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礼在李景领着他的”精兵强将”消失在城南很远处时,结束了。皇上李宣还是一如既往地跟在太后的队伍后面。周苏被意外地让太后叫到慈宫,李宣识相地向太后行礼回到乾宫去了。冷清的慈宫里,周苏有些胆怯的的等待这太后的出现。殿内的宫女,太监都被清离了。等了好长时候,才看到太后的身形缓缓地出现。周苏连忙上前郑重地扶过太后,待太后半躺在鎏金纹凤的长椅上舒服后,连忙恭敬地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为什么不说话了?你不是挺大能耐的吗?说出来,让哀家也瞧瞧。”只见太后问道,这话让谁都能听明白。吓得一旁的周苏连忙跪下,口中不停地向太后求饶。
“姐姐,弟弟,弟弟也是看不惯那小子的狂妄。想替姐姐分忧啊!”周苏辩解道
“废话!哀家当然知道你是好心,否则你还能跪在哀家的面前!哀家的弟弟又不是只有你一个!”太后终于露出了一个表情。发怒!曾经是李宣童年心中的阴影!
“如今京城已经是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哀家已经容不下李氏宗族。恨不得提前把李景轰出京城!”
“姐姐无需担心,弟弟这就回去查清楚是谁在散布谣言。定斩不饶。在说我周家如今又有人敢惹,就是废。”周苏跪在地上还没说完,就见眼前一黑。片刻后只听一声清脆的声响。
“混账,你是想让周家死绝嘛?舒服日子过久了,脑子也跟着退步了吗?”太后扔完身边的玉佩怒道
“且不说还没死绝的四家六姓,就是关陇,河北的将门又有几个是真心实意臣服于我周家!他们效忠的是李氏,只有李氏当政,他们才是贵族。任何篡位者只会造成贵族的新洗牌,这些老家伙比谁都精,只要皇帝在位。他们就不会谋反。”太后有些失望地看着自己的亲弟弟说道
“我自所以不杀李景,反而还要在众人面前装作亲切。就是装个样子,让天下的贵族明白,李氏还是皇族是大魏的统治者。”
“是,弟弟知错了!”周苏忍者额头的剧痛,低着头说道
“好好跟周汤学学,成大事者就不能毛躁!”太后说完便有些累了,便摆手让周苏退下吧。
待周苏退下,只见太后身后的屏风中突然传出一个诡异的声音
“太后要的事,老奴已经查清楚了。圣旨是皇上同意的,周汤,周界两位大人连同凤阁的几个大学士草拟,下发的。用的是皇上的中旨。”说完屏风后便再次沉默了
只见太后毫无任何反应,只是在深知太后的人看来。此时太后的怒火不比之前弱。
此时的李景已经离京城二三十公里了。过了眼前这条颍河,再走不远便是栾丘。说实话李景很期待再次见面,不过眼下李景的心情怕是比太后好不了几分。
这才是一个上午就已经有50名逃兵了。在河的北岸扎营休息时,李景在自己的大帐内叫来了卫里的百人将以上的军官。
以本朝的军制,以五人为一火,称为火头。五十人为一伍,称伍长。百人为百人将。千人为都尉。万人为将军。
虽然李景的渝王卫没有满编千人,但还是由一名都尉为主将,待人来齐。八个百人将和一个都尉一声不吭的站在李景的面前,当然李景同样没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专心地看着自己手中的兵法书。也是以都尉不让气氛这么尴尬,虽然都知道李景是因为什么找自己,只得硬着头皮问道
“王爷可是要询问逃兵的事?”
说完,李景这才有了动静,待李景放下手中的书。看了看眼前的九位,看的九人浑身不自在!片刻后才开口道
“请各位将军把各自手下的士卒集结到校场,本王有要事要宣布。”
众将听完,这才缓过神,心道“原来不是问罪的,真是个怂包,软蛋,害老子吓了一身的冷汗。”待众将退下,身后的张尚才不解的问道
“王爷,为何不向他们问罪!”
听完,李景苦笑道“本王只是个废王爷,那什么惩治他们。”
“可,可他们也太骄横了。看看他们临走时的表情,奴婢是看下去。”张尚才说道
“好了,不要再说了。先替本王换上甲胄,本王要去校场了。”李景没有再说下去,张尚才只好替李景换上甲胄。
不得不说人靠衣服,马靠鞍。此时的李景扎上头带换上大魏皇家专属的甲胄,眉宇间既不失原先的文礼,还增添了不少英武之气。但李景自己清楚,这样的形象还是不够成熟,还是压不住那些骄兵悍将。除了这些还缺少一种军人所必需的杀气。这种哦东西只有见血才能练就,可李景不会想到机会来的这么快。
校场上,七百多名士卒东倒西歪的。这才坚持了片刻,也就是西侧的那些人还能坚持的住,这让李景很好奇。之前见到李景根本不敢追究逃兵的事,7个百人将同样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让陪在李景身旁的赵家赵都尉无比难看。
“赵都尉觉得他们战斗力几何?”李景指着废物说道
“我们的任务是保护渝王和渝王的亲属,家眷。说道战事,还是要靠朝廷的大军嘛!”赵家厚着脸皮说道。
只见李景毫不在意赵家的解释,待赵家说完。就见李景向台下的人说道
“都听好了,本王直说一遍。听不见的人军法处置。”台下立刻静下来了,然而百人将虽然收敛了一些,待他们的行为还是让李景感到很扎眼。
“从现在起,半个时辰。所有士卒愿意留下的站在右边,害怕胆小愿意滚回家的站在左边。选择左边的人,现在脱下你们身上的甲胄和兵器,可以走了。在次期间做出选择的人。本王绝不追究。”
只听李景的话音刚落,所有的人都静了下来。几息时间后,只见一个士卒有些胆怯的站在了左边。众人这才醒悟过来,纷纷向左边走去。百人将和都尉这都坐不住了,赵家恳请李景收回成命。其他人也不知好坏,均要求李景不要做傻事。然而李景似乎是下了决心。全程再次沉默。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看着左边堆这的甲胄和武器。只有400人选择留下,其中包括一个与李景同岁的男孩。
“别人都走了,你不回家吗?”李景觉得这个小孩有些意思。
“家被洪水冲走了,就剩我一个人了。跟着渝王吃口饭。”男孩平静地回答道
“跟着本王可是很容易死的,你不怕吗?”李景继续问道
“回王爷,草民已经死了一次了。”听男孩说完,李景思考了片刻,转过身随意问了几个,很多都是洪水的受害者者,来这里,不走。只是因为这里有饭,有活路。这些人才是李景可以真正笼络的。但却并不代表李景对他们很有信心。
百人将和赵家有些尴尬了,如今这个数,让他们无法分配各自的兵力。一旁的赵家有些生气的质问李景
“王爷为何要做这等傻事,如今天下尚未承平。我等又要如何安全的护送王爷回国。”
“这就不用赵都尉操心了,对了你们也可以选择。跟或不跟。”李景毫不生气,百人将也有些犹豫了。说实话渝州那种地方,就是平时让他们去,他们也不敢去。更别提眼前还有千万的羌蛮。所以他们的举动和之前的士卒一样。没有一个选择右边的。
待该走的人都走了,大营显然安静了许多。赵家意外的留下了。但明显很生李景的气,可又碍于身份的差距。他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然而此时的李景在欣慰的同时,也明白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可是看在手上的字条,字条是昨天疯子古送到王府的。看在背面的一个阳字,李景就猜出是谁了。疯子古领走时告诉李景司马阳已经改名阳翟。李景思索了很久也觉得那八百人的战斗了或许还不如自己手上的二百人。
拔营的时候,李景嘱咐赵家从那堆甲胄和武器中挑选两百件。如今李景手下只有二百人,所以没有特地再选百人将。这二百人,李景为了缓和矛盾。营中事物都交给赵家去办,让赵家不知道说什么好。还做之前八个百人将管了八百人,赵家这个都尉的身份其实很尴尬。本来赵家既非重臣之后又不是将门,升迁个百人将已经是极限了。虽然之前明白兵部升自己为都尉只是个摆设,但如今的形势不得不让赵家感到造化弄人。“这位小王爷或许真的不简单。”赵家心道
虽然不理解李景的用意,但赵家还是照搬了。除了这件事,李景要求赵家尽可能训练这群难民组成的卫队,至少让他们能够做到令行前进。李景相信这对赵家来说不是什么难题,作为一名寒门子弟,不依附权贵能够升任百人将,至少不会是个酒囊饭袋。(未完待续)