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铁肩柔情

三九四 身负重托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2546 2024-11-18 21:30

  老实说,对于战争,经历了几场战事的何晓军,虽然已经没有初临当代时那样害怕,但从前世的资讯中清楚战争可怕的他,由头到尾都打着逃离这块战乱之地的主意。在眼看已经成功脱身之际,突然让他留下,这就让他为难了。

  从和平年代过来的人,哪个不惜身?何晓军也不例外,何况,还有几位的娇妻等着他去爱、去养呢?所以,他又哪情愿留下在这个随时可能失去性命的地方?

  何晓军把询问的目光投向司徒怀璧与陈池老人,只见两人眼里流露出的是无奈。

  与何晓军熟些的陈池老人补充告诉他:海山与邻县两个地方在外的商会,承诺了不但出资购置两地防御需要的配置,还承诺以聘请的方式请何晓军出山,聘请的价钱是每年一万块大洋的天价。

  每年一万块大洋的工资,已经相当于当时一千个士兵一年的补贴,也足够寻常人一家一生的生活费,确实是天价,但何晓军此时需要的不是钱,是自由。

  何晓军相信,以他拥有的本事,以后的日子或许不一定能赚到每年一万块大洋的收入,但起码能保证让他与他的亲人生活无忧,所以,他并不看重这份冒着生命危险而收获的天价薪水。

  何晓军直接问司徒怀璧两人,如果自己刻意出洋,对他们、对出洋后的自己,有没有影响?

  司徒怀璧回答说,肯定就有影响,他们倒无所谓,最多不过是背个办事不力的罪名,但出洋后的何晓军就不同,可能会被外面的华人、特别是海山籍的人排斥。

  何晓军清楚国人那自私的禀性,知道司徒怀璧的话不假。不过,他并不在乎人们的排斥,出到了外面,他可以转到没有华人的地方去生活,那就不存在排斥。

  不过,在何晓军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岳父,见到了他一脸忧色时,就知道自己想不留下也不行了。

  省府交代下来的事,如果谢市长办不好,当然就前途堪忧,而且,这事又是代表海山大部分民众利益的华侨群体的强烈意愿,如果何晓军不留下,谢市长的民意声望就会飞速下跌,给他的管理带来困难。

  显然,谢市长这位官场的老油条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虽然,他毕生的意愿是做一个为民谋利的好官,但代价却是他的乘龙快婿,所以,他两头为难。

  不过,谢市长的为难只是一阵,他只有两个女儿,而两个女儿又同时喜欢上了何晓军,也就是说,他只有一个女婿,所以,他当然就要以自己女儿的寄托为重。

  何况,何晓军以后还是他父母亲的靠山?所以,谢市长决定了宁愿放弃自己的前途,也不阻拦何晓军出洋。

  司徒怀璧与陈池老人两人也动员何晓军出去,毕竟,何晓军是他们的朋友,他们也不想他冒险。

  听了众人的意见之后,何晓军沉默了下来。

  何晓军先回想了一遍海山下来几年的历史。

  当然,经历了陈村的惨案与陈村的大捷这两次不是历史记载中的事件之后,何晓军已经不那么信赖自己熟知的历史,但毕竟有史可签,可以从中分析出一些东西来。

  何晓军从历史中起码清楚,日军对海山这块并不是战略要地的地方关注有限,几次的侵略,都是路过式的抢掠为主,投入的兵力不多,所以,几年的抗战中,踏足海山的日军数量并不多,战事也极有限。

  现在下去,抗战还有五年的时间,这五年中,如果武器、财力支撑得住的话,守住一个海山,好像也不是很难的事。

  何晓军与谢市长此次新定下的聚居地,是一个半岛盆地,那个地方在陆路上没有路进入,只能从海路或天上进入。要守住这样的地方,只需几门高射的武器和几门海防的大炮就行。

  如果把海山与邻县的人在战争的几年中,都集中到这个水产与良田都充沛的半岛盆地,然后训练一批熟悉军事技能的、既然生产又会军事的民兵出来,让他们地轮番担任布防的任务,这样,防守的资源与条件就已经齐备。

  想到了这些的何晓军,决断地对在场的三人说,他决定留下,先不出国,协助岳父保护海山。

  听了何晓军的话之后,谢市长他们三人虽然算出乎意料,但当时的人纯朴,所以,也不是太意外,不过,几人从心中却想何晓军这个朋友出洋,免却身在危险之地。

  何晓军制止了几人的相劝,说自己不想几人难做,更不想因此而得罪整个家乡的人,而且,他也有把握保护自己。

  其实,何晓军下这个决定,有不少因素是他心底那英雄主义的情结作祟。

  军迷的人,有哪个没有英雄的情结?现在有这个机会让他尽情发挥了,而且,与日本仔交手了几场,证明了那凶残的日军也并不是不可战胜,何晓军就决定了留下,既为自己的岳父,也为家乡的人民出点力。

  不过,稳重而惜身的何晓军,既然决定留下,首要当然就为自己的安全着想,所以,他拿出了自己的条件,就是让商会给自己在外国购齐自己需要的装备,并筹足军费,自己才接受这个保护海山的重任。

  见到了何晓军的主意已决,谢市长等三人只好按他的意思,开始布防的准备。

  谢市长先回复了各界,已经请得“战神”的消息,然后马上着手组织新居民点的建造,并分批把两县的人往那边迁移。

  司徒怀璧与陈池老人则马上急电金山那边,让商会紧急购置何晓军列出清单的军备,同时,让商会联系各地的同乡会,筹备军费。

  何晓军呢,则着手召兵,他要先建立自己的武装班底,然后把这支武装培训成善守能攻的强兵。

  收到了何晓军这个声名鹊起“战神”愿意出任海山的城防工作后,省府的军政领导都松了一口气。

  战区的司令一喜之下,封了何晓军一个海山地区抗日支队司令的空头司令官衔,并授他一个相当于团级的虚衔。省政府也一喜之下,给了他一个相当于副县长的虚衔。

  就这样,本是平头百姓一枚的何晓军,在一夜之间,不但成了军政的官员,还被捧上了一个他前世时想都不敢想的位置。

  从来没有当过官的何晓军,面对这些并没有什么实惠的虚衔,说不虚荣就假。不过,沉稳的他清楚知道性命要紧,而且他也知道这些虚衔过期就废,所以,他充分利用这些的虚衔,为自己、为家乡谋取福利,比如,让战区给自己派人、派武器,让省府给自己拨款等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