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讲解
看着寇仲和徐子陵两人听的似懂非懂的样子,独孤凤突然笑道:“现在说这些,对你们两个来说还太早,你们两个还是先把基本功练好吧!至于先天之境的区别,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我的体会毕竟不是你们的体会,若是想进军无上武道,这一切都要你们自己去体验摸索,走出自己的道路,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引导你们少走弯路。”
顿了顿有道:“你们有长生诀做底子,无论学什么武学都会特别快。我今天先教你们灵情诀的心法。记住口诀:武之为何?道之简约,而与天地并生。夫人者,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比目日月,藏窍星河,以成周天之象。血脉分张,以理地脉之行,此盖道之钟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览物定位,故灵情生矣。人之元,始于灵极,神照混元,幽明洞玄。性灵所钟,是谓七情。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情动,情动而气生,此人之道也。以人之道而法地,地蕴无穷,而情意无尽。以地之道而法天,天道恒常,而灵光不灭。是故天法道,道法自然,灵性离合,自然之道也。”顿了顿又道:“这是灵情心法的总纲,你们务必要熟记,勿小觎了这篇文字,我的一身所学尽在其中了。你们若是能够做到‘怒极生静,喜极生悟,哀极生智,乐极生明,忧极生慧。’就算练成了灵情心法的第一重境界‘灵情分离’。”灵情分离与原著中双龙的井中月一般都是武学境界,不过与井中月如井中明月反照天地不同,灵情分离则是要做到心情如自然天象一般千变万化而灵台一点清明恒常不变,倒是与覆雨翻云中不舍和尚的两极归一有些类似。
见两人都在摇头晃脑,似乎大有所得,独孤凤不由惊讶的道:“你们明白我说甚麽吗?”
寇仲道奇怪的道:“这麽简单的话,有甚麽难明呢!”
独孤凤暗忖自己已是所有人盛赞的练武奇材,这篇灵情心法乃是当年她习武时因穿越成女性的缘故,满腔悲愤忧思,却是怎么也进入不到古井不波的心境,突发奇想:我既然做不到一念不生一念不起的境界,何不反其道而行之,顺其自然,当喜则喜,当忧则忧。顺则成人,逆着成仙,我既然练不成这逆反本性的武道,何不开创属于自己的人道武学。在经过无数次失败,甚至有几次走火入魔濒死以后,还真给她创出一条道路来,后又在读文心雕龙时,灵机一动,有感而发,终于练成了这套灵情诀。这灵情心法的总纲便是由《文心雕龙》的开篇文字变化而成。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学会一套法诀远比创出一套法学难得多,但是独孤凤怎么也不相信,自己辛苦思考十年,几经出生入死换来的法诀。竟能被这两个小子一听就明。因此一指著寇仲道:“你给我说来听听。”
此时窗外光线转暗,室内融和在淡淡的暗光里,另有一番时光消逝的荒凉调儿。
寇仲愕然道:“这番话已说得非常好,很难找别的言词代替,勉强来说,该是武道是天道的简化,人是天地所生,与天地暗暗相合而又自称一体。人在体察天地自然中生出智慧性情。灵应该是人智慧的本源,能够洞悉世间本质,当灵性有了偏执,便生出了七情六欲。七情是五行的精华,也是天地的精神,反过来,天地精神可以影响七情,七情又可以影响真气,这一切都是人身上的变化。以人的精神去学习天地气象的变化,情感就会变得无穷无尽。以变化无穷的心意模仿天道,天道不变,那灵台的一点清明就不会变化。所以灵情分离结合的变化,就是自然之道。额,我说的是否正确。”
独孤凤听得目瞪口呆,这番解说,虽然只有四五分正确,但大部分却是寇仲文学修养不够,有些词句不懂的缘故,虽然从原著里知道两小强的天分很高,但也没想到已到了这般骇人听闻的地步,一时竟说不下去。
徐子陵也道:“小仲若是这么理解,前面倒没什么,但是关于这句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我有不同的看法,这句的意思应该是性情是五行演化的精华,可以充实天地的精神,指出人的情绪是五行演化而生,同时也可以作为天地的精神,有几分为天地核心的意思。”
徐子陵的解释却是与独孤凤的本意想去不远,独孤凤听的惊讶不已,油然升起一种挫败感,难怪原著中说这两人就像未经琢磨的美玉,只要稍加启发,即显出万丈光芒来。自己与他们相比,除了前世看到的一堆堆不知道真假的理论外,再没有别的优势。
寇仲尴尬道:“确实是我理解错了,听了小陵的解释。我发现我只顾想表面的意思了,没有细细的琢磨。不过请师傅快点传授具体修炼之法,我们定能很快的练出成绩来。”
独孤凤亦想知道他们真正练功起来还能有什么让人惊讶的事情,因此道。“你们盘膝做好,我现在先教你们呼吸吐纳的法门,只说一遍,以后再不重覆了。”
两人正精神大振,竖起耳朵准备仔细聆听时,敲门声起。
独孤凤叹道:“晚膳后再继续吧!”却是晴雪来敲门请他们吃饭了。
寇仲和徐子陵不禁露出失望的神色。看着两人失望神色,独孤凤突然想起当年自己初学武功时的样子,也是如此的如饥似渴。不过自己是两世为人,有着不得不追求破碎虚空的理由,而这两个小子却是纯粹的向武之心。忽然间,她真有多觉得收双龙为弟子是个无比英明的决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