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季桓之来到宁远伯府,对李如桢旁敲侧击,最后实在受不了这位老大爷的糊涂或是装糊涂,挑明了来意:当年沈惟敬送给你大哥的那枚“仙丹”,你还有吗?
“是一枚深红色的珠子,大概这么大——”他比划着,问:“李大人见过吗?”
李如桢最终回答:“有!”随后,他下意识地看看待客厅内外,将侍立在门外的两名仆人屏退,悄声对季桓之说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先父活了九十,多半是归功于这枚珠子。”
季桓之眼睛猛睁:“喔——还在?”
李如桢点点头,道:“实不相瞒,当年第一次援朝,班师回朝之后,五弟如梅偷偷进献给家父一枚深红色近似于黑色的‘仙丹’,后来知道是颗珠子。先父生前常常随身带着把玩,结果身子骨一年比一年硬朗,竟活到九十高龄,实属罕见。下官因此猜测,会不会就是这枚珠子的功效。”
“你可知那珠子是什么吗?”季桓之问他。
李如桢摇摇头。
季桓之开始故作神秘,说道:“此宝珠名为鳌心!《淮南子》中有云‘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又有蓬莱,方丈,瀛洲、迷踪四仙岛驮于巨鳌之背,后迷踪不知所踪,传说其鳌名为神真子,中万年天劫,遭巨石穿壳而死,其心被炼化,是为‘鳌心’。佩戴鳌心,可活血化瘀,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此宝珠,正是秦始皇尽其一生所苦苦追求的长生仙丹。”
世上并无真正长生不死的人,而在那个大部分人都活五六十的年代,能将寿命延长到九十,也可以视为是神异仙丹了。李如桢对此表示理解。
“当年世宗皇帝一直就想得到此物,”季桓之继续说道,“可如今你们李家持有鳌心,却不上贡。私自保有皇家之物,你可知罪?”
李如桢“哎呀”一声,汗如雨下。他忙用袖子擦擦额际和鬓角,道:“实在不知此宝珠竟是皇家所求之物。下官并不知情。更何况此物原本是先父保有,与下官无关呀!”
“我知道,我知道。”季桓之拍拍李如桢的手,态度温和地说。
“既然如此,”李如桢总算明白季桓之的意思了,说道:“那下官找找,待择良辰吉日,当亲自送往皇宫。”
“不必了。”
“啊——不必了?”
“如果由李大人送交皇宫,”季桓之向他解释道,“万一皇上知道宁远伯曾保有此物二十余年而隐瞒不报,降罪于李大人该当如何?”
“那依季大人看……”
“皇上向来信任本官,”季桓之道,“就由季某人代李大人去办这趟差事吧。”
“呃……”
季桓之见李如桢犹豫,将眉头微微一蹙,降了三个音调问:“怎么,李大人不愿意?”
李如桢连答:“愿意,愿意。”随后就表示要去先父留下的遗物里找找。
“哎,也不用这么着急。”季桓之为了掩饰自己更深层次的意图,就如是对李如桢说:“不在一天两天,就这个把月,您什么时候找到了,什么时候交给我。”
“好,好。”
“行了,”季桓之站起身说,“不怕李大人笑话,我倒有点饿了,咱们去瞧瞧宁远伯府上的厨子,究竟手艺如何?”
李如桢像是大大松了口气,躬身引着季桓之前往餐厅。
对于李如桢的表现,季桓之甚是满意。
都察院都御史梅国桢【*】曾经评价过:(李成梁)其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皆负大将之才。
拉倒吧,那就是客气客气。其实这位李老三,是李成梁五子中最废物的一个,就算没有他嫂子迁居京师需要低调避嫌,他也一样成天吃了睡睡了吃,早些年还嫖,现在是年纪大了功能退化了,所以把嫖的钱全省下来喝了。
说到喝,李如桢可是行家,早年就因喝酒误事差点免官,现在升任荣誉指挥使了,没人管他了,自然喝得更上劲头。
李如桢将季桓之请到餐厅,先摆出山东秋露白、淮安绿豆酒、括苍金盘露各两坛,又叫人取出婺州金华酒、建昌麻姑酒和太平采石酒各一坛,最后又搬出苏州小瓶酒四瓶,宴请左都督大人。
季桓之饮下一杯秋露白,当即吟诗一首:“玉露凝云在半空,银槽虚自泣秋红。薛家新样莲花色,好把清尊傍碧筒。”
李如桢称赞:“季大人好文采。”
“这不是我写的,而是王世贞的《酒品前后二十绝·其九》。”
“……”李如桢不免一阵尴尬:拍马屁拍到马腿上去了。
二人坐下来吃喝谈天不必多说。
而季桓之并不知道的是,当他在待客厅与李如桢说话的时候,其实有一个人躲在小门后头,将他二人的谈话内容听了个一清二楚,而这个人正是塔尔玛。
也许是宿命,季桓之的对手里,必定要有一个聪明绝顶的女人。
此时的季桓之尚不知情,也不会预料到日后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围绕着小小鳌心,将会发生怎样的祸事,又将会有多少人头落地。
而离这一日的到来,还有七百一十五天。
“唉哟——”
“季大人怎么了?”
“旧伤突然疼了一下,没什么大碍。”季桓之放下筷子,揉揉左劲的伤疤。
他不会想到,这是一个预兆。
【*】梅国桢(1542—1605),明代官员。字克生,号衡湘,湖北麻城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任固安知县,迁任御史。万历二十年(1584年),宁夏降将哮拜父子反叛,梅国桢被任为监军御史,随魏学曾前往讨伐。官兵一再失利,他荐举李如松为提督,率领辽东、宣府、大同及山西各路援兵前往。官兵久战不胜,梅国桢督将士奋力征讨,并用离间计,使哮拜军内乱,官兵乘机进袭,哮拜自缢死,其子降。梅国桢被提升为太仆少卿,次年任右趼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后又调任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宣府))、大(大同)、山西军务。去世后诏赠为都察院都御史,正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