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个小国家,根本就无力承担这样的科研费用,而且研究出了科技成果,也未必可以得到足够的回报率。毕竟如此庞大的研究活动,相当于他们全国所有人不从事生产,只从事科研,那根本就撑不住。
而且科技成果出来后,可以提高生产力。但是小国家没那么大的生产规模可以提高,而在其他国家做生意又不是那么容易做的,特别是弱国无外交。
中华民国则不同,毕竟五亿人口摆在那里。几百万人不生产,只从事科研活动是养得起的。另外科研成果也能迅速转换为更高的生产力,从而获得无数倍的回报。
科研这个玩意实际上也很简单,无非就是钱和人,以及工业配套。
中华民国有钱,此时也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业配套,以及最好的精密制造业。科研人员方面同样不缺,首先有大量外聘科研人员,再则有一大群从学校里毕业的学生参与其中,这些学生有专业知识,也有足够的热情,更有比欧洲人更好用脑子,而且有更坚定的信念和目标——振兴中华!
这个时代各国的各个领域的技术实际上都很初级,人才培养很容易,知识面根本不多,所以很多科研人员学的东西很广,不似后世工业那样因为专业知识太多,不得不进行深度的细化分工。
能起到核心作用的,无非就是一些物理学家和一些数学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爱因斯坦已经从德国来到了中华民国,并且千方百计让爱因斯坦签下了卖身契。
此时爱因斯坦已经无法离开中华民国了,因为他身上有科研机密,受中华民国派出的人员进行贴身‘保护’。
科研方面沈凝云主要抓住那些重要的点进行技术攻克。
首先是电子计算机,这个年代的科研之类的需要大量的计算,在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则需要进行人工计算,随着科研的对象不断的升级,计算量不断的飙升,有些科研项目的计算量简直就是天量一般,没有足够的计算人员根本算不出来。另外人工计算很容易出错,一个粗心大意就会导致算出来的数据牛头不对马嘴。
计算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力军。
在计算机还未对工业技术形成改变性的革命之前,电子计算机对于科研计算、军事计算都有重大的意义。
有了电子计算机,意味着不再需要那么多计算人员,靠电子计算机就可以完成计算,科研成本也就降低了,本质上是用工的降低,可以节省下更多的人力去从事其他活动。
中华民国此时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了不少年头了,电子计算机这个东西最初非常傻大粗,没有太大的技术性,只是人们没往这方面想而已,所以没有这种东西。最主要就是编程之类的问题。
中华民国很早就研发出了电子计算机,只是非常笨重。一开始有十几吨的重量,硬件非常垃圾。
经过多年的研发,硬件技术已经发生了不断的进步,体积也不断缩小,而运算速度也不断的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民国的科研计算能力已经变成了世界上最快的,对于高级研发项目的研发成本也是最低的。
几乎每一个研究所都有配备电子计算机,不过电子计算机这个东西却是非常隐蔽,根本没有上过报纸。
甚至是研究所内的科研人员都不清楚这种玩意的存在,他们只知道计算项目送到计算组去,计算组过段时间自然会把结果给他们送去。而每一个研究所,还是有保留一批人工计算来掩人耳目,不过这些人工计算人员并不是很多,但却足以让内部都不清楚电子计算机的存在。但凡是接触过电子计算机的人,都被要求严格保密,签下了保密协议。
有了电子计算后,中华民国的很多科研项目都迅速攻克。很多项目只是缺一个准确的数据,有了准确数据就可以攻克。
除了电子计算机,大杀器就是原子弹这玩意。
其他的除了主要的军事装备,还研发特种弹药,例如轰炸水库的炸弹,以及钻地弹这些东西。以及磁性鱼雷、高速鱼雷等等。
这些都是军事技术,而在生产技术上,则是进一步的改善制造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技术。
这些生产技术一旦研发成功,就能够迅速的转化为生产力。因为有财团的存在,财团有钱,而且有大量的生产项目,有更好的技术为什么不用?当然,如果成本太高会搁置掉,但如果一旦有需要,还是会普及。
就如同机械化农业,这个时候的投入成本是比较大的。但农业机械化方面却是举国之力进行建设。
而后世的中国,财团还未彻底发展,很多时候国家研发出更好的生产技术,却没办法投入商业生产当中。例如高速计算机,在生产上根本就没有应用。
中华民国的生产技术的研究,是明确冲着改善生产力的方向去的。再一个就是军事技术的发展,推动民用技术的提高,不过很多军用技术是不会立即投入民用的,有些甚至要等几十年才会投入民用。
所谓战争提升科技的说法,实际上并不是完全靠谱的,更多的只是统治者有时候在美化战争罢了。
在科研上唯一能和中华民国追赶一番的只剩下美国和德国了,此时的美国和德国正在进行技术交换,双方的科研成果有共享的趋势。
但是美国和德国就算是真正联手的话,也比不上中华民国。首先中华民国投入科研的资金规模大,科研的投入比美国和德国加在一起还要庞大最少一倍的规模。
中华民国的科研不仅是资金规模庞大,在一个就是目标明确,有沈凝云进行方向把控,科研目标极为清晰,不像美国和德国那样,科研上经常走弯路、做无用功。还有一个就是科研成本低,导致中华民国在同等资金下有更庞大的科研规模。再一个优势就是配套工业更高级,精密制造业更先进。
诸多优势下,美国和德国实在难以和中华民国的科研速度相提并论,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被中华民国甩到身后。
最大的问题就是制高点被中华民国占领了。
正所谓领先一步是神器,落后一步是狗屎。因为这个世界富贵的本质,无非就是做人上人。
你比别人有优势,你就是人上人。
科技上同样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的科技更先进,就可以通过商品盘剥其他国家,就能赚到钱。科技领先的,就是占领科技制高点。
一个先进的新产品推出后,就是独门生意,就能在世界上疯狂吸金,从而有更多的钱投入到科研当中,研发更高级的产品,当竞争者也推出该产品的时候,则可以推出更高级的产品,再次疯狂吸金,而竞争对手最高级的产品一出来就落伍了,于是就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只能赚到一些辛苦钱,扣除资本家所需的利益外,已经没什么钱投入科研活动当中了。
军事上也是如此,二十一世纪的解放军拉到这二十世纪初可以横扫世界,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却未办不到。
中华民国的民用商品因为有科技制高点的存在,所以科研经费更加充足。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如若没有特殊原因,比如出现沈凝云这种bug,或者是工业革命的时候趁机崛起,否则是这就是真理。
再有一个就是心态问题了,正所谓忘战必危。
沈凝云知道缺乏世界霸权的世界未来必然要进行一次世界版的‘逐鹿之战’,中华民国的崛起更加使得世界失去了霸权,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比原定历史还要高。所以沈凝云在不断的提高战争潜力。
欧美则不同,欧美这个时候的各个财团,还在以捞钱为主,战争也是资本财团利益分配不不均导致的。所以欧美这个时候还有点正常过日子的心态,而不是疯狂的追求战阵潜力的建设。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好战必亡。
好战必亡不是说频繁的战争就会使国家灭亡,而是战争一定不能折腾老百姓,一旦老百姓被折腾得过不下去的时候,这样才会灭亡。
沈凝云发动的历次战争,尽管进行了几次战时生产,但是老百姓能吃饱肚子。而此时在一场更大规模的世界战争的前夕,在沈凝云的操作下,中华民国正在将主要资源倾斜到民用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才能支撑接下来的大规模战争。
而1921年中华民国的军费预算方面,最高统帅部进行了计算之后,给出了一个100亿元的预算结果。
这个预算非常顺利的通过了,但是对外公布的数据却只有40亿,对外部隐瞒了60亿的军费。
之所以得出一个100亿的高额军事预算,主要是明年决定对美日宣战,对美日联合舰队开刀,同时也将教训一下苏联。
加上海军还要继续建设四艘辅助航空母舰,另外海军方面计划明年再建造六艘战列舰,这次战列舰命名为‘西北级战列舰’,排水量为3。8万吨,技术上更加先进。不过排水量方面,依旧不如美国最新搞出的4万吨级的战列舰。
但是中华民国的战列舰已经不承担主要作战舰艇的任务,更多的则是负责防空、配合登陆战等方面的任务。当然航空母舰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战列舰很多时候也得进行视距内的海战。
所以中华民国的战列舰不追求那种排水量大到离谱的设计,那种排水量达到四五万吨的超级战列舰很多时候在海战中的效果并不大,作为穿越者的沈凝云很清楚这个趋势,二战过程中日本的超级战列舰简直就是渣渣,战果几乎没有。
还不如保持适当的排水量,多造几艘出来。
年底的军费预算,也涵盖了明年的战争支出,加上海陆空的装备更换,军费也就达到了100亿的恐怖规模。
这100亿的军费中,空军和海军所占份额较往年有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