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老子韩非列传》《李斯列传》《春申君列传》里均称荀子为“荀卿”或“荀卿子”;而同时代的经学家刘向将荀子留下的三百余篇文章,舍弃重复,编定三十二篇,集印成书,书名却称《孙卿新书》;荀子的《儒效》《议兵》等文章里也记述为“孙卿”;荀子弟子韩非在文章《难三》里,《战国策^楚策》《汉书-艺文志》等典籍里也均称荀子为“孙卿”或“孙子”。可是七百年后,唐代杨惊重新编排《孙卿新书》,却又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把《孙卿新书》更名为《荀子》,内文仍保留“孙卿”。至今我们看到的就是杨惊编
排的《荀子》。
史籍中对荀子姓名记载之乱,留给后人,便成为千古之谜。荀子究竟姓“荀”还是姓“孙”呢?对此,历代方家有多种解析。
第一种解释认为,荀子本来姓荀,因汉宣帝名刘询,为避讳皇帝名字,荀子改姓为“孙”。这种说法流传甚广,目前不少著述都在沿用。
避讳,是封建专制时代的一种规矩。对帝王将相或者尊长,不但不能直呼其名,还需用一定的方法回避。至今如果直接叫父母或长辈的名字,依然为之不敬。所以,避讳说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在《史记》的《晋世家》里有荀息、荀栎,《赵世家》里有荀欣;汉代有名士荀淑、荀爽,为何这些人的荀姓不改孙姓,唯独荀子要改呢?
看来用避讳来解析荀子的两个姓,并不能解开这个谜。
第二种解析认为,古人有同音通假的习惯,“荀”与“孙”两字声音相近,所以便有“荀子”与“孙子”两种记载。
同音通假,古代文献中不少,如孟卯也称芒卯,司徒也称申徒等等。不过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所谓假借或古音通假,说穿了就是古人写别字。”①司马迁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史学家,将“孙子”与“荀子”的问题如此解析是否轻看史学家了?
第三种解析认为,孙姓来源很多,东汉学者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篇中说:“及孙氏者,或王孙之班也,或诸孙之班也,故有同祖而异姓,有同姓而异祖。”由此可见,“孙”姓大多是诸侯子孙,他们以孙为氏,以后就形成了来源不同的孙姓。
据南朝宋何承天所撰《姓苑》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的第十七个儿子被封于古郇地,建立姬姓郇国,为伯爵,史称郇伯。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郇”为姓,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姓。荀姓出于郇国,郇伯的子孙,以孙为氏,也就形成了荀姓的孙氏。
在商周之前,“姓”是用来区分血统的,“氏”用来分别贵贱。出身尊贵的人有氏,出身贫贱的人没有氏。凡有氏的姓祖上都是贵族。到汉代,皇帝刘邦和他的许多开国将领大多出身贫贱。刘邦平民出身,没有贵族地位。淮南王英布出身地位更低,是一个受过黥刑的罪犯。刘邦、英布这些汉代的开国元勋,只有姓,没有氏。
秦朝末年的一场农民大革命,让原来身份低贱的人成为显贵,原来身份显贵的人成为阶下囚。这样,原来区分贵贱的“氏”,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到汉代“姓”和“氏”也就混合在一起。有的人有了两个姓,一个是原来的姓,一个是原来的氏,二者可以通用。
司马迁在写《史记》之时,手中有多个孙姓的人需要立传。有齐国的军事家孙武、孙膜,后人尊称他们为孙子。赵国的思想家孙况,后人也尊其为孙子。几个人都称孙子,立传何以区分?时代的变革给了司马迁一个办法。司马迁将思想家“孙子”改写为“荀子”,以表明他写的这个“孙子”是荀氏的孙姓;而在荀子的文章里,仍然保留其孙姓。
这种解析比较有道理,荀子的后代子孙可以作证。
《后汉书》记载,荀子的第十一世孙荀淑有“神君”之称。他有八个儿子,人称“八龙”。六子荀爽为东汉经学家。荀淑长子的儿子荀悦,即荀子的第十三世嫡孙,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用编年体改写《汉书》。荀悦的堂兄弟荀或,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子的后代英才辈出,社会地位显赫。一代代沿用荀姓而不用孙姓,表明他们承认荀和孙为同宗,认可司马迁将“孙子”改写为“荀子”。
至此,传主荀子的姓名可以说清楚了:荀子出身于贵族世家,荀氏孙姓,名况,字卿。尊称孙子、孙卿、孙卿子,或荀子、荀卿、荀卿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