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军安置好了老人之后,才想起了原来,他似曾相识的那个老人的名字,是在族长用族谱记功劳时,他从族谱上见过。
不过,族谱上记着的名字是用人的字来记载的,那个陈扶帮的名字,应该就是老人的名字,这种古代的记名方法让何晓军一时不适应,所以,在老人说他的名字时,没有想起。
一番的周折,让老人休息后,阿梅三姐妹一脸忧愁地对何晓军发问,这个老头究竟是不是雕楼的主人?如果是雕楼的主人,他们应该怎么办?是不是以后他们就不能再住在一起?
老实说,何晓军现在也不敢肯定老人究竟是不是雕楼的主人,不是说,雕楼的主人是一个很有钱的人吗?看这位老头的外表,怎么也不像是个有钱人的样子?而且,也不见他有行李带回。
不过看情形,何晓军感觉老人应该不是在撒谎。
至于老头究竟是不是雕楼的主人,明天就会清楚,所以,何晓军也就没有去伤这个脑筋。而至于以后怎么办?何晓军倒有自己的计划。
还有不到一个月,自己的教头生涯就到头了,就是村里请他继续干下去,他也不会再干,因为,一是他认为村里现在的状况,他这个教头已经没有再干下去的价值。二是他也不想在这个职位再干下去。
虽然,这个职位干下去的报酬不差,但何晓军的目的并不在此。
来到了这个异世,何晓军还延续着他前世的想法,生活上先考虑的是安稳,第二是钱。因为在前世时,这两项才是平民生存的最基本因素。所以,他下一步的打算,就是朝这两个方向发展,找一份既安稳、又赚钱的工作。
既然已经有了打算,何晓军当然就不再关注下来这不到一个月的日子。就算是风餐露宿,这么短的时间,他也不是太在乎。
至于阿梅她们三女的安排,何晓军也早就想好了,就是先让她们留下陈村,等自己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再让她们到自己的身边来。当然,三女在陈村的日子里,他会寄钱给她们帮补家用。
虽然何晓军已经给了阿梅她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前景图,但可能是乡间的妇女现实,她们完全没有何晓军那般的宽豁,所以,她们的这一晚,只能在心事重重中渡过。
第二天的一早,何晓军照常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循例他每天早上的五公里长跑项目。
完成了早炼的项目之后,何晓军也照常地洗了个澡,就去给陈村的孩子上课,好像老人出现的事实并不存在。
给孩子上完了课之后,族长派人来向何晓军传话,让他过去村祠堂。
何晓军来到了村祠堂时,见到了昨晚与他交谈甚欢的、自称陈池字扶帮的老人,正在那里上香祭祖。而以族长为首的村中首脑,也都集中在村祠堂里。
待那个何晓军不知该称他陈池还是陈扶帮的老人,拜祭完了祠堂的祖先之后,族长才给何晓军做了介绍,证明了这位叫陈池老人,就是雕楼的主人,而且也是位极有钱的主,因为村里基金会的基金,大半都是他资助的。
陈池老人这次回来,既不是观光,也不是养老。是因为他那相濡以沫的妻子,在去年地过世了,而他妻子唯一的牵挂,是那在家乡的唯一一个妹子,他这次回来,就是要安排他这位小婊子的生活。
族长还对何晓军说,老人同意何晓军和阿梅姐妹住在雕楼里,而且,出于老人对村里的贡献,这次又是单身回来,所以,村里经过研究,决定让阿梅姐妹她们在给何晓军做饭之余,顺带照顾老人在村里这段日子的生活。
那老头听到了族长说要让人照顾自己,忙出言拒绝,说自己还能动,而且也还能做轻工,不需要人照顾。
族长对这位村里的财神爷当然就不敢怠慢,说老人一人回来已经陌生的国内,生活肯定就不习惯,而且老人的年岁也大了,生活上肯定有诸多的不便,让人照顾是应该的。
一边坚持,一边不肯,老头与族长相持不下时,何晓军出言了,他折衷说,既然是村里的好意,扶帮叔您就接受吧,至于需要阿梅她们做什么,就由扶帮叔您说了算。
老人想了想后,接受了何晓军的提议,反正话事权在他的手上,他说要照顾就照顾,不要照顾就不要照顾。
而族长也接受了何晓军的提议,反正,村里已经派人了,尽了义务。
最后,族长问老人,问他有没有需要村里帮忙的?
老人想了一下,问族长,村里有没有人会骑自行车?
原来,老人也了解国内的交通不便,他为了出入方便,在香港时买了辆自行车带回来。
自行车随着老人坐火车在昨天已经到了县城,只是他昨晚考虑到自己不熟路,而且,天色也晚,没有敢把自行车骑回来,而是叫了个人力车把他送回村里。
今天,老头考虑到陈村去县城的路途不近,自己又年老,怕一来一回他自己体力吃不消,所以想找个会骑自行车的人,帮他把寄存在火车站的自行车与两箱行李拿回来。
自行车在当时是个稀罕物,像陈村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又哪有人会骑?所以,无奈的族长只好向老头提议,派出几个身强力壮的人,去县城帮老头轮换把他的自行车推回来。
在族长与老人都无计可施,准备实行这个推车的方案时,他们旁边的何晓军主动请缨了,说自己会骑自行车,就让他去一趟县城,把老头的自行车骑回来。
族长与老头听了何晓军的请缨,当然就是大喜过望。
从老头的手中接过寄存单后,为了赶回来给孩子授课,何晓军连早饭也没有吃,就匆匆赶往县城。
本来,族长让何晓军下午停一节课,专门替村里的“财神爷”去跑一趟,但何晓军坚决不同意,说既然可以将就,又何必剥夺孩子的利益。
旁边的陈池老人见到了何晓军这公私分明、坚持原则的处事态度后,不禁欣赏地不住点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