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绝密航程:中国东出太平洋试射洲际导弹纪实

第三章大红舷号

  一、舷号:向阳红五号

  船的名字称“舷号”,就是标志在船头两舷的那个文字符号。

  经过广州船厂0个月马拉松似“敲敲打打”,197年1月0日,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复的“515”改装工程正式竣工,中国有史以来第一艘万吨级海洋科学调查船徐徐驶离广州船厂码头,向广州港外开去。

  马荣典船长在驾驶台看着从黄埔港请来的那个“引水员”,看着十分傲慢、慢条斯理地在顶替着自己向他的部下们发号施令,心情有点怪怪的。

  按海军的常规,他是船长,负责船舶的航行安全,靠离码头、操船进出港是职责所在。在海军,一舰之长或一船之长真正的水平体现也是靠离码头,靠离码头干脆利落的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好船长、好舰长,一个好舰长、好船长那是一个多么神圣的称呼啊!可是到了国家海洋局的“向阳红五号”船,第一次离码头,上级就请来了“引水员”,这在海军舰艇部队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了。

  但是,由于水道复杂,往来船多,按中国港监的规定,万吨以上轮船进出港,都得由港监派出引水员上船“引水”。就是由专业熟练的“引水员”代替船长操作,这也是全世界统一做法。港监还规定,引水员操作船舶离港期间,船长不得干涉,形象的说法就是“靠边站”!连最负责的船长有马荣典在海军南海舰队时,是大比武的尖子,是很“牛”的舰长。到了“向阳红五号”船,却“牛”不起来了,心里多少有点失意。机器在匀速地运转,船在慢慢移动,微微的航行风吹来,黄埔港两岸辽远的滩涂和稀疏的建筑渐渐地退向身后,他依偎在驾驶台右侧天遮底下的护栏上,一种莫名的压力像山一样地向他扑过来。

  这是一艘什么船呵!马荣典想着,大吨位高价值不说,那些不可思议的配置就使他眼花缭乱,他对所要担负的任务其实也十分生疏。在海军,无论是在登陆舰还护卫舰,总归是在近海,间运动。即使是再有西沙海战,南沙海战要打,他也觉得没有什么,毕竟还是在近海,在中国的范围内。而“向阳红五号”船的指向,明显是深海大洋,是老百姓口头里经常表述与自己无关事物时说的“九州外国”,谁都没有去过的地方。他觉得身上的担子十分的沉重。

  船出珠江后,他按规定接管这艘船的操纵和管理,派副船长送引水员下船。然后组织船上各部门一起检查考验完船上的机械仪器设备,与参加试航的厂家技术人员一起完成试航报告,回到珠江的桂山锚地,另一名“引水员”又把“向阳红五号”船弓导到黄埔港内,锚系在黄埔港黄埔水道1号锚地上。

  “向阳红五号”船的舷号是用15米见方的钢板切割出字,焊接到船舷上去的。“向阳红”三个大字采用毛泽东同志的手迹,序列号则采用汉语数字的宋体,5个大字全涂上了大红色,没有英文舷号,船尾也没有标示船籍港。这恐怕也是成心不让喜欢搞情报的“鬼使”们叫得顺。

  “向阳红五号”船用大红颜色作舷号在远洋系列的商务船舶里没有过,在国内营运的船舶里也少用,远远看去,显得既特别又高贵。字体大小与船体比例也非常协调,许多南来北往的航船经过这里,都要投以新奇的目光。

  “向阳红五号”这个船名,来自于国家海洋局的一组序列船名,也是新中国建造的第一批海洋调查船的统一船名。这组船一共有10多艘调查船,最小吨位的是100吨级,如1969年人列东海分局的“向阳红01号”船,1970年和1971年人列南海分局的“向阳红0号”船和“06号”船。按照当时的建造计划,从“01号”船到“04号”船,“06号”船到“09号”船,“11号”船到“14号”船都是万吨以下的近海考察船,而“05号”船、“10号”船和“15号”船,均为计划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调查船。“05号”船作为15000吨级的我国第一艘远洋科学考察船组建后,国家在“718工程”船舶建造计划中又由江南造船厂建造了1000吨级的“向阳红10号”船,也设计了同量级的“向阳红15号”船。

  “向阳红”这组船名,以我们现在的识别习惯看,明显带着当年那个年代的烙印。与“向阳红”船名相似的还有山东海洋学院的海洋考察船“东方红”号、交通部的客运船“万年红”和航行于中国近海的“红旗”系列和“红卫”系列。“红”是那年代的颜色,也是一个昂扬的文化符号。

  当时国家海洋局船舶的取名者或确定这个序列船名的领导们也许谁都想不到会出现“718工程”,会有机会让中国的远洋考察提前几十年走向世界,要不然他们也许会在取名的问题上好好地议论一番,或许把名字取得更像海洋调查船一点,更世界潮流一点,说不定还会去请毛泽东题写一下船名……但一切似乎都是在不经意的偶然中产生的。更有意思的是,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一个喜欢美术的干部在1969年第一艘向阳红船“向阳红01号”船人列后,居然突发灵感地把“向阳红”三个字仿刻成毛泽东的手迹。他是从广为发行的毛泽东题词和诗词手迹中找到这三个字的。这三个字一出,真的神了,冲击力巨大,高层领导们都默认了。1970年确定“向阳红五号”船船名字体的时候,毛泽东这位伟人与科学考察船“向阳红五号”船就这样连起来,微妙而坚实地联在了一起。

  现在停泊在黄埔港的“向阳红五号”船,是这样一个名字。它与世界同类的海洋调查船的名字完全不同,完全的“中国特色”。老牌航海国家英国习惯把海洋调查船称“挑战者”号;德国人以星取名,如“流星”号、“水星”号;美国干脆直接叫做“海洋学家”号;苏联则希望他们的海洋考察船富有勇猛的品格,取名“勇士”号等等。哪一个国家是中国这样一个名字呢?

  很明显,作为海洋考察船的船名,“向阳红五号”船并不具备身份的特色,也不简洁。按现代传播学的理论,这种名字是不人流的。它的缘起也无可考证,在“向阳红五号”船进人国家海洋局调查船序列之前,不知道是国家海洋局哪一次会议讨论确定了这一组船名,是似乎很随意的一种安排。但在政治空气很浓的“文革”年代,取“向阳红”为海洋调查船名也觉得很为合情在理。0世纪60—70年代处于文化大革命中期,正是把毛泽东神化为太阳的时候,红色则是共产主义国家的一种象征和图腾。“东方红”序列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这样理解,“向阳红”就含喻着对领袖、国家和人民忠诚、献身等意义。一艘海洋考察船,独往独来,出海航行一出就是几百数千海里,甚至离开自己国家的海域,没有对祖国、对人民,抑或对领袖的忠诚,那是不可想象的。“向阳红五号”船上还有国家举全国之力安装到船上各个部位的仪器设备和从全国挑选的数百名高素质的人才,寻找靶场或探索海洋是否会获得成功,是否应对海洋采取“挑战”和“勇敢”的态度去争取成功?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似乎并不是第一位的,需要“向阳红五号”船上的每一个人对祖国忠诚、对人民负责才是第一位的。因此,“向阳红”海洋考察船序列船名的出现,不应该简单地看成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种趋时或对领袖的逢迎,而是反映着一种共同的文化心理,反映的是在中国海洋科学还不发达、美苏争霸海洋并对中国进行海洋封锁的特殊年代里,一种实实在在的国家需要、民族需要,它和0世纪60年代命名的“东风”系列导弹和后来叶剑英题名的“远望”号测量船一样,都是“两弹一星”工程实施年代里的特殊产物。这,其实也是“向阳红”的文化生命力所在。

  二、价值连城的“科学之城”

  “长宁”号货轮“变脸”之后,船体部分结构发生了变化,为增强稳性,部分底层货舱改为了压载舱,配载了000吨石头压载。淡水的容积舱也达到了000吨,燃料油舱达到了1600吨,船舶的稳性可抗1级台风,船舶的理论续航力可以达到0000海里10天以上。为了调查的需要船上增设了多路移频机室,传真机室,外频机室,雷达机组室,微波收讯室,海洋研究室,水文研究室,海面观测室,探空室等工作房间。增加了通讯、导航设备,通讯广播系统,生活住舱等。船体改装总投资高达50万元人民币,而且,更多的费用是无法计算的。因为当时由国防科工委从全国调剂过来的仪器设备许多都是国家花大力气研制出来的产品,有的甚至是一个研究所几十号人奋斗几年试制出来的第一台样机或第一种样。

  全改装工设装的号船,从外上有些“怪怪的”了。整个船形上仍是货轮的骨架,但桅杆上、甲板上安装了与货船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船上从船头往后数有5个大桅,前桅顶上安装了一架水平巨型“对数天线”,这是当时国产最大功率、最先进、在全球任何位置都可以保证收发电报的远程通讯天线,发射功率达到0千瓦。这架天线类似于当年黄埔长洲老百姓收香港电视的“鱼骨”天线,远远看去又像一架正要起飞的飞的机,觉冲击力为“向阳红五号”船首指。在第二桅顶上,安装了一台草绿色的84型气象雷达,看上去像个大铁锅,这台雷达保证可以跟踪到480千米以内的天气现象。也就是说,不论是台风还是龙卷风,只要在雷达的捕捉范围内,就可以跟踪它,搜集它。有了这种本事,从航行安全角度可以避开台风航行,从科研的角度可以把握台风或者龙卷风的运动规律。这也是全国当年国产气象雷达的尖端产品。第二桅和驾驶台主桅之间,安装了两组齿轮状天线,这种天线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远距离的无线通讯信息,保证国内指挥中心的指令能够准确地到达船上。第二舱和第三舱的平台甲板上,安装了当时国内第二套卫星云图接收装置(第一套在中央气象台),这套装置能够接收到美国诺阿卫星的云图,借此掌握更大范围的天气变化。在第四桅上,安装了一台测雨的雷达,这也是当年国产最先进的气象设备。在第5个大桅下,安装了一个气象探空平台和探空室,“向阳红五号”船对高空气象的探测,大部分要这通气球来实现。在“向阳红五号”船的船底,不易察觉的相当于人的肚脐的地方,有一个回收海底声波信息的声呐端,在这个端上,集中安装了一台从德国进的海洋重力仪、一台万米测深仪和一台国产1600米航海测深仪。这些仪器可以在船舶航行时也能测量出地球的引力、海水的深度。一则为洲际导弹提供轨道和弹着点的地球引力参数,二则为掌握海底地貌和保证航行安全。在这个不为人知的船体隐蔽处,国家动用的财力,可能比在国际市场上购买一条新万吨轮的钱还多。

  中国的远洋科学考察船,在0世纪70年代年的初期,的确是一片空白。中国当时有从美国和欧洲归国的不少世界一流海洋学家,如童弟周、赫崇本、毛汉礼等,由于调查能力的限制,他们只能躲在科学院的试验室里做一些关于渤海的研究工作。渤海是中国的内海,面积为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老铁山水道最深处才达到86米,难于展开大规模的海洋科学研究。但是由于洲际导弹的全程飞行试验需要远洋考察,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亲自批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几年功夫这个空白就奇。

  调查的能,时的和法国的海洋调查船相比,至今都没有查出一艘海洋调查船的吨位、续航力和稳定性超过“向阳红五号”船。从科技水平来说,“向阳红五号”船是中国第一艘远洋调查船,综合了全国最为先进的科技力量和仪器设,能、的。的际工作能力上说,其单船的海洋气象观测与预报能力,单船获取和收发远程无线电信息的能力,单船抗台风能力,单船远洋自持力,也是同时代世界上任何一艘调查船所不及的。因此,“向阳红五号”船在黄埔水道的1号锚地一“亮相”,就有鹤立鸡群、不同凡俗的视觉冲击力。

  三、“间谍”“侦察兵”和科学考察船“向阳红五号”船是一个庞然大物,从船底到桅杆有0多米,10层楼高。满载吃水深度达75米,总长有1米。这么一个大家伙要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的话,能“藏”到哪儿呢?

  在“向阳红五号”船进人广州船厂之初,由于广州船厂一个技术员逃往香港,向香港某机构泄露了有关机密,结果被英国《泰唔士报》登了出来。这一事件被总理知道后,大为气愤。指示第六机械工业部和国家海洋局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而广州船厂就只好用蚊帐布把整个船盖起来施工。可那还是在船厂,现在到了珠江,没有地方能够让它躲得起。

  广州珠江繁忙招眼的主航道一侧的江面上,是黄埔港内最靠近市区,也最为宝贵的深水锚地黄埔1号锚地。交通部应周总理之命把“长宁”号划拨给国家海洋局改装成“向阳红五号”船后,交通部的黄埔港监,也把这个“1号锚地”连同“长宁号”一起“陪嫁”了。国家海洋局为了不使这个庞然大物在江中间转来转去,影响其他船只航行而引发安全事故,就在原有的锚地上专门锚锭了一只“水鼓”(一种专用的系泊设备,水下为锚和锚链,水上是浮动的水鼓,上有一个栓缆绳的大铁环广“向阳红五号”船就船头向着珠江上游方向(广州市区)抛下八字锚,船艉则系在水鼓上。在港内停泊时,“向阳红五号”船的左舷永远面对着长洲岛的洪福市和黄埔军校旧址,安全值班官兵永远是站在孙中山铜像下执行着“保家卫船”的任务。人员上下来往增减和食物补给则由一只专用的小快艇“南交号”运输。它也限制了船上人员与外人接触的机会,成功地施展开了国家海洋局对基层单位展开的第一次全封闭式管理“黄埔水道1号”锚地的另一端,也是长洲岛往黄埔港鱼珠码头的民用轮渡渡和珠江下游船舶往广州内港航道的交汇处。从安全防患的角度,它接近军事管理区,便于管理;从隐秘的角度,应该离开军事管理区越远越好。但“向阳红五号”船是一艘万吨巨轮,连机舱的主机都有三层楼房高,什么地方能隐藏一个经常要出海活动的超级“钢铁巨人”呢?加之它改装后奇怪的样子,又使它愈发神秘莫测,许多“消息”不胚而走,甚至以讹传讹。所幸当年还没有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多的传播技术和手段,这些消息,如果是在今天,一夜之间可以让全世界看得清清楚而且还查无实据。在当年的黄埔长洲,我们也无法想象的是,“向阳红五号”船的特殊视觉冲击力究竟引来了多少中外奇特的目光,在老百姓中间又自动生成了多少的猜测和评论?

  关于对它的形象识别,有三种似讹非讹的说法。

  第一种是“间谍”。这个识别判断来自于民间的猜测,不少“向阳红五号”船的船员和南海分局的干部都听到过许多当地老百姓的议论,认为“向阳红五号”船就是去外国收集情报的“间谍”。“向阳红五号”船改装后加装了许多无线电设备,虽然外型骨架上与同在港内的远洋货轮没有多少区别,但奇形怪状的天线和严密的保密措施会使他们感到“此地无银”。另一个现象是:“向阳红五号”船的所有人员,不论海军、空军、陆军还是职工,于1970年9月开始一律着便服。这种服装是海军通过一的和中装,和,夏天发白色衬衫和圆领汗衫。这种被认为是当年享受“出国待遇”的服装,无意中加深了“向阳红五号”船身份的神秘性。于是,说什么,是什么,就只能由老百姓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编了。

  第二种说法是“侦察兵”。这个判断的来源主要是军队。向大洋发射试验的洲际导弹,说到底是一项军事任务,也由军队为主组织实施。这就好比要打一场战役那样,在开战之前,必须对战场敌情和地形环境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必须首先派出一支侦察部队前往侦察。对于向大洋发射洲际导弹这项军事行动来讲,“向阳红五号”船正是这样一支提前进人战场的侦察部队。侦察部队有时是要化装深人敌后的,有时候是要带着电台和轻武器去的,这些条件“向阳红五号”船都具备了。海军为了防止“向阳红五号”船遭遇海盗袭击和其他不测,特地给配备了手枪、冲锋枪、班用机枪和舰用高射机枪,比一般的民用船舶特殊得多。因此在大多数不知底细的军人眼里,“向阳红五号”船就是一支侦察部队,只不过是一支不在国内战场侦察,而是出国侦察海上战场情况的侦察部队。

  第三种说法是“科学调查船”。这种识别判断来源是国务院系统和科学研究院所,这也是“向阳红五号”船身份最准确、最真实的描述。“向阳红五号”船用的图章全称是“国家海洋局“向阳红五号”海洋调查船”,它有按照当时中国民用船序列管理的船长、政委、大副、二副、三副、轮机长和报务员;也有按世界其他国家的海洋调查船的业务分工,设有气象部门、调查部门,通信部门。部门下设业务组和调查员。出海时,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国际通用的职务。这些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是海洋科学调查,是到大洋里去,通过科学的手段收集特定海域里气象、水文、地质、地貌、地球物理等方面的数据,任何人都是以一个科学工作者和一个国际海员的身份进人公海的。与当时国际知名的海洋调查船苏联“勇士”号、美国“海洋学家”号相比,“向阳红五号”船的实际功能就是一艘不折不扣的现代化海洋调查船或科学研究船。只不过在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由于特殊的任务而采取了特殊的也可以说在有些领域会不完全必要的保密措施,反而使“向阳红五号”船作为一种正常的海洋调查的身份模糊了,神秘化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