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化工大唐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二二 睿宗的大手笔

化工大唐 殷扬 6105 2024-11-16 10:40

  “入阁!”睿宗非常轻松的下令。

  两个内侍合执一幅与真人高下的画像过来,正是郭虔瓘的画像。画像与真人一般高下,神态衣着栩栩如生,郭虔瓘大喜,问道:“如此神妙之笔,出自谁手?”

  睿宗看着陈晚荣笑道:“这,你就问你的监军了。”

  心情太好,连皇帝也要卖关子。

  陈晚荣不等郭虔瓘问话,给他解释道:“是吴道子画的。”

  “吴道子?”郭虔瓘虽然很久没有回长安,对长安的事情还是很有了解,知道吴道子是当今唐朝第一画师。自己的画像居然是出自吴道子之手,心中这份喜悦就非笔墨所能形容了。

  吴道子的名头非常响亮,尤其是在王侯大臣中的名头更响亮。因为吴道子的画作卖得很贵,不是富商就是豪门才买得起。凡是得到吴道子画作之人,无不是喜悦难禁,视为珍宝。

  “吴道子?”大臣们也是惊呼出声。

  在议定画影凌烟这事后,睿宗就想找一个了不得的大画师来画,陈晚荣就给睿宗推荐了吴道子。这是荣幸的事儿,吴道子二话没说,欣然同意,画了这画像。

  “太象了!太传神了!”望着画中的自己,郭虔瓘高兴得一张嘴又张大了。

  这点评实在是太中肯了,群臣无不是艳慕不已,巴不得请吴道子给自己画一幅。

  两个内侍走在头里,睿宗执着郭虔瓘的手跟上,他们后面是太平公主,再后面才是李隆基。接下来是一众重臣,陈晚荣六品官实在是太小了,排在老后。

  进入阁内,陈晚荣扫视一眼,与上次看到的完全不同。上次,陈晚荣看到是唐太宗时期的二十四功臣,现在这屋里画像不多,更不是那二十四位功臣,不由得很是奇怪。

  就在这时,睿宗笑呵呵的声音响起:“凌烟阁最上面挂着的是太宗皇上的二十四功臣,这里是历代的功臣。郭卿,你的画像就放在这里吧,紧挨着苏定方。”

  唐朝灭国数十,真正有名的灭国统帅只有两个,一个是李靖,另一个就是苏定方了。李靖就不说了,苏定方在唐高宗时期率军西征,破灭西突厥。当然,李靖夜袭阴山时,苏定方率领数百前哨,建功极伟,正是在这一仗,苏定方崭露头角,杰出的军事才干为人发现,最后成长为灭国名帅。

  把郭虔瓘的画像放在苏定方旁边,睿宗的意思非常明白了,那是在赞扬郭虔瓘与李靖、苏定方齐名,是唐朝的三大灭国名帅之一!

  这是最高的赞扬,郭虔瓘受宠若惊,眼里噙着眼泪道:“皇上,臣受之不起!”

  “就这里!就这里!”睿宗拍板了,两个内侍把画像放了下来。

  “这里是太宗皇上以后的名帅,你们好好看看吧。”睿宗对李隆基道:“三郎,晚荣没来过,你给说说。”

  没来过这里的人何其多,睿宗为何独提陈晚荣?那是恩宠呗。真正论功的话,陈晚荣的作用决对不比郭虔瓘小,要是没有陈晚荣,就没有火炮,没有火炮就不可能有吐蕃的大捷,就不可能有睿宗的大功业。

  陈晚荣的作用很大,只是,论功的话他就有所不及了,睿宗深明此点,这才要李隆基给陈晚荣解说,特示恩宠。

  李隆基应一声,在群臣的艳慕中开始给陈晚荣讲解起来:“这是李道宗,这是裴行俭……”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让陈晚荣惊讶不置。

  他们所在的凌烟阁虽不是唐太宗时的凌烟阁,毕竟还是功臣阁,唐太宗以后的著名统帅都在这里。每一个进入这里的人,都有着让人向往的功劳。

  李道宗参加过灭东突厥之战,颉利可汗败走灵州西北的沙钵罗部,想投靠吐谷浑,李道宗率军追赶,逼迫苏尼失交出颉利可汗,才有颉利可汗被俘一事。后来,李道宗又随李靖大破吐谷浑,战功赫赫。

  裴行俭打得后突厥束手,战功显赫。

  听着李隆基讲叙他们的英雄事迹,陈晚荣心里感慨万端:“能建立不世功勋,画影凌烟,方不愧男儿汉!”

  李隆基来到一位目若铜睛,身材高大的画像前,停了下来,冲程晓天一招手道:“程晓天,你过来。这是你爷爷,你给陈晚荣说说。”

  程晓天应一声,向他的爷爷程务挺的画像鞠个躬,这才给陈晚荣讲说起名将程务挺的事迹。

  程务挺本是唐太宗时期的将领程名振的儿子,勇武善战,跟随裴行俭北征后突厥,立下大功。后来奉边守北地,他在北方的几年间,后突厥不敢犯边。

  武则天为了扫除异己,派人杀了程务挺。程务挺被杀的消息传到后突厥,后突厥宰牛杀羊,大相庆贺,比过大年还要高兴。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后突厥人居然敬佩程务挺,给他立了庙宇,四时供俸不绝。每当后突厥要打仗了,出征之前都要去祭告他,求得他的保佑。

  听完程晓天讲说,陈晚荣大是感慨,击掌赞道:“能得到敌人的钦佩,四时供俸不绝,程将军虽死犹生!这才是一个男子汉应该做的事!”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很多,得到敌人钦佩,并修庙宇祭祀的却少得可怜,程务挺就是其中之一,堪称一奇。

  赞他的爷爷,就是在赞他自己,程晓天高兴得脸上泛红光,一个劲的道:“监军过奖了!监军过奖了!”

  李隆基轻叹一声,再无其他言语。

  陈晚荣明白他为何叹息,那是说“要是武则天不杀程务挺,后突厥安得如此猖獗?”

  凌烟阁难得开放一次,绝大多数大臣是第一次来凌烟阁,无不是倍感荣幸,很是珍惜这机会,看得特别仔细。

  时间差不多了,睿宗这才下旨,要所有人赶去含元殿。含元殿比宣政殿大,今天的人多,不在那里升朝也不行了。

  今天的喜事太多,群臣知道睿宗肯定还有事情宣布,风风火火的赶到含元殿。果然,今天的含元殿与以往大不相同,布置得喜气洋洋不说,还放了不少锦墩,看来睿宗今天不打算让他们受苦挨站,是要他们坐着说话。

  睿宗走到宝座前,扫视一眼群臣道:“今天,大家都高兴,就不要站着了,坐吧!”坐在宝座上。

  “谢皇上!”谢过恩,群臣这才坐下来。

  “今天,将士们归来,朕心里高兴,你们高不高兴?”睿宗明知故问。

  “高兴!”

  “高兴好!晚上,朕再赐宴于你们,与你们同乐!”睿宗的话锋一转:“现在,就来议议其他的事情。吐蕃大捷很是振奋人心,朕是数度高兴,今儿都不知道是第几回乐呵了!”

  “哈哈!”群臣大笑声响起。

  睿宗不动声色,问道:“你们都说说,为何朝廷这一次没有把吐蕃给灭了?经过这一仗,吐蕃没有灭,离灭亡不远了。不过,毕竟没有灭,只是要死不活。这原因何在?敞开了说,不要藏着掖着。”

  象这种大喜事,除了特别紧急的事情不会处理,睿宗居然突如其来的叩问吐蕃不灭的原委,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就连太子李隆基的脸上都闪过一丝讶异。

  群臣惊讶不置,张大了嘴巴说不出来话。

  陈晚荣心念一动“睿宗有所图谋?”

  “小妹,你说说看!”在群臣的惊讶中,睿宗居然直接点名要太平公主说话,这可是极少有的事情,群臣讶异一下子变成了诧异。

  太平公主很是意见,不由得一愕,愣了一下这才道:“皇兄,小妹以为主要是时令不对,大军通过石堡城的时间晚了些。要是早上三两个月,就有足够的时间灭掉吐蕃。”

  吐蕃地势险要,气候与内地不同,一到了大雪封山的日子,粮草运不上去,这是大军不得不撤退的原因,她说的就是这事。

  睿宗不置可否,目光落在李隆基身上,群臣不由得一振,心想睿宗是要李隆基发言了。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睿宗的目光移开了,落在姚崇身上,问道:“姚卿,你说说看。”

  姚崇在朝中的名望很高,政才卓越,听听他的说话比起听太子的发言差不多,群臣凝神静听,生怕错过一个字。

  姚崇应一声道:“皇上,臣以为这次大唐不能灭吐蕃,原委不是在于时令节气,而是在于大唐内部。积弊甚重,斜封官当道,政令不畅,豪强横行,法令不行,若是无此种种弊端,大唐这次完全可以灭掉吐蕃。”

  这是喜庆的时候,他居然说出这么多的问题,这是不识时务,群臣暗中为姚崇捏把汗,万一睿宗发怒,那后果不堪设想。

  睿宗还是不置可否,问道:“小妹,你以为姚卿的话有没有道理?”

  太平公主也摸不透睿宗的心思了,只得小心的道:“皇兄,小妹以为姚崇的话有些有道理,有些没道理。”

  这快刀切豆腐,两面光,无论睿宗作何评判,她都处于有利位子。可是,睿宗依然不放过她,点头道:“小妹,说详细点。”

  “斜封官当道,这是实情。豪强横行,法令不行,太过危言耸听了!”太平公主不得不应对。

  睿宗不再问她,而是问道:“三郎,你以为呢?”

  李隆基应声而言:“父皇,儿臣以为姚崇所言极是。儿臣以为,朝中积弊远非如此,还有很多,只是眼下来不及做。”

  萧至忠知道这是打压李隆基的好机会,马上接过话头道:“太子,今天是喜庆的时候,还是不要说这些的好。”

  这话表面上听起来是在劝告,实际上是在提醒睿宗,李隆基太不识时务了,在喜庆时候说这些让人扫兴的话。

  太平公主的人明白他的用意,齐声附和。

  睿宗站起身,扫视群臣。群臣知道他有话要说,这次不说则已,一说就是定乾坤的事情。若是他赞成李隆基的话,那么李隆基的地位就更形稳固。若是他不赞成,那么李隆基今天不识时务,麻烦会很大。是以,群臣无不是绷着一颗心。

  “今天把你们召到这里来,而不是接着庆贺,就是要你们说说这些事情,找找毛病,这叫安不忘危!”睿宗一锤定音。

  太平公主的脸色一变,旋即恢复正常。拥护太子的臣子大是振奋。

  睿宗接着道:“朕看三郎,姚崇说的很有道理!依朕看,大唐的积弊远远不止这点,还有很多。大唐为何有如此之多的积弊呢?这责任谁来负?”

  前面一个问题,群臣还知道说法,后面一个问题谁也不敢接口。

  唐太宗留下的江山宁静,边境也没有什么战事,可以说歌舞升平,到了现在,内有积弊,外多强敌,这和武则天有很大的关系。

  武则天是一个不错的君主,她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在开疆拓土方面也有建树。不过,女人当皇帝面临的阻力大得让人难以想象,为了达到目的,武则天是无所不用其极,杀戮、严刑峻法是她最有力的两把利器。

  她所做的事情,有很多不能曝光,只能暗中进行,这就不能守法,先例一开,律法就坏了。最严重的影响是武则天树立了一个榜样,不少人想追随她的足迹,做女皇,安乐公主、韦后,还有眼前的太平公主都是这类人。

  这些女人为了做女皇,撒娇、构织冤狱、暗杀,无所不用其极。安乐公主自恃中宗宠爱,勾着中宗的脖子撒娇,要中宗立她为皇太女。中宗被逼不过,就说你要想当女皇,等你母后当上女皇再说。

  这是一句玩笑话,根本当不得真。让人想不到的是,安乐公主把这话向韦后说了,母女二人从此生出当女皇之心,母女勾结,这才有毒杀中宗一事。

  中宗在说出这话时,绝对想不到让他宠爱的女儿和让他感动无已的“患难妻子”会同流合污,要了他的性命。

  这个女人闹腾一阵,那个女人兴风作雨一番,时间长了,唐太宗留下的清平世界就不再清平了,变成了积弊甚重的烂摊子。原本十几二十年没有战争的边境上战乱频繁,原本畅行无阻的政令因为斜封官的出现而行不通了,原本安静的长安居然有豪强当街抢劫民女之事。

  一切都变了,一切都乱了套!

  这责任谁负得起?谁敢负这责任?

  没有!

  就是起勇于认错的唐太宗于地下,他也不见得敢承担这责任。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睿宗却道:“这责任,朕来负!”

  语惊四座!所有人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吃惊的打量着睿宗,发现他脸色严肃,绝对不是说笑。更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头,睿宗从怀里取出一道圣旨,递给内侍道:“念!”

  “遵旨!”内侍接在手里,扯起尖细的嗓子念道:“罪……罪……罪……”额头上的冷汗象水一样渗出来,落在衣襟上,瞬间就沾湿了一大片。

  内侍卟嗵一声跪在地上:“皇上,不可呀!”

  “罪什么罪?”所有人心里都有这个疑惑,想早点解开这个迷团,偏偏内侍跪在地上,颤颤兢兢,吓得脸色都变了。

  “不就念一道诏书么,你念过的诏书难道还少了?”群臣心里不满的嘀咕起来。

  “有何不可?做得就说得!”睿宗脸色平静,语气也不严厉,却说出一个让人不敢有丝毫置疑的字:“念!”

  内侍应一声,颤颤兢兢的爬起来,双手发抖,艰难的捧起圣旨,念道:“罪己诏!”

  惊恐还没有过去,声音兀自发颤。

  “罪己诏?”所有人齐声惊呼出来,刷的一下惊得站了起来,眼珠都快掉在地上,直愣愣的看着睿宗,仿佛不认识他一般。

  就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是惊得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皇帝高高在上,威行天下,要的就是威,若是罪己,还能有威么?为了维护皇权,有些皇帝不惜拿臣子做替罪羊,死不认错。

  要皇帝是说一声“我错了”,都是千难万难,难于登天!

  灾异之后的罪己诏,不过是一种姿态,根本就不作数。

  这种政令上的失误,白纸黑字写下来,说自己错了,这样的事情,在漫漫数千年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帝王做过?

  有!

  那是汉武帝!普遍认为汉武帝的《轮台诏》就是一道罪己诏。

  汉武帝击破匈奴,解除北方威胁,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后人受益无穷。不过,西汉的代价也很大,国库消耗一空,天下户口减半,已经到了国穷民弊的时候。由于无法忍受,有些地方已经爆发了农民暴动。

  在这种艰难的国情之下,再加上当时匈奴已经快完蛋了,汉武帝决定改弦易辙,暂息刀兵,还天下安定,与民休息。这一策略最终在《轮台诏》中得到体现,也是从这一道诏书开始,汉武帝时期的大规模征战也就停止了。

  汉昭帝、汉宣帝时,仍然是汉武帝这一策略的延续。经过数十年的还民休息,到了汉宣帝时,国力恢复,汉宣帝决定重修武帝故事,征伐四夷,才有赵充国击西羌,对青藏高原用兵一事。

  汉武帝的《轮台诏》非常有名,也是用“弃轮台”的方式说出来的,并没有直言“罪己”二字。睿宗却是直言“罪己”,这在皇权至上的年代,是一件惊天之事!

  所有人的脸上写着惊讶、诧异、不信的神色,还有不知所措!

  陈晚荣对皇权至上没有什么概念,震惊程度比起别人小得多,率先反应过来:“睿宗这不过是个铺垫,他的大图谋马上就要揭晓了!会是什么图谋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