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生莲花,佛道本一家。西五台虽然属于道观,但也广容兼收,除了道教元素之外也兼容融合了佛教元素,无论建筑风格和事奉宗教都有浓厚的佛教和道教色彩。
西五台宗教信仰上亦佛亦道,佛教方面以黄喇嘛为代表,即为佛教掌教,主管佛事。道教方面有一个出家多年的道人主管道事,即为道门掌教。这个道人尊姓为赵,人们顾名思义,称这个姓赵的道人为赵道。
西五台兼容佛教道教两大门派,兼有两大门派掌教黄喇嘛和赵道。实则这两大掌教手下并无僧众和道士,名为掌教实为无一兵一卒的两大光杆司令。
黄喇嘛仰仗佛爷,沾了佛光,信众临危抱佛脚,将近上百人拜黄喇嘛为义父,有这一百多人的拜儿子,黄喇嘛也算是人气兴旺。同为掌教的赵道,却是道门不兴,人事惨淡,门可罗雀!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山却能容下僧道!黄喇嘛和赵道虽然同处一隅,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但是彼此却是睦邻友好,和睦相处。主事方面,你念你的金刚经,我念我的道德经。车衡车路,马走马路,井水不犯河水……
两大掌门虽然信仰不同,但却殊途同归,佛也亦善,道也亦善。同在屋檐下,同饮一泉水,出入一山门,逃出五行外,不在红尘中……同是天涯沦落人,黄喇嘛和赵道堪称难兄难弟!
黄喇嘛的主要工作日程除了诵经念佛外,兼职工作便是防汛防灾,保产保丰收,维护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而赵道的主要工作日程便是平时无事时习诵老子的著作,兼职工作便是捉鬼驱邪,保护老百姓平安太平。
我们村就在西五台的山下。记得年少时,我们村有一个叫愣叔的人。村里人普便都这么叫,大概是愣叔是有点二吧!愣叔家离我们很近,也算是不太远的邻居。村里人虽然把愣叔叫愣叔,但愣叔想当年也是村里的一个风云人物,曾经的曾经也有过一段辉煌史……
愣叔是一个能说会道,口才极佳的人。他讲故事古精时绘声绘色,神彩飞扬,非常吸引人!因此村里的大人小孩们都喜欢听愣叔讲的故事,听得入迷时竟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愣叔和山上赵道关系不错,平时两人你来我往,经常在一起聊天谈古论今,或切嗟技艺,情同莫逆之交。
因此愣叔和赵道交往颇深,有关赵道鲜为人知的捉鬼故事赵道会毫不保留的说给了愣叔听,愣叔便把赵道说给他的鬼故事一经自己艺术加工后以一传十的方式说给我们听,就这样以一传十,以十传百的方式飞快的传播开来……
年少时关于赵道捉鬼的故事便在村里流传开来……既骇人听闻但却又脍炙人口,百听不厌!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也许是出于好奇或寻求刺激,吃过晚饭后便相约跑到愣叔家里去听愣叔讲的鬼故事。到愣叔家里后才发现一屋全都是听故事的人,炕上坐满了人,地下也站满了人……
愣叔此时盘腿坐在炕头上,手里拿着一把祖传下来的锃亮的青铜水烟锅。愣叔娴熟的用右手装了一锅子水烟丝,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一根细长的烟签,其余手指呈兰花状,在煤油灯盏上点燃烟签后凑近装着烟丝的烟锅子,然后嘴巴“叭嗒叭嗒”极有节奏的狠抽……随之,青铜烟锅里的水箱里发出一连串如打鼾的水鸣声……待一锅烟丝燃尽后,两股长长的残烟从愣叔的鼻孔中悠然的喷了出来,飘散在屋中……愣叔接着用右手拔出细长的烟锅头子,依然是用很雅致的兰花手握着烟锅头,继而将烟锅管底部凑近嘴唇,运气轻轻将烟灰吹了出来……愣叔如此抽上五六锅子水烟过足烟瘾后便砸砸嘴唇开始讲故事……
说实话,愣叔抽水烟的动作和整个流程堪称优雅完美!而且也很有艺术感染力。不知愣叔抽的水烟有多么香,旁边看的人看的是津津有味,奇香无比,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凡是看过愣叔抽水烟的人都感慨说:愣叔抽水烟抽得就是香啊!
愣叔抽完烟后,摘下祖传的一付价值不菲的老茶镜,放在嘴边呵了呵气,然后用抺布擦了擦眼镜片,将眼镜又戴上,便津津乐道的讲起鬼故事……
愣叔说:“今晚我给大家说一个鬼推磨的故事!胆子大的就坐下来听我说,胆子小的就趁早回家睡觉去……要是晚上吓着你们了可不要怪我哟!……”
众人充满好奇地说:愣爸,你要说了就快点说,别这样吊大家的胃口!……
众人显得迫不急待!
愣叔“呵呵”一笑,狡黠的说:那好,那好!我给大家说!不过先说响,后没讲!我讲鬼故事,吓坏人可没我的责任哟!……
愣叔说完后便讲开了。
“今晚我给大家说“鬼推磨”。离我们村不远的一个地方叫阳洼磨大家也许都知道。阳洼磨是因为有一台水磨而得名,所以才叫阳洼磨。阳洼磨的水磨正好建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人烟的古湾河里。这一台水磨原前由一对夫妻两人经营,后因一场重大事故后便关门歇业,没人再经营,这台水磨从此便荒废下来。但是古怪的是,这台水磨虽然没人经营,但是每到晚上深更半夜有走夜路的人发现水磨房里明灯火亮,水磨轰轰隆隆的照常运转。有人半夜进去一看,水磨房却空无一人,而一切却都很正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