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战惊雷

第九十章 大力投入,亲眷前来

抗战惊雷 样样稀松 3429 2024-11-16 07:40

  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寒冷中很快过去,杨天风指导并协助兵工厂的技术人员攻克了不少技术难关,整个生产流程也基本捋顺。为了提高产量,杨天风还作主,把一些简单的加工包出去,由附近村镇的百姓在家中进行,再定期收回,按量计酬。

  杨天风还到永城以南侯岭乡的炼铁厂蹲点,在那里竟然呆了多半个月的时间,比在兵工厂还多。

  毕竟,钢铁是最主要的原材料,没有合格的钢材,没有足够的产量,兵工厂规模再大,也要断炊停产。

  而到目前为止,炼铁厂的钢铁质量虽然有显著的提高,但离杨天风的要求还差得不少。兵工厂也只能将就着材料来制造一些要求不高的武器,比如迫击炮、钢拳、榴弹发射器等,膛压要求较低,甚至可以用加粗管壁、增大重量来加以弥补。

  如果能制造出相应的特种钢,不仅仅是提高武器的性能,还能增加制造武器的样式,更能实现杨天风脑中一个宏伟的设想。可实际上,遇到的困难远比杨天风想象得要多,花费的时间要长,尽管他知道很多特种钢的配方。

  没有什么分析钢铁成分、检测钢铁性能的科学仪器,只能用机器拉伸、吊锤冲击等较原始的手段来粗略检验钢铁的延展性、韧性、硬度等指标。估摸得差不多了,再制造出需要的东西进行实际测试。

  为了不影响正常生产,杨天风特意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专门研究特种钢。不同配方的钢炼出来,把钢条切割成块,用机器拉伸,每次拉伸多少不破不裂,在其变冷变硬前,又使用怎样的热处理技术能继续拉伸,成千上万次的试验,成千上万次的调整配料、改进工艺,成千上万次的记录数据……

  虽然艰难,但杨天风认为这是必须经历的阶段,科学技术的积累来不得投机取巧,尽管他经常投机取巧。

  成果并不显著,但时间能够改变一切,杨天风坚信这一点。当然,也不是全无成绩。一直在供应兵工厂的钢材质量便有了很大提高,在性能上已接近了轨道钢,而正在制造的新武器的性能也有了明显进步。

  军工成绩的取得并不是杨天风一个人的功劳,就如同抗战不是某个人的大事,不是杨天风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全民族的奋起一样。

  军统不仅提供了炸药、钢管等材料,还从大后方送来了一批技术人才,极大地充实了兵工厂的技术力量,提高了兵工厂的生产制造能力。

  支援?学习?取经?监视……对于杨天风来说,这些都没必要搞个清楚。造出来的武器本来也是准备提供给全中国正浴血奋战的抗日武装,痛打日本鬼子的。

  眼光啊!戴老板无师自通,堪称是特工界的天才。而且看得远,肯投入,手段高!这慷慨,这大方,对于杨天风这个素未谋面的人来说,能做到这些相当不易。

  你来我往,杨天风慷慨地接纳了这些技术人员和工人,并通过马玉名向上提供了榴弹发射器和榴弹的制造图纸、工艺和样品,却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请求从后方兵工厂调一些冶炼专家,制造捷克zb—26型轻机枪的工程技术人员前来支援,使兵工厂能尽快开始仿造。

  这又是一种明星武器,中国人民最了解和感谢的一种轻武器。虽然这款轻机枪在中国的很多兵工厂甚至小作坊都有生产,但它是正儿八经的舶来品。

  抗日战争时期,捷克式轻机枪是中**队的制式轻机枪,无论是最精锐的中央军德械师还是装备最差的八路军游击队都有装备。在面对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时,捷克式轻机枪除了不如日军标准化生产外,其他的优势极为明显。

  这是杨天风的投机取巧,毕竟中国的几家兵工厂在一九三五年已经获得图纸,制造成功zb—26,技术也相对成熟。而他的兵工厂要重新培养技术人员,则费时费力,远不如这么直接伸手要来得简单、快速。

  至于对zb—26某些性能的不满,也只能在日后予以解决。在相应的特种钢炼出来之前,在某些技术取得突破前,杨天风也只能用zb—26来装备部队。

  军统对于三纵,或者说对于杨天风可不仅仅是物资上的支持,还有一批下级军官被派来,补充进入了三纵。这与戴老板对忠义救**的措置差不多,显示出了戴老板对抓军队的重视。

  杨天风很感慨,很佩服,也提高了警惕。三纵固然因为老兵和军官的补充而提升了战力,但同时也在削弱他的掌控力。打鬼子,打鬼子,这是他要三纵始终坚持的唯一目标,可不想掺杂进其他东西。

  “道路正确,办法正确,现在所需的就是持之不懈的摸索、实验了。”杨天风为兵工厂、炼铁厂规划好了发展的方向,改进和提高的办法,建立了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剩下的就是那些埋头苦干的技术人员用时间来证明成功了。

  “资金、人才我会继续投入,军工生产将是我军抵挡鬼子、获取胜利的保障。”杨天风郑重地向送行的工程技术人员拱手致谢,“诸位的无私而忘我的精神,天风感谢、钦佩,日后的生产工作就多多拜托了。”

  “杨将军放心。”兵工厂厂长欧汉涛拱手还礼,说道:“将士在前流血拼杀,我等敢不尽力工作。杨将军多多保重,我等可是翘首等待捷报,以慰心怀啊!”

  欧汉涛毕业于北平大学工学院机械系,抛弃了舒适的家庭生活和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带家人投奔大后方,如今又来到沦陷区,精神为人钦敬,工作作风也为杨天风所看重。

  “捷报会有的,而且会接连不断。”杨天风自信地点头,接过警卫递来的马缰绳,摆手道:“大家请回,天风这就走了。”说完,他翻身上马,再次用力招了招手,一勒缰绳,伴着蹄声绝尘而去。

  ……………

  车轮压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轿车里,孟秋兰和韩萍儿捧着小手炉,闲聊着。

  “打起仗来,枪弹不长眼,老让人担惊受怕的。”孟秋兰嘴里埋怨着,却充满了期盼的意味,“要是住在一起,哪怕离得近,能时不时地见个面儿,也能让人安心不少啊!”

  “太太不打算再回曲龙镇了?”韩萍儿问了一句,又说道:“杨少爷在外征战,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人,总是让人不放心。这回见到太太,少爷还不知道怎么高兴呢?”

  “有老三陪着,他——”孟秋兰有些幽怨,也不无醋意,但因为自己的出身,也有些自惭形秽。

  萍儿和赵雨柔关系也不错,此时夹在中间不知说什么才好,她到底不是那种两面三刀的人。

  停顿了一下,萍儿才勉强笑着安慰道:“三少奶嘛,到底还是年轻不懂事儿。要不,太太在信中一说,少爷怎么就同意您来了呢?杨家在曲龙镇那么大的基业,不也是放心交给太太打理吗?”

  这么一说,孟秋兰便有些释然了。她的要求不高,杨天风能象现在这样对她,她也很满意。只不过,女人的心理让她有点小抱怨而已。

  而且,韩大姑和萍儿这段时间一直在杨家,几乎成为了杨家的家庭医生。给孟秋兰呢,中医加针炙,进行了一番身体上的调理,让她浮起了最大的希望,那就是给杨天风添个一男半女,也圆了自己做母亲的愿望。

  车辆的速度慢了下来,负责护送的小六子骑马赶上来,在车外通报,黄口镇已到了,前面有人迎候。

  孟秋兰整理衣服,待车停稳,掀开车帘,适应了下清冷的空气,才缓步走了出来。

  黄口镇镇长吴元生带着些人迎了上来,态度恭敬。虽然他知道这一行人当中有自己的妻子阎凤娇,但主次轻重却分得清楚。

  “吴先生辛苦了。嗯,凤娇在后面的车里,你派人引我们进镇就行,倒不必这么恭敬地陪着。”孟秋兰等人只是暂时在黄口镇落脚休息,她的目的地是在芒山镇,那里才是杨天风的总指挥部所在。

  “夫人这话说得——”吴元生态度不变,说道:“吴某有今日,全是杨长官所赐。这礼节岂能不周全,倒让别人说吴某不知感恩图报?夫人,请,宅院已安排妥当,今晚就暂且屈就休息。”

  “嗯!”孟秋兰点了点头,对吴元生的态度很感满意,又开口问道:“天风可在芒山镇?在信中他说很忙,难道还要四下奔走不成?”

  “杨长官的公务确实繁忙。”吴元生引着孟秋兰等人进了大宅院,边走边说道:“现在军队有了四五千,地盘也有两三个县,平常自然是在芒山镇坐镇指挥,可也要四下巡视防务,那就说不准了。”

  孟秋兰微微有些失望,因为吴元生没有准确的回答,但这也责怪不得,她心中只盼着早到芒山镇,早见到杨天风。

  …………(未完待续。)u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