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厢车,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
其实这个传说很不靠谱,以蜀汉通往关中或是陇右地区的通道,根本就不适合用这种扁厢车。
历史上真正用传说中的扁厢车战胜游牧民族的人,是西晋的名将马隆。
不过,他并不是第一个利用战车战胜游牧民族的人,利用联合兵种战胜游牧民族的第一人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
关于历史上传说的扁厢车,金知蝉自然也没有见过真的。即便后世人造出来的那些所谓的著名战车,木牛流马,也都是后人臆想而已。也许,真正的木牛流马真得就是独轮小推车而已。
反正,在如今的大汉朝,仅有金知蝉制造出来,并推广到民间的独轮小推车,已经风靡了整个大汉朝。结构简单,坚固,制造起来也不困难,对于来百姓们来说,独轮小推车唯一难以制作的独轮也被金知蝉解决了。
属于她自己的铁匠铺利用水力和煤炭,打制出了钢铁制造而成独轮小推车的车轮,并且,因为采用了半流水线制作方法,所以,价格并不贵。反正长安城以及周边的大部分老百姓都能够买得起。
随着关中各地马路的推广,大大缩短了去长安城里做些小买卖的百姓和商人们出入长安城在路上所花费的时间。
霍去病、卜至忠和公孙厚德三个臭皮匠花了大半年制造出来的所谓战车,在金知蝉看来毫无新意,其能够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小。
可是,刘彻看到他们三个做出来粗陋不已的样板多用途战车后,却像如获至宝一样,立即拉回了宫中,还专门下旨意亲自重赏了他们三个。
由此,他们三个也成了兵学里目前为止唯一获得皇帝奖励的三名学员。至于那些做军粮的,只能说他们全都是在瞎胡闹。至于浪费粮食,在兵学里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谁做的军粮试验品,若是没有其他人肯吃的话,就由谁负责将其吃完,若是做得太多,腐烂变质的话,则会从他们每日的口粮里面扣减。
兵学里提供的饭食可从来不是让他们能够吃得饱的,虽然他们年纪还小,可金知蝉却没有因为他们在长身体的时候惯着他们。一方面,让他们一直保持相互竞争,谁的成绩好,谁就能够吃饱,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控制他们的体形和体重。
像俯卧撑,应体向上这些锻炼上肢力量的动作,年轻人如果做得多了,也会影响他们将来的个头的。吃得少,消耗的多,他们如果还能长肥肉,那才叫见了鬼的。
比如,刚进入兵学时,体重最终的公孙小胖,两年时间下来,现如今的他也成了一个浑身肌肉疙瘩的型男了。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金知蝉可不会苦了她的小丈夫,在私下里,木栋每天都会把卜至忠叫到自己的房间,名义上是亲自监督他的课业,实际上是偷偷给卜至忠一些吃的,用来给他补充营养。
比如,一大碗牛奶,腥是腥了点,可卜至忠从小就是喝羊奶长大的,其实他比金知蝉还能够忍受原生态牛奶的味道。
当然,刘彻将那辆原版战车拉回去之后,还是找了将作监的十几个出名的工匠,又按照原版的样子,集合众人之力,将其修改做了一番大修改,将一些三个臭皮匠臆想的地方更正了过来,使其变得更为合理一些。
不然的话,真要按照那三个臭皮匠所做的战车提供给军方,反正卫青是绝对不敢用的。
这种新式战车最大的提点,就是在车厢的两侧都开了孔洞,可以往里面插纯钢打制的拒马枪阵。这种可以组合起来的拒马枪自然是金知蝉派人打制而成,说穿了就是粗细不同,却可以组合在一起的三根长约一米的枪管。遇到战事,从车厢里将其拿出,组合,插入车厢的一侧,将战车摆放在敌人骑兵的正对面。
有了这种防御骑兵的利器,就算是十万骑兵只冲一面,也不见得就能将车阵冲开。这是因为,这种车阵并不是平行放置的,而是犬牙交错般三角形放置。拒马枪的底部直接插入地面,而拒马枪枪阵是呈四十五度往上斜插着的。
有了这些战车形成的大阵,大汉军队就足以抵消掉匈奴人骑兵方面的巨大优势。
遇到这种满都是利齿的乌龟壳,匈奴单于一只鞋傻了才会命令自己的手下去冲阵。
等卫青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进退有据地率领近十万大军离开塞外,返回定襄郡的时候,一只鞋才得到了那个有关自己后方被汉军横扫了一边的消息。他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上了大汉人的当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汉人居然用了十余万大军当成诱饵,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这才使得后方空虚,让汉人那两支精骑有了可趁之机。
要知道,这在以往可是匈奴人惯常使用的伎俩。
……
而就在这个时候,金知蝉和铁梨花两个闺蜜在铁梨花的房间里说着悄悄话。
“二小姐,你的小丈夫明年就要毕业了,你是不是应该跟他圆房了?”铁梨花这个时候已经出了月子,她看着二小姐死死把着自己亲生女儿的样子,非常无奈地问道。
铁梨花和木柱结婚两年,铁梨花已经为他生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子,现在,那个女孩子正被金知蝉一脸好奇地抱在怀里。
小孩子嘛,刚生出来的时候,皮肤全都是皱皱巴巴,丑丑的,身上一股子婴儿特有的味道。
金知蝉虽然已经嫁给了卜至忠,可是,她心里面像是有了什么心理疾病似得,既不肯和小丈夫同房,也从不说明原因。
现在,只是因为卜至忠在兵学里,这件事,还能掩盖一二,可等到明年卜至忠毕业之后,她还是这样的话,卜至忠就算是再好脾气,也无法容忍的。何况,金知蝉用自己年纪小不想生孩子这个借口,现在也不好使了。今年的她已经双十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