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到了九月份,薛德珠、万慧来一家人,已与纪良和他的女朋友陈娇很熟悉了。
在这其间,从六月份,当一张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宣传画,在大街小巷子里张贴,上面除了有健美的运动员,还有宣传语:
“锻炼身体,锻炼意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广播里,收音机中,人们也不停的开始听到“第四届全运会”的各种报道。
十岁的薛拯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一些,经常是围周“活动站”里孩子们的“王”。
每每出门来玩,必带着三岁的弟弟薛研。
这“活动站”,也叫“向阳院”。
薛家的那栋平房前面,有一块空地,做了一台用红砖砌成的“乒乓球”案子。
还安了四个有挂座的大秋千。
向阳院,是孩子们每天流连忘返的地方,更是梦想发源的地方。
在那里,活跃着方圆几公里的邻居大人和孩子们。
全国各个城市以居委会所辖的街巷为单位,为开展群众的文化、娱乐、教育活动,成立了“向阳院”。
邻居们也叫它“活动站”,这地方,已成为了这个时代独有的精神坐标。
孩子们成群结队的,在这里玩耍和游戏。
大人们茶余饭后,就坐在周围聊天,也在照看孩子。
整个城市基本上由大片大片的平房组成。
住宅也多数属于“组织上”分配的,同一个单位的职工聚居在这一片区域内。
而这区域内中心的这种活动场所,一律叫做“向阳院”,还真的很形象。
课后,更是个孩子们学习的场所。
几张小板凳围坐成一圈,便拥有了一个别致的小课堂——向阳院小课堂。
大家不分年龄的,在向阳院里读报纸、听广播、唱歌、讲故事。
你可以当老师,也可以当学生,一起互助学习。
薛拯的课余时间,就是带着三岁的弟弟泡在“向阳院”。
六月三十日那天是个星期六,天气很好。
“向阳院”的广播里,正放着新闻:
“......这届运动会由共青团中央、国家体委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联合举办了新长征火炬接力,7月1日在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点燃火炬,50多万名青少年参力跑,途经15个省市,历时77天,行程25000 里,将于9月15日把火炬传到北京第四届全运会开幕式会场。
......第四届全运会新长征火炬接力活动在上海拉开帷幕,经嘉兴、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地......”
人们听着广播着,也议论着:
“什么是火炬?整这个有什么说道?”
见没有人能回答,一位中学生最后高声说:
“我昨天在爸爸单位的电视上看的,说是无论是普罗米修斯茴香枝引来太阳车火种的传说,还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都在膜拜火的神圣,火使人成为万物之灵,被尊为圣火。传的火炬就是圣火。”
“哎哟哟,听都听不明白!反正就是好呗,咱古人不是说,火烧旺运嘛。”
“也是这个意思。”
“看人家有电视,是好,多有学问!”
薛拯正在一边和几个小朋友玩,听了,忙兴奋的喊:
“俺家也要安电视了!”
“什么时候?”
“今天!”
果然,当向阳院的孩子和大人们,一窝蜂似的拥到薛德珠家的大门时,电视机已被纪良和薛德珠抬进了院子。
人们七嘴八舌的问着:
“多钱买的?”
“多大的?”
“什么牌子的?”
“可以来你家看电视不?”
“......”
经过多人的询问,大家终于知道了:
罗马尼亚产的,黑白14寸电视机,200多元钱买的。
每天都会把电视搬到院子里,大家可以来看。
单位里的老何见了,忙拨开众人进了院子:
“德珠,你成了万元户啊!咱全院子(都是一个单位的)的人,这回都可以到你们家来看电视喽。”
薛德珠有些不好意思:
“我哪是什么万元户。但是,全院儿的人,都来,都来看啊。”
老何一边用手小心的摸着电视的包装,一边嘟嘟囔囔:
“人都说有钱人看黑白(自己家的),穷人看彩电(去单位看)。你说你不是万元户,是什么!”
“明天开始火炬接力了,就可以来看了。”
纪良说完,大家轰的一声,兴奋的议论起来。
薛德珠打开房门,薛拯邻着弟弟高兴异常,上串下跳的,没一点老实劲。
薛拯真的就是人来的疯。
见自己家门前站了那么多的人看热闹,便又把家里那台崭新的收音机搬了出来,放在院子里,打到了最大的音量。
“......为了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们,1920年第7届安特卫普奥运会的主会场点燃了象征和平的火炬,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次在主会场点燃火炬。而火炬接力活动始于1936年柏林第11届奥运会,虽然德国**把这次粉饰太平的火炬接力蔓延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连绵战火,但是奥运会的火炬接力活动作为奥运会一项重要的仪式被传承了下来......”
傍晚的时候,电视终于安好了。
大家见电视里出现了影像和声音,又逐渐的清晰起来,都忍不住拍起了巴掌。
“薛家真为大伙做好事了!为了看这个全运会,硬是搬回来一台电视,让大家借光!”
薛德珠听了大家的表扬,几次想转头,和他们说点什么,都被纪良拉着衣角的动作给禁止了。
纪良的意思,薛德珠当然明白,是示意自己别多话。
其实,薛德珠家的电视,是陈娇拿来的。
最近一段日子,特别是暑假其间,纪良和陈娇不断的往薛德珠家里跑。
一是纪良想着去薛家热闹些,薛德珠的厨艺也是他们两人喜欢的。
重要的一点,就是万慧来和陈娇,十分的默契,两个人从见面那天开始,就彼此欣赏。
女人们在一起,本是很感性的,顺眼,舒服,是最重要的直觉。
可她们俩,从外在来看,偏偏是两种风格迥异的人。
但是,却十分的互相吸引。
于是,纪良和陈娇两个人,每天见了面,不是你张罗来薛家,就是他张罗。
这台电视,是陈娇的父亲给她寄过来的。
陈娇和纪良商量下,认为先放在薛德珠家里的利用率才是最高的。
果然,看到众多邻居们兴奋的样子。
纪良就能想到以后,薛德珠一家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