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风雨人生路

第六十一章在凤山大队务农的日子里(上)(6)

风雨人生路 飞翔太空 4036 2024-11-16 09:06

  第六十一章在凤山大队务农的日子里(上)(6)

  众人议论邢燕子

  有一天中午,我正拿了一份在前段时间已看过,且正是全方位宣传报道邢燕子事迹的报纸,正在队里的评工记分室独自一个人进行聚精会神地阅看。

  你可要知道,我所看的这张报纸,正好是一张1960年9月17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该报在头版上,便显著地刊登有一篇《学习邢燕子,发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论。

  另外,又在第二版设立了《我们事业需要千千万万这样的青年人》专栏,那报纸显著的大标题是《把青春献给光荣的农业劳动》。副题是“发奋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学习邢燕子,发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此时,杨兆芳队长她们一伙,也正在评工记分室进行闲聊休息。当时看见了我在手中正在拿着一张报纸。于是,她便要求我把报纸的新闻都全然地给他们读读讲讲。

  真是盛情难却,随后我便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恳切要求,认认真真地、极富感情地,把这篇报道原原本本地给他们朗读一遍……

  “……1958年的盛夏,18岁的邢燕子初中毕业。她的父亲当时是天津陶瓷厂副厂长,全家0多口人都住在城市,她完全有条件当工人,也可以继续读书。可是她从小跟爷爷生活在天津市宝坻县大中庄乡司家庄村,田野记录了她的足迹,也滋润了她的心灵。中青亮点(PIv~)ge._E_"c+?7I

  “其时的司家庄,连续两年闹水灾,眼看着吃粮没有着落。村党支部决定动员社员战胜灾荒,改变穷队面貌。中青亮点_gK_n9m!_m

  “面对抗灾中的重重困难,有几个青年提出要到城里去找工作。这时,邢燕子态度坚定地对支书董德林说:‘我坚决留在农村,为改变咱村贫穷面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献出我的青春。’中青亮点_|_O_?*B'};[_H0X

  “由于当时人们都忙于跃进,全村只能抽出8个男劳力。邢燕子就组织女团员成立了‘姑娘队’,开始7个人后来扩大到了16个人。她带领姑娘队冬天砸开三尺厚的冰窟窿下网打鱼,晚上打苇帘子,个月就给村里挣了900多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当时最为艰苦的农活就是堆‘土牛’,因司家庄地势低洼,必须到百米开外的地方取土堆成土方运到河堤备汛期之用,这对男劳力来说都是重体力活。可是,她带领姑娘队顶着阴雨,每天完成70立方米土方,比规定多完成0立方米,使人们对姑娘队刮目相看。

  “为了赶在汛期前售粮,在地还没开化的情况下,她还带领姑娘队提前9天种下40亩‘六九麦’(按农时应该是七九种麦,提前种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向荒洼地要粮,秋后喜获丰收……”

  “邢燕子这个初中毕业的姑娘可真是不错,能可不到生活水平好的父亲那个工厂里去工作,而是心甘情愿地留在农村和父老乡亲、姐妹们一起,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家乡面貌而战天斗地,并做出了很大成绩。这对于一个才十八岁的姑娘来说,可真是不简单!不愧是我们广大青年学习的好榜样!”

  杨兆芳队长正在聚精会神地听完我的读报后,顿时之间,似乎对她也一样是很有感触。于是,便首先发表了自己的一番感慨。

  随后,大家便你一句,我一句地七嘴八舌的各抒己见地议论纷纷……

  “这个姑娘也真够傻了,不到生活水平高,且工作条件又好的父亲那里的工厂当工人,甘愿回到穷困潦倒的农村和乡亲们一块地受罪。在世间上那有这种傻瓜蛋,‘谁人的口袋不是向上’的?在我们这里就没有这样的人……”

  人称“大炮佬”满脸麻子的马晓东便突然之间站了起来,把手中的水烟筒抽得“咯,咯,咯”地响个不停。便只是看见他唾沫四泄、针锋相对且毫不犹豫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似乎像是在生气与杨兆珍队长顶撞起来一样……

  “不见得吧,你看王飞也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有文化、有知识,人家从学校回来以后,还不到几天时候,便到刘屋生产队做了十几天工,甚至连工分也都不要。后来,大队支部才叫他到我们队来,人家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就不错嘛!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不正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先进典型例子吗?”

  大家听了杨兆芳队长正在拿我作为先进典型例子,在对我进行表扬起来。于是,顿时之间,全都在放眼看着我。然后,又个个互相看看,便都沉默的哑口无言起来了……

  此时,我反倒觉得怪不好意思起来。内心不禁暗暗地在想道:

  “我那能与铁姑娘邢燕子相比较呀?相比之下,简直就是‘高佬跌交差得远’哩!”

  这时候,我内心里就情不自禁又在暗暗地想道:

  “可能他们全都还没有知道,我为什么不能上大学,那是因为由于在学校时‘挨整’,政审不过关的原因吧?!或许,大队党支部是否有意,要把我树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参加光荣的农业劳动的一个‘典型’例子?我那就不得而知了……”

  再者,他们也许并不知道,我自己心中那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也就是我就夹带有一种下乡“镀金”的私心杂念,想在此劳动一年以后,能捞个好的政治“鉴定”,去报考大学的缘故吧……

  后来,还是那个忠实厚道、实话实说的老农朱性廉站了出来,实话实说地说了句令人想不到的公道话:

  “难道,我们祖宗三代生活的这个农村,真的就那么不好吗?要是人人都全往城市里跑的话,村里的田地无人耕种,我看大家最后都得喝西北风去!”

  他所说的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真好像是带有点“一锤定音”似的作用。

  随后,大家便全都哑雀无声,也到了该出工的时候。于是,个个只好都拿起自己手中的工具,走到禾场旁边的那块已犁耙好了的田里,一块儿地去种番薯去……

  就在种番薯时,揍巧我正好与余福珍一起,两人正配合使用沙耙起垅。

  “杨兆芳队长的爱人是干什么的?”

  此时,大家一边工作,我便一边好奇地问起她来。

  “他爱人去年已经考上了桂林的一所大学读书去了。从小,亚杨她便是一个童养媳。她的家公在凤山墟上有一间专门做衣服的店铺。但是全家还照样地在鸭炉村上进行种田……”

  她把这些我全然没有知道的事情,都详尽地一一告诉给了我。

  “啊,她的爱人一定是与我很惯熟的朱贞才……”

  虽然,我当场没有明说,但我十分肯定我的判断。

  因为,她对我所讲的,与我对朱贞才的家庭情况的了解,基本上是完全吻合的。

  “呀,贞才他所找的这个老婆挺不错的呀……”

  此时,我便随口地说了一句。

  但,我突然之间仔细一想,又觉得是否在大学毕业以后,还会有什么变卦,那就是很难说的了。

  因为,他们两人文化程度相差悬殊,一个又在农村,原来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童养媳……

  在当收工回到家里洗完澡以后,我像以往一样,便在厨房里那张我的专用学生架床上,舒服地躺了下来……

  于是,习惯地点上那盏外婆常用的煤油灯,躺在床铺上,便聚精会神地看那本才借来不久的,苏联作家肖洛可夫所写的著名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地》。

  你可要知道,这本书主要是描写苏联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如何带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组织集体农庄的故事。

  此时,我正在接着昨晚看过地方,继续往下看去……

  今晚,不知为什么原因,老是看不下去,脑子里老是浮现出今天队里所发生的一切。它在我的思想上引起很大震动。其中,有许多问题都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于是,当我实在看不下去时,就干脆把书放在一旁。静静地回想队长杨兆芳,她在今天对我这段时间的表现,所评价的那席话语。

  还有,老农朱性廉最后所说的那句十分富于哲理性的话句,更是使我回味无穷……

  我当时,心里便在想:

  难道,一个人非得要考上大学,才能算是有出息与有前途吗?

  难道,一个人的道路,就非得全都去挤那条上大学的独木桥才行吗?

  难道,从社会实践中,学到的那些实际知识,就不算是知识了吗?

  难道,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不是出现了许多自学成才的,且对历史影响力很大的杰出人物吗?

  特别是,知识青年好榜样——邢燕子那高大的形象,更是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象……

  在这些天以来,我从来没有遇到和想过,这些现实生活中所遇到过的问题。这次,却是第一次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它在我的脑海中,像大海激起的层层起伏的惊涛骇浪一般,冲击得根本无法让我有半点的宁静……

  有时候,我甚至在想,这也许是我人生的一个根本的转折点。就正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样……

  要是走对了路,人生的道路或许鹏程万里;要是走错了,便会混到死胡同或歧路中去,从而使得自已的一生碌碌无为,而悔恨终生。

  就这样想来想去,便使到我久久再也不能入眠……

  此时,隔离屋鸡舍的公鸡已“喔喔喔……”地啼叫报晓了。可是,我还是在苦苦地思想这些问题。并且,也还没有得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完满的答案。

  最后,我便干脆把《中国青年报》上,关于邢燕子那篇报导,重新再阅读一遍。它似乎再次引起我对于许多问题的反思,再次引起我重新审查我过去的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也引起了我再重新去考虑,自己一生应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并且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正是:

  众人议论邢燕子,世上那有此傻事?

  得当工人都不去,甘愿回家当农夫。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