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谋伐

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来了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5960 2024-11-15 22:22

  孙曹刘三家会晤,确定了孙策为盟主,曹操和张允的部队将聚集于相县东南方向,建造大量营寨,以为犄角之势。

  从九月中旬一直到下旬,双方都在为构建营寨而努力,时刻不停地构筑防线。

  这个时候如果刘备进攻, 或许可以出其不意。

  但孙曹刘三人要构建营寨,刘备也得准备进攻的器械,并且双方是以睢河为界。

  睢河是一条中等河流,不像官渡河是条小河,渡河也不容易。

  因此双方都在做充足的准备,像这样的对峙在汉末缺乏特别有效的攻城或者攻营手段之前,往往会对峙很久。

  如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对峙了三个多月,濮阳之战,曹操和吕布对峙了百天。

  决定胜负的并不是双方大战,而是谁粮草先耗尽。

  只是目前来说,由于数年来河南还算安定,且早年河南到处洪涝灾害的时候,基本都由刘虞或者刘备给予了粮草支持,让他们有所结余。

  所以除了曹操之前大败而逃,丢失了不少粮草辎重以外,刘表和孙策的粮食还算充足,甚至能帮曹操补充一部分物资。

  因此至少目前来说,如果对峙的话,恐怕至少一年半载分不出胜负。

  不过刘备携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涌向河南,可不是为了跟曹操孙策刘表对峙个一年半载,而是要将三人彻底消灭,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因而在积极准备各种进攻器械。

  科技发展最快的年代,永远都是战争年代。比如一战和二战之间仅仅隔了二十年的时间, 可武器变化就好像跨越了一个时代。

  泰山学宫这些年就一直致力于研究新式的攻城武器,除了松脂火箭以外,他们还研究了一种黑火药炸弹包。

  但经过实际测试,发现并没有什么卵用, 杀伤力仅限于近距离爆炸伤到人,很难炸死人。

  其实很多人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误以为火药就是现代炸药的起源。

  但实际上现代炸药跟火药半毛钱关系没有。

  现代炸药叫黄火药,是化学产物,原材料为硝化甘油,也就是诺贝尔研究出来的东西。

  至于黑火药嘛。

  基本作用也就是放放烟花什么的,真实杀伤力非常有限。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宋朝就有了火药,但几百年从宋到明清,黑火药的作用仅限于打打辅助,真正打仗还得靠冷兵器的原因。

  不过虽然研究测试发现黑火药没什么鸟用,可化学院的教授们在炸药包当中掺入大量毒药,如硫黄、草乌头、沥青、砒霜、狼毒等等,再加入不少铁片尖刺。

  点燃之后,用投石车投射出去,原地爆炸产生大量毒烟,就近者会被铁片划伤,伤口中毒。离得远者吸入毒烟,就会使人昏厥甚至死亡。

  得知这件事情,陈暮还挺意外。

  因为这玩意儿他知道,以前特别喜欢看史书, 记得在北宋的《武经总要》中就记载,宋军有一种武器叫“毒药烟球”,基本就是这种东西。

  这样再加上石油、床弩火箭、绞盘投石车,大汉的攻城器械不断更新迭代,已经从汉朝进化到了唐宋时期的水平。

  也就是目前钢铁产能严重不足,如果某一天研究出了火绳枪乃至于燧发枪和红衣大炮,那战争水平将会再一次提升,到达封建王朝的巅峰——明清时期。

  当然。

  凡事得讲究循序渐进。

  陈暮创立泰山学宫已经近二十年,在他有着后世知识的指导下,科技才跨越了四五百年,发展到了唐宋时期的进度。

  可要说继续前进,到达明清时水平,那就不是现实,而是神话了。

  光一个钢铁质量、产能就完全没法比。

  所以现实情况是,到达这个程度已经是极限,如果想再进一步,就得天下承平,开始大力炼钢铁,才能继续往前推进。

  不过即便是如此,也已经很不错了。

  至少目前大汉对于强而有效的攻城器械是非常缺乏的,袁绍那么多兵马,围攻东武阳臧洪几千人,一年的时间都没打下,可见攻城战有多艰难。

  十月初,刘备准备就绪,各类物资、器械、武器装备、粮草皆已经就位,睢河上也搭建了数座浮桥,对岸早就遍布朝廷军。

  张辽再次申请到了先锋,不得不说,在兵种上他就有先天优势,其余兵马,如典韦乃是中央军,是刘备亲军,必须当作中军保护刘备。高顺是重步兵,牵招亦是中央军,徐荣军则战斗力比万胜军差一点。

  因此先锋这个任务就非常适合交到张辽身上,其他人就算羡慕也没有用,兵种优势就摆在那里。

  临近初冬,虽然还未下雪,可凌厉的北风呼啸而过。

  将士们里面穿着芦絮衣,也就是在棉花没有传到中国来之前,汉人过冬的衣服。外面再套一层棉衣,印度棉花其实跟后世经过精心培育的棉花比还是差不少,所以将士们里三层外三层,还得套一层甲胃。

  如此一来,士兵们一个个穿着像胖子,也亏陈暮治军严瑾,极为重视士兵们的体力,伙食也常以从幽州草原弄来的牛羊肉食和牛羊奶为主,再加上棉花和芦絮本来就不重,才没什么大碍。

  张辽的先锋部队已经过河,于睢河南岸进行警戒。刘备的主力部队则同样开始陆陆续续过河,大量的物资、器械也随着运往河对岸,然后大军聚集,向着东南方向的竹邑而去。

  光过河就花了将近三天时间,河面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头攒动。等到大军抵达竹邑一带,面对曹操和刘表军队的坚固营寨,又得再次修建营寨,近距离准备进攻。

  相比于曹军营寨和张允营寨,朝廷的营寨就壮观许多,两方于睢河南岸对峙,曹操北靠睢河,在南岸挖掘了一条巨大的壕沟,环绕了整个营寨。

  刘备这边属于进攻方,挖建壕沟不利于进攻,因此并没有修沟渠,而是在寨子外围垒砌大量的土山,诸葛亮经过计算,于曹军和张允军队营寨外围搭建高橹,安装投石车、床弩等攻城器械。

  双方军队数量加起来达十五六万,营寨一路往南连绵十多里,一方在曹军和张允军挖的那条从睢河引渠的壕沟以东,一方在壕沟以西。

  每天战场附近刘备大军都干得热火朝天,大量挖来泥土,他们那边挖建壕沟,刘备就派人去远处山中采掘泥土和巨石,通过运输车辆推到曹军挖的壕沟当中,堵住了水渠入口,然后慢慢填埋。

  他们在这边填,营寨内的曹军也不是傻子,当即箭失如雨。

  奈何朝廷军器械充足,一架架木幔横在沟渠边上,随你万箭如雨,也不过是给朝廷军送物资而已。

  见箭失无用,曹操又用投石车击毁木幔。

  刘备军偃旗息鼓了一阵,等到沟渠西面的土山建起来之后,朝廷的投石车射程比曹军的要远,压着曹军的投石车打,再次开始填起沟壑。

  两边你来我往,互相斗招,又是十多天过去,双方处于一个战争前夕阶段。

  而就在刘备和曹操张允缠斗之际。

  此时的孙策军与陈暮军,则开始了真刀真枪的大决战。

  跟竹邑这边双方主力拼斗不同,因为竹邑那边两边人数众多,部队臃肿,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统筹和规划,面面俱到而不可能直接开开战。

  如果刘备什么准备都不做,七八万人愣头愣脑地往曹军营寨去冲,壕沟、陷阱、拒马、箭失,等等器械,还没有靠近,这七八万人就已经损失了大半,更别说人家还有坚固的寨墙防守。

  因此竹邑这边的战争属于那种攻城级别的攻防战,双方斗智斗勇,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分出胜负。

  而陈暮和孙策这边人数没有那边多,指挥起来更加方便,适合中小规模的近距离接触战斗,临时建造营寨反而束手束脚。

  九月下旬,孙策就派遣蒋钦为前锋,渡过睢河,抵达了甾丘东南的睢北亭。

  陈暮同样遣赵云部将领李兰为先锋,进驻睢北亭。

  因为此亭位于睢河北岸,控制了附近数个村庄,又是符离北渡睢河的渡口,若能控制这里,便占据了先机,可以采取渡河,也可以对渡河的敌人进行半渡而击。

  不过李兰的能力较为一般,双方皆是五千人马,相遇于睢北亭附近,蒋钦采取原地结阵,同时用雨点般的弓箭射击。

  李兰虽然也立即进行指挥调度,但蒋钦先占据了睢北亭,抢占了东南的一个山头,居高临下,将李兰派出去抢夺山头的部队打得大败,损失了百来人马之后,他不得不开始往后撤退。

  到了第二日,蒋钦徐徐前行,往北推进了二十余里地,双方再次于甾丘东南方约四十里处的高前亭相遇,这一次蒋钦不再占据地利,而是在平原上打了一场硬仗。

  双方从午后一直拼到傍晚,从最先结阵试探,到互相入阵厮杀,最后又因为天色变黑而互相撤离,各损失了数百,伤了近千人,才各自退去。

  这一战也算是陈暮与孙策之间的决战前戏,战争结束之后,互相皆以高前亭为界,修建了简易的营地休息。

  第三日,陈暮的大军先一步抵达高前亭。

  蒋钦便开始后撤。

  退了约十余里,此时孙策的主力也已经渡江,过了睢北亭之后,与蒋钦汇合,开始进军高前亭。

  高前亭东面有座小山名叫绍山,此地位于后世宿州市符离镇梁套水库的西面,陈暮抵达此地之后,便在绍山上修筑瞭望塔,建造一些简单的工事。

  接近十月,漫山枯黄,这座不过数十丈的小山坡上,随着草木枯萎,露出黄橙橙的泥土,唯独一座高高的瞭望塔颇为瞩目。

  哨塔之上,瞭望手拿着望远镜观望。

  就看到在南方的地平线上,一望无际的平原,那田野里、森林旁、道路边、小溪涧,遍野俱是各路孙策的人马。

  除开前军五千人以外,又有左右各两路大军,由程普黄盖祖茂韩当等老将率领。

  中间则是孙策领了两万本部人马,各有心腹居中统筹。

  后方还有五千人作为后军。

  陈暮这边是三万人,孙策那边则是四万,人数差距不大,在初冬惨白的阳光照射下,密密麻麻的人头快速靠近高前亭。

  高前亭附近多有村庄、农田、森林、池塘、桑麻,但此刻村子俱已破败,百姓早就逃得无影无踪。

  农田池塘桑竹荒芜,孙策的前军迅速占据了周围几个村子,开始布置防御。

  不过他们不知道,在望远镜的作用下,隔了三四里地,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瞭望手的眼中,军队布置、大体数量、人马安排,皆已被陈暮军知道。

  所以此时听到孙策兵马来袭,陈暮位于高前亭北面的主将营帐内,赵云、武安国、李兰、罗颢、韩浩等部众俱是想要发动袭击。

  一旁的孙坚就比较沉默,毕竟那边是自己的儿子,虽说刘备信任他,让他担任大将,可总归是不敢有什么发言。

  倒不是他没有发言权,而是他的位置比较尴尬,刘备和陈暮信任他,可并不代表将士们信任。

  因此还不如不说话。

  赵云此时说道:“丞相,敌人观之,东面力量较为薄弱,不若可以突袭其侧翼。”

  “我愿意出征!”

  武安国自从上次被曹操偷袭大败,一直想找个机会翻身,连忙出列道:“丞相,国愿死战!”

  “我也愿往!”

  李兰也出列道,他被蒋钦击退很是耻辱,因而想洗刷自己的无能。

  “丞相,机不可失呀。”

  “是啊丞相。”

  “丞相觉得此战不能突袭吗?”

  几人见陈暮笑而不语,一时觉得诧异,以为陈暮并不赞同出兵。

  没想到陈暮含笑看向孙坚道:“卫尉以为如何?”

  孙坚尴尬道:“一切由丞相做主即可。”

  陈暮沉吟道:“以卫尉对孙伯符的了解,卫尉觉得,他会如何做出安排?”

  孙坚想了想道:“我常年在外征战,对那逆子并不是很了解。不过我知他性格易怒喜冲,若侧翼被袭,必然亲自领兵来救!”

  陈暮点点头,目光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既然如此,武安国听令!”

  “末将在!”

  武安国大喜出列拱手道。

  陈暮说道:“命你领五千人马,突袭孙策本部营寨,只许败不可胜。”

  “唯......”

  他正下意识单膝跪下拱手听令,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抬起头瞪大了眼睛,诧异道:“丞相,不打侧翼了?”

  陈暮摇摇头:“不打侧翼,就打孙策中军本部!”

  “这......”

  武安国虽然不明所以,但陈暮的命令不能不听,只好硬着头皮道:“唯!”

  等武安国接了军令,陈暮又看向赵云道:“赵云何在!”

  “云在!”

  赵云出列道。

  “命你领一万人,待武安国败退之际,侧翼杀出,缠住孙策,记住,千万不能让孙策回去。”

  “唯!”

  “孙坚何在。”

  “在.....”

  孙坚本来以为自己就是个吉祥物,应该是没有任何的。

  哪知道陈暮忽然叫他,连忙起身拱手。

  陈暮笑道:“卫尉,此战是胜是负,孙策是生是死,皆在你一念之间了。你应该明白,即便孙策此战侥幸胜了,也不可能真的长久,因为他到时候面对的就是朝廷雷霆怒火,数十万大军威临江东,绝不是孙家能够承受的住的,这一点希望你能明白。”

  孙坚深呼一口气,认真说道:“我明白!”

  陈暮满意地点点头:“善,你领一万人,突袭孙策东营,东营乃是你的部将韩当和黄盖为将,你亲自出阵,将他们招降。若是不能招降,则就地突袭格杀勿论。待平定了东营,你再去西营找程普与祖茂,最后再合击孙策,则此战必胜!”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才明白陈暮的打算。

  他居然是想趁着赵云拖住孙策主力的时候,让孙坚去招降了他四大老将。

  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如果在双方正面对垒的时候,自己两翼忽然发动叛乱,直接进攻自己的中军,那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所以陈暮就是打算在孙策自以为高枕无忧的时候,忽然让程普韩当黄盖祖茂四人临阵反水,直接把孙家军打崩。

  这一招,可谓之釜底抽薪是也。

  想到了这一点,众人不由得由衷佩服陈暮的计谋。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此时陈暮的目光却是含笑地看着南方,心里在想别的事情。

  听说,孙策已经与曹操张允完成了讨刘会盟,还当上了盟主?

  就是不知道。

  盟主他爹来了,孙策会有什么反应。

  到时候。

  一定很有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