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进了乾清宫内,但荀兰将外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王皇后知道:“娘娘,便连魏帝死了。”
王甯正在服药,闻言轻顿了一会,不过却也是一瞬,笑道:“还真是好事成双。”
荀兰忍不住地拍手:“是真的,是真的死了,奴婢是亲眼见到他的尸体从御书房内被拖出去的。”
王甯手上的药碗筷缓缓地放下来,目光也越发地显得怔仲,断断续续道:“真好,真好,真好,都死了,真好......”
随后,她脑子里似乎回想起了什么,回过来神便对荀兰道:“哥哥,快去叫哥哥把阿弗抱进皇宫,快去,快。”
.......
......
崇平十四年五月三日,魏帝遇刺身亡,凶手为当朝正二品五官伯奇军指挥使赵琥。
魏帝身亡的消息传出来后,百官睁着眼睛痛哭了一声,心底却在默默地窃喜,怕是连同那眼泪都是喜极而泣才滴出来的。
随后不久的太子殿内,太子和太子妃都被安全地请了出来,除了神色有些恍惚之外。
御书房外,满朝文武都在问这弑君者要如何处置,魏帝疯病的事情是否该隐瞒下来,或是上谏太子是否应该立即着手登基主持大局。
可太子却慌了,脚步错乱地跌倒在了尸体前。
大臣以为他是一时难以忍受这劈天盖地的消息,也只能给足多点时间与太子慢慢消化。
而另一道的太子妃还浸淫在其母也已身亡的消息,询问了数遍后方才得事情真相,母亲是在自己新婚夜死去的,一时之间也方寸大乱,抱着其母冰冷的尸身早已经手足无措。
卓博凯连同几位阁老大臣便出来主持朝局。
第一个被惩处的便是伯奇军,赵琥被抓后,在银甲军团团围困下伯奇军已经卸下武器投诚。
而接下来被带下去的便是宋楚,宋楚虽然带军队包围皇宫解除了伯奇军的围困之灾,但鉴于其本身就有错在先,私自带兵进皇城,本身就有谋逆的重大嫌疑。
按照律法当流放边境,但想在他也算是情急之下才出此计策并也只让他将虎符交出来即可。
但宋楚并没有认为自己所作的都是错的,不顾满朝文武的非议,一身戎装直接去了幽篁殿。
身后的落下一大片非议声,便是连卓博凯都开始震惊。
紧急地召集了内阁大臣及六部要撤除常山王及宋楚手下的兵权。
但常山王却还老神在在地在家吃茶,只当百官的警告是个屁放了便放了,双方便一直各执一词地对峙。
王琅与王家也在家中悠闲悠闲地度日,直到卓博凯亲自临门。
“我没办法。”听到他的来意后王休漫不经心地说道。
卓博凯闻言嗤声,“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你名义上的妹婿......”
王休摆摆手,摇头道:“我真没办法,那个婚约只是被宋家利用去了,宋楚假装要与我家妹子结亲,我帮他重回世子之位,可现在,他利用完了便不认账了,我能有什么办法?”
“没想到他们是这样的人。”王休摊开手,语气懊丧,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
卓博凯不禁扬眉,忍不可忍地看他:“难道你就容忍自己被利用?如今宋楚不交出兵权,常山王一家独大,你难道猜不透他心底的鬼主意?”
王休摆摆手:“我能有什么办法,我实在也猜不透,我不过是一介布衣,要人没人,要权没权,便是连兵部尚书的位置,不就早换人了,你这事不该找真正的兵部尚书去?”
卓博凯气得大跳腿疾走。
那新晋的兵部尚书不还是他选中的人。
他就算找了又有什么用。
荀兰去了王府后,将王皇后的话完完整整地说与他听,王休便知道了王皇后的打算,这么多天的努力了,也该有所回报,王休策马去了司天监。
......
......
宫中开始大肆地为魏帝举行吊唁,要求民与天同哀悼。文武百官更是纷纷上谏太子也要立即登位,以安社稷民心为是。
而大丧还在某些官员的策划之中,要求如何如何地大操大办,如何才能秘密地捞钱圈进自己腹内,一副字画忽然在民间流传出来,将魏帝的丧葬事宜给打乱。
字画长约八丈七寸,名唤《千里饿殍图》。
画中以崇平七年的那场大雪灾为背景,一开始画幅从千里饿殍,民生怨哉,易子而食,哀嚎痛凄无数为开始。
单单是这一幕幕画面便将百姓的凄厉的心勾出,瞬间低低的泣泪声缓缓。
而在继续向下看过去,便能见到一座巨大的陵墓,陵墓所在的山林环境明显可辨别出是在狙翎山,而字画中用朱砂点出了入之即死四字。更是无一不是往狙翎山的那处令人闻之色变的墓穴所指。
百姓目光乍然一变,却也再耐不住解下的好奇。
再继续向下看去,笔墨多是在陵墓的内部细节,满地的尸骸,是殉葬人的尸骨,金山银山堆砌的,还有那无数被钉死在石壁上的尸骸。
目光里的乍然已经成了悲愤,即便知道当年修那座陵寝耗费人工数万,耗费民脂民膏无数,但见着这般奢华的场景,顿时悄悄然地红了眼。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若非当年修陵寝,大灾之年也不会拿出去赈济的灾粮。
而最让百姓控制不住心底激动的是在画幅最后,是那一个个花样年华的孩子被被一只丹顶鹤所牵引着走到一个犹如天坑般的地方,掉下去,画卷最后以一只丹顶鹤风筝落地为结尾。
百姓不知道这副画卷是谁所画,堂而皇之地张贴在皇城宫墙外。但仔细一看仔细一想,便能猜测得出那些掉进天坑的孩子究竟去了何处。
从一开始的被风筝吸引,到落入天坑,再到掉进陵寝,给人做了殉。
人群中有一中年长者捶胸顿足地痛哭着,“里面有我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孩子啊......”
“那里就是大槐树村,我的孩子也是被人给抓去殉葬的,他还那么小,根本不到十岁便死了,就被抓去给所谓的皇家殉葬......”
“如今皇帝大行,难道这样的悲剧还要再重蹈覆辙一遍?又要有多少孩子被送去殉葬,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千里饿殍,其实不是千里,当年的大灾,受害的是多少大周子民,现在受苦受难的还是大周子民,而里面的人呢,却能安然度日,毫不惭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