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当地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之后到清明节的这段时间里,进行拜山扫墓祭祖。
在“二月二”当晚,餐馆的人聚在一起过节时,阿梅姐妹就提出了拜山扫墓的问题,说过几天要回乡下拜山扫墓,向何晓军请假两天。
拜山扫墓祭祖,在海山算是最被看重的事情,就是在何晓军前世时的二千年后,这个不成文的习性都没有更改,不少到外地工作的人、甚至在外国的人,都在这个日子回来家乡祭祖,所以,这样的大事,何晓军这里就是再忙,当然也没有理由阻拦阿梅她们。
说起了这事之后,陈池老人就若有所思了起来。
后来,直到陈池老人的小姨子梅姨问老人,她们父母那边,选在什么时候扫墓时,才把他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被惊醒的陈池老人,没有回答梅姨,而是一脸遗憾地给在场的人说了个故事。
陈池老人说,在“金山”的时候,有一次也是这段的日子,他与妻子到唐人开的餐馆里去吃饭,那天,他们点了在“金山”唐人街里几乎所有唐人餐馆都有的烧味。
陈池老人的妻子在吃烧味的时候,不知是否是思乡思亲的情结作祟,虽然冒出了一句话来,说:我的父亲还从来没有吃过烧味。
阿池老人说,在“金山”那边的唐人祭祖,最高档的祭品就是烧味,所以,他的妻子那天才有这一说。可惜,这里没有这个烧味,否则,他就能用这个东西来拜祭一番岳父母,完成妻子那个让她父母吃上烧味的心愿。
听了老人的话后,何晓军不禁心中一动,隐隐嗅到了一丝商机。
向老人证实了“金山”的海山华侨,有这个祭祖习惯的人占的比例后,再向火车站的许技师,了解了今年从“金山”回来祭祖的华侨行情,何晓军终于下了做烧味的决心。
烧味,其实就是海山人对烧烤类食品的简称,代表作品有烧猪、烧鹅、叉烧等等。
烧味要用一个专用的烧烤炉子来制作。这种做烧味的炉子,在何晓军的前世时俗称“烧鹅炉”或“烧猪炉”,顾名思义是用来烧烤鹅或猪。
在何晓军前世时,做烧味的烧烤炉子有大小、用料之分。
小型的烧烤炉子一般做成罐型,有一米多的直径、两米多高,用不锈钢制成的,只要的炉底放上炭点燃,然后把腌制好的食品挂入炉中,再盖上盖子一定的时间后,食品就被烧熟、烤香。
而大型的烧烤炉子一般都做成“地炉”。
“地炉”,顾名思义就是以地为炉,就是在地下挖一个大坑,用耐火砖砌成一个密室,然后再通过用电热丝加热或炭烧的方法,把食品烧熟。这种炉子小的有两、三米直径大,四、五米高,最大的有房子那么大,适合大批量生产。
在何晓军前世时的人,也不知是否形容烧烤时的炉子通红,就给这些烧烤类的食品,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都叫“明炉XX”。比如“明炉烧鹅”。
也正是因为在何晓军的前世时,海山的习俗中,拜山扫墓时都用烧鹅、烧猪等烧味来祭祖,所以,他家乡中用来加工烧鹅、烧猪的工场不少,他就是在前世扫墓的时节,曾到过这类的工场参观过,对烧烤用的炉子的烧味的加工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何晓军准备上的烧烤炉子,当然就是小型的炉子。因为,在当代的烧味还没有面市,一旦回乡祭祖的华侨不接受,就只剩下供应餐馆和外卖这条路。如果市场接受,一个小型炉子不够应付时,再加建一个炉子也不迟。
就是做一个小型的炉子,也已经够何晓军头痛,只因,做炉子的原料在当代并不是那么好寻。
在那个就是铁都没有多少的当代,又哪来的不锈钢?而且,就是耐火砖在当代也没有,所以,要做炉子,就先要解决原料的问题。
经过了一通的冥思苦想之后,何晓军从他春节中与陈村合作的那个熟食摊档中得来了灵感。
熟食摊档中的“烤香薯”,不就是一种烧烤类的食品?只是烧烤的方式不同而已,一个直接烤,一个间接烤。
而“烤香薯”的制作方式,变自于乡下的“焗窑”烤法。“焗窑”烤法不就是一个特小型的烤炉?
何晓军从“焗窑”烤法中得到了启发后,准备借鉴那个“窑”的做法,用泥土来替代那个既在当代没有、他也不知制法的耐火砖,来做烧烤用的炉子。
何晓军构思中的炉子,还是准备做“地炉”。因为“地炉”不但保温好,也不用占用空间,更重要的是在那水泥都要进口的当代,制作“地炉”能让水泥的耗用控制到最少。
何晓军准备做的“地炉”,是先在地上挖出一个坑后,再用替代耐火砖的“生泥砖”,来垒炉子。
“生泥砖”,就是没有被烧过的泥砖。这样的泥砖不但能耐火,也能保温,更能让烧味吸取泥土的芬芳,应该是种能替代耐火砖的最佳原料。
也许各位看官会问,从地上挖出的坑,四周不就都是泥土吗?还用什么泥砖?
当然就不同,就是泥土,不同地方的泥土,土质也会不同。就像“焗窑”一样,一定要用稻田里的泥土,烤出来的东西才好吃,所以,何晓军准备就用田里的泥土来做泥砖。
还有的是要防潮,否则,坑里积水的话,不就像个水井似,还怎么烧烤?何晓军就准备在泥砖与坑之间,做一圈防潮的布置。
想通了做炉子的原料后,何晓军马上就为做炉子的事奔忙了起来。打铁趁热嘛,过了这个拜山扫墓的烧味旺季,就又要等上一年了。
何晓军准备做的烧烤炉子,也像前世时同类的烧烤炉一样,做成圆罐型。
用砖垒一个方型的建筑,肯定就比垒一个圆罐型容易多了,为什么何晓军还要弃易选难呢?
因为何晓军考虑了一番之后,认为圆罐型的炉子,里面的火会烧得比其它形状的要均匀,这样,就会让被烤的食物受热均匀,增添成品率和效率,否则,经过了N的N次方那么多次实践的后世,就不会采用这个形状的炉子啦。
要做圆罐型的炉子,就要用异形的砖来垒建,所以,何晓军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设法做这些用来垒圆罐型炉子的异形泥砖。
在为异形泥砖奔忙的同时,何晓军已经让大牛开始了炉子制作的先期工作,就是挖坑。他让大牛在小楼院子里的一个角落,挖一个两米直径、两米深的坑。
何晓军就是准备用这个坑来做烧烤“地炉”。
圆罐型的外壁是环形,要用砖砌出环形,这异形的泥砖就要制成扇形。
何晓军用上了他前世在机械行业接触过的板金工放样技术,划出炉子的内外直径,平分出每块泥砖的大小,再用纸板剪了个需要制作的泥砖形状样板,然后按纸样,做了一个制泥砖用的木模具。
木模具制作好后,何晓军再找做泥砖的工匠,让他们按模具制作若干块的泥砖。
大牛还真是个超级的劳力,在何晓军花费了一天的时间来做那个泥砖模具与联系做泥砖的业务时,他已经把地坑给挖好。
在大牛挖好的坑里,何晓军又研究起了另一项的工程来,就是收集烧味油脂的工程。
烧食品时溢出的油脂,是制作一些菜式的好配料。比如烧鹅油淋煮熟的芋头,就是一味不错的美食。因为烧鹅在烧之前要用各种香料、味料腌上一段时间,所以烧鹅溢出的油也包含了香料、味料的成分,当然就是一种好配料啦。
在这个调味料本就不多的年代,何晓军哪会放过这种好东西,他当然要想方设法来收集这种好东西。
何晓军设想的收集油脂方案,是在坑的底下,用陈池老人从国外进口用来给岳父母修坟剩下的“红毛泥”,砌成一个大漏斗状,让油脂滴下后顺着漏斗流下,流入坑底下设置好的一个瓦缸里。
泥砖做成之后需要晾干,所以,何晓军订制的泥砖,在他订制后的第三天,才交到了他的手上。
泥砖运回来之后,何晓军马上就进入了砌炉子的工程中。由于泥砖的形状做得适切,只用了几个小时的工夫,何晓军已经把炉体给砌好了。
砌好了炉体,何晓军就进入了炉中,先沿着炉体的底部,砌了一道环形的槽,用来放烧烤用的炭,然后再按自己的设想,做那个能收集油脂的炉底。
在“二月二”过后的第五天,一个内径一米五左右、高度一米五左右的“地炉”就大功告成。这样容积的炉子,一次烤两只的大猪都没有问题。
做好了炉子之后,何晓军再花费了一番工夫,来制作炉子的盖。
“地炉”既要耐热,又不能太重,当然就用铁皮来做最合适。但在那个铁原料奇缺的当代,又到哪找这么大的一块铁皮?
无奈的何晓军只好找火车站的许技师,让他帮忙从火车站里的一些破火车厢上,裁出好的铁皮来,两人再花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些火车厢皮拼凑成炉盖子。
用火车厢皮制成的盖子,美中不足的是铁皮太薄了。盖子薄了,就会散热快,不但浪费能源,还浪费时间和不能保证烧味的成色。无奈的何晓军,只好想了个笨方法,就是在铁皮盖子上,铺上了一层泥土做隔热层,让它散热没有那么快。
就这样,用了五个日夜,何晓军终于完成了烧烤炉这个不算小的工程。这成绩,在原料缺乏的当代,算奇迹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