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闻所未闻之事,陆云浩、闯王、李岩无不屏息静气,听他下去。其余几人也被这波诡云谲的传奇故事吸引,听得津津有味。
“那一天,朱棣老贼率北征无功之师宿营在榆木川,建文先祖仗绝武功,避过重重警卫,突然现身在他面前。先祖以高皇帝遗言和忠孝仁义问他,他战栗不能言。又代遭受空前绝后、惨绝人寰诛戮的建文旧臣问他,他当时因恐惧过甚,晕死过去。醒来后,两眼发直,口里不停道:‘造孽,造孽,报应,报应……’再后来,他跪在先祖面前,行三拜九叩之礼,言无颜见高皇帝于地下,祈求先祖复位后,别对他的子孙赶尽杀绝,他手边有用来赐死下臣的鸩酒,便背着先祖喝了下去。先祖慈悲心肠,殊为不忍,对他:‘你对我不仁,我却不能对你不义。’许诺保他子孙两代皇位不移,老贼感激流泪而死。”
到这里,武皇将目光转向众人,继续道:“朱棣死后,其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明仁宗驾崩后,他的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这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得到不少好处,史称‘仁宣之治’,孰不知这皆拜我先祖建文帝之赐。
“建文帝寿至一百二十岁,无疾而终,他与‘凌波仙子’女祖宗生有一子,便是我的高祖,天命攸归,龙种贵重,我家自此一直一脉单传。
“燕贼朱棣一脉宣宗归天后,其子继位,年才九岁,我曾祖父不忍欺他幼弱,迟迟未动手,想不到后来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蒙古瓦刺军俘虏。国遭危难,我曾祖父以社稷为重,毅然抛下家仇,与朝野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施展绝世武功,连刺杀瓦刺悍将三十余员,最后潜入其首领也先的大帐,掷匕示警。瓦刺后来撤军,于谦忠肃公京师保卫战得胜,固然主要缘于于忠肃公临危不乱,筹划周全,指挥得力,朝野军民众志成城,决死抗击,我曾祖父的功劳却也不少。
“其后,鉴于蒙元残余势力对中国威胁实在太大,我曾祖父主动深入塞外,施展武功计谋,恩威并用,一方面收服其众,一方面利用他们各部落之间的嫌隙,暗中制造事端,挑动他们互相猜疑,自相残杀。太师也先与其汗脱脱不花反目,与脱脱不花之弟阿噶巴尔济失和交恶,哈丹特穆尔丞相、阿拉克丞相发动兵变,也先被杀等等皆是我曾祖父的从中促成。接着我祖父也投身其中。英宗之后,终于崇祯,蒙元势力始终未能强盛起来,与我先辈作为实有莫大关系。
“迨及嘉靖朝,嘉靖迷信丹药方术,用人‘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朝政混乱,我祖父正欲施用手段,取而代之,想不到‘南倭北虏’兴事,国家再度处于危难,百姓罹倒悬之苦,我祖父秉承先祖遗风,后家仇,先国难,又放弃了初衷,以全力对付外患。到了我父辈,也一直致力于此。
“我是在万历后期主事武皇谷,这时万历又被建州东虏和各地民变闹得焦头乱额,我体念同宗,遵从父愿,未投井下石,反不时助其一臂之力。昔年魏忠贤欲篡位,得到当世号称武林第一高手李朝钦的赞襄,我在他阴谋即将发动,情势万分危急之际,深入其藏身处,将二人诛却;宁远之役,火殛努尔哈赤;沈阳宫中,手刃皇太极;京城虎穴,了断多尔衮。”
陆云浩听到这里不禁失声喊道:“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原来是你暗害的?”这三人当年死因不明,天下猜疑,以至后来成为著名历史悬案,想不到在这里解开。
陆云浩对着武皇深深一躬,诚恳道:“不知道前辈一脉仁义相传,体念苍生,靖边保国、抗击胡虏,泽被天下,多有得罪,还请恕过。”
武皇拱手还礼,虽然面上仍无表情,但陆云浩已能感到柔和了许多。就见他转而对闯王道:“你灭了大明,我也冒昧把你请到了武皇谷来,就算一报还一报,恩怨两清,互不相欠。”
“这么,当年闯王是被你劫持了?”李岩禁不住骇声问。
“不错。”武皇坦承道。
李岩霎时脸色煞白,宛遭雷击。
陆云浩十分体量李岩的心情,当年他们正处在胜利的巅峰,突然形势直转而下,功败垂成,一切只缘于义军内部出现混乱,想不到原来是这个惊天原因:闯王被劫持,不在主政!
陆云浩怕他引起太大注意,以致暴露,转移众人注意力问武皇道:“前辈,恕晚辈冒昧,敢问方才前辈垂示的‘闯’字隐谜和‘有’字字谶从何而来?”
武皇一怔,心想这人目光犀利,洞烛幽微,心思缜密,当真厉害。微笑头道:“这要从崇祯身上起。崇祯十七年三月,京城被围,”到这里,眼睛看着闯王。
闯王身子一震,目光瞬间神采照人,接口道:“三月十七日。”这是他一生辉煌的,记忆尤其清晰。
陆云浩暗暗看了李岩一眼,见他漠然站立,面无表情,但分明感到他心中慷慨悲壮,胸臆难平。
“就是这一天,你派出的使者,我除掉他们,却不是因为我祖上与老贼朱棣之仇……”到这里却停住了口。
陆云浩明了定是他的理由犯着闯王的忌,不便明言。却听闯王接过话毫无芥蒂道:“是不是觉得我李闯王乱世贼子,祸害天下,荼毒生灵,罪大恶极,只可杀,不可赦,若不能够,则玉石俱焚而已,岂容媾和!”
武皇面色傲然,显然予以默认。
李岩冷冷道:“难道天下只该你朱家一姓世代霸占不成?”
武皇一时语塞,不知当如何驳斥。顿了顿才道:“中原陆沉,山河破碎,君死社稷,乃理所应当,岂能与仇雠媾和!”
陆云浩叹口气道:“崇祯因此身死殉国,得享令名,而鞑子也因此入关,夺占了汉家天下,两下相比,不知孰轻孰重?”
老武皇默然,自是心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