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62章 陶潜暗访(上)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疯4 3183 2024-11-18 15:04

  安抚好段业,接下来卫朔面容一整,环顾周围一眼后,为骚乱事件做了最后总结。

  “整件事来龙去脉业已调查清楚,说起来不过是苏震受人蛊惑,以为此次调查专为找他麻烦,遂暗中鼓动几名同乡故旧闹事,试图想借此向上施压。”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全军上下仍然没有正确认识到整军目的所在。”

  “回去之后,镇恶、买德你俩要尽快将整军本意向各级将领解释清楚。”

  “属下遵命。”

  “不过,骚乱之事虽已查明,但苏震接受富商献女一事不能不引起重视。”

  这才是卫朔关注的重点,透过这件事可看出,有些人已将恶爪伸向军中。

  河西军虽然还未沦为某些世家、富商手中‘私军’,但已有了公器私用之苗头。

  对此,卫朔不由感慨万千。

  之前他绝没想到河西军会堕落地如此之快,同时也愈发坚定了他整军决心。

  数日之后,有关魏安骚乱一事有了处理结果,卫朔以军法署名义通报全军。

  参与骚乱的一百一十三名军士全除被勒令退役外,若再被查处有其他违法乱纪行为,还将服劳役五到十年不等。

  其余没有参与者,也因此而受罚被关禁闭,理由是没有及时制止众人,以维护军令军纪。

  为此,卫朔再次下令全军重新学习军中条令、条例。

  除此之外,凉州都督府上下也有不少相关人员遭到降职处理外,且全员再重新学习一遍军中条例。

  至于被军中上下关注的段业,并未因此而受重罚,被罚了半年俸禄而已。

  然经此一事,段业算是吃足了教训,从此之后他一改往日和善,开始严格要求起来。

  这样的处理结果让全军上下目瞪口呆,之前不少人以为这一次会杀不少人呢。

  毕竟在古代,这种骚乱落在某些人眼中跟谋逆差不多。

  通过此事,卫朔终于向河西军上下表明了整军真实用意。

  之前甭管卫朔怎么再三保证、解释,也无济于事,众人仍是心怀忧虑,不然何来魏安骚乱?

  现在好了,他既借魏安骚乱表达了不满,让整军有了大义所在。

  同时他又依法薄惩众人,借机向各级将领表明:整军只为革除军中弊端,绝不是为了整人,更不会大肆清洗。

  如此一来,众将再无疑虑,整军也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在接下来长达数月的整军行动中,共计有一百二十四名都伯及以下低级将领,二十一名军候、军司马,三名指挥使以上高级将领被勒令退役并受到惩罚。

  除此之外,厢军、府兵加在一起还清退了近千名不合格的普通士卒。

  经此番大规模整训,让各级将士对军纪军法有了更深认识,让原本开始散漫的军风为之一肃。

  同时卫朔还趁机将世家、豪强、富商伸向军队的魔手斩断,大大加强了对军权的控制。

  这一次受重罚的将领大多与世家、豪强、富商有牵扯不清的关系,甚至有人将军中机密暗中泄露给外人。

  在惩罚军方同时,卫朔也没放过那些敢向军队伸手的豪强、世家,且处罚力度十分大。

  视情节严重与否,最轻者都被判了个全家流放,稍微严重一点儿更是直接被斩首。

  这一番大肆屠戮再次震慑了各世家,也让众家主晓得军队乃卫朔禁脔,谁敢冒然染指就洗净脖子等着被砍头吧。

  从此之后,外界再没人敢轻易与军方私下有联系,军中也没人再敢将军中之事外泄。

  河西军渐渐与外界隔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

  ……

  在卫朔忙着整顿军队时,陶潜早已踏上暗访之路。

  与卫朔交谈后,踌躇满志的陶潜拿着都护府开具的文书告示,独自一人踏上了访查之路。

  他雇了一辆马车,从姑臧出发,将一路向西横穿整个凉州,最终直达高昌,沿途考察各地吏治民生,将所见所闻刊登在未来的《河西旬报》上。

  坐在宽敞明亮的马车上,陶潜感觉不到一丝颠簸,好奇之下遂掀开了窗帘。

  一望之下,一条笔直宽阔的水泥直道蜿蜒伸向远方,根本看不到路尽头在哪儿。

  河西道路交通如此便捷,就不得不提正进行中的大‘一’字交通计划。

  自卫朔入主河西,每年都花费大量钱财、人力来整修各地道路,还规划了一条纵贯东西的水泥直道。

  以高昌为起点,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东,先后途径敦煌、酒泉、张掖、姑臧,而后今年又将南下延伸至上。

  经数年紧张施工,近八成路段业已通车竣工,唯有南下姑臧至上段还在建设当中。

  陶潜从未见过如此规整道路,不由发出一声惊呼。

  “莫若鬼斧神工耶?!不然路面怎会如水面一样光滑平整?!”

  旁边向导听了,不由笑道:“先生第一次来河西,没听说过水泥很正常。”

  “水泥?水泥是何物?”

  向导乃本地人,对河西诸事十分了解,讲起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水泥是一种建筑材料,为墨工学堂发明,可用来修建城池、道路、桥梁、房屋等。”

  “此物最是神奇,开始时为粉末状,加水搅拌之后,置于阴凉处自干。”

  “等干了之后犹如岩石般坚固,且风雨不惧。”

  “自从墨工学堂搞出了水泥,每年官府都会招募青壮整修道路桥梁。”

  “如此一来各地百姓岂不要受劳役之苦?”

  “哈哈哈,先生多虑啦,大都护体恤民力,不准官府无偿征发徭役,必须出钱雇佣。”

  “就拿脚下这条路来说,当初官府花得钱跟流水一般,数也数不清。”

  “其中大部分用来支付雇工工钱,借此受益者不计其数。”

  “从此之后,河西百姓再不惧什么修路铺桥,反倒将官府此举视为赚钱的好营生。”

  听了向导所言,陶潜惊得目瞪口呆。

  在他眼中乃恶法之一的徭役,竟被河西改良成了善民之举。

  他曾经混迹于官场底层多年,深知徭役之苦乃生民不堪之重负。

  百姓服劳役期间不但需伙食自理,哪怕出了生命危险,官府也会不管不顾,百姓只能自认倒霉。

  在江东时,陶潜曾亲眼见一青壮死于劳役,结果家人除了领回一具尸体外,再无所得。

  不管卫朔还做了什么,单单其力主废除徭役之举,足以让陶潜对其心生敬意。

  从向导兴奋的语气中,陶潜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卫朔发自肺腑的拥护之意。

  正在此时,忽然间有一辆四匹马拖曳的巨大车厢从旁边驰过,吓了陶潜一大跳。

  向导不待他发问,就主动解释起来。

  “这种大型马车又被称为公交马车,从外形看公交马车就像一个巨大且带有轮子的箱子,一般需四匹高大的骏马来拖曳驱动,像这样一辆公交马车一般可乘坐六到十二人。”

  不用问这一定是卫朔的杰作,自从公交马车出现,很快就在河西流行开来。

  也让马车这种奢侈的交通工具,不再是贵族、官员们的专属物,迅速走入千家万户当中。

  “乘坐公交马车费用贵吗?”

  “不算很贵,毕竟官府推行公交马车就是为了方便普通人出门。”

  “收费标准主要看路程远近,像刚刚过去那种,主要在城际之间运行,其费用会比在城内公交马车要贵一些。”

  “但是坐这种马车的人一般是各地游学士子或者商贾,他们也不在乎这点儿小钱。”

  就这样一路上,陶潜皆是在与向导交谈中度过,通过交流他对河西有了更深了解,也对此次暗访有了更多期待。

  很快马车就到了张掖那一站,陶潜在向导提醒下进了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