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征和陶渊明踏入乌衣巷,且行且看风景。
陶渊明才十几岁的年纪,但他是东晋开国大将陶侃的曾孙,家道虽然中落,家学渊源未失,探明方向后就指着乌衣巷对秦征起了来历:“这个地方,在三国时是东吴的禁军驻地,因东吴禁军都穿乌衣,当地人口顺,便将这地方叫乌衣巷。我晋室南渡之后,王、谢等几个大家族先后在这里起居建府,旧时的禁军驻地就变成了东晋世家豪族的聚居之所,乌衣巷之名仍然留了下来,含义是却变了,现在这里已是冠盖簪缨之地、富贵权豪之乡。当朝宰相谢安、当代书圣王献之、名震天下的剑豪陆宗念都居住在此,此巷不过弹丸之地,却囊括了文、武、朝、野诸领域的巅峰人物,其他第一流的贤才更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如此盛景,古今罕有!”
他年纪却侃侃而谈,俨然有几分学者气派,其实这口气却是由于模仿外祖父以及往来名士的谈吐而似模似样。
秦征也早闻此地大名,只是从未来过,眼看往来子弟果然个个风流俊赏,出入人物几无一个白丁,就连奴仆厮役走起路来也比别的地方精神。这一片土地,没身份名望的人都不好意思踏足的。
他在青牛谷自由惯了,当日要来乌衣巷时,臧隽曾劝秦征好好装扮一番,但秦征却道:“我与叶儿以心相交,宗念先生也不是看重罗衫的人,没必要故意弄得珠光俗气。”
陶渊明也傲然道:“就是,秦大哥如此人物,就算披头散发、褴衣敝屣,也是哪里都去得的!”
因此两人这时便都穿着一身布衣,提着两笼在京口市井仔细挑选的礼物,行走在乌衣巷的路上,眼看连厮仆役也都穿着考究的丝棉衣裳,秦、陶虽不至于自惭形秽,却也觉得自己和此地格格不入。
路上打听陆宗念家,以往遇到的武林中人一提起剑宗三传无不肃然起敬,这里的人听了却道:“陆宗念?哦,是王太傅的孙女婿吧?”
秦征随口道:“王太傅?”
对方见秦征全无一士林▼▼▼▼,m.↗.co▲m常识,当场给了一个白眼,便当他是哪里来的仆役,勉为其难地给秦征启蒙:“王太傅就是王文献。”
“王文献?”
对方见秦征如此反应更是不耐烦了,心想今天竟遇到了一个乡巴佬,摇了摇头拂袖而去,陶渊明在一旁笑道:“大哥,王文献,就是王导,文献是他的谥号。”
对官场、士林人物的各种复杂称谓,一般只有渊博学者或世家子弟才能够如数家珍。秦征久在江湖,在这方面还不如陶渊明,但王导是东晋大名鼎鼎的开国宰相,他倒是知道的,跟着终于问到了陆家的位置。
这里位于乌衣巷西鄙,朱门高耸,门上匾额题了四个大字:“左将军府”,没有署名,但陶渊明一看便啧了一声,道:“这牌匾,是王大令的手笔!”
“王大令?”
“就是王献之啊!”
王大令就是王献之,即书圣王羲之的儿子,他曾做到中书令,因此世称“王大令”,在书法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王”,王羲之去世之后,他便被视为当代书圣。
秦征自修习“飞廉无碍式”后对书法常加留心,因此也认得出二王的字体。长安豪族常用黄金白银甚至珍珠翡翠装饰门庭彰显富贵,陆家只一个匾额四个大字,却自然而然便已贵气内敛。北方沦落于夷狄之后,帝王将相的排场虽大,却总在豪奢中暴露出几分暴发户的味道,直到了这里秦征才算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风雅内蕴、富贵世家。
这时大门紧闭,陶渊明便到门房问询,正月十五才过,建康的天气仍然又湿又冷,看门的仆役身穿缀狐毛长衣,脚踏皂底高鞋,看看秦征和陶渊明都身穿麻布衣服,脚下一双粗布鞋,手里各提着两笼京口土产,这门子的眉头就有些皱,料来是哪个家族派来的两个下人,又想穿成这个样子,他家的主人也不怎么样,脸色就有些冷淡,却仍然保持礼貌地问他何事。
秦征从混迹江湖,没多少与世家豪门打交道的经验,陶渊明却深通礼数,便拿出了秦征的名刺[名刺,即古代的名片,样式比今天的名片大。],:“有晚学秦征,求见陆宗念前辈。”因秦征和陆叶儿尚无名分,未婚男女授受不亲,因此不好意思直接来找陆叶儿,却来找陆宗念。
那门子看了名刺一眼,指着门边一个屋子道:“先等着吧。”
秦征一愣,他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就算在长安皇宫也不曾受过如此冷遇,陶渊明毕竟是少年,一张嘴便嘟了起来。秦征想想自己初次上门,又是求做女婿的,只好忍了,与陶渊明走入屋内,这屋子只有三步见方,里头有个取暖用的炭炉正烧着,除此之外空落落的就只有一张旧茶几,陶渊明年纪,脾气却不,正要发作,猛地一瞥眼见墙上用炭条题了两行字“右军访左军,不遇,且归。”便赞了起来,道:“好字!”
秦征抬头一看,叫道:“是王羲之的字?”
陶渊明叫道:“多半是!只是怎么像是用炭条写的?”
王羲之的书法冠盖当世,名扬四海,这时他去世不久,秦征和陶渊明都曾见过他的笔迹。
秦征本来心中不忿,但暗想连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竟也在这屋子里呆过,料来这是陆家的规矩吧,心中那口气就平了。
静下心后再细看那两行字,但觉一笔一划都是韵味无穷,虽只是用炭条随手而写,但笔意之中藏着几分醉意,来如清风出袖,收如明月入怀,秦征看了一遍,再从头看起,心中便冒起曹植《洛神赋》的名句来,但觉其字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书法到了王羲之这个境界,早已神而明之,沟通天地至理,深得鬼神精髓,秦征所长虽不是书法,但中华所有学问,其最深层次的内核却是互相通融的,所以青羊子学究天人,其用以阐明“飞廉无碍”神通的,便是书法。
秦征看着王羲之的这几个字,越看越觉受用,不知不觉中便抬起手指临摹起来,渐渐地心也沉浸进去,受笔意激发,意念动处,精神仿佛离窍,三步见方的斗室,在秦征的精神世界中却已化成无量沧海,一层无比浩瀚、波涛云涌的色象布开,将陶渊明吓了一跳!
墙壁上的两行字仿佛活了起来,横竖化成海岛山峦,撇捺化成洋流浪涛,化成雨,钩化成风,留白处变成天外曙光,粘连处变成雷霆由苍穹直落大海!
陶渊明骇然叫道:“这是哪里!秦征大哥,我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回头去找秦征,却发现秦征已经随风而起,在半空中蜕变,化成雀头、鹿身的上古神兽——风神飞廉!飞廉随着笔意吞吐**,出入雷电,傲啸浪涛,随即发出长啸,震慑整个天海,长啸之后又是一吸,将那笔意化成的海岛山峦、洋流浪涛、风雨曙光、雷霆闪电全部吞入腹中。
与王羲之的笔意融合后的飞廉,苍穹不能抑其头,沧海不足容其足,双翅展开,遮蔽日月,目光闪处,耀若星辰。
同时天地也由惊骇转入寂静,整个世界在大变乱之后进入幽静境地,一轮明月挂出,散发柔光万道,一层飘雪洒下,覆盖万里沧海。那串笔意又从飞廉体内飞出,悠悠游于天地之间,时而化作轻云蔽月,时而化作流风回雪。
差不多与此同时,整个乌衣巷的智慧之士却各有感应,在家憩的谢安梦见北方冲下百万铁骑,却被长江掀起巨浪彻底埋葬。园中练字的王献之收笔后愕然自己的这手字全是乃父王羲之的意境!
陆府深处,一个正在喝茶的贵妇人在茶杯倒影中瞥见自己的影子残缺不全,就好像一个人被撕裂成了两半,她吃了一惊,丢得茶杯片片粉碎!
这个贵妇人,赫然就是曾经数次留难秦征的严三秋!
一个中年丫鬟赶紧上前,问道:“夫人,怎么了?”
严三秋沉吟许久,才道:“刚才这附近有高人离窍,沟通天地,以至于我也受了影响。”
那中年丫鬟问道:“是什么人?”
“不知道……”严三秋喃喃道:“但能达到如此境界,非宗师以上高手莫办!难道……三畏,是你在附近么?”
中年丫鬟道:“要不要派人查探?”
严三秋摇了摇头,道:“不用,对方已经收功敛气,多半找不到了的。”
也在这时,陶渊明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仍然处在斗室之中,身边秦征仍然是秦征,王羲之的那两行字则依旧在墙上,屋内炭炉冒着余热,屋外门子打着哈欠,对刚刚发生的事情全然无觉。
陶渊明问道:“秦征大哥,刚才怎么回事?”
秦征道:“没什么,只是这两行字引发了我的神念,让我得益良多。好字,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