小部队。这个教导队最大的任务,就是把一批准备升任伍长伙长的士兵,进行一次短期培训,然后再升任新职务。
这也是凌云无奈之下想到的办法,新兵太多,老兵太少,让老兵一带一,一带二,总不如直接选出最优秀的教头,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的培训这些预提兵头们。
好,这个办法不错。做过北齐御林军军官的高甲马上看出这个教导队的作用,大声称赞。窦建德更是举一反三,立即向凌云进言,我们目前都队级的军官也还缺少锻炼,依某看,大帅完全可以再建一个教导团,由大帅组织都队级军官,亲自教导他们如何带兵打仗。以大帅的熟悉兵法,用兵如神的兵法,教导都队级军官,定然能让他们一个个水平大涨。而且如此一来,各级都队军官,也都是大帅的亲传学生,大家必然对大帅越发的忠诚。
这番话说的很有水平,既拍了凌云的马屁,又给凌云出了一个收买人心,加强控制军队的手段。都队级军官职位确实不高,但如果这些人都成了凌云的学生,有了这层师生关系,那他们必然会更加的忠于凌云了。更高级的团营级军官虽然职位高,可也还得依靠这些都队级的下层军官掌控部队的。
嗯,这个提议不错。不过叫教导团不太合适,有了一个教导队就不用再叫教导团了。我看,可以改称讲武堂,轮流抽调军中各都队级军官前来听课学习,我可以来当这个山长,另外你们也可以来担任这个教习嘛。全军现在近千都队级官员,我看一期可以抽调个一百人进修。对于这个讲武堂山长的位置,凌云没有让出去。有历史上的那位校长,凌云可不敢大意。想了想,凌云又道:干脆,教导队也归到讲武堂下面,嗯,再调一些兵,和这些受训的都队级和伙伍级的学员,组成一个教导团。
虽然这些受训的都是各级军官,可凌云也不会太过娇养他们。讲武堂将会是随军学堂,因此,若遇到打仗,凌云也会把他们派到战场上去。
教导团,就是讲武堂的学军,也将是易风的警卫团,亲兵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