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下来了,政委走马上任,不出张光中所料。
八师师长的任命拖了两天,罗荣桓考虑再三,八师帅印交给了政委王麓水。罗荣桓很了解张光中,他的确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同志,但套用今天的话来说——没有最合适只有更合适。
据军区参谋处副处长何以祥的回忆:“商量结果,大家认为鲁南军区政委王麓水同志比较合适,他不仅政治水平高,而且有实战指挥经验,可以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可见最后的决定是非常慎重的,也是听取了众人的意见。
至于,张司令员为何未能“出山”,详情细节我如何知晓,但有一点,张光中有他的优势,谁也比不了。那就是张光中是本地人,乡里乡亲,熟门熟路。军区作为地方武装领率机关,也非常需要张光中,熟悉地方,且德高望重,这样的军区司令全山东也只有一个,所以,张司令继续坐镇鲁南,也是众望所归吧。总之,牛角尖就不钻了,哪儿还不都是干革命!
王师长在此不详叙了,我将专门列章。但八师这一走,离张司令员就渐行渐远了,有必要再说几句。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诚然,话是这么说,官总还是要有人做的。非常巧合的是,张司令总是为政委“让贤”,鲁南和鲁中合并后,政委傅秋涛当了司令员,张光中成了副司令。傅秋涛建国后授上将衔,是重量级将领,张光中退其次,也可理解。但“由正转副”,难道还会下个文件,是正军职副司令吗?
张光中最终还是退出军界,建国后做过家乡一个时期的父母官——徐州市长。以后还出任过江苏省高检的检察长,再以后前去了省政协,任副主席,算是基本退出江湖了。不知在历次运动中有没有受磨难,若还有不测,那真是不堪回首了。
师长有了,政委也有了,王师长可是军政一肩挑的,山东军区八个师中也惟有一例。军政双挑,担子不轻,军区首长觉得有必要再任命一个副师长。
罗帅还真有些犯愁,合适的人选在哪儿呢?谁去合适呢?还要上上下下筛选一遍吗?
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会上有人发话了,“让我去吧!”
肖华主任定睛一瞧,这不是何以祥吗?何以祥主动提出去八师,当属毛遂自荐,当年干部任职多听从组织上的安排,没有竞争上岗一说,有人主动站出来,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勇敢精神。
这是为革命去挑一副重担子,单凭勇敢还是不够的,还要说明自己有何优势,这样才能得到组织的信任。
肖主任还没来得及回话,何以祥又说道:“鲁南的情况我熟悉,和王麓水同志在教导二旅一起工作过,一定能配合得好。”肖华笑了,众人也频频点头。
以祥时任参谋处副处长。处长则是一个时期的一个风云人物,他就是副总长兼海军政委的李作鹏。参谋处长这个位子听来也是怪怪的,可能是红军整编八路军时沿袭而来的吧。从职权上看肯定低于参谋长,职务级别是否相当于二级军区首长呢?暂且不讨论了。
何以祥摆出来的条件确实有优势,当罗荣桓听肖华主任汇报后,当即就拍板定了。
看来副师长的任命顺当多了,据何以祥自己说,他毛遂自荐是有当时会议气氛影响因素的,兵贵神速,八师首长人选迟迟未定让他坐不住。但又绝不是一时冲动,他对鲁南部队和王麓水同志是有一种亲切感情的。
1941年10月,鲁南“银厂惨案”后,何以祥曾去鲁南军区任过一个时期的副司令员,对鲁南的部队比较了解。他和王麓水一起工作的经历却是还要早些,199年在晋西支队时,何以祥是参谋长,王麓水则是政治主任,差不多可说搭档了。两人彼此都非常了解,何以祥对当好王师长的副手充满信心。
大事解决,山东军区向鲁南拍发了八师编组和任职命令。何以祥更是急不可待,先走一步,命令还没发出,他已经骑上了战马,直奔抱犊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