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笑了笑道:“确实有这个想法,不过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去负责宣传方面的事情,因此才搁置下来。
前些天我看到《天工开物》是由伯聚校检刊印的,想起他曾经任过河南的参议,还兼过汝南的兵备道。像伯聚这样既懂刊印发行又熟悉地方民情的人,正是负责宣传方面事宜的合适人选,于是便命人将伯聚召进京城。”
说到这里,李景叹了口气:“咱们大明其实并不缺少人才,而是缺少能发现人才的人。咱们很多人才其实都被埋没了。
比方说宋先生,宋先生这样的人可能要几百年才会出一个,可是这样的大才居然在江西担任一个县的教谕,而且让他教授四书五经,这不是浪费宋先生的时间和才华么?
如果让宋先生在国子监当教谕,我们可以想见,宋先生能为大明培养出多少人才。
但是宋先生这样的人为什么没有受到重用?只因他没有考中进士,于是宋先生的才华就被埋没了,实际上,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取消考试时只考四书五经的原因。”
宋应星闻听心里不由一阵唏嘘,大有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李景之念。
看到宋应星满眼都是遇到伯乐的眼神,李景笑了笑道:“不过有些事情也说不上是好是坏,我觉得宋先生没有考中进士对宋先生来说是好事儿,如果宋先生考中了进士,恐怕我们现在就看不到《天工开物》这本书了。”
众人听了同时轻笑起来,而宋应星则默默地品着李景的话,过了一会儿,宋应星暗暗点了点头,知道事实确如李景所说。如果当年他考中进士,那肯定会把精力用在仕途之中,根本不可能到全国各地考察研究各种技术,也就根本不可能写出《天工开物》这本书。
如果没有这本书,自己很可能不会受到李景的重用,更遑论担任正部级这样的高官了,正应了那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见宋应星沉默不语,李景笑了笑道:“宋先生不用多想,以后尽你所学,为咱们大明培养更多的人才出来吧!”
宋应星闻听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景笑了笑,将目光看向涂绍煃道:“咱们接着说报社的事情,仅凭言官们帮你肯定是不够的,想把民生报办好,还需专业的人才。
那什么才是专业的人才呢?我是这么看的:
首先,这些人得读过书,能识字,要是连字都不会写,那怎么记录他们所看到的事情?
第二,要敢于替老百姓说话,说真话,说实话。如果不能替老百姓说话,那这些人就成了咱们粉饰太平的枪手了。
第三,要有道德观念,不能见利忘义。
我们知道,有些官员不愿意听到老百姓说自己不好,怕影响他们升官,有些官员很可能会拿钱去贿赂报社的人,报社的人如果拿了官员的钱就不会替老百姓说话,对这样的人我们坚决不能用,如果有,那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我不希望我们使用的人最后都被抓起来,因此,我要求你在挑选人员的时候一定要审查清楚,宁缺毋滥。”
“大帅放心,下官必定把好审查这一关。”涂绍煃忙道。
李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接道:“我跟你说,你招募的人员并不属于官员,也不属于吏员,就是普通的员工,说白了就是老百姓。那么怎么能让他们认真并且努力地工作呢?我认为可以在薪饷和待遇上面做文章。
这些人刚招募进来的时候,肯定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水平,这时薪饷可以低一些,我们按每人每月六钱银子发放。
过一段时间,等他们业务熟悉了一些,就给他们加薪,每月八钱银子,等他们业务完全熟悉了,就再给他们加薪,每月一两银子甚至更多,如果工作做得好还可以奖励,总之是,干得好挣钱就多。
至于待遇,比如说你派人到山西,那么车马费和住宿费以及吃饭的费用咱们来承担,年节的时候还会有其他的补助等等。
我们要让员工们觉得干这份工作既体面,收入还稳定,同时还有荣誉感。
当然,如果工作出色并且能力强的,我们也可以把他们提为部门领导,让这些人觉得有奔头,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待涂绍煃消化了一会儿自己的话,李景接道:“我估计老百姓和官员一时半会儿意识不到民生报的用处,可能不会接受这个新生事物,而且我们不可能马上就招到足够的员工,因此,前期摊子不要铺的太大。
我建议你先从北直隶地区着手,然后向周边省份发展。
咱们循序渐进,我估计有三年左右的时间,报社就能在全国铺开了。
另外,报纸发行可以定为半个月一期,或者一个月一期,这个你根据手里掌握的信息自行安排。总之是不要急,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物。”
涂绍煃跟宋应星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点了点头。
刚才两人均以为李景准备一次性在全国开设报社,现在才知道,李景看似做事激进,实际上却是极稳。有三年的时间,无论如何民生报也能在全国铺开。而且半个月一期,甚至一个月一期,员工就有足够的时间到各地收集信息。
见涂绍煃没有意见,李景笑着接道:“刚才我说了,报社的员工并非官员,但是你这个社长却是朝廷的命官,这显然是不大合理的。我这么做其实是准备让你出任国家出版署的署长,这才是我任你为官的用意。”
听到李景嘴里又冒出一个新名词,朱由检和宋应星以及涂绍煃等人均露出疑惑的表情,不知这个机构又是干什么的。
看到众人面露不解之意,李景笑道:“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个机构是干什么?我来跟你们解释一下。我还是拿宋先生的这本书来打个比方,你们说宋先生撰写的这本书,能不能挣到钱?”
“国公爷,下官撰写《天工开物》本为开发民智,并没想过要挣钱。”宋应星忙道。
李景摆摆手笑了笑道:“你以前大小是个八品官,多少还有些俸禄,可是别人呢?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写书的人都是当官的,那这些人靠什么养家糊口?”
“这个……”宋应星闻言一怔,这一点他倒是没有想到。
转头看向涂绍煃,李景笑道:“伯聚,你呢?你出资刊印《天工开物》挣了多少钱?”
涂绍煃摇摇头道:“我跟长庚兄乃是至交好友,出资刊印长庚兄这本书,是不想让这本书埋没人间,也是为了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些技术,并未想到过挣钱。”
李景点点头道:“你们都是高风亮节,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们不挣钱,有人却会靠这本书挣钱,我说的就是那些卖书的书商。
你们想想,宋先生费劲心血才写出这本书,伯聚雇人刻版印刷,花费了诸多银两将这本刊印出来,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天下有这样的道理么?”
“大帅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想让著书者和印书者都有利可图。”涂绍煃说道。
“这是肯定的,但是还有一点,写书和印书的挣钱了难道不缴税么?如果缴税,应该如何定税,如何收取呢?”李景笑着问道。
涂绍煃一时无言,看着李景心里不住嘀咕:“合着你是钻钱眼儿里了是吧,怎么什么都要收税呢?”
不过涂绍煃最多只敢心里嘀咕一下,嘴里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甚至连表情都不敢露出不满地神色。
琢磨了一会儿,涂绍煃问道:“那以大帅之见,这笔税收应该如何收取呢?”
李景笑道:“这就是我设立出版署的原因。以后凡是有关书籍的刊印发行通归出版署管辖,税额也由出版署来定。比如说这本《天工开物》要想刊印,得上报出版署进行审阅,出版署需要看书里面有没有鼓动造反的言论和淫秽的内容。如果没有就可以同意刊印发行。
另外,出版署还要给书定价,不能由书商自己胡乱定价。
我们知道,印书商有许多成本其实是固定的,首先是刻版制版的费用,其次是油墨和纸张的费用,还有一个是人工费用,这些都是固定的。
能影响到一本书的价钱,主要是看一版印刷了多少本书,每一版印的书越多,成本就越低。
出版署只需知道印书商印了几版,每一版印了多少本,就可以算出每本书的成本应该是多少钱。
好了,我们知道每本书的成本,现在出版署就可以给书定价了,先根据书的成本给著书者加一成的著作费,给印书者加一成的利润,给销售的书商加两成的利润,那么一本书的价格就制定出来。
收税时,就按照书的利润的一成这个标准来收,直接从印书商的手里收,印书商印多少本,就收多少本的税钱。”
听了李景的讲述,朱由检不由微微摇了摇头,心道:难怪你累成这样,连这么细的账你都亲自去计算,不累才怪了。
琢磨了一下,朱由检说道:“兴国公,出版署只监管造反的言论么?要是有人在书中抨击朝政不管么?”
李景笑了笑道:“这个不要管,我们要开禁言论,让民众放心大胆地说话。有人抨击朝政,说明我们做得不够好,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的政策还有不足之处。这是好事儿,应该支持。
但是鼓动人们造反的书是不能刊发的,我们允许老百姓提任何意见,但是不能允许他们造反。”
顿了顿,李景接道:“说到这里,我想起个事儿,正好骆大人在这里,我说这个事儿你注意一下。”
骆养性急忙起身道:“大帅请说。”
李景摆摆手,让骆养性坐下说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