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豪门
壬无月这个姓氏圣国并不是很清楚,其实壬无月这个姓氏和他的玉川,以及村子里的忌讳旗木,最早都来自于大名麾下的武家,也就是武士家族。在六道仙人没有将忍术发扬光大开枝散叶之前,这个世界还是以武士为暴力的基础,哪怕就算是大名,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靠武家来帮助他们维持自己的统治。
这一点和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武士被淘汰出了世界的舞台,忍者的出现代替了武士,但是比武士更加的难以管理。
壬无月的家主,也就是圣国现在的"养父",叫做壬无月橙光,在木叶村的身份是一名兵器商,而且还是大兵器商。或许这和壬无月曾经是武士家族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家族自始至终都蓄养着大量的铁匠,还拥有几座矿场的所有权。曾经他们为武士们锻造各种各样的武士刀和战争用的兵器,而现在,他们又为忍者们量身定做不同的忍具,就连起爆符、迷烟筒之类的忍具他们都有所涉及。
可以说壬无月家族在整个木叶,也算得上是豪门,但是和贵胄却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因为整个壬无月家族只有两个成员侥幸成为了下忍,强大一点的一个都没有。
空有大量的钱财,却没有相应的实力,让壬无月橙光非常的焦急。他很清楚现在壬无月家族看上去非常的风光,但是如果真的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村子里的人绝对会拿壬无月家族来开刀。所以,橙光迫切的需要培养出能够在木叶村忍者的世界里说得上话,属于家族的强者,来为家族站台。
而这个人,不是圣国。
是他自己的小儿子,壬无月青川。
青川和圣国是同年出生的,一出生下来橙光就拿出收藏了许久的古董和一卷从地下世界拍卖会买来的忍术卷轴,换取了一名村老的首肯。那位村老帮助橙光检查了一下青川的体质,结论格外的好,青川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强大的忍者。
当然,这也和橙光的妻子有关系。
他的妻子,也就是圣国现在的养母曾经是一名忍者,在橙光几乎不要脸的追求下终于被橙光的"恒心"所打动,嫁给了他。在这一点上,壬无月家族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所有壬无月家族的直系成员,如果能够娶到忍者为妻,那么他们将会获得一定比例的家族红利分红。
如果有谁能够生下一个资质杰出并且能够成长为强者的后代,那么他就可以竞选族长一职。
这是壬无月家族的生存方式,为了家族得以延续并且继续强盛下去,没有什么是不能妥协的。
好在,橙光不需要将这个族长位置让出去了,因为他有了青川。
壬无月家的府邸位于木叶村中心稍微偏东的位置,靠北的那一边都是木叶真正的豪门贵族所居住的地方,壬无月家还不够资格住在北边。
当橙光牵着圣国的手来到壬无月家的大门外时,就算圣国上一辈子有着数十年的阅历,也被壬无月家的奢华有钱所震撼了。整个长达两百多米的街道一侧只有一面完整的院墙,也就是说壬无月家族的府邸光是某一面,就长达两百米,这需要怎样的财富才能够在木叶村拥有这样不下于那些豪门贵胄的产业?
硕大的门头上挂着的牌匾中壬无月家四个字苍劲有力,有一种古朴的味道,不像一路走来那些大大小小的家族,牌匾那么的崭新,这是一个拥有足够底蕴的家族,现在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
现在,机会出现了,这个家族蓄势待发,随时随地准备一发冲天!
刚走上六级台阶,四开的大门中间两扇就被人打开,一名年纪略微有些大的老人家笑着迎了出来。他头发有些花白,脸上有些皱纹,在左边下巴上还有一颗深色的斑迹,不知道是老年斑,还是胎记。
"老爷回来了,这就是小少爷了吧?",老人看着圣国的目光非常的温和,就像一道春风吹过圣国的心间。
橙光嘴角微微一勾,"是,以后就叫他圣国少爷,他会和青川一起成为家族未来的柱石。让那些没用的家伙们都准备一下,今天晚上开家宴,庆祝此事。",说着他望向了圣国,"这是家中的大管家,你要叫庆紫爷爷,不能对庆紫爷爷没有礼貌,知道了吗?"
圣国点了点头,紧了紧怀中的太刀,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橙光皱了皱眉。
他其实很清楚,圣国...也就是玉川圣国的玉川这个姓氏,来自于火之国大名曾经的武家,后来在大名两个儿子对大名归属权的争斗中站错了队伍,被后来的大名清扫了出去,成为了落魄的武家贵族。
和壬无月这种一直都很有眼光,从来没有站错队的家族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这个时代忍道昌隆,武士已经成为了过去,他看见圣国还抱着祖上的武士刀,就有些不悦,当即就点了出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是未来。谁拥有力量,谁说话的声音就大,谁说出的话就有道理。武士已经成为了过去,我不希望你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中无法自拔,你应该向前看才对。"
"我不反对你修炼刀术,但是你必须清楚一点,那就是忍术比刀术重要。我今天可以选择你,明天自然也可以选择其他人,你明白了吗?"
如果真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五岁小孩,怎么可能听得懂橙光明里暗里的意思?但圣国听懂了,不仅听懂了还听明白了,他立刻点头,承应了下来,"是的父亲大人,我明白了。我只是将刀术当做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主要学习的方向还是以忍术为主。"
橙光听后忍不住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是因为圣国这个孩子懂事听话,还是因为他的聪明早熟,亦或是他开口的那一声父亲大人。
总之,橙光对这次挑选出来的孩子,格外的满意,也算不亏他那一百万两的捐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