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开天匙

第三十二章 天道无常

开天匙 月城 4571 2024-11-18 17:17

  方天不禁疑惑地问道:“老师您说的这些和‘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赵若语笑了笑,道:“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老子就已经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维持宇宙万物达到和谐与平衡的能量源,那就是周而复始、永不停息、无处不在的‘道’。那么,什么是‘道’?‘道’所反映出来的那种规律又是什么呢?”

  “是什么?”方天好奇地追问道。

  “所谓‘道’,就是宇宙万物所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律。‘道’所反映出来的那种规律,中国古代的老子则将它概括为‘道法自然’四个字。由此可看出,‘道’所反映出来的那种规律就是刚刚我们提到过的‘自然而然’,就是让任何事物都能自由自在地得以展示。

  若能遵循或仿效‘道’的规律,那么对待任何事物都不可勉强而为之,而必须要‘顺其自然’。只有具备了‘无为’的思想,才能真正领悟‘道’的内涵,才能实现‘无不为’的目标。

  所以,我们也可以形象地这么认为:宇宙天地领悟了‘道’的内涵,时时处处都能遵循、仿效‘道’的规律,于是便把一个个生生不息的浑圆世界展现在了人的面前,使人类也在遵循、仿效天地的运行规律以求达到生命的‘天长地久’。”赵若语解释道。

  是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这便是天地大道的博大与厚重,这边是它的神奇、它的规律。

  方天仔细地琢磨着赵若语的话。赵若语也不着急,她静静地等待着,似乎就是为了给他足够的时间用来消化她刚刚说过的话。

  方天的识海之中也在不断演化着他刚刚得到的知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概括得如此精辟,真不愧是远古圣人啊!

  “道法自然”既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又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属性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故此,凡是能够以“道”的规律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属性,乃是“德”。也就是说,“德”具有对“道”进行外化的作用。在整个宇宙万物的运行过程中,只有按照“道”的规律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属性,才能堪称为“德”。

  反过来说,在整个宇宙万物的运行过程中,若是脱离了“道”的规律而任其妄为,那么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属性就不能称其为“有德”,而只能称之为“失德”、“缺德”或“无德”。

  “失德”的行为乃是源于“失道”,而某种事物一旦脱离了“道”的轨迹,就必然会表现出“失德”。天若“失德”,或四季无常,或暴风骤雨,或日星隐曜;地若“失德”,或草木不生,或山崩地裂,或倒海翻江;人若“失德”,或疾患缠身,或灾祸连连,或家国失和。“失德”者必然“失道”,而“失道”者必将走向孤立。

  所以儒家大思想家孟子才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从另一个层面诠释了一个这样亘古不变的事理。

  方天豁然觉得:事实上,整个宇宙天地的运行规律已经体现出了“道”的规律,只要能够细心观察,就能找出许许多多“得道”事物与“失道”事物的不同归宿,也就能感受到一丝“道”的印迹。

  对于一个两次见过无字天书的方天,对感悟自然之大道,无疑是有着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的。许多昔日难以理解的问题,也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

  方天微微地点了点头,“天地这种大道的衍化也不光显示在自然界中,我想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有着特有的规律吧。”

  “是的。不得不说你是一个极为聪明的学生。自然规律衍生出了生活规律,那么规律和规则也就成了人们生存,乃至安生立命的一项标准。”赵若语郑重地道。

  她举例说道:“例如,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崇尚自由和民主的国度,那里的公民必然会拥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必然能够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国家的一切大小事务才能有条不紊地按照各自的秩序正常运行。

  反过来,一个善于独断专行并用各种伎俩愚弄民众的独裁国家或党派,那里的百姓必定要受到欺压和困苦的折磨,时刻都面临着被剥夺权利甚至被杀戮的可能,整个社会形势必然处于长期动荡不安或濒临崩溃的状态之中。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前者的行为是符合于‘道’的运行规律,其做法是效法天地所表现出来的‘尚德’属性,但后者的行为却反其‘道’而行之,自然反映不出‘天德’的和谐特性了。

  因此,‘道法自然’是天地万物所必须遵行的根本属性。”

  方天理解赵若语这种话的意思。宇宙间无论何种事物,若是违反了“道”所规定的这个“自然”法则,其行为上露出“失德”或“缺德”的外表,最终结果必定是天诛地灭。人类社会自然也不例外,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党派、团体,若是违反了“天理人伦”,不能做到“以百姓之心为心”,其结果也必定是自取灭亡。

  那些不遵循“道”所引导的“自然”法则而任随己意强行所为的统治者,必然要周期性地作出“失德”或“缺德”举动,而是国家统治完全处于一种“不道”的恶性循环状态。“不道”的行为肯定不会维持多久,其结局也一定是悲惨的,这就叫做“不道早已”,这边是天道无常!

  因为天道无常,所以往往是“天道”的解释权归暴力最强者所有。天道不仅仅是单一的所谓地“元规则”,它超出了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则,超过了法律道德,而是整个社会存在的最原初的理由都是暴力最强者给予的,在天道的旗帜下,赢者任何的行为不仅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容忍的,而且是必须赞美的,必须找出一大堆理由给予理论支持的。

  于是,德配于天,这里的“德”只能是一种自说自话。

  天道无常,谁人可替?

  若说一定要给个答案的话,方天觉得,那就是修真者的勇气和决心:天道无常,人尽可夫。

  方天自赵若语处又借了几本书,都是一些有关天文和物理的教材。他没有再回教室,而是直接去了后山树林。

  方天就是想抓住这一分一秒,在努力地学习着。他总觉得事情并没有因为他消灭了黑赤而结束,恰恰相反似乎才刚刚开始。

  这个世上有太多的秘密和事情需要自己去一步一步地践行,去丈量、去体悟。

  实际上凡人确实很渺小,有太多事情仅凭凡人的力量是无法掌握命运的。方天是不相信命运的,因为命运并不会并不垂青于任何那一个人。所谓的命运永远掌握在每一个人自己手中,这一点他相信即使在修真世界里也是适用的。

  天道无常即为常,天有没有道,不能臆断揣测,人们仅是把无常作为常,当然,也会默哀不知永远触及不到这一层道理的盲目生活一生的人。

  方天抬头望着茫茫的苍宇,仔细感受着这天地之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脑海里不断地整理着许许多多以往不曾注意的东西——古往今来,人们对道理的识别、吸收和深化甚至于运用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之间,其实没有单纯的技巧高下之分,只有境界优劣之辨罢了。那么,取决于境界优劣只有一个标准:大道合乎自然。

  通常情况下,“法”我们可以看作为:规则、规律;“道”亦是一种规则。所以,“天地大道”无非就是一种规则。无论是科学研究、学术探讨,还是政治纠纷、经济建设,最终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是对的,就是合乎规律、合乎自然、合乎常理、合乎现实。反之,一切的“自作”都会“尘归尘、土归土”,遗弃于历史和时间的轴轮之下。

  单就人本身而言也是如此。当人们忘却了一个一个人生坐标的参照,洞明真正自己的内心,才会把握住人生独一无二的自己。这就好比修真里面灵魂境界地修炼,没有统一、没有模板、没有标准和尺度。

  虽然,每一个生命的个体表面各异,但本质却是相同的,都是一个人独特的一生。因此,若要崇拜偶像倒不如认清自己,因为一个人永远不可能成为别人。

  方天觉得自己应该开始学会一种超然了。毕竟修真与不修真已经是截然两种不同的人生征程了。

  尽管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坎坷和不平,但无论是荣誉还是困苦,一切都会成为过去。方天认为自己其实游历红尘,真正要辨清的是外在的两个障碍:一是物质,二是世俗。

  物质往往是一种利益,可以迷惑人的判断;而世俗往往是一种言论、一种眼光,可以扰乱人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丧己于物、失性于俗,那么他会彻底找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价值与力量。所以,方天暗自决心只要能自由穿越物质与世俗,不为其迷惑双眼、为其所累,就基本上就可以自由地活着,轻轻松松地一笑,活出自己的风采和独特,不断地攀登更高的修炼顶峰。

  方天深刻地意识到,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为强硬地吸收了别人的意见和经验,结果走向了“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其实,每一个人年龄不同、境遇不同、学识涵养不同、出身不同,走过的道路不同,经历的沧桑不同,所以每个人要符合天地之道*,只有看自己的,而不能去看别人的,经验、意见等东西只能成为你立身作人的工具。别人的经验也许你可以借鉴,但是真正要了解、要懂得的,只有自己的心。切莫将那些东西当作一生做人的“字典”。

  人生之大道莫过于本真。“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取礼乐!”所以,正如孝敬父母一样,还用得着社会来对你表扬吗?这不应该需要提倡,因为它正是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了。

  在人世间,最朴素的就是人心中的本真,而不应该由外在嘈杂的声音去刻意地提倡弘扬。所以在传统的古典文化思想中,儒家提倡礼仪、规范、投身社会,以规则缔造世界的和谐——入世,自我实现须扎根这块土地,在土地上践行的能力;而道家,提倡遵循内心的道德、自在——出世,实现人格的越级和超脱,让我们在天空上有飞翔的双翼、飞翔的理想。于是,中国人的人格就是出自于它们二者之相生相济,孕育应于每一个人的时候,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在这个世界上,智力比速度更重要,判断力比技巧更高明。只凭激情,只盯着目标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庄子》中记“虚无恬淡,乃合天德”,一个人自己的行为做到虚无恬淡了,心才能真正静下来,做到不慌乱、不迷茫、合乎“天德”。

  当人们追寻一个辉煌的目标,获得一个诱人的物质利益时,我们都有可能忘却风险,在一路上没有了标记一头扎进去,结果到最后,你会发现没有了道路,“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真迷失于大千世界中去了。这不是悖于“背水一战”、“破釜沉舟”,而是一个过程。毕竟,后者是走上了绝境,已无路可退,并有了些许准备下的“下下策”了。

  整个的外在世界就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浸于其中,真正去感知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一花一叶有所彻悟,那么迟早就能洞悉了万物之理,做到“不生不悔,不切不诺”,无所畏惧、无所懊悔就足矣了。

  其实人生无非是尽心尽力,如此而已!不管是西方誓言、东方至理,天地大道合乎于此理。

  大道合乎自然,生命可生可死,它取决于自己的天地之心。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在天地之间,只有一个人的心合乎自然大道,最终对生命的成全也就是一句话:虽天道无常,然生命在自己的手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