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一百章:还辽令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几字微言 4690 2024-11-15 23:27

  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还在世,故而,袁崇焕的平反还未进行。但实际上,朝廷对于此前这一桩公案已经有了态度改变。

  这样的改变,首先就从朱慈烺的身上开始。对于袁崇焕,朱慈烺的态度很明确。这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将领,宁远大捷更是举国振奋的大胜,对于大明士气之提升,信心之凝聚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其个人才能固然欠缺,但若说什么卖国通敌,那委实是过于牵强,亦是没有实证。

  这样一名统帅被杀遇害,委实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要不是顾及崇祯皇帝的颜面,此事早就平反了。事实上,只要再过一阵子崇祯皇帝的影响力渐渐淡出,平反的事情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基调定了下来,讨论袁崇焕便不再有什么政治风险。

  以至于朱慈烺提出了五年还辽的这个典故以后,众人也只是笑,明白了朱慈烺的关切,却没有觉得这是什么威胁。

  要朕来看,袁崇焕的五年还辽固然是轻率,可比起朝中那些只晓得袖手谈心性的人好太多了。而且父罢了。朱慈烺顿住这个话头,也是失笑。杀袁崇焕,也实在是有些为崇祯皇帝顶锅的意思。

  屋内气氛颇为宽松,杨文岳一样是笑道:圣上多虑了。事实上,我大明与建奴鏖战已然有二十余年了。三年复辽固然是这一阶段的计划,又如何不是我大明这二十余年来前赴后继,这才有的成果纵然不论此前败绩,从圣上章丘大捷起,亦是两年有余了。这两年下来局势变化,越发利于我大明。三年复辽,不再为奢谈矣

  朱慈烺说着,也是不由好一阵感叹起来。

  回想过往,朱慈烺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大明依旧是一片亡国气象。

  国内灾祸横生,内乱越演越烈。建奴数次入关,几乎将大明当作一头随时宰割的牛羊。朱慈烺出宫之时,谁也不曾相信能有今日气象。他出京师南下之时,更没有想到过会成功练出一部强军。

  朱慈烺每天晚上,想的最多的不是功成之后的雄心壮志,而是史书之上写着的结局:被舅父出卖,又被南明皇帝下狱,最终在京师被处死。

  但现在,却是一切都转变了。

  这样的逆转,有时候想想,反而有些让他觉得不敢置信。

  回想了这些,朱慈烺归入正题,道:有此功绩,也有诸位爱卿的功劳啊。好了好了,咱们说正题。朕看,这还辽令,也的确是时候颁发了。不仅辽南旅顺辽东凤凰城都已经有了据点,可以招揽辽民回辽。同样,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信号。我们恢复辽东的事业,不仅是朕与朝廷不忘失土,立志恢复的功业,更是大明国民兴衰荣辱一体的事业。任何一寸国土都不能少,这不仅生民立业之根本,更关系我大明国防安危。恢复故土,是因为这关系国家安危,是帝国子民安居立业之根本,这是恢复故土有功之所在。

  朱慈烺的立意十分新鲜。

  但李邦华与杨文岳都听明白了。

  根据目前所统计,散落在各地的辽民虽然看起来人数众多,但身在异乡,难有余财。是以,依臣所见,可以对辽东故土百姓直接发放土地,不行拍卖。将余下的土地拍卖给其余百姓。如此,即可募集军费,又可让百姓知晓,此乃所有人的事业。最终辽东若能恢复,此刻拍卖的土地定然能够涨价,拍卖之人都能收益。尤其是军中将士,更能为此奋战。李邦华反应很快,应对让朱慈烺连连点头。

  是这个理。朱慈烺沉吟了一下。

  杨文岳问了一声,道:若是有奸猾刁民假冒辽民呢

  朱慈烺笑道:这点损失么,朝廷还是承担得起的。登记为辽民,那自然会第一时间由朝廷帮助移民到辽南旅顺口辽东凤凰城等地。那里有的是土地,就缺了开垦的百姓。不管是真辽民,还是假辽民,往后都是辽民,一样是我大明子民。这点心思,朕看都没什么紧要的。

  杨文岳闻言,恍然大悟。

  的确,给辽民免费发放土地,一来是弥补这些年来战乱流离失所,二来缓解各地人地矛盾,三来自然就是要让他们安居乐业。

  不管是不是伪造辽民身份,其实都是一样,并不妨碍朝廷还辽令的意图。

  就算真是伪造辽民,但既然愿意去辽东移民,那又有什么关系

  不管是辽民还是其余各省的百姓,终归是大明的百姓。他们能去边疆开枝散叶,岂不是更利于大明稳固边疆

  想到此节,杨文岳也不在纠结,转而继续将赏格一一厘定。

  这是还辽令里另一个重要部分。

  全军将士,都可以用军功来兑换辽东的土地。

  当然,赏格要怎么个确定,枢密院拟定了计划以后,还是得朱慈烺首肯的。

  斩首一级,得田百亩。斩首之功,为军中大功。得之不易,百亩良田赏格不错,但朕看,不必设定得如此之高。尤其军中兵种众多,斩首的功勋却只有刀盾手方便获得。这与火铳手等兵种不利。这个标准,不防设定得细致一些。立功的法子,不妨再多一些依朕想,可以数值化显示。军功的划定,也可以用另一个思路。上级下达任务,下级完成任务。按照完成度给与军功。而不是拘泥于斩首之事朱慈烺叨叨絮絮的说着,又将还辽令上商议了一边,就这么说了一个时辰,众人都饿了,朱慈烺又让御厨准备了些果点,继续谈了起来。

  一直到日落黄昏,还辽令的细节这才基本敲定。

  看着众人疲倦万分,朱慈烺倒是有些不忍,不过一想到出使西方的事情不能耽误,还是又将在京师大学堂谈下的月距补天项目拿出来。

  还辽令是两府准备许久的事情,杨文岳与李邦华来了乾清宫,也不需要带其他人。可朱慈烺这个出使西方的新项目却是两眼一抹黑,两人都不清楚。于是又得将钦天监礼部兵部以及管部大臣们喊来。

  如此一般,众人议定完毕以后,已然到了晚上。

  朱慈烺亲自将众大臣送出了宫门,看着天空上的月色,背着手,喃喃着道:辽东,辽东蒙古丢失的消息,应该传到辽东去了吧

  盛京城。

  孝庄太后扶着额头,不想看手头上的奏章。那是从盖州前线穿回来的军情。

  说起南边的军情,其实上一回说起前线的时候,还是金州呢。旅顺口就是后世的大连市,金州,就是大连的金州区。

  也就是说,短短的半年时间过去,前线就从大连一路撤退到了盖州。盖州就是盖州卫。但盖州卫在后世的哪个地方呢是营口。

  也就是说,这一退之下,直接就从辽南退到了辽中。

  事情,自然还得从红娘子的辽东镇那个背刺计划说起。

  三个月前,清军主帅鳌拜率军一路南下,追着红娘子的大军杀到辽南。红娘子率领轻骑,带着可以拆卸的新式火炮杀入辽东腹地,将清人柔软的腹部给了狠狠的一个肘击。

  这一击闷棍打得清人是头晕眼花,直不起腰来。缓过劲来的清军愤怒不已,在鳌拜的率领之下一路追过去。

  他们追的本来还是顺利的。

  在辽东,从北往南数,海州盖州复州金州,都是清人的控制区域。内里驻扎兵马多的数千,小的数百。

  鳌拜先一步传令过去,一路围追堵截,硬生生将红娘子逼得越发南去。

  越是朝南边去,那显然就越是远离辽东凤凰城的明军大本营。在敌人的主场作战,客军有多艰难,自然不消多说。

  而红娘子也的确如鳌拜所愿一样,一路朝着南边去。

  他们突破了海州清军的拦截,突破了复州的,金州的

  然后,不可置信的事情发生了。

  上万明军水师强行登陆了旅顺口。

  这座曾经大明的坚城,无数大明将士鲜血抛洒过的地方,迎来了明军的登陆。

  里应外合之下,金州守军不战自溃。于是,红娘子的确是远离了辽东镇驻地凤凰城。但是他却开辟了辽东镇新的防区:旅顺口。

  并且,明军的控制区域显而易见的不断扩大。

  比起遥远的辽东凤凰城,距离登州只有区区百里不到的旅顺口实在是太近了。海量的物资从祖国抵达,军用码头迅速被修筑,大量的工兵进驻进旅顺口。他们修缮港口,建立工事。最终,当金州城也被夺回时,清军的所有力量都被驱逐出这个区域。仅存的,都成了明军的俘虏。

  旅顺口的突破仿佛是连锁反应的一个开始。

  此前被清军驱赶到旅顺的红娘子部重新往北杀了过去。这一回,所有清人都刷新了印象。原本层层堵截驱赶红娘子所部去旅顺的举动此刻再去理解,已然是一个笑话。原本堵截以为是将敌人逼到了绝路,现在看,反而是层层堵截,层层失败。

  于是,当明军在金州站稳脚跟以后,毗邻的复州很快便被收复。

  红娘子所部顺着官道往北,一层层将此前辽东明人留下的故土旧城一一收复。得利赢城熊岳驿榆林铺塔山铺

  一个个消失在明军地图上的据点重新回到了地图上。

  明军的先锋由此直接越过盖州卫抵达了海州。

  原本的腹地已然成了战争的前线。

  鳌拜这个蠢材,他就不敢好生给哀家打一仗吗告诉哀家,那个勇冠三军的巴图鲁去了哪里告诉哀家,谁还能给我大清打赢一场,哪怕只有一场孝庄太后情绪失控。

  愤怒不已的孝庄吓坏了身边的宫女太监。

  一个又一个的人头纷纷跪了下来,所有人战战兢兢。

  但显然,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人敢来劝慰这个而今大清国的最高统治者。

  鳌拜去了前线,索尼

  哦

  原本,索尼也是够格安慰孝庄太后的。

  但索尼呢

  索尼正是这一回孝庄太后发脾气的源头呐。

  上一份奏章,赫然就是从科尔沁部传回来的军情。辽南失利的同时,蒙古,大清这个至关重要的盟友,战争潜力的关键源头此刻也出了问题。

  而且,问题还不小。

  试图自立的鄂尔多斯部济农额璘臣领着土默特部不听大清号令,自己集结兵马,试图用来犯明军的脑袋证明蒙古人的力量,从而摆脱大清。

  大清是你该摆脱的么活该去死,只可惜可惜了我索尼啊,竟是战死了,死了,我大清的将帅,当真是死了一个少一个,凋零于斯,让我如何右脸去见列祖列宗孝庄太后叨叨絮絮的说着,又是生气,又是哀怨。

  但怒气宣泄了,他也就没那么多好生气的了。

  孝庄太后渐渐恢复了平静。

  他需要理智,只有理智,才能面对这糟糕的局势。

  来人孝庄太后冷声道:给哀家传一句去送给鳌拜。这大清,已然到了最后一步都不能退的地步。那海州,西接广宁,南去复州,北上就是盛京。退了一步,他也别回来了。自然有人拿了他脑袋回来交差。那丢了的辽南,必须拿回来。旅顺口靠着登州那般近,留着一日,都是我大清亡国的祸根

  太后忽然间,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步入宫内,叹了一声道:这时候,徒然给下面人施加压力也没用了。要说这亡国不亡国的,辽南恐怕顾不着了。这辽西,才是心头大患呐。明人此前从辽东窜去辽南,在山西跑去蒙古,那还只是要剪除我大清的羽翼。今日我收到的消息那却代表着,明人,真要奔着亡我大清的路来了

  孝庄太后看过去,认出了来人。

  此人,赫然就是大清开国亲王,代善。作为而今大清里头号实力派,代善可谓是倍觉凄凉。

  这头号实力派委实不是两红旗壮大的结果,而是八旗其余各旗相继凋零的结果。

  代善等闲不入宫,就是进来,也是会提前打好招呼。

  这一回直接入内,显然是有着极其紧要的事情。而且,八成还是坏消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