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性太好,有时候是一种负担,容易忘记往事的人,是幸福的。
尤其是在一个有着大把时间可以挥霍,记性不错,心胸又不算很开阔的人开始回忆……
时间线到了那里,很多不愉快的回忆原本不愿去触及,却不得不面对。比蒲素离婚之前和孙莉摊牌那一段还要不情愿。因为孙莉严格说起来并没有血缘关系,而即将开始的牵扯到的还有亲人。
中午起床,梅芳下了碗饺子,一边吃一边听一张大提琴合辑。吃到一半出现了《Yumeji’s Theme》,旋律一起就知道这是《花样年华》的主题音乐。
说实话,不怎么喜欢墨镜王的电影。一直觉得华人电影史上最大的装叉犯应该就有他,西方的他认为是科恩兄弟。
只是讲故事虽然他讲不好,但是会营造年轻人喜欢的电影氛围,镜头语言用的比较高级。含含糊糊的叙事手法,导致出现文青观影时的内心戏,远远超出作品本身的诡异现象。
墨镜王式的台词,就是几个人物,加上一个绕口的时间勾勒一个无聊事件。如:“被解雇之后的五天零三小时八分钟,我又去楼下吃了碗冰沙,不过这次,我没要红豆……”
当年看过这部电影。张曼玉在少女时期,嘟嘟的婴儿肥以及那一口兔牙,莫名给我一种土俗的感觉,哪怕是当年也不觉得她有什么出色之处。反而是年龄上去,褪去了婴儿肥又矫正了牙齿以后,越发有女人味了。
不记得是退伍回来,还是当中偷跑回来的时候,看了一部《新龙门客栈》。那时候曙光电影院还没拆,如果是退伍以后,家里已经搬到王艳那边去了,应该不会去曙光电影院看电影。
电影里经营黑店为生的老板娘金镶玉(张曼玉饰)风骚多情,对梁家辉饰演的周淮安暗生情愫,在喝了交杯酒入洞房之后,那一段挑逗的戏……
不能多写,否则犯忌。只记得金镶玉这个角色绝了,当时眼睛简直离不开她。
金镶玉像是不断流动却异常坚韧的欲望体,柔媚又阴狠,欲望的对象非常明确,她要在这个沙漠里寻一条不错的生路。
她美艳动人,勾魂摄魄,总是笑脸迎人,但也是她最了解这些男人要的是什么,他们都是过客,他们之间也是交易,所以她可以毫不留情地以价码来衡量人的生死。
片子把几乎所有的挣扎都放在金镶玉身上了,她是剧情往前走的关键,她的决定左右着所有人的命运。张曼玉的演出让人赞叹,流转的目光,泼辣的嗓门,果断的抉择,干净的动作,在白天夜晚两个不同的世界里面平衡双方的力量,你知道她的很多动作是为了漂亮的,一些定点的姿势可能会让人出戏(做作)。
但她就是如此的活生生,赤裸裸,非常让人喜欢。影片中要衬托出金镶玉在客栈里游刃有余,设计了一些小动作,她蹲在桌子上和地上的贾公公对峙时,她大声叫嚷着不够高,话音未落,几个伙计不知从何处搬来凳子恰恰好给她放在屁股下。
原本打算今晚睡前电影就是《新龙门客栈》和《花样年华》,做一个曼玉怀旧专场。后来还是决定先看一场《花样年华》,正好此时在听主题音乐。
有的女人就是这样的。年轻时其实并无特别魅力,充其量就是长的还不错的一个年轻女子,不算丑也不惊艳。偏偏到了一定岁数以后,味道就出来了。
莫妮卡贝鲁奇凭借《西西里的传说》时已经36岁。她年轻时的作品特地找来看了,颜值和身材也不过如此。而36时的她,就像是一颗熟透了的蜜桃,无以伦比。
当然,这种欣赏角度,只能是作为一个观众或者路人。真要是做女朋友还是选老婆,当然是越嫩的时候越好……
一边吃饺子,一边反复听了几遍《Yumeji’s Them》后,还是决定重看这场电影。
这首主题音乐在电影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查了下资料,电影是墨镜王导演的第七部电影,是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故事,改篇自刘以鬯的《对倒》。电影曾获英国独立电影大奖最佳外语片,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奖项。
《花样年华》的电影音乐,不但使影片带有浓重的怀旧气息,更使整部影片有了一种既浪漫,又暧昧的情调,散发出电影特有的唯美主义气息。
其中的主题音乐《Yumeji’s Theme》取材自日本著名导演铃木清顺的电影《梦二》,由日本著名电影配乐家梅林茂作曲。
乐曲在电影里好像是由小提琴演奏以g小调为主调,作曲手法采用了多旋律,复音音法的复调法,乐曲的内部结构是以模仿手段写作的连续体,但可看出明确的呈示、发展和再现因素,比较强调曲子的情感起伏,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带有典型的巴洛克音乐风格。
3/4拍的圆舞曲节奏,乐手强而有力的演奏下,显得强烈而又跳跃,具有律动感,渲染出影片强调的那种优雅的调子。
在影片中,当“Yumeji’s Theme”的主题音乐出现时,我们都会把注意力从剧情转移到音乐上,因为这个突出的主题音乐总是与画面中人物动作的升格处理相结合,让我们不得不对此进行关注。
“Yumeji’s Theme”的主题音乐一共出现了9次,基本都是在男女主人公周慕云和苏丽珍相遇时出现,为影片增添了复杂而模糊的独特情调。
主题第一次出现,是在主人公搬家成为邻居后,一次打牌,使两人相互认识,这一擦肩而过的镜头,加上画面的升格处理,使影片从音乐到剧情的主题,突出地显现在了观众面前,给人一种预示着某些事情要进一步发展的征兆。
主题音乐第二次出现,是在周知道被老婆欺骗后,到巷口吃云吞,遇到独自一人的苏从巷口买外卖回来,两人又一次擦肩而过。主题音乐再一次推进着剧情的发展,让我们在神秘而有律动的音乐中感受到男女主人公在巷子这种狭窄的空间里走动时,各自内心的苦闷和压抑。
第三次主题音乐的出现,依然是两人在狭窄楼梯中擦肩而过时出现的。画面中昏暗的灯光和淅淅沥沥的雨声,加上提琴单音色演奏的曲调,使得主人公郁闷的心境与压抑的环境交织在一起,更加象征性地体现出音乐伴随画面的令人费解的神秘色彩,预示作用加强。主题音乐在这部影片中,总是起到提示与强调的作用,仿佛音乐一出现,我们就能隐约感受到两位主人公之间朦胧的关系。
之后,主题音乐又反复出现了六次。第四次的场景是在周租住的旅馆里,为了写武侠小说,两人进行交谈,然后在雨中,周先回了家。
第五次是男女主人公在办公室和家里各自写着东西,然后又一起进行切磋。第六次是两人在旅馆一起写小说时出现的。第七次,两人在两地互相思念,这种思绪又一次伴随主题音乐,表现着人物内心的忧伤。第八次主题音乐是周准备要去新加坡时,两人在雨中依依惜别时出现的。
这几次的主题音乐,与之前三次有了不同,画面不再采用升格的形式,而是将几组不同的场景拼接在一起,音乐像是在讲述故事一样,推进着剧情的发展。随着主题音乐和主人公画面的反复出现,观众已经渐渐地接受了这种音乐伴随氛围的形式,使人们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情感表现,更加容易接受,并且觉得理所应当。
影片中第九次主题音乐的出现,已经是故事结束后。这时,周已经把自已与苏丽珍缠绵悱恻的爱情秘密永远地封在了吴哥窟墙壁上的小孔中。这段主题音乐,虽然没有了故事一开始时的震撼,但是伴随着这熟悉旋律的最后一次出现,观众得到了对故事和人生更深入地思考。
主题音乐《Yumeji’s Theme》的使用,使上个世纪60年代的香港,在怀旧中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随着男女主人公的反复相遇,主题音乐都会出现,这反映出两人之间试探或揣测的爱情,他们的情感随着男主人公对小洞的诉说,永远得成为了一个谜。
墨镜王力求通过一些重复的镜头,配上这首主题音乐,反反复复地出现,来追求一种影像与音乐混合的化学效果。影片像是在告诉我们:生活或许每天都是重复的,或许每天都在反反复复做着相似的事情,但人生因为一些微小的细节,早已改变了它最初的样子。
当周慕云在云吞摊邂逅了苏丽珍,周慕云的世界里出现了苏丽珍这个微小的细节时,一切都改变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段感情,尽管这份感情最终带着一种悲伤落幕,尽管剩的只是一种缅怀。同一个音乐,同一个场景,我们可以看出周慕云与苏丽珍的心态和心境,经过时光的激荡而有所不同。
在影片中使用象征性符号作用的主题音乐,能够使电影的主题更加鲜明,能够使观众引起更加强烈的共鸣,能够让剧情的发展更加流畅自然。所以,在电影创作中,应该对影片配乐的选择作深入的研究分析,找到最适合故事发展的主题音乐,或许会令影片散发出意想不到的光彩。
街头的灯泡淡淡的光,细雨沙沙地落。她拎一个保温瓶缓缓而下,娉婷如一支荷。他从底下上来,西服微潮。两人同时侧身,示意,又擦身继续一个往下走,一个往上走。再没有然后。旗袍领子里隐藏的褶皱,一圈一圈,沉入年华里,再不复见。回忆会从内侧温暖你的身体,同时又从内侧剧烈切割你的身体。
整个基调充满了氤氲、暧昧、克制……
或许,我之前看错了墨镜王?只顾着看他是不是在装叉了?
犹如聆听古典一样,之前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花时间去欣赏。古典之所以叫做古典,不存在好不好的选择问题。
古典乐的世界里,曲目之多,数不胜数。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至今还在演奏的曲目就叫古典乐。曲目之多,穷尽一生我们也欣赏不完,太多的版本好演绎方式了。
没被淘汰而留存下来的曲目,作品的质量都存在一定的保障。只要你喜欢古典,可以说听什么都是享受。古典乐不会和游戏那样,劣质和名作同时并存。那些砂砾早就被时光过滤掉了。
就和真正的明清家具一样,哪怕你再不懂审美,几百年后也会觉得那桌椅条案,看起来实在是赏心悦目。
爱好是“培养“不来的。这个和我们玩不玩乐器或者懂多少乐理不一定有什么关系.。对一样事物的了解有助于培养你对它的喜好,但并不是一个充分或者必要的条件。
就好像爱看球的球迷,可以在电视机前通宵达旦一场不拉,其实大多数人连标准球场上的草皮从来都没有踩过。
所以真相就是,如果我们现在就爱听某些古典音乐,说明已经有这个爱好,不需要培养;现在不爱听而非要让自己喜欢上它,这个过程可能相当漫长。
或许都有类似体验,小学初中语文老师都会开一个经典名著的书单,你拿着它就想:“妈呀,《战争与和平》,《红与黑》,《傲慢与偏见》,都是些什么无聊玩意,还不如哈利波特与赫敏呢...“
但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当你偶然与这些名著再次相遇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他们或许优美,或许深刻,或许启发。而这种欣赏力是你通过各方面的阅历培养起来的.。
这个时间或长或短,因不同人的资质和经历而异.所以基于这点,作为入门者必须要心安理得的明白,古典音乐听起来有时很枯燥无聊是很正常的。
如果真的想接触古典,巴赫和莫扎特当然是正统古典音乐的无上之选。但浪漫时期以后的小品也经常旋律优美耳熟能详。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欢快悦耳,也是入门推荐。
或许从被人改编的曲子入手,例如野蜂飞舞或者帕格尼尼随想曲之流,这些往往同时具备了高技巧和出镜率高的特点。
例如今天咱们就是从一首电影主题音乐扯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