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有的担心皇上真的要去天牢!
有的担心自己脖子上的脑袋,会不会下一刻就掉了下来!
还有的跟着害怕,生怕因自己曾做过的某一件事情,而也受到牵连!
还有心里聪明的,知道皇上心里想着什么,只是不出声,等着看好戏的!
"寡人先回勤政殿了,若一炷香之内,你们商量不出来一个不让寡人去天牢的理由,那寡人就只好脱了这身龙袍,和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待在一处了!"陈贤对众人说完,甩了甩龙袍宽大的衣袖,扬长而去。
留下各个胆战心惊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不知所措。
陈立和陆严相视一笑,他们二个是最先知晓皇帝心意的。
众大臣六神无主,只得询问二人。
其中一位问:"陈将军,陆大人,不知陛下此举为何意啊?这不是折煞我等吗?罪责在我等,岂能让陛下前去天牢?!"
陈立叹了一口气,对众人道:"陛下这回可是真的动怒了,各位还是自求多福吧!"说完也离开了。
留下错愕惊恐的众人。
陆严又对众人说道:"各位大人,不会真的想让陛下去住天牢吧?!要是陛下真的去了,那最该治罪的各位大臣……岂不是要脑袋搬家吗?!"
"那依陆大人之见,我等该如何办呢?"一个大臣问道。
"大人们若想保住脑袋,唯有退一步海阔天空啊!如今那孟祥可是代表一众寒门子弟,事情也是由寒门子弟受到不公的待遇而起,若大人们识时务,向陛下提议厚待他们,陛下兴许还会对各位大臣另眼相看呢!"陆严一边恐吓一边提醒着。
"可……可自古以来,尊卑有别,那些寒门子弟本来就是要低人一等啊!"礼部侍郎道。
"侍郎大人!脑袋重要些!再说了,所有的规矩是官家定的,也是官家可以改得的!各位大人说对吧?!是不要脑袋还是要封赏,各位大人自己选!"
陆严微笑着说完,转身也离开了。
留下众多大臣,人心惶惶。
如此危急的情形,人人都保命要紧。
来不及多想,便都决定去勤政殿进言请求厚待寒门子弟。
陈贤回了勤政殿,便拟定好了圣旨,上面言'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入仕再无门第偏见!九品中正制此后永绝!"
大臣们蜂拥来到了勤政殿外,请求觐见皇上。
春安早就等候在外,远远地看见众多大臣门过来,心里偷偷乐着"陛下,真的神了!"
随后脸上赶忙露出一副沉重的表情,将众人预览在门口。"各位大臣,还是请回吧!这还不到一炷香的工服呢!"
"春安公公,劳烦你赶快进去通报陛下,就说我们已经想清楚了,求陛下下旨废除九品中正制!我等也甘愿认罪!陛下可千万不能去天牢啊!这有损圣上颜面!"
太常大人带头说道。
旁边别的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绝对不能去天牢啊!那我等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了?!"
春安叹了口气,道:"陛下还要生气,奴才也只好冒死前去为各位大人们请命了!"
"多谢春安公公!"
"有劳公公!"
春安进了大殿,来到皇帝跟前,忍不住笑着道:"好消息啊!陛下!大臣们都来认错了!还请求陛下废除九品中正制!言陛下千万不能到天牢去!"
"如此甚好。"陈贤道。
"那陛下可是要宣布让大人们进来回话?!"春安问。
"寡人不是和他们约定了是一炷香的时间嘛?等到了一炷香的时间,去把这个拿给他们,就可以保住他们的脑袋了!"陈贤一边对春安说着,一边拿起自己刚拟定写好的圣旨交给了春安。
随后,自己从后门出了去,去明月楼见萧明月。
春安算着时间,到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带着圣旨对着众多大臣开始宣读。
大臣们皆跪在一处,等候宣布圣旨。
随后,春安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以来寒门子弟备受歧视,如今寡人深感自责,可令寡人最为心痛的便是尔等身为朝中大员,狼狈为奸,不知断送了多少寒门读书人的大好仕途,本应该将尔等废黜,可上天有好生之德,念及尔等知错能改,又都提议废除糟粕一般的九品中正制,寡人决定对尔等网开一面!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相关人等,罚俸禄一年!以儆效尤!"
"各位大人,还不赶快接旨谢恩?!"春安捧着圣旨对众人说道。
"臣等谢过陛下!"众人纷纷叩头谢恩。
"陛下有口谕,今儿就不见各位大人了,还请各位大人好自为之,回家去好好反省反省!"
"臣等遵命!"
大臣们领了圣旨,出宫的路上,有几个感叹道:"陛下真是圣明啊!三两下,就把我等玩弄于股掌之中了!"
"是啊!陛下略施小计,就让我等心甘情愿的赞同废除九品中正制了!"
还有几个幸灾乐祸的,"有些人当着肥差,背地里没少收受贿赂,这一回,更是差点阴沟里翻船!若不是陛下仁德,这会儿,脑袋早就不在脖子上了!"
当寒门子弟听到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一视同仁进行科举选拔的时候,一个个脸上都是苦尽甘来的神情。
天牢里的孟祥,张詹,唐文,听了自己要背无罪释放,都以为自己在做梦。
"你说什么?陛下真的下旨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选官?!这真的是真的?"孟祥对狱卒问道。
"没错,陛下特地准许你们回家,还给了你们每人五十辆银子,作为明年进京赶考的路费!陛下念你是个人才,希望你不玩辜负圣意!"狱卒道。
孟祥接了银子和干净的以上,跪在门口,叩谢道:"草民谢过陛下!祝陛下长命百岁!"
张,唐二人也拿了银子,千恩万谢。
三个人一同结伴回了家乡,寒窗苦读,应对隔年的科举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