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红山岭一派新的气象,又听了李景讲述山上实行的几项新的举措,袁可立十分欣慰,连夸李景孺子可教。
当然,最令袁可立惊奇的是在水库旁边建设的军工厂。
看到水库下面黑漆漆的机械设备,又看着一门门新式的火炮和锃光瓦亮的炮弹,就连袁可立都觉得心痒难搔,一连让赵双喜开了十多炮才心满意足。
而看到这些武器之后,袁可立终于明白为什么李景的底气这么足了,对李景的信心也是大增。
但是当问及一门炮弹的费用之后,袁可立知道这样的炮弹威力虽大,但是消耗的也快,以红山岭现有的资源可以说根本消耗不起,至此袁可立才明白李景为什么那么急着想占领各种矿产。
但是袁可立却知道,有些事情急是急不来的,越是这种情况就越要稳。
袁可立再次听了一遍李景讲述以后的历史走向,然后告诉李景十二个字方针:积蓄力量,徐图发展,以待乱世。
李景听后深以为然。
随即李景当众任命袁可立为山寨军师,当然只是以李景先生的名义,至于袁可立的真实姓名是不能让众人知道的。
实际上山上除了沈正、高奇和柱子等十余人,再无人知道这位新来的军师竟然是朝廷在年前致仕的兵部尚书。
袁可立上山之后,除了给李景提了一个建议再加上那十二字方针,剩下的时间全用来关注朝廷的动向。
天启七年十月十五日,云南监察御史杨维垣上书弹劾崔呈秀,朱由检把杨维垣骂了一顿,驳回崔呈秀的辞职请求。
但是过了几天,这个杨维垣竟然再次上书弹劾崔呈秀,不过这次他捧了下魏忠贤,朱由检把杨维垣再次痛骂一顿,接着驳回崔呈秀的请求。
实际上,袁可立通过这些情报已经看出,新帝完全可以把崔呈秀拿下了,但是新帝仍然迟迟不动手,是因为上书的这位杨维垣是阉党,是魏忠贤的人,新帝不知魏忠贤用意如何,不敢贸然动手。
但是到了十月二十三这一天,工部主事陆澄源突然上书弹劾崔呈秀及魏忠贤,朱由检照例把陆澄源批评了一通,不过当崔呈秀照例提出辞职的时候,这一次朱由检同意了。
“济民啊,你知道新帝为什么突然同意崔呈秀辞职了么?”袁可立指着情报向李景问道。
济民是袁可立为李景取的字,李景做了袁可立的学生,也算迈入明朝文人这一行列了。
文人哪有无字的?而取字便是师长的责任。
袁可立为李景取的字是济民,意思是让李景能够济世安民。
李景从袁可立手中接过情报看了一会儿,摇摇头道:“不明白,难道说朱由检的羽翼已经丰满了么?好像不能这么快吧?”
袁可立摇摇头道:“羽翼倒没有丰满,但是他已经当了两个月的皇帝了,魏忠贤已经不可能再把他拿下了。”
“那他就应该尽早动手才是啊,干嘛这么磨蹭?”李景不解道。
袁可立摇摇头道:“你一直是山上的首领,在山上你最大,任何人都威胁不了你,也不敢威胁你,所以你根本理解不了新帝的难处,魏忠贤确实已经不敢把新帝怎么样了,可是新帝敢冒这个险么?”
李景想了想,然后默然点头。
这个道理就像一个千万富翁不可能跟地痞流氓打架一样,地痞流氓打仗可以动砖头,用刀子,但是千万富翁能么?同样都是一条命,但是价值是不一样的,千万富翁的生命比地痞流氓贵重的多,自然不肯跟地痞流氓玩命儿。
“那皇帝这次怎么敢动手了?”李景疑惑道。
袁可立把前些日子传来的情报叠在一起道:“是因为这些,这里面的情报告诉我,这几次弹劾崔呈秀并不是什么试探,而是魏忠贤的计谋,魏忠贤这是想舍车保帅啊!”
“舍车保帅?魏忠贤这是找死吧?没有车他还想保帅?”李景笑道。
“是啊!魏忠贤应该离死不远了,新皇帝别看年纪小,心机可是够深的,了不起!这一点济民你应该跟他学学。”袁可立叹了口气道。
李景连连点头,李景听袁可立分析朝局动向,本就是想学学这些政治手段。
在红山岭除了高奇和沈正敢跟他略微耍点小心眼儿,别人怎敢欺瞒于他?即便是高奇和沈正跟他耍的那些心眼儿也是因为怕他,甚至是为了他好。至于真正的政治斗争在山上他是学不到的,但是政治这个东西却是李景必须要学会的。
崇祯跟魏忠贤斗法,正是他学习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难得的机会,李景虽然没有身处其中,但是双方之间任何一个变化他都看的清清楚楚,其中的体会,他可能比当事者都要深得多。
这就给他以后施展政治抱负打下基础,不然的话以后跟明朝的政客们打交道,还不得被人玩死?
朝堂上的发展如袁可立所料,接下来数日,开始有人上书弹劾魏忠贤,起初崇祯皇帝不为所动,直到有无党派人士开始上书以后,崇祯皇帝终于动了!因为这时上书的人意味着他们将站在皇帝一边,新皇帝终于开始拥有自己的班底。
十月二十八日,魏忠贤提出辞职,崇祯皇帝同意。
十一月初一,崇祯皇帝下令,命魏忠贤去凤阳看守祖坟。
这个结果对于魏忠贤来说应该算是很好,可惜魏忠贤做了一件蠢事,这也是他做的最后一件蠢事。
都被人打发去看守坟墓了,就该老老实实的打包收拾行囊滚蛋,可这家伙上路前居然足足准备了三天。
这三天他把所有的财产都进行打包,足足装了四十大车。
四十多车金银财宝,还用了一千多人护卫,这不是找死么?
十一月初六,崇祯皇帝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怒,终于发出逮捕令。
得知皇帝下了逮捕令之后,魏忠贤这才知道自己彻底完了,当晚便悬梁自尽。
树倒猢狲散!
魏忠贤死去,他以前的班底开始纷纷落马,其中包括河南巡抚郭增光,卫辉知府徐百川,以及彰德府的知府。
实际上徐百川远远算不上魏忠贤的嫡系人马,但是他是阉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徐百川被罢官去职的最大理由是在本地做官,而这在大明王朝是绝对不允许的。明朝有严格的规定,北方人必须在南方做地方官,同样南方人必须在北方做地方官。
但是由于徐百川买通了魏忠贤的亲信,投靠在崔呈秀的门下,在本地做官居然没人查问,当然以魏忠贤和崔呈秀当时的权势,也没人敢查问。
可是等到魏忠贤一倒,这个问题便被人揪了出来,徐百川的下场自然不言而喻,罢官去职。
而彰德府的知府是徐百川的侄女婿,自然也受到牵连,不过他的下场能好一些,调职他用。
徐百川被罢官,对李景来说是个喜事,这个冤家对头终于倒了,至此卫辉府再也没人会主动跟红山岭捣乱了。
徐百川回到林县老家,但是李景并不准备继续对付他,因为他已经对李景构不成任何威胁了!
另外,李景也不想刺激新来的知府,毕竟谋杀前任知府的罪名也是不小的,李景可不想没事儿给自己找事儿。
外部环境良好,李景开始一心一意地建设红山岭。
红山岭是李景的基地,李景准备把红山岭打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只有这样,当李景对外开始展开行动的时候,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另外在得到袁可立的指点之后,李景命人在卫辉府等地张贴告示,雇请书办。
如袁可立所料,有大量的读书人前来应聘,而且这些人大多是童生和秀才出身。
有这些读书人加盟,红山岭的建设更是顺风顺水。
红山岭诸事井井有条,李景终于有了空闲的时间跟袁可立学习。
袁可立并没有教李景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他教李景的主要是史书典籍这样的实用学问。
李景在现代受过高等教育,理解能力远高于这个时代的人,何况学的这些东西也不枯燥,唯一令李景头疼的就是每天必须用毛笔写字。
但是这时候袁可立却表现出他严厉地一面,每天写字完不成任务,或者草率应付是要吃苦头的,李景无奈只好每日苦练。
说来也怪,写了一段时间的毛笔字,李景发现自己越来越能沉得住气,很多很急的事情也能平心静气地仔细考虑一番才做决定。
看到李景气度越来越沉稳,虑事越来越周密,袁可立大感欣慰。
..
红山岭有序的发展,但是有一件大事却必须要办了。
起因是陈大虎的老婆翠儿有身孕了。
陈大虎的老婆有了身孕,最高兴的当然是陈老汉。
但是高兴之余陈老汉开始替李景操心了。
李景转年就二十六了,这个年纪还没有成家,在这个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李景在这个时代无父无母,由于李景一直把陈老汉当亲叔叔一样看待,李景成亲的责任就压在了陈老汉的身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