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63贤惠的陶伯母
陶悠然不晓得是如何跟自家姆妈沟通了,亦或者对于陶伯母而言,之前所有的委屈跟忍让都积攒在了一起,加上有赵清茹跟钱沂南两个外人当了把催化剂的效果,算是彻底爆发了出来吧。
总之,陶伯母同意了,或者应该再准确一下说,是想通了一些事儿。陶伯母答应回头就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带上小儿子小南山,趁着暑假,干脆就跟在自家闺女,还有闺女的好友,到外头去走一走,长长见识。
既然陶伯母答应了,赵清茹跟钱沂南原本就没想在陶家住宿来着,这会儿更是连饭都没吃,直接背上行囊,起身告辞了。
向来好面子,生怕外头知道自己偏疼老大不将幺儿子当回事的陶奶奶并不希望赵清茹跟钱沂南在家里多逗留,免得所谓的家丑再暴出更多来。即便方才见到赵清茹跟钱沂南拿出那么多东西时,陶奶奶确实有想过要好好招待一番来着。
但是现在……谁负责做饭?!没瞧见那个不安分的小儿媳妇都敢摔门闹脾气了嘛。
虽然心里头盼着赵清茹跟钱沂南最好立马从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过明面上,还是非常热情地挽留着。
“哎呀,瞧瞧瞧瞧,这都连口水都没喝,怎么就要走了咧。然然你也不留一下你那俩位同学,再怎么也得吃过饭了再走不是。”
赵清茹侧过头看向忠厚且有点愚孝陶伯父,开口道:“不用了。其实我跟沂南这次也只是路过瓷都,除了顺道过来看看悠然外,主要还是特意来拜访伯母的。在学校时,悠然可不止一次的跟我们说,伯母当年是何等有才华且温柔贤惠的女子。
一个有才华的女子,愿意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放弃属于自己所有的华丽光环,安心在家任劳任怨地洗衣做饭照顾家人,这份付出,就非常值得我跟沂南尊重!”
“还有陶奶奶,真对不住。这次我跟沂南过来,也没想当您也会在。之前悠然还跟我们提过,您就指着大儿子养老,就爱住在您大儿子那里呢。所以我跟沂南按着人头给准备的人手一份礼物里,就遗漏了您的。您应该不会生气的哈。”
赵清茹这番话,分明是话中有话。
“可不是,看来清汝,我们果然还是太年轻,人情世故欠缺了一点儿。你说说,干嘛要按着人头送东西咧。这不是太麻烦了嘛。”钱沂南在一旁笑嘻嘻地配合道,“悠然你不会介意了哈。”
“我当然介意!”陶悠然带着明显的怒意,“我跟你们两个什么关系!来我家玩,送东西不说,竟然还送那么重的礼!你让我以后还怎么去你们家里玩?!拿回去!要不然我按市价跟你们买!”
喂喂喂,悠然,我跟沂南可没想过要拿回那些东西哟。
可不是,送出去的东西可没有拿回来的道理。
我知道!问题那些东西反正最后还不晓得便宜哪个白眼儿狼,不如乘机弄点钱回来。给我还有妈妈弟弟当路费。
……你强!佩服!
我也服了!必须五体投地!
赵清茹三个迅速交换了一下眼色,而且非常默契地读取到了自家好友眼神中的意思。作为损友三人组的另外两位,自然得全力配合到底。
“奶奶,爸爸,清汝跟沂南刚刚拿来的东西呢?”
“然然丫头……”陶奶奶见自家孙女在那里翻箱倒柜,根本不可能当着赵清茹还有钱沂南两个外人的面,据实已告地告诉陶悠然,东西全让她那大堂姐陶欣雨给拿回大儿子家去了。陶欣雨临走前还顺道将小南山手里的那盒酒心巧克力也给顺走了。甚至陶伯母就因为这事彻底爆发了一回。
陶奶奶见自己根本阻止不了有心算无心的陶悠然,赶忙示意陶伯父开口:“明子……”
“然然,这些东西就当……是爸爸买的吧。”
“那行,钱拿来!”陶悠然不客气地朝着陶伯父将手一伸,“即便不算上那两瓶特供的茅台,其他东西也得用特供劵才能买到的,所以别想着便宜。”
“……”虽然陶悠然说的确实是事实,但是……
赵清茹与钱沂南彼此对视了一眼,突然发现,其实吧,她们三个真不愧是志(chou)同(ei)道(iang)合(tou),有时候还真一个比一个刷下限来着。
虽然不清楚陶悠然具体敲了多少软妹币,不过冲着陶奶奶那一脸肉痛到两边脸颊都颤抖起来了,脸色更是堪比锅底灰后,赵清茹跟钱沂南得出了一个“肯定不少”的结论。
其实这事儿对于陶伯父还有陶奶奶而言,刺激还不算最小的,后头那个才更要命来着。当天晚上,也就是赵清茹跟钱沂南背上大背包离开后,晚饭就没人负责做了。
陶悠然美其名曰送送自家好友,这一送都过了晚饭点,天麻麻黑后才回家。晚饭自然是吃过了,就连小尾巴小南山也蹭了顿好吃的,吃得肚皮滚滚圆。
真真是不孝女(孙女)啊……
不管是陶伯父还是陶奶奶不是不想收拾陶悠然,偏偏陶悠然一脸地无辜表情,在那里装傻问道:“原来奶奶跟爸爸还没吃晚饭啊。”
尼玛,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你家老娘这会儿还关着房门,生闷气呢。不做饭,你让你家老子(奶奶)吃什么?!喝西北风不成?那也得有西北风才行。
还在肉痛无辜损失了一大笔钱的陶伯父跟陶奶奶只好眼不见心不烦,将陶悠然给打发了。陶悠然乘机跟自家老爹还有偏心眼儿的奶奶告假,说是明天一早要送好友上火车。
陶伯父要说也确实老实,上楼见房门还锁着,便以为陶伯母还在生气,便委委屈屈地在堂屋凑合了一晚上。早上起来后没见到早已习惯多年的早饭后,好生不习惯。可到底还是忍着没上楼去敲房门。
其实,陶伯父若是上楼去敲门,就会发现这门根本就没有上锁。而且,屋里早没了陶伯母的踪迹,只有靠墙已经掉了油漆的那张写字台上,还压着陶伯母留下的“需要彼此冷静一下”的纸条。
当然陶伯母的纸条上还写了其他内容,大致意思就是这几天带着女儿跟儿子出门散散心,顺道彼此冷静一下。也让陶伯父好好想一想,准备如何处理陶奶奶一味偏心大儿子,总是克扣自家这个严重问题。
陶伯母并不是个只顾娘家不孝顺婆婆之人,甚至很多时候更偏向婆婆。问题欺软怕硬的陶奶奶做得越来越过分了。旁的不说,若不是这会儿大学都是免费上,估摸着连这个上学机会都不准备给自家闺女陶悠然。
就因为他大伯家的那个大孙子,也就是陶悠然那大堂哥要结婚了,陶奶奶就让自家幺儿子拿出五百块钱来当礼金。在人均每月工资就二十多还不到三十块的八零年,一年到头能存下一两百算是富裕的了。五百块可不得存个好几个嘛,还真不客气。
现在虽说陶悠然再过两年便能毕业工作了,问题小儿子小南山不也要准备上初中了嘛。上了初中,这花销可就大了。家里那点子老底……都一点点地让大(愚)方(孝)的陶伯父给贴补出去了。
现在看来,这次陶伯母下定决心出门散散心,完全是让赵清茹跟钱沂南这俩催化剂给催化下的结果。不过不管怎么说,问题既然已经存在了,总有一天会“量变引起质变”。至少现在爆发出来,矛盾还没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
带着一双儿女,跟在赵清茹跟钱沂南后面一路南下游山玩水,直到到达目的地南岛的陶伯母并不知道家里因为她的罢工,已经家不成家,脏乱成不像样子了。而陶奶奶更是天天站在院子里,等陶伯父一天工作下来回到家的时候,破口大骂陶伯母是如何不孝,虐待老人。
人心毕竟是肉长的,即便真的长偏了。陶奶奶这么见天的数落,对于陶伯父而言除了心灰意冷外,再无其他的感触了。毕竟这些个污言秽语,早在陶伯父有记忆开始,便一直有听到过。
原以为随着年岁渐长,向来偏心的亲生姆妈会看在自己还有媳妇两口子,多年来任劳任怨还算孝顺的份上,至少会有所改变。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正如陶奶奶所说的,他或许真的命太硬了,克死了前头的姐姐外,老婆孩子都要舍弃他而去了。
这老实人被欺负久了,到底还是有脾气的,而且脾气还不小。
“明,明子……你,你想干……”
“妈,当年爸走的时候,您说过您将来就只靠大哥养老。所以坚持将家里爸留下的所有家当都留给了大哥。”
“怎的?!你个不孝的东西,果然还在惦记着老娘的东西!”陶奶奶赤红着眼睛,二话不说便往陶伯父身上招呼。陶伯父并没有躲闪,直到陶奶奶顺手操起的不求人,直接打中了陶伯父的额头,直接青了一大块,这才躲闪着,抓住了陶奶奶手里不求人。
“妈!我当真是您亲生的儿子吗?!这么多年了,您当真就这么看我不顺眼?!既然这样,当初为什么不直接把我淹死在马桶里?!”陶伯父冷着脸,盯着陶奶奶,继续道,
“不管是爸爸留下的那些东西,还是妈您存的那些个棺材本,我从未想过要拿一分一毫。既然您当初就坚持要让大哥负责给您养老,当弟弟的自然不会跟大哥抢这一份功劳。不过身为儿子,赡养父母是应该的。所以以后逢年过节的年礼,我也不会少。但是!妈,您若再想着像从前那样,让我拿出所有的工资还有然然妈做衣服赚的钱来贴补大哥一家,您就不要再想了!”
开始,陶奶奶也只当自家幺儿子这是说着玩的,本来嘛,陶伯父怎样的性子,当娘亲的怎会不清楚咧。要不然也不会拿捏了几十年了。偏偏这一次,陶伯父还真的非常认真的反省了一下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
尤其赵清茹那番话,更是点醒了陶伯父,让陶伯父突然意识到,这些年他真的辜负了当日自家丈人将自家最宝贝的女儿交给他时,他答应自家丈人一定会好好照顾的誓言。
老丈人那儿,陶伯父暂且没有脸上门,自然也就不清楚自家老婆孩子这会儿跑哪里去了。不过陶伯父还是相信,老婆孩子一定会回家的。所以……趁着这段时间没在家,非常认真地将家里里里外外都给打扫了一遍。
这家务活,只有做过的才知道,想要彻底大扫除一遍,可是相当辛苦的。更何况陶伯父也不是个熟练工,陶伯母离开后又有好些日子没人打扫屋子了。过程何等辛苦,可想而知。
要说陶伯母心里到底还是挺担心家里的情况的,半个月后,也就是八月初时,便带着玩疯了的小儿子小南山提前回了瓷都,至于陶悠然则继续留在南岛那边。
回到家的陶伯母瞧着家里焕然一新,并没有想象中那般脏乱,尤其见到主动要求跪搓衣板赔礼道歉的陶伯父,本就没那么生气了,自然也就原谅了陶伯父这一次。
至于陶奶奶那一边,大儿子也就是陶伯父那大哥性子如何姑且不提,反正大儿媳妇绝对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陶奶奶看来一向对她非常孝顺的大儿媳妇在知道自家婆婆再也不可能从老实巴交的小叔那头弄到钱后,这态度就一天不如一天。
终于在未来的某一天里,趁着陶奶奶病得糊里糊涂的,找了一个晚上,将人连铺盖带破床直接给丢在了陶家门口。还振振有词地说,都是儿子,原本就该轮流着伺候孝顺老人。陶奶奶在家里都白吃白喝那么多年了,当然现在该轮到陶伯父负责了。
直到那一刻,陶奶奶才悔不当初。也亏着陶伯父跟陶伯母并没介意这些,依旧将陶奶奶接回家里,好生伺候孝顺着。
那时,早已结婚生子的赵清茹跟钱沂南知道这事后,也忍不住有所感叹,陶伯母真的很贤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