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场面冷了下来,大家都没了谈兴,袁二更是自始至没说一句话,这一夜就这么在一片宁静中悄然的度过,大家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别人想什么,郝仁无法得知,自己却是因为这次的探险,心中有了许多的感慨,思考了自己修道以来的得失,这些都对他今后的行事起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了天亮后,无论何事量力而行,不能为了所谓的“追求天道”而丢掉自己的性命,没有了性命,一切便都成了空的,即使是变成鬼魂,那也还是空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几人就已经吃过东西准备出发了,前面的山谷弯弯曲曲,目力所及,看不到什么其他异样的东西,郝仁突然有了奇怪的感觉,这个山谷就像是白无常的锁链异样,这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白无常的锁链可是专门用来锁人魂魄的,难道这里真是地狱之门?
看着大家义无反顾的往前走去,郝仁却是眉头一皱,突然想到了什么,往着旁边的山坡走去,一步一步的极其小心,可是一直到郝仁一脚踏上了山坡,两边的山势也没有变化,一只脚踏在山坡上,郝仁紧张的作者防范的准备,其实面对未知的危险,也没法做什么特别的准备,郝仁只是将金丹都调动起来,以求危险时刻可以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时,走在前面的三人也注意到了郝仁的举动,一脸紧张的看着郝仁,大气都不敢喘。只见郝仁在那里呆立了足足有一分钟,周围依然没什么变化。
“呼——”郝仁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抬起了还踏在谷底的另一只脚,随着郝仁的脚抬起,岳小龙的嘴巴开始微微的张开,这是紧张的表现,好像是心脏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似得。
郝仁也同样紧张的不行,额头上都要冒汗了,将自己的神识也同时放了出来,然后才慢慢的将这只脚迈了出去,然后轻轻的踩到了前面的地面,如履薄冰,四下张望着小心提防。
“没事?”几个呼吸过去,虽然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是郝仁心里仍然不是十分的确定。
岳小龙他们三人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一直没有做声。
之前经过的地方几人都没有做什么,所以,那个山谷出不去,但是处在雷区的人却能向山坡前行一段,这说明,这个山谷还是能出去的,尤其是这里的这个幻阵被破掉之后,这就是郝仁刚才突然想到的东西,迈出的这两步也似乎证明了他的想法是正确的,想要彻底证明,那就只有一个办法,继续向上走。
郝仁平复了一下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继续向前迈步,一步,两步,三步....
随着迈出的步数增加,郝仁逐渐的放松了下来,一直到迈出了二十步,粗略估计,已经超越了在雷区山腰发现的那具尸骨所在位置的高度了,这说明已经没事了。
“你们怎么想?”郝仁转过头来,朝在谷底看着自己的三人喊道。
听到郝仁的喊话,大家也都反应过来,在场的可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郝仁问的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答案A,继续沿着山谷走下去,继续探险,说不定真会有什么奇遇,只是这其中的凶险也是不言而喻的;答案B,那就是跟随郝仁的步伐,走出山谷,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选这个答案的好处就是可以活着,坏处就是,之前的一切付出都白费了,死的人也白死了。
二选一的选择题,看似简单,却也是极其难选,毕竟大家都不同于常人,追求自然也不一样。
郝仁站在那里没有返回,这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
“修道本身就是逆天而行,先进的社会里,我们要修道极其的困难,如果再知难而退,那么,达到对于我们而言,可真就是犹如别人嘴里的天道无凭了,我的意思是继续走下去...”第一个选择要走下去的居然是仙医门的佟若冰。
“嘿嘿,我跟大部队走。”岳小龙面对这种选择,回答却是很简单,似乎对于危险并不那么惧怕,表现的很是淡然,这倒是让郝仁很是佩服。
“我想先回去安葬好我哥哥!”自从袁一走了以后,一直没有说话的袁二开口了。
现在去除岳小龙的左右都可以,现在支持撤与继续探险的比例了是二比一,这回可是要看岳小龙的再次选择了,如果他选择继续探险,那还真是两边平衡的格局,郝仁也还真不好就这么撤走,大家也都想到了这个问题,都看向了岳小龙。
“我勒个去,你们别这么看我好不好,我会害羞的。这么难选的问题你们居然交给我,这如果是女士优先,我支持佟大美女的话,你们肯定要说我重色,哎,还是从道义上说吧,佟美女,我觉得咱们是不是应该尊重一下袁二的选择,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他要安葬好袁一,我是必须要跟着的啊...”岳小龙很是郁闷,这么个两难的选择交给自己,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堆,说明了自己的选择。
“好吧,这不怨你,确实应该支持袁二的。”佟若冰看似妥协的说了一句。
佟若冰表示妥协之后,大家开始向着郝仁所在的位置走去,因为刚才提到了袁一,大家又陷入了沉默,都默默的,小心翼翼的走着,虽然郝仁走过去了没事,但是这诡异的地方,大家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胆小鬼!”走到郝仁边上的时候,佟若冰低声嘟囔了一句。
“我...”郝仁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什么。
《寒山拾得忍耐歌》里有这么一段话,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当如何处治乎?”拾得答:“你且忍他、让他、避他、耐他、由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郝仁大约也是想到了这个,心道:“何必与她计较呢,再过一段时间,没准儿就会明白了吧,活着才是硬道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样的做法,或着你又超常的本领,或者就纯粹一傻叉!!!”
回到山顶,沿着山顶往回走的时候,路过先前走过的那段路,从山顶往下看去,居然一切都显得那么平淡无奇,根本没有那峭立的悬崖,也没有那一线天,看的大家心里又是唏嘘不已。
离开昆仑山之后,郝仁没有跟着去汇报什么任务情况,他只是被半路拉进来的,对于什么领导不领导的不感冒,只是等袁二他们回去了一趟之后,才和他们一起去安置好了袁一,至于马化龙、金远航、李立峰三人的情况,自有这个组织的领导去安排,尤其是马化龙和金远航的遗体,这得联系他们的家人或者门人前来,他们就没必要参加了。
从陵园回来之后,郝仁就取了自己的手机,没有开机,直接匆匆忙忙的赶回荆州了,一刻也没有停留。
回到了荆州,天色已晚,郝仁依然没有开机,一头扎进自己的小窝里,除掉身上的衣服,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这前后来来回回的时间算起来也有十天了,十天没洗澡,即使身为修真者,郝仁的身上依然是有了怪味儿。
洗完澡,再弄了点吃的后,郝仁来到客厅盘膝坐下,他倒不是想抓紧时间修炼,而是要整理一下思绪,那天在突破幻境之后,通过晚上聊天,郝仁就想了一些事情,不过当时所处位置不对,郝仁也没有往细了去想,当时只是觉得自己似乎就要捉到了什么东西,却又什么也没捉到,这让郝仁很不甘心,所以,放弃了继续探险之后,郝仁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继续冥想。
首先,郝仁想的就是关于这次的探险,想到了岳小龙和佟若冰说的修道的艰难,这首先想到的不是修道人的逆天行事,也不是现在修真界中的高手有多少,更不是有多少修真之人会飞。郝仁想到的是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个修真者为追寻天道修成正果,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修炼和寻找修炼的资源上,而自己自从开始修真以来,似乎也是这么做的,为了一些修真资源,修真者甚至不惜以身犯险,就因为弱佟若冰和岳小龙二人所说,不这样的话,漫长岁月以后,修真者也是避免不了要化为一抔黄土。
岳小龙嬉皮笑脸的还看不出啥,这个佟若冰一看就属灭绝师太那样决绝的女子,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别的不会去想。同行的几个人好像也都是孤家寡人的样子,没听谁谈起自己的家室,只是岳小龙提到过自己的门派和自己的父亲。
“这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天道与人道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想到这里,郝仁顿时再心里问了自己一句,修道以后的他,虽然也接触了不少人,可是就自己这么一个心思简单的人都开始考虑的复杂了起来。
有一说,古往今来能得道者,无不是具有崇高的道德,无欲无求,只有达到这些条件,才能够初窥天道。无欲无求才能窥天道?这个说法在郝仁看来,这就是一个假命题,谁能真的做到无欲无求,修真者追求天道,这个求可是比啥都大,寻常百姓的那些追求与这个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师尊的修行还是在世上行走的呢,很显然,这个说法不靠谱,直接就被郝仁丢至脑后。
随之,郝仁又想到了《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中说:“学道有基,升仙有梯”。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不行而至,凭空而就的,不然就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长久。学道乃至修仙同样强调要打实基础,丹道曰筑基,并找到学仙修仙的梯航。否则,既无益个体生命,又无益社会人群,河车空转,徒劳无益。《道德经》曾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学道之基又是什么呢?现在看来,很明显,这个“基”不仅仅是指筑基,即使是现在这个社会,天地元气稀薄,筑基的人也不在少数,而能修得大神通,修成正果升仙的却是几乎没有,这一点,从岳小龙和佟若冰的话语中就能听出来。
这个“基”就有许多说法了,在净明道看来就是“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对此,《净明忠孝全书》中多有强调。所谓先修人道,其核心就是要践行孝道,以达至真忠至孝。
忠孝之道本于儒家。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又说:“孝子之至,莫乎尊亲。”到“以孝治天下”的汉代,有《孝经》成书流传于世。其“开宗明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道教在《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说:“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为种民。”并说:“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抱朴子内篇》中则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全真《虚皇天初真十戒文》亦说:“仙经万卷,忠孝为先。”类似的经戒言论和真仙操行在道教中不胜枚举。先贤对忠孝伦常之道不仅非常重视,而且视之为修学仙道的基础。
古今修道些许不同的是,古代的道教和佛教山门昌盛,弟子众多,许多弟子只知师父不知父母,这多是因为以前的生活条件限制,当时的天下孤儿弃婴极多,对于这些人,被道教山门或者佛门收留反而成了幸运儿。
现在这太平盛世下,当然不能向他人那样,为了一心向道,出家修行,这个恰恰违背了先贤的本意。另外,对于所谓的隐世修行,先贤也有说大隐隐于市。
孝道往外扩散说开来那涉及的可就多了。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后古人看后代会看到孙子辈甚至曾孙辈,族谱都会把后面几十代的名字中需要统一用哪一个字都想好了,就这样,我们的古人用一个“孝”几乎涉及到整个人道,也难怪那么多道经里面这么重视孝道的修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