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修行首先要调身调息调心,身心调柔和了,再意守丹田,意为心之苗,丹田为肾之池。意守丹田就是用心火烧肾水化元气,肾水就是精,心肾相交,水火相济。元精元气都藏于肾,外感而动为凡精可生人,逆回则是元气,可炼丹。道家讲采药,这个药就是元精,这个精不能动念,因欲念而出的精是浊精,属后天的,这个不能用。所以那些采阴补阳的双修法都是害人的。藏密里有双修法,那是需要很高境界的修行者,不动欲念才能练的,凡夫练肯定入魔。
用肾水元精练出来的叫人丹,可延年益寿,对身体有好处,可以补漏。但是这个肾水不能炼金丹。炼金丹需要一阳初动,玄关窍开。
“玄关”一窍,很多人都没有搞明白。刘丹练过气功,查过资料,还是没有搞懂。这个玄关非常奇妙,也可以说是人体的奥秘。当你修行时虚极静笃,元神显露,元炁元精亦随其发动。
北宋张伯端道:“盖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关一窍。”
《悟真直指》:“谷神之动静,即玄牝之门也。这个门在人身为四大不着之处,天地之正中,虚悬一穴,开阖有时,动静自然,号之曰玄关一窍,又号之曰众妙之门。”
玄牝是道教修真术语。出《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自古以来,内丹修炼主要是师徒相传,虽有万卷丹经,但其中遍布隐晦难解之术语,若无明师指导,很难窥其门道。比如“玄关一窍”,就是丹道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被称为全部内丹修炼之关键枢纽,修炼者若能打开玄关一窍,便能一通百通,豁然开朗,进入一个全新的修炼境界。然而,玄关一窍自古为丹家不传之秘。
大家可能会问,玄关一窍是指身体上的某个部位或穴位吗?张伯端云:“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鼻,非脾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宋末元初李道纯则云:“玄关者,至妙至玄之机关也,宁有定位?著在身上即不是,离了此身向外寻找亦不是。”他还打了个比方,将人之四大一身比作傀儡,将玄关比作提傀儡的线,而将通过线操纵傀儡者比作“本来真性”,“傀儡无线,则不能动;人无玄关,亦不能运动。”然“时人若以有形着落处为玄关者,纵勤功苦志,事终不成。”
可见,玄关一窍并不是身体的某个部位或穴位,而是内丹修炼中一种非常独特的状态和境界。此窍不在身内,亦在身内;不在身外,亦在身外。此窍开,则百窍开,百脉畅。漫漫修行路,至此则门径洞开,豁然开朗。
那么,玄关一窍打开时,修炼者是什么感受呢?清代内丹大家黄元吉也打了个比方:“乾元一气之本来面目也如酒醉之夫迷睡路旁,忽地一碗凉水从头面喷去,猛然一惊而醒,始知昏昏迷迷一场空梦,此即玄关窍也。”
他接着说:“玄关者,太极将分
、两仪将判之时也。当玄关来临时,修者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忽焉一觉而动,此时一灵独运,即是真意。”同时还会伴有“胎息”发生,“此个玄牝门,不先修炼则不见象。必要呼吸息断,元息始行。久久温养,则玄牝出入。外接天根,内接地轴,绵绵密密,于肌腹之间,一窍开时,而周身毛窍无处不在,此即所谓胎息。”
玄关一窍发动的时机也非常微妙,只可以无心得,不可以有心求。“此时,前念将去,后念未续,此一觉,当下即是,转眼即非,毫厘之间,心息相依,神气合,无中而生有,既是活子时,就是玄关一窍。”
总之,“此窍一开,百窍俱开。全身八万四千毛孔,三百六十骨节,一齐爆开,百脉流畅,先天药物随心化生填补,内丹仙道欣然有望矣。”故丹家以玄关为“修士第一要务”,云“玄关窍可以了结千经万典之义”。
有人修炼恍恍惚惚进入胎息状态,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百骸调适,忽忘己身。良久,忽然小腹内一阳初动,一股气无中生有,似一条蛇穿来穿去,很快钻入尾闾,沿着脊椎直线上冲,过玉枕,此刻全身震动,毛孔全开,脑中“轰”一声惊雷炸响。此时要镇定,不慌不忙,任这股气流过百会,从头顶沿着任脉流下至丹田。这是“阴极阳动”活子时到,玄关窍开,先天之先天真炁发动,冲关过隘,运转周天,神炁融溶,这是金丹家之药火,可望炼成金丹大药的药材。
这个时候有个现象:丹田炁动,泥丸风生,绛宫月明,痒生毫窍,身心乐融,肢体酥绵,阳*物博举,玄关现象,任督自开,炼精化气,炁运周天。一般修行人如果没有历经此等功境,药源不精,丹亦难真,必不能脱胎换骨,超凡入圣。
炼精化炁功成,炁运周天,三百周循环,经脉展宽,百络通畅,升华内气的结构层次,协调五脏六腑功能,驱除一身百窍之阴邪,涤荡脏腑骨髓之浊秽,练功即从一般的祛病健身向脱胎换骨跃迁:精足不思欲,炁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夏不挥扇,冬不着棉,容光焕发,百邪不侵,身、心两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
这是小周天,大周天是打坐的时候,忽然一股气流从脚底涌泉穴冲出,沿着周身奇经八脉循环运行。同时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风生,颅内鹫鸣,身涌鼻搐。这是“六根震动”金丹大药的功境。六根震动之后,身心空灵,自然进入六根大定,定中生慧,定中开悟,定中*功成。这是大周天通了的景象。
聚炁为丹:炁不得神(光)散而无统,神不得炁难以起用;神炁合一,体用兼备,神通万变,光聚珠圆。“雷声隆隆震虚空,电光霍霍觅真种。”“产在坤,种在乾。”乾坤交,真夫妻相恋,真生命育成,圆陀陀,光灼灼,万象生辉,大药纯乾。练功若性光不显,内明不稳(非五脏气化,闪烁不定之杂色光),神炁不融,难聚真丹。
长养圣胎:真丹成,真人孕,真息现。陈虚白诗云:“我初凝结圣胎时,百脉俱停气不驰。”真人真胎育成,必进入真
息无息的先天状态,这是验证真丹与幻丹的标准之一。古人论述内丹与胎息关系的口诀甚多:
“胎因息住,息因胎生。”
“无息不胎,无胎不息。”
“真玄真牝,自呼自吸。”
“胎从伏炁中结,炁从有胎中息。”
“古佛之音超动静,真人之息自游丝。”
“内外合一,动静俱无,璇玑停轮,日月合壁,元精吐华,乾金出矿,重开混沌,再立胞胎,开元漏花,结菩提果。”
六根大定之后,自然出现真息——“真人之息以踵,凡人之息以喉”。胎息不现,其胎必凡。
元婴出世:金丹凝聚,灵胎育就,日久功深,时至功成,仙胎“分娩”,身内生身——人体更高一级的生命形态诞生,金丹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吾人借母体为产房而孕成自体生命,灵珠则借我们的身躯为产房而育就人体生命的高级形态——真人。
“借问真人何处来,从前原只在灵台。
昔年云雾深遮蔽,今日相逢道眼开”(曹文逸《大道歌》)
“恍惚窈冥无色相,真人现在宝珠中。”(罗公远《弄丸集》)
“我昔功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元。有个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陈泥丸诗)
“无人无我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
上述古人见道之诗,均系古人练功亲证之实感,非虚妄之言辞。在内练功态中,九色宝光一闪,灵珠出现,急剧膨胀,“光瓣”绽开,化为一座小莲台,小小的、肉敦敦的婴儿端坐于莲台之上,与己貌相如,头挽发结,通体放光,大宇灵光朝它汇聚。——看来它以大宇灵能为食;“食饱喝足”之后,婴儿缩小,光瓣合拢,没入珠中,珠经收缩,隐没于光焰之内。
元婴修炼期间婴儿可以出窍,到天地间遨游,这叫元神出窍,和灵魂出窍不同。道家对出窍有鬼魂,阴神,阳神之分。纯阴而无阳者为鬼魂,阴阳相杂者为阴神,纯阳而无阴者为阳神。凡人死后阴魂脱壳即成鬼魂;修行者阴未尽而出神过早,谓之阴神。其出之时,或眼中见白光如河,则神从眼出;或耳中闻钟磬箫管之音,则神从耳出。由其阳气未壮,不能擅破天关,故旁趋别径而从其便。既出之后,亦自逍遥快乐,穿街度巷,临水登山。但能成形,不能分形。但能游走人间,不能飞腾变化。若盛夏太阳当空,则阴神畏而避之。是以虽带仙风,未离鬼趣。
道家对人体肉身的研究很仔细,有三魂六魄之说,佛家对肉身不看重,称为臭皮囊。道家讲一世修成,所以对肉身寿命非常重视。他们攻击佛家“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修道者只有在没办法解脱时才会选择兵解,或者尸解,抛弃肉身。佛家讲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成佛果,这还是最快的。一世修成,即身成就,顿悟成佛的非常少。佛家只修性,即心意识的修炼。把肉身看作一间屋子,临时住所,坏了换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