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穿越之龙霸天下

第一百二十六章 巴尔干战争

穿越之龙霸天下 刀鸣一笑 2673 2024-11-18 17:19

  0世纪初,欧洲大陆的形式很是紧张列强之间以及列强与殖民地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

  巴尔干地区,重重矛盾在这里汇聚着、斗争着,1907年终于爆发以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洛所组成的“巴尔干同盟”和艾斯曼帝国对立,控制和压制的战争。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有着重大利益之争,它们干预这场战争又成为必然。对战争的干预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也就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导火索。

  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巴尔干半岛,饱经了无数次战争创伤。0世纪初期,兴起于亚洲西部的奥斯曼帝国仍控制着东南欧弟巴尔干半岛的大片领土,400年来一直顽强斗争的阿尔巴尼亚人民还没有取得独立;塞尔维亚、希腊族人民在马其顿、色雷斯一带还受着奥斯曼帝国的封建压迫和宗教迫害,而现在的保加利亚也是加入了同盟国阵营,这就造成了巴尔干地区形式的更加恶化。

  1907年月,塞尔维亚和希腊签订了同盟条约,共同反对奥斯曼帝国的侵略。5月,希腊和门的内哥罗订立盟约。这样就形成了三个巴尔干国家反奥同盟,并决定利用意土战争的时机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但同盟国列强不甘心巴尔干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德国的调解下,意土战争提前结束了,他们各自怀着侵略扩张的野心进行干涉。1907年10月8日,门的内哥罗首先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塞、希也相继在17、18日向奥斯曼帝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撤出巴尔干,给予各民族以自治权。

  奥斯曼帝国政府拒绝了这个要求,并开始进行军队动员。这就构成巴尔干联盟对奥斯曼帝国宣战的直接口实。18日,塞尔维亚和希腊也相继对土采取军事行动。

  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兵员数量和武器质量,尤其是在炮兵和军队战斗训练水平上,均胜过奥斯曼帝国军队。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民族解放斗争目标的鼓舞下,士气高昂。塞尔维亚的主要兵力(三个集团军)对付奥斯曼军队在马其顿的集团。希腊的弗萨利亚集团军和伊皮鲁斯集团军分别准备对付萨洛尼卡和亚尼纳的军队。希腊的海军则是准备对奥斯曼帝国海军采取行动,保证盟国在地中海的制海权。门的内哥罗军队的任务是协同塞尔维亚军队在马其顿作战。盟军对土军形成了包围态势,准备在奥斯曼援军到达之前击溃敌军。

  10月日,门的内哥罗军队与为数万人的塞尔维亚伊巴尔部队共同对色雷斯北部和阿尔巴利亚北部的土军进攻。在左翼作战的希腊的第一、三集团军,在多次击退土军后,于10月~4日在基尔克附近击溃奥斯曼帝国第三军,开始向南推进。10月9日至11月日,在卢累布尔加兹发生激烈交战,奥斯曼帝国的第四军被击溃。

  10月4日,塞尔维亚各集团军发起总攻,马其顿的土军集团被粉碎。在马其顿南部,希军于11月1、两日在叶尼杰附近获胜,向萨洛尼卡展开进攻,该城守军于9日投降。

  希海军封锁了奥斯曼帝国海军的出口,实施了夺取爱琴海诸的战役。11月8日,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但盟军尔后的几次军事胜利并不符合一些大国的利益。英国在支援巴尔干国家的同时,又担心同盟国借口插入。德国和奥匈帝国则认为塞尔维亚和希腊是属于协约国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们强大,却把奥斯曼帝国看作是自己潜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奥斯曼帝国覆灭。在各大国的压力下,191年1月,奥斯曼帝国与希腊、塞尔维亚签订了停战协定。

  1908年1月日,奥斯曼帝国发生政变,新政府拒不接受和约条件。月日,巴尔干联盟各国重新开战。奥斯曼帝国在接连遭到几次失败后,于4月签订第二次停战协定。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以签订191年5月《伦敦和约》而告终。根据这项条约,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几乎全部领土。巴尔干各国人民摆脱奥斯曼帝国压迫的愿望得以实现。

  1908年6月9日至8月10日,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和奥斯曼帝国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它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原有盟国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失去亚得里亚海出海口的塞尔维亚,要求马其顿偿付赔款。希腊也希望扩大自己的领土。在奥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亚于1908年6月9日夜间,对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军队与希腊军队采取军事行动。保军各集团军的进攻受阻,塞军进行反击,突破了保加利亚第四集团军阵地。战斗继续到7月6日,保军被迫撤退。

  1日,奥斯曼帝国撕毁1908年签订的合约,再次发动巴尔干战争,而这次的战争更是配合了保加利亚和罗马利亚等国,准备一举拿下巴尔干半岛。而且由于沙俄此事已经宣布加入了同盟国阵营,故而沙俄没有像以往那样来支持巴尔干半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虽然希腊和塞尔维亚与协约国走的很近,几乎已经属于协约国的准成员国,但是协约国却是远水解不了近火,中间隔着德国和奥匈帝国,大英帝国和法国的势力无法渗透到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战争导致国际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尔干各国在战后矛盾也进一步加深,为帝国主义大国继续干涉和控制巴尔干提供了可乘之机,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导火线。巴尔干战争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军备竞赛,大量征集兵员,研制和生产各种新式兵器,军费大幅度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两国军事预算达140亿马克协约国军事预算也达47.6亿马克。两大军事集团各自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制定作战计划,力图先发制人。德国总参谋长毛奇曾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大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在巴尔干战争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机枪数量增加,以及装甲车和无线电等军事技术装备大量使用,这一切促使陆军改用疏开战斗队形,为了隐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沟,同时还必须保护部队免遭空袭;军队在前线数百公里地段上展开。防御强度的增加,又使机动作战更加困难。过渡到阵地战这种作战样式的趋向愈益明显。这些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且由于三个穿越者的关系,这是的飞机已经和原来的那个时空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飞机有的一拼了,几乎各国都已经开始用飞艇装备的空军了,而是大规模的采购和制造飞机来保卫天空。

  巴尔干战争让世界各国再次的看到了飞机的作战用途,而且也见识了中国生产的飞机的威力。由于交战双方都是大量的装备了中国的CH-原始人-和型飞机,所以双方的空战几乎是持平的,而伤亡更是巨大的,交战双反损失了一共1789架CH-原始人-型飞机和65架CH-原始人-型飞机,损失不可谓不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