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展销会结束后,林元甫雇佣了和顺海运公司的船,将5万亩的种粮运回福建。其实这些种粮也不过180余吨,他自己的船也是完全可以运回的,只是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雇佣了和顺海运的船。
回到福建后林元甫将此行的经过,与经济合作协议的相关情况绘声绘色的叙述了一遍,然后将经济合作计划的资料交给了南居益。南居益也意识到,此事事关重大;他也不敢擅专只能上奏朝廷。
他将奏折与1亩地的种粮和尚华公司的资料快马送往朝廷。考虑到此时阉党横行的朝局,这事他就不打算掺和了。魏忠贤一手遮天,这尚华公司还不愿与太监和谈,这事他南居益实在也是有心无力啊!
他只能先把自己摘出去,事情直接推给朝廷自己去处理吧!至于种粮北方反正也不种水稻,送1亩种粮意思意思也就行了,剩下的他就打算留着福建自己种,看看留种是不是真的就不行。
然后吩咐林万山多准备一些牲畜家禽,让和顺海运给送过去。南居益现在对尚华公司其实是很有好感的,尚华公司将这些海盗整合收编,老老实实的做起了生意,再也没有给他找一点麻烦,这也让他对这些武力强悍的海外华人放心了些。
当南居益的奏折送达北京,毫无意外的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些御史言官,纷纷上书弹劾南居益是欺君魅上轻佻误国,自古以来从未听说有如此骇人的产量,这不是欺君魅上是什么?魏忠贤此时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不是首辅胜过首辅;提督东厂势力遍布天下,他早就得到了消息,南居益并无虚言。
魏忠贤虽说志大才疏,贪财无耻,是个十足的小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是很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他看着尚华公司的资料,心中也是无比热切,每亩地多产2倍的粮食,可以充盈国库不说;自己也是能多赚些的。
可让魏忠贤恨的牙根痒痒的是,尚华公司似乎不愿和内臣磋商,不论资料或南居益的折子里虽然都没有直说,但是恳请皇帝授权大臣或藩王前来磋商,不就是这个意思么!
这种青史留名的功绩,他魏忠贤怎么可能假手他人。况且如果让东林党或者哪位居心叵测的大臣促成此事,到时候有这泼天大功,威望气势必然无法压制,甚至会威胁他魏忠贤的权势啊!于是他就将此事先压了下来,得派人去打听清楚为好。
500回乡寻亲的移民从福建登陆后,便开始沿途散播尚华的农场的庄稼是如何如何了得。哪里百姓每天都可以吃精粮,而且顿顿都能饱,做工的月银也是十分丰厚,还有各种神奇的机器等等,尚华城被吹嘘的宛如世外桃源。
而许心素与和顺海运也在广州、福建、浙江乃至上海一带开始四处散播尚华的农业奇迹,甚至到处
分发经济合作协议的资料。所以尚华经济合作计划的内容,很快就传遍大明南方各地。这也是董事会交给许茂才的特殊任务。
就在这喧闹中,福建地方州县上报南居益,很多土地贫瘠的地区都出现了整村、整村的逃民。南居益对此也是无奈,只好装起了糊涂,而地方州县见巡抚大人都装起了糊涂,他们也就难得糊涂了。
就这样在南居益的默许下,一支又一支的移民队伍从福建各地向沿海聚集点汇聚而来,人数足足有3万之众。甚至广州、浙江一带也有很多过不下去的失地农民,在许心素与和顺海运的协助下逃往尚华城,尚华城尚华港的称呼也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取代了打狗港。
尚华公司通过移民、许心素与和顺海运将经济合作协议的消息散播大明南方各地。高产农作物在大明对谁最有利?毫无疑问是地主,是大地主。
而大明的朝中百官那个不是地主或大地主,这些南方的地主官员得知了尚华经济合作计划后,奏折便是雪片一般的飞向大明中枢。内阁首辅顾秉谦告诉魏忠贤这个事迟早是要去谈的,如果不谈就是与天下人为敌了。
魏忠贤淡淡的问了一句:谁去谈?
顾秉谦一惊立刻回道:自然是九千岁您来主持。顾秉谦瞬间意识到这个事不能碰,否则离死就不远了。
顾秉谦小心翼翼的提醒道:这大员千里之遥;烟瘴之地,内阁重臣身体怕是很难经受如此奔波,若天子下诏遣藩王前往磋商似乎也无不妥!
顾秉谦的言下之意就是,我老了身体不好,去不了那么远,不会抢九千岁功绩的,更不会对你有什么威胁。你如果不放心朝中大臣,可以让藩王去谈啊,藩王就是谈成了也还是藩王,不会对朝政有丝毫影响。
魏忠贤想了想有些不甘心的道:藩王前去倒也可行,只是没有重臣主持也是不妥的,还是先遣人与之商讨个章程出来再做定夺为好。
其实魏忠贤还是没有放弃由自己主持此事的心思,而他也早就暗地派人去福建打听此事去了。
而这个消息也引起了一位明朝大科学家的注意,他就是几何原本的翻译者徐光启。徐光启于1624年擢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等职,但看不惯魏忠贤阉党横行;已经心灰意冷的他便不肯就任。而此时他已经开始酝酿编制农书,当他得知大员尚华城的那些海外华人有如此骇人的产量后,他便带着小厮启程前往尚华城一探究竟。
1624年天启4年11月开始,打狗港也就是尚华港陆陆续续的移民被和顺海运送了过来。这主要是因为移民数量多、分散广,不得不聚集一批送一批。
这些移民被送到尚华港后,首先并不是安排
建村与就业,而是隔离检疫。这些移民充满希望来到了憧憬中的世外桃源,没想到都被隔离了起来,虽说顿顿白米饭管饱的传言不虚,心中的惶恐是在所难免的。好在他们中有些人就是澎湖移民的亲人或同乡,在他们的劝慰和影响下新移民总算能宽心些。
就在1月后一批新移民中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他在上岸登记时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差点没把负责登记的海军战士给吓懵。这位战士立刻通过对讲机通知了董事会的值班员,来了一位叫徐光启的移民。
吴雪也被震惊的目瞪口呆,喃喃道:徐光启应该不会吧!或许是同名吧!
还是先去看看再说吧,夏长海走过来说道。
这个时候还是军人保持了冷静。夏长海让港口的海军战士把这位徐光启领到港口办公楼,董事会成员也都放下了手头的工作赶了过来。
董老等人赶了过来问道:夏司令人在哪里?
夏长海道:我让战士领到休息室了,我们一起去见一见吧!
随即众人便朝休息室走去,从休息室的窗外隐约看到了一位精神矍铄年约60的老人。
董老率先走了进来有些激动的问道:可是子先先生?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华汇人,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尤其精通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
徐光启也很惊讶,疑惑的看着这位也年近六旬的老者道:正是老朽,不知诸位何以知老朽之名啊?
董老意识到自己过于激动于是微笑着缓缓道:徐先生翻译的《几何原本》我们怎么会不知道呢?不知道先生为什么来我们这里啊?
徐光启作揖道:老朽拙作让诸位见笑了,老朽听闻你们有能产5石有余的良种,冒昧前来讨教,还请诸位莫怪。
众人这才焕然大悟,没想到他们的高产作物和一番宣传炒作。没有把大明谈判大使给吸引来,到是先把大明的科学家徐光启给忽悠来了。
不过大家也是非常的兴奋,能与这位历史名人以这样的方式见面,也实在是想不到。
董事会安排了一顿丰盛的晚宴,晚宴上吴南海给徐光启介绍了杂交水稻的概念,以及晚宴上各种农场种植的果蔬,徐光启非常认真的听着吴南海的每一句话,这些闻所未闻的知识,让他似乎隐隐约约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甚至比尚华港的那些钢铁巨舰更加让他震撼。
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徐光启仿佛失踪一般,一头扎进吴南海的农场,随着农业团队学习着各种农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